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盐酸氮卓斯汀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

2024-03-12韦春燕杨春练谭周宏左希源黄肖利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24年1期
关键词:氯雷风团斯汀

韦春燕 杨春练 谭周宏 左希源 黄肖利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以瘙痒、风团和(或)血管性水肿为主要临床表现,持续发作时间>6 周,具有难以治愈、易反复发作等特征[1-2]。调查表明,CSU 的终身患病率为0.5%~1.0%,其引发的瘙痒、暴露部位的风团等可对患者生命质量造成严重影响[3-4]。抗组胺药是治疗CSU 的临床一线药物,抗组胺药联合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氯雷他定为第二代长效三环类抗组胺药,对组胺H1受体有竞争性抑制效应,可快速缓解CSU 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但单纯使用氯雷他定治疗CSU 仍有部分患者无法获益[5]。盐酸氮卓斯汀同属第二代抗组胺药,具有抗组胺、抗炎双重作用[6]。但盐酸氮卓斯汀联合氯雷他定治疗CSU 的相关研究鲜见报道。本研究就盐酸氮卓斯汀联合氯雷他定治疗CSU 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 年2 月至2023 年2 月于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接受治疗的95例CS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8)。对照组男23 例,女24 例;年龄20~59 岁,平均(34.36±10.49)岁;病程3~45 个月,平均(21.54±7.22)个月。观察组男21 例,女27 例;年龄18~60 岁,平均(35.71±11.28)岁;病程3~52 个月,平均(22.03±8.15)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22版)[7]中CSU 诊断标准;2)自发性风团和(或)血管性水肿发作持续时间>6 周,且每周发作≥2 次或2 d;3)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近一个月内使用过糖皮质激素药物、抗组胺药物等;2)人工荨麻疹、日光性荨麻疹、胆碱能性荨麻疹等其他类型荨麻疹;3)合并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肝肾疾病等;4)对研究药物过敏;5)合并特应性皮炎、湿疹等;6)妊娠及哺乳期。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三门峡赛诺维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174),10 mg/次,1 次/d,连续治疗4 周。观察组口服盐酸氮卓斯汀(贵州云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030),2 mg/次,2 次/d,连续治疗4 周;同时口服氯雷他定,用法用量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

1)症状积分: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对CSU 症状进行评分,包括风团数目、风团大小、风团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及瘙痒程度,每项0~3 分,得分越高代表症状越严重。2)瘙痒评分:采用瘙痒视觉模拟评分法(VAS)[8]评估瘙痒程度,患者选取0~10 中任意一个数字代表自身瘙痒感受,0 为无瘙痒、10 为严重瘙痒。3)荨麻疹活动性:采用荨麻疹活动性评分(UAS)[9]评估荨麻疹活动性,包括风团、瘙痒两个条目,总分0~6 分,得分越高代表CSU 活动性越强。4)实验室指标: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 并分离血清,-80 ℃保存备用。采用全自动酶标仪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介素-4(IL-4)及干扰素-γ(IFN-γ)水平。5)疗效判定标准:依据症状积分下降指数(SSRI)评价临床疗效,SSRI=[(治疗前症状积分-治疗后症状积分)/治疗前症状积分]×100%。治愈:SSRI≥90%;显效:SSRI 为60%~89%;有效:SSRI 为20%~59%;无效:SSRI<20%。治疗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8.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症状积分

治疗前两组风团数目、风团大小、风团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及瘙痒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风团数目、风团大小、风团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及瘙痒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症状积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症状积分比较(分,±s)

风团数目 风团大小 风团持续时间 发作次数 瘙痒程度组别 例数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7 2.38±0.33 1.96±0.61 2.34±0.38 1.28±0.41 2.49±0.31 1.85±0.67 2.40±0.38 0.98±0.35 2.51±0.33 1.01±0.39观察组 48 2.35±0.37 1.58±0.52 2.36±0.43 0.97±0.32 2.52±0.29 1.36±0.53 2.37±0.42 0.54±0.17 2.53±0.29 0.56±0.23 t 值 0.691 2.887 0.135 2.614 0.129 3.287 0.063 4.624 0.058 6.887 P 值 0.244 0.013 0.893 0.034 0.918 0.000 0.962 0.000 0.966 0.000

2.2 VAS 评分及UAS

治疗前两组VAS评分及UAS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 评分及UAS 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VAS 评分及UAS 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VAS 评分及UAS 比较(分,±s)

VAS 评分 UAS组别 例数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7 7.82±1.47 3.26±1.12 4.27±1.35 2.39±0.97观察组 48 7.91±1.25 2.34±0.93 4.34±1.26 1.28±0.58 t 值 0.442 4.028 0.159 11.834 P 值 0.659 0.000 0.874 0.000

2.3 IgE、IL-4 及IFN-γ

治疗前两组IgE、IL-4 及IFN-γ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gE、IL-4 较对照组降低,IFN-γ 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IgE、IL-4 及IFN-γ 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IgE、IL-4 及IFN-γ 比较(±s)

IgE(U/ml) IL-4(ng/L) IFN-γ(pg/ml)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7 274.19±40.24 167.54±28.03 12.05±4.12 7.34±1.79 4.55±1.54 13.52±3.74观察组 48 269.36±33.45 112.78±16.29 12.47±4.86 4.28±1.51 4.62±1.23 19.48±4.13 t 值 0.315 21.336 1.289 7.326 0.198 12.124 P 值 0.754 0.000 0.196 0.000 0.842 0.000

2.4 临床疗效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CSU 是由食物、药物或其他因素刺激诱发的过敏性反应,可导致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扩张、局部水肿,皮肤上出现大小不一的风团,呈苍白色或鲜红色,并伴有明显瘙痒[10]。CSU 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多认为与食物、药物、感染、内分泌、精神、环境等因素有关。然而,多数CSU 患者难以确定真正的病因或诱发因素,从而导致CSU 复发。研究表明,50%以上的CSU 患者在首次确诊后的10 年间仍有荨麻疹反复发作,其中大部分患者需长期治疗[11]。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22 版)[7]指出应以完全控制症状为CSU 治疗目标,并推荐使用标准剂量的第二代抗组胺药作为CSU 的一线治疗。

氯雷他定是常用的第二代抗组胺药,对外周H1受体有高效选择性,具有起效快、止痒迅速、抗组胺作用持久等特点,但仍有部分患者疗效不甚满意,且停药后病情易反复[12]。盐酸氮卓斯汀为第二代哌啶类长效H1受体阻断剂,不仅可拮抗组胺H1受体,还可抑制白三烯、组胺等炎性介质释放,具有抗炎、抗过敏、抗组胺等多种功效[13]。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症状积分、VAS 评分及UAS 均较对照组降低;且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提示盐酸氮卓斯汀与氯雷他定联合治疗CSU,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临床疗效,其效果优于单纯使用氯雷他定治疗。

IgE 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在CSU 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可与肥大细胞表面的FcεRI 相结合,而后促使肥大细胞脱颗粒,导致组胺大量释放,并通过招募炎症细胞和因子,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及血管扩张,进而诱发风团及瘙痒[14]。赵秘密等[15]的研究发现,CSU 患者血清IgE 水平较健康人群明显升高,重度CSU患者血清IgE水平高于轻中度CSU患者,且血清IgE 水平与CSU 疾病严重程度正相关。IL-4 是由Th2 细胞分泌的一类细胞因子,不仅参与CD4+、CD8+T 细胞介导的IgE 合成,也可直接作用于B 细胞促使其大量分泌IgE[16]。IFN-γ 由Th1 细胞分泌,可促使CD4+T 细胞向Th1 细胞转化,同时还可阻碍Th2 细胞分泌IgE,抑制IgE 介导的I 型变态反应,从而发挥双向免疫调节作用[1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IgE、IL-4 较对照组降低,IFN-γ较对照组升高,提示盐酸氮卓斯汀联合氯雷他定治疗CSU 更有利于抑制炎症因子及介质释放,纠正机体Th1/Th2 免疫失衡,这也是联合用药的可能机制之一。

综上所述,盐酸氮卓斯汀联合氯雷他定治疗CSU,可有效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其机制与调控炎症反应及免疫失衡有关。

猜你喜欢

氯雷风团斯汀
祛风止痒方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小儿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
孟鲁司特钠配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药洗剂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玉屏风颗粒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分析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嗜碱粒细胞CD63和CD203c的表达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差异表达蛋白的筛选及C反应蛋白的测定
凯帕斯汀《变奏曲》的特点及启发
氯雷他定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
炎琥宁联合依巴斯汀片治疗急性湿疹疗效观察
依巴斯汀联合胱氨酸、卤米松治疗斑秃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