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淳风和“风”

2024-03-10张思晨

知识就是力量 2024年3期
关键词:科技史气象学前人

张思晨

日月运行、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对风的观测是中国古代官方天文机构的一项重要内容。《乙巳占》中李淳风关于风的研究具有极高的科技史价值,对气象学贡献很大,成为后世气象学经典。

李淳风与“风”结缘

李淳风(602~670),是唐代岐州雍县(今陕西省凤翔县)人,在数学、天文学、农学、气象学等领域都有巨大的贡献。他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给风定级的人。

在气象学上,李淳风采撷前人对风这一现象的研究,分类汇编,写成了被誉为“中国气象学史上,甚至是世界气象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乙巳占》。他在序言中说,此书“始自天象,终于风气,凡为十卷,赐名《乙巳》”。书中最后一卷以风的占验为核心,具有极高的科技史价值,也使李淳风与“风”结缘。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风力等级划分

李淳风在风的观测和研究方面,最重要的贡献是他提出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风力等级划分标准。李淳风根据风对树木所造成的影響和破坏程度,推测风的影响范围,并以此确定了风级,并将其从弱到强分为8级。《乙巳占》中记载:“凡风:动叶,十里;鸣条,百里;摇枝,二百里……”

1805年,英国科学家弗朗西斯·蒲福根据风对地面物体或海面的影响程度拟定了“蒲福风级”,此后经过修改和补充,成为国际通用的风力等级。“蒲福风级”与李淳风的风力分级有相似之处,“蒲福风级”以“地面物体或海面”作为参照物,李淳风以“树木”作为参照物。

李淳风所著的   《乙巳占》

虽然李淳风的风力等级划分和现代风力等级划分相比不够严谨准确,但要明确的是,世界历史上定风级的人不只蒲福一人,还有中国的李淳风。李淳风这种风力等级划分背后所蕴含的系统、理性的科学理念,在中国古代科技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明确风向、规范风名

战国末年,《吕氏春秋》中提到了8个方向的风的记载,也是中国最早有关8种风向的记载。李淳风进一步把风向明确为24个方位,《乙巳占》中记载:“而风所从来二十四处,皆须明知发止。”

李淳风在书中详细阐明了24个风向的划分依据,指出24个方位由4个卦名、8个天干、12个地支所组成:“八干、四卦、十二辰总有二十四分,皆立方,迭相冲破,即是风所从来。”李淳风所明确的二十四风向,不仅对当时的气象学、航海业、农业等有重要贡献,而且对后世气象学的发展以及气象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十四风向图

李淳风在大量阅读前人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还对风如何命名进行了规范。如“凡古占云发屋折木者,今皆云怒风……”,他统一了前人对风的不同叫法,建立起一套命名标准,极大地改变了风名混乱的状况,也有利于后人对于风的学习和研究。

测风仪器

——“羽葆”和“木乌”

李淳风还在《乙巳占》中详细记载了两种不同的测风仪器“羽葆”和“木乌”。

“羽葆”用鸡羽做成,挂在杆上,风力较大的时候,“羽葆”被风吹平,风力较小或者无风的时候,“羽葆”直立下垂。

“木乌”可用来测量风速和风向,将一只“木乌”立于高竿之上,根据乌身的旋转方向就可以判断风向,“乌口衔花”,根据花的旋转测量风速。

李淳风还对两种测风仪器的使用场合进行了区分,即在安居之处、固定场所等适宜用“木乌”,而在行军等运动的状态中适宜用“羽葆”。

中国古代的风信器——相风乌  (绘图/张玲)

李淳风十分注重实际,发现与前人记录不一样的地方并不迷信照搬。例如古书中记载“羽葆”所用鸡羽为“五两”,但李淳风所在的地方为北方,考虑到因地制宜,李淳风建议用八两。此外,他在研究过程中十分细致严谨,曾言“若失在毫末,差深千里”。

李淳风作为中国唐代杰出的科学家,一生成就斐然。时至今日,他的身上依然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走近李淳风,聆听他和“风”的故事,感受中国科技史的厚重。

(责任编辑 / 李银慧    美术编辑 / 韦英章)

猜你喜欢

科技史气象学前人
硝板上的文明——漫谈千年运城盐池科技史
统编初中历史教材科技史教学探究——以两次工业革命为例
黑龙江省气象学会举办2020年防雷技术个人能力认定考试
打渔人
趣味古文
出人意料的气象学结论
问天人——记中国气象学泰斗叶笃正
大气科学(气象学)
中国瓷器凝结的科技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