APP下载

知道12秒后地震要来,我能做点啥

2024-03-24木子童

青年文摘(彩版) 2024年4期
关键词:警报海啸预警系统

木子童

从甘肃积石山县6.2级地震到日本能登7.6级地震,再到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仕县7.1级地震,岁末年初,地球开启振动模式。天地巨力之前,人力之微犹如萤火,然而有人却在死神手里抢出了时间:甘肃地震深夜,相信不少安卓手机用户都收到了地震预警信息。短则十几秒,长至几十分钟,预警准确预报了地震波到达的时间。然而现实是,许多人盯着屏幕,脑子被无数问号塞满:这是真的吗?我怎么没有感觉?就剩这么短短十几秒,我能怎么办?

当警报响起

在地震预警这件事上,中国起了个“早五更”,早在2011年就成为继墨西哥、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具备提供地震预警服务能力的国家,可遗憾的是,在应用预警方面,我们却“赶了个晚集”,即便是身处地震带的很多居民也并不清楚,当地震预警响起后,该做些啥。

第一直觉是跑,趁地震没来赶紧跑出房子,第二直觉是寻找“生命三角”,这或许是最广为流传的地震逃生技巧——传说在墙角、厕所等狭小空间,更容易在房屋倒塌时形成三角形安全空间。

可惜這些都是常见误区。如同抛开剂量谈毒性,抛开场景谈应对,也是一句笑话。主持地震预警系统开发的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建议,如果有10秒时间,那么二楼以下居民可以逃离到楼外,更高层居民则最好就地避险。

不过,这只是最为理想的状态,想象一下实际操作场景:被警报惊醒,确认情况后,避难者需要穿上拖鞋,打开房门,冲下楼梯,并迅速远离楼体,抵达楼宇外的空阔区域,12秒的反应时间捉襟见肘。

一旦被意外绊住脚,就可能陷入更糟糕的避难环境,来不及跑出楼体的居民可能会在拥挤的楼梯间迎上地震波,未能远离楼体的居民则会在站立不稳的地面迎接玻璃等坠落物的暴击。

而在地震更加频发的日本,不太古旧的建筑内,更被鼓励的做法是就地避难。国际公认的最佳避难姿势非常简洁,只有三步:伏地、遮挡、抓牢。也就是跪伏在坚固的掩体下,护住脆弱的头颈,抓牢掩体,等待强烈的地震波平静。相比于备受质疑的“生命三角”,这种姿势被证明更加值得信赖,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受灾者不被坠落物伤害。地震死亡统计研究表明,大多数伤害和死亡是由于坠落物体而不是建筑物造成的。

当我们避险时

在躲避什么

地震里,直观看起来最恐怖的伤害是建筑倒塌,它的确伤害巨大,但这并不是震中避险措施所能阻止的。对于建筑倒塌的防灾应对永远是在事前,通过更好的设计技术、更频繁的检测加固来完成。

至于震中,个人行为所能左右的,其实是如何避免受到震中以及震后的次生伤害。地震时间很短暂,分别以纵波和横波的形式分两次来袭,纵波上下震动,速度快伤害小,横波左右震动,速度慢伤害大,两者一前一后,让地震受灾者感受到强烈的摇晃。这种摇晃的烈度超乎常人想象。据日本学者测算,一栋高层大厦遭遇7级以上地震时,顶层摇摆幅度可以超过1.5米,重力加速度大于500伽(地震时地面运动的加速度单位)。

如同一艘不小心闯进暴风雨的小船,没有人能在这样的摇晃中站稳脚跟,整栋建筑中的所有物品都将在恐怖的重力加速度下化身杀人于无形的暗器。书柜、吊灯、冰箱、厨房刀具,平日里无害的家具撞向人体,可以直接将人碾压身亡,老人小孩还容易因为摔倒磕碰而受伤。

挺过震中,还有震后。紧随而来的是火灾危机。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都在震后起火,火势迅速蔓延,无数瓦砾掩埋的生者在火灾中绝望死去。

沿海地区更为可怕的是海啸。2004年的印尼海啸以及2011年的日本“3·11”大地震,至今令人记忆犹新。震后海水反常地向后倒卷,这是海啸的征兆,随后滔天巨浪迎面拍来,带走所有未及撤至高地的灾民。

这些,正是地震警报鸣响后,我们所需要躲避,也有能力躲避的危险。

“伏地、遮挡、抓牢”便是应对室内家具“偷袭”的对策。在来不及或找不到掩体时,也有权宜之计。如果躺在床上,那么请你裹好被子,再用枕头盖住头颈,如果在超市购物,那么可以就近找个铁锅或者购物篮顶在头上。总之核心要义只有一个,保护好头部和颈椎不要被砸伤。

时间更加充裕的情况下,还应考虑防范火灾。不过第一步不是熄灭明火和切断电源,而是打开房门。这是无数次血泪教训得出的经验,强烈地震可能导致门框变形、无法打开,最终使得起火时无法逃生。

还有一些常常被忽略的细节:高层居民疏散时不可乘坐电梯,震中震后的电梯故障率高得吓人,要知道日本“3·11”大地震时,就连远离震源的东京都,都发生了84起被关在电梯里的事件。如果不幸你当时就在电梯里怎么办?拿出玩音乐游戏的手速,以最快速度把电梯楼层从上到下挨个按一遍,祈祷恰好在某一层大门能够打开。

以及最后的最后,不要忘记穿鞋,不要赤脚上街,否则震后的瓦砾和玻璃碎屑分分钟让你后悔。

最后一公里

地震预警,每一秒钟都是在和死神拔河。2002年《西北地震学报》的一项研究常常被引用以证明这一点:研究发现,预警时间为3秒时,可减少14%人员伤亡,10秒时可减少39%,20秒时可减少63%。

2008年汶川地震后,四川人王暾深感中国急需精确的地震预警系统。他辞去国外的理论物理博士后工作,回到国内,开始创建系统。王暾后来在一次演讲中感慨:汶川地震时如果有预警系统,可以给北川31秒的预警时间,因为它离震中140公里,可以给青川55秒的预警时间,也可以给成都18秒和汶川县7秒钟的预警时间。有了这些时间,可以减少两到三万的人员死亡,避免两到三万个家庭的生死离别。

中国的预警系统不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落后,然而,应用超过十年,为什么我们对于地震预警仍然如此陌生?以至于警报响起时,只能茫然无措地浪费得之不易的求生窗口?

这是因为在先进技术与公众认知间,出现了巨大断层。在日本,普及防灾常识是每个地方政府必做的功课。这种宣传的力度不止于几场宣讲,而是务求让每个人都刻进脑子。新闻机构也在每次灾后认真反思,争取下一次能够更迅速地让更多人理解警报的含义。日本“3·11”大地震后,狂暴的海啸接连来袭,当时预警系统作出了准确预报,NHK电视新闻主播也及时在电视中做了反复播报。然而,主持人冷静平和的声音让许多人轻视了事件的紧急程度。

而今年能登地震时,海啸警报出现后,NHK主持人声音骤然变得凄厉而紧迫:“海啸来了!不要再坐在电视机前,快去高处避难!不要忘记日本“3·11”大地震的教训!”感情充沛而严厉的播报瞬间把急迫的情绪传递给观众,这不是主持人的一时兴起,而是NHK事前商定的播报方式。这种方式正是日本“3·11”大地震后的改进,让观众能够更快速地理解事态。

在中国,许多人或许连不同警报声代表的紧急程度都尚未了解。我国地震预警分为三种声音:第一种,每次倒计时报数间没有“滴”声,代表“无感微弱地震预警”;第二种,每次倒计时报数间只有一声“滴”声,代表“有感无破坏地震预警”;第三种,每次倒计时报数间有连续两声“滴”声,代表“破坏性地震预警”,也就是最危险的情况,房子有可能被破坏,需要紧急逃生。

愿这一切被不厌其烦地一遍遍讲述,直到有一天,地震预警响起的夜晚,所有人不再怔愣,而是第一时间奔向正确的生途。

然而//摘自那个NG微信公众号,本刊有删节,与鱼/图

猜你喜欢

警报海啸预警系统
基于北斗三号的人防警报控制系统及应用
民用飞机机载跑道入侵预警系统仿真验证
一种基于CNN迁移学习的井下烟、火智能感知预警系统
假期终结者
基于ZigBee与GPRS的输电杆塔倾斜监测预警系统
是谁的责任?
拉响夏日警报定格无痕迹美肌
连续的海啸
桥、隧安全防范声光预警系统
Feasibility study on optical vortex generation at Shanghai deep ultraviolet free-electron la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