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移动民宿的语义分析与设计策略

2024-03-07冯犇湲蒋俊杰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4年1期
关键词:民宿语义维度

■冯犇湲,蒋俊杰

(1.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吉林长春 130021;2.澳门城市大学创新设计学院,澳门 999078;3.深圳技术大学创意设计学院,广东深圳 518118)

歌德曾在《致卡罗琳·冯·赫尔德》中写道:“人之所以爱旅行,不是为了抵达目的地,而是为了享受旅途中的种种乐趣。”旅行在某种程度上是人们消遣时光、排解压力、怀念旧日、驱散孤独等的代名词,已成为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方式。旅行和居住之间是具有强连接性的,一方面旅客在到达新地方后往往优先寻求“落脚点”,另一方面居住是深度旅行得以产生的依靠,这让旅居概念被大量研究提及[1]。民宿则是旅居活动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其可以让旅客产生“身在异乡非异客”的亲切感受,削弱了因环境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感,为人们了解地域文化带来了便利。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民宿的开发也遇到了一定的挑战。一是在可持续发展观的引领下,民宿建设应科学规划,充分考虑绿色生态、交通情况等客观条件,兼容生活性、娱乐性、安全性以及环保性,结合特有资源,因地制宜地布局与统筹,如若图一时之利,缺乏持久思考,将会与乡村振兴和城市发展的要求产生距离[2];二是人们愈加持有一种随行随住的旅居态度,渴望暂居某地品读一角山水,拥抱一处风光。为达成此,民宿在保证场所功能的基础上,也开始倡导灵活性。可移动民宿设计是解决以上问题的一条可行路径,其不仅以集装文化消融了民宿开发中“大拆大建”的不良影响,也以强适应性满足了人们四处为家的趣意需要,完善了文化旅游产业业态与旅游景区的住宿服务。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可移动民宿弱化了目的感,从而让人们更易沉浸于歌德所谓的旅途乐趣中。可移动民宿移动的不仅是特定的建筑,更是旅行的温度。

鉴于此,本文拟对可移动民宿进行概念梳理,并从设计心理学的角度,采用语义差分法等方法深挖用户对可移动民宿的感知情况,搭建设计策略,为可移动民宿的设计实践提供有力支持。

1 概念阐述

1.1 可移动建筑的概念与特征

法国建筑师尤纳·弗莱德曼(Yona Friedman)于1958年提出了“可移动建筑”这一概念[3],他将可移动建筑定义为是可以随使用者的期望而改变形状和位置的建筑。在《为家园辩护》一书中,弗莱德曼更是指出在现代化与城市化的携手到来之际,可移动建筑应成为建筑设计师的设计理想,以此尽可能地容纳可能发生的行动[4]。英国学者罗伯特·克罗恩伯格(Robert Kronenburg)在此基础上补充了可移动建筑的特征,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5-6]:其一,移动。可移动建筑能在不同场域投入使用。其二,适应。可移动建筑在创新的同时要满足建筑的基本要求,如生产的工业性、建筑系统的集成性、对环境的低影响等。其三,变化。可移动建筑的变化体现在生产、施工、运用等过程中,在结构、构件等的生产与选择上应以小型化、轻型化为目标,强化整体的机动性。在装配施工时应采用多模块组合的方式,推动建筑的搭建效率。在使用时,可移动建筑也应充分利用空间的可扩展性,增加使用面积。其四,交互。可移动建筑终究是促进人更好生活的媒介,所谓的可移动性,必然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迭,继而产生多样的建筑形态契合社会的价值传达与情节叙述,最终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

综上所述,可移动的本质应是建筑多变化与多功能的外在表达,其始终遵循环境与人的诉求。同时,在意识形态、社会发展、设计风潮等宏观语境的综合影响下,可移动建筑也会随之衍生出相应的设计类型,并配有一定的侧重与限制。

1.2 从民宿到可移动民宿

所谓民宿,事实上并无较为统一的概念,国外学者对此就有两种主要的称呼方式,分别是源于英国的Bed-andbreakfast和来自亚洲的homestay[2],前者以生活性强调“宿”,后者以家庭性强调“民”。我国民宿概念的生成则来源于农民为增加收入的个体或群体实践以及创业者因乡愁而引发的创业情怀,其发展受益于乡村旅游振兴、人民消费结构改革以及国家政策支持等的综合作用[7],换言之,我国早期的民宿更多代表了理想的乡村旅居方式。由于民宿强调为旅客营造真实和舒适的家庭环境,并以此为中心提供独特的住宿服务,满足了个性化、多元化的用户需求,也随之被运用于城市旅游中,成为旅游体验升级、本土文化宣传等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的研究主题“可移动民宿”是可移动建筑与民宿的交合,一方面可移动建筑固有的设计特征很符合现代人对旅游惬意随性的态度,为旅客打造出“远方的家”,既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也贴合了民宿发展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民宿也无疑为可移动性的现代转变与理念转型提供了契机。由此笔者认为,可移动民宿可被定义成以和谐文明生态、推进旅游业态、优化旅居质量为目标而改变形状和位置的常规生活性建筑。透过定义可见,除了物理形态带来的便利,其价值在于能服务多元的需求主体,并促进多方的协同发展,补充了民宿的可及性,推进旅游服务的全方位升级。从当下的实际情况上来看,可移动民宿虽然已有一定的实践成果,但由于相关理论研究仍有待发展,缺乏必要的设计学解读,尚未形成有较高参考价值的实践指导体系,故而本研究拟基于语义差分法,从可移动民宿语义感知的角度搭建相应的设计策略,强化理论研究深度。

2 主要研究方法与流程

本研究采用语义差分法进行可移动民宿设计研究,具体先归纳用户感知项目,划分言语尺度,反馈设计趋势,再探索各项目对可移动民宿居住意愿的具体影响。

2.1 语义差分法(SD法)

语义差分法(Semantic Differential Method)简称SD法,由美国心理学家C.E.Osgood于1957年提出。语义差分法是一种通过感性尺度进行心理测定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具体通过获取被试的意象数据作为继续研究的基础资料。现阶段SD法常用于社会调查中,如建筑环境评价、产品设计评价、景观规划等方面[8-10]。语义差分法的优势在于能帮助设计师和研究团队内部进行有效沟通并达成共识,协助设计师观察用户的情感认知走向,并指导设计过程,最终理解用户对产品与情景的识别关系。

2.2 研究流程

结合语义差分法的研究规则,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研究部分:

(1)语义项目的确定。构建可移动民宿的用户感知维度,通过对意象词汇的收集来确定各维度下的语义项目,以此完善语义评价体系。

(2)研究样本的选定。从外显的设计表达与内涵的设计思想两个维度选择可移动民宿设计的典型样本,用于后续的研究测量。

(3)语义偏好的确立。编制语义差分调研量表,获取研究样本的SD得分,以此绘制意象尺度图,探讨各维度下的语义偏好,以及语义偏好背后反映出的设计走向。

(4)语义项目的影响程度挖掘。以用户的居住意愿为设计评判的标准,对本文提取的各语义项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深入论证语义项目对用户居住意愿的影响程度,从而为设计决策提供量化依据。

(5)可移动民宿设计实践。依据上述研究成果开展实践并验证。

3 研究过程与结果分析

3.1 语义项目的确定

通过网络资料查询、文献查阅与专家访谈等相结合的方式,收集了322条可移动民宿相关描述信息,这些信息集中体现了需求端对可移动民宿的印象与期望,通过快速浏览的方式梳理出了环境关系、外观特征、构成形式、功能适用、材料属性这5个维度作为感知分类,其中环境关系为外生感受,考量了可移动民宿与所处环境之间的适配情况,外观特征、构成形式、功能适用以及材料属性则为内生感受,是受众对该类产品的直接看法。

基于感性词汇的语义评价体系一般由核心语义层和解释语义层两个层次组成[11]。解释语义层是一种降维,将复杂的语句转化为便于理解的语义信息,形成用于评估的语义项目。核心语义层则是解释语义层的意象描述,起到便于测量的作用。本文首先以KJ法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更为细致的提取、筛选与归纳[12],再次结合专家访谈与项目特征构建出能准确反应维度指向的解释语义层,并依据解释语义层的取向在信息中选取词汇,构建语义差分词对,完善核心语义层。最终共有10组词对处于相应的感知维度中,具体见表1。

■图1 环境关系意象尺度图

表1 可移动民宿的语义评价体系

3.2 研究样本的选定

从互联网与人气社交平台中初步选取了20个可移动民宿样本。随后邀请5名民宿设计领域专家,从设计表达与设计思想内外两个角度对20个可移动民宿样本的差异化和代表性进行讨论,最终确定了表2呈现的6款产品样本,这些样本基本能够代表现阶段出现的可移动民宿设计类型。

表2 测量样本基本信息

3.3 语义偏好确立

3.3.1 问卷编制与基本信息

本次调研问卷分为个人信息、筛选题项、语义差分量表以及居住意愿考察四个部分,其中筛选题项将问询被测是否有居住民宿的经历,将持肯定答案的列为有效问卷,语义差分量表将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对上述6款可移动民宿进行语义评价,根据接近程度依次赋值1-5分,居住意愿则考察被测者对6款可移动民宿产生的入住接受度,这里的赋值方法同上。

本次问卷采用问卷星发放,共回收问卷138份,剔除填写未有居住民宿经历及作答时间低于100s的问卷后,剩余123份有效问卷,问卷有效率为89%。本次被测男性、女性比例分别为48%和52%;年龄上,20岁以下占比8%,20-40岁占比49%,40岁以上占比43%。学历上,高中及以下占比33%,本科与大专占比57%,硕士及以上占比10%。可见,本次被测在性别上较为平均,在年龄上满足民宿目标用户以20岁以上人群为主的特征,在学历上也符合普遍情况,适合进行后续研究。

3.3.2 基于意象尺度图的语义偏好分析

对各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得出相应的SD得分,如表3所示。为了更为清晰地观察目标用户对现有可移动民宿的感知结果,呈现设计趋势,这里透过SD得分绘制意象尺度图。本次意象尺度图共有环境关系、外观特征、构成形式、功能适用、材料属性5个维度,每个维度都对应两组解释语义层的意象词对,将二者分别设定为x轴和y轴,建立坐标系,坐标中心应为语义分割点,即(3,3)。以可移动民宿的环境关系维度为例,其中代表环境关联的“无关联的-有关联的”标注为x1轴,代表环境统一的“分散的-统一的”则标注为y1轴,语义两极分别放置于x1、y1轴两端。这里将五个维度的意象尺度图依次列于图1-图5,结果表明:

■图4 功能适用意象尺度图

表3 SD得分

(1)在可移动民宿的环境关系维度上,6个样本均位于第一象限,且拟合结果显示,总体呈正向增长趋势,说明从语义偏好看,现有设计满足设计预期,不断向内外环境高关联、内外环境统一化的方向推进。

(2)在可移动民宿的外观特征维度上,除树上屋的外观更接近传统表达外,其余样本均位于第一象限,且拟合结果显示,总体呈正向增长趋势,说明从语义偏好看,现有设计基本满足设计预期,不断向设计简约化、现代化的方向推进。

(3)在可移动民宿的构成形式维度上,除树上屋位于第三象限外,其余样本均处于第一象限,且拟合结果显示,总体呈正向增长趋势,说明从语义偏好看,现有设计基本满足设计预期,不断向设计装配结构多模化、构成灵活化的方向推进。

(4)在可移动民宿的功能适用维度上,除了树上屋的功能与日常生活稍显分离,个性化较强外,其余样本均位于第一象限,且拟合结果显示,总体呈正向增长趋势,说明从语义偏好上来看,现有设计基本满足设计预期,功能供给贴合日常,功能布置也向大众化的方向推进。

(5)在可移动民宿的材料属性维度上,6个样本均位于第一象限,且拟合结果显示,总体呈正向增长趋势,说明从语义偏好看,现有设计满足设计预期,不断向材料轻便化、环保化的方向推进。

上述结果说明,现有设计较为符合用户对可移动民宿的印象与期待,通过意象尺度图的绘制也发现了相应的设计走向,但研究结果依然难以为实践献策,具体表现为可移动民宿用户感知的五个维度在设计时应如何侧重尚未解决,这种纵向比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可移动民宿在当下的设计属性。在体验经济的到来之际,可移动民宿设计应以用户居住行为的刺激与发生作为最终归宿。由此下文将以用户的居住意愿为因变量(居住意愿y),以解释语义层的10个项目为自变量(环境关联x1、环境统一x2、造型简约x3、现代表达x4、装配多模x5、构成灵活x6、功能匹配x7、功能布置x8、材料轻便x9、材料环保x10),开展线性回归分析,探测各自变量对居住意愿是否存在影响关系,以及相应的影响程度如何,其目的在于对上文从微观角度呈现的以核心语义层为中心构建的横向分析进行解释语义层引导下的宏观补充,并以此获取富于可移动民宿实践的创见。

3.4 语义项目对用户居住意愿的影响情况

根据线性回归分析的测量要求,这里将依次开展相关性分析、线性回归分析以及残差值正态性检验等,具体如下。

3.4.1 相关性分析

一般认为,相关性分析是回归分析的前置步骤,测量因素间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相关关系,才会有影响关系发生的可能。这里使用SPSS26.0软体对数据开展皮尔逊(Pearson)相关性分析,具体如表4所示。由结果可知,本次研究的变量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适合进行后续研究。

表4 相关性分析

3.4.2 线性回归分析

根据文中3.3.2部分的论述,这里可建立预备回归方程如下:

其中,β0为回归常数,β1-β10均为回归系数。

继续采用SPSS进行回归分析。表5是对模型概况的汇总,其中R2=0.443,说明各自变量能解释用户居住意愿44.3%的变化原因,模型拟合情况良好。表6的ANOVO运算主要是采取F检验来考察本次回归模型是否具有意义,结果显示,本次的模型构建通过了F检验(F=57.716,p=0.000<0.05),说明10个自变量中至少有一个能显著影响居住意愿。在对回归系数进行解读前,还应观察模型的多重共线性检验情况,本次模型中的VIF值均小于5,说明不具有共线性问题,且D-W值位于2的附近,意味着自相关性也并不存在,回归结果较好,回归系数可读。表6则罗列出回归系数,从中可见,环境关联、现代表达、装潢多模、使用灵活、功能匹配、功能布置会对居住意愿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但环境统一、造型简约、材料轻便、材料环保并不会对居住意愿产生影响。故而在剔除了不存在影响关系的4项后,进行二次回归分析,以得出本次研究的回归方程为:

■图5 材料属性意象尺度图

表5 模型概况

表6 ANOVO运算结果

表7 回归系数结果

对残差值进行正态性分析,以完成事后检测工作。从标准化残差的q-q图(图6)可见,散点近似呈一条对角线,可认为数据基本呈正态分布,满足回归分析的前提条件。

3.4.3 可移动民宿的设计策略

透过回归分析的数据结果,整理出各维度的影响系数(表8),其表征了用户居住意愿引导下的设计侧重,可以此形成设计策略,分析如下:

表8 各维度影响系数汇总

第一为功能适用维度。功能匹配(β7=0.333,p=0.000<0.01)与功能布置(β8=0.111,p=0.000<0.01)回归系数名列前茅,证明了功能适用为可移动民宿的主导维度,可移动民宿设计或许更应是一种主张功能先行的实用设计。设计师应优先保障产品的功能系统贴合生活日常,再设法让功能布置结构满足用户的行为逻辑[13],从而营造出宾至如归的优良感受。对于可移动民宿这样的共享性产品而言,过分强调特殊生活方式的打造与个性化功能供给似乎并不可取,一方面兼容性较差,另一方面会消耗用户大量的认知与适应时间,形成一定的不适感与居住疲劳。

第二为外观特征维度。可移动民宿的外观特征对居住意愿亦有较大影响,然而该维度中仅有现代表达(β4=0.17,p=0.000<0.01)影响显著,造型简约并不具备实际影响。事实上,从前期的测量样本中便能发现,各产品的外观特征均有一定的区别,有的较为大胆,有的趋于理想化、有的则稍显保守,但多数产品仍然处于较好的语义尺度内,这无疑说明了可移动民宿的外观设计并不存在固定范式,现代表达的路径是多样化的,且简约的设计语言虽然是一种主流趋势,也贴合可移动建筑的设计理念,但设计者依然可适当进行视觉元素的补充,保证整体造型大方明朗即可。

第三为构成形式维度。可移动民宿的构成形式维度中的装配多模(β5=0.085,p=0.014<0.05)与构成灵活(β6=0.083,p=0.012<0.05)对用户居住意愿的影响作用均得到了证实。由上文可知,可移动民宿强调产品的可用性,那么其构成形式的处理就不应一味地追求新颖,而应以功能促进为目标。具体而言,装配的多模块化致力于居住空间的优化,一方面来自于建筑结构的分层处理,有利于民宿的搭建与坐落,另一方面来自于内部空间的划分,从而让功能设计有所依托。构成形式的灵活化则要在既定的尺度中强化民宿产品对物品的收纳程度,扩大用户的活动范围,贯彻“小空间里办大事”[14]。

第四为环境关系维度。在这里,仅有内外环境关联(β1=0.09,p=0.008<0.01)能对用户居住意愿产生影响,设计者应促使民宿空间与外部环境形成巧妙的连接,加强民宿产品的复愈性效果,如采用借景手法充分融合自然美态,合理囊括出院落区域等。关于内外环境的统一性,则可不必过分关注,能较为和谐即可,反之则会对其他维度造成较大的影响。如本次样本树上屋,尽管以野生化处理的方式(将鸟的习性嫁接于人的生活中),营造出“人居树梢”的使用面貌,将外部环境转换为深刻的内部生存依托,在环境的高度统一下达成了沉浸效果,然而树上屋在其他维度表现的欠佳却也是这种高度统一带来的“副作用”,换言之,所谓的“人居树梢”尽管带来了另类的生存体验,也造成了产品尺寸与结构、功能设计、外观表达、安全保障等多方的限制,这显然是没有必要的。

第五为材料属性维度。数据结果表明,该维度的材料轻便与材料环保均不会对用户的居住意愿产生影响,其原因在于多数用户仅关心产品的使用过程,并不会过多考虑运输搭建、再利用等生产与再生产的关联性问题,从而导致材料属性与居住意愿没有显著的影响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可移动民宿设计可以因此忽视材料属性,而应在力求产品可用性的同时,牢记设计伦理,积极响应国家的双碳战略要求,合理地创造、选取兼具轻便性与环保性的优质材料[15],推进可移动民宿的可持续发展,这也同样是当下可移动建筑类产品被提及的核心价值之一[16]。

4 研究应用与设计评估

4.1 设计案例

基于研究成果进行设计实践并对其开展语义验证,其目的在于以案例呈现的方式强化理论的可读性,并证实本文设计策略的可行性[17-18]。

本次设计案例在功能使用上除了安放如床、桌、座椅、无水马桶等基本居住用具外,还内设了多款折叠家具,强化了可用性。同时案例以衣食住玩的逻辑将不同的区块设立为相应的功能分区,贴合用户日常的生活习惯。在外观特征上,案例营造出了蜂巢意象,且在色彩的映衬下还具有太空舱的既视感,可谓兼具了自然的意趣与未来的奇妙。在构成形式上,案例采取了六边形接合的方式进行房体的搭建,并实现了房体之间或房体与连廊之间的拼接,既保障了装配的多模化,也能灵活地根据需求转变形态,调节物品容纳与用户的活动范围。在环境关系上,案例增设了多角度开放的窗户,让用户易于察觉户外的风景,同时在完成房体拼接后,被全包围或半包围的外部空间也就顺势成为了民宿的院落,供人放松、互动,保障了内外环境的关联,也让整体趋于和谐。在材料属性上,案例整体选取了食品级接触材料发泡聚丙烯(EPP),其重量轻、弹性好、抗震抗压、变形恢复率高、绝缘耐热,无毒无味,易搬迁、易循环,满足了材料轻便性与环保性的要求。此外,房体顶端还嵌入了太阳能电池板维持供电,进一步强化了案例的环保属性(图7)。

4.2 设计评估

依照前文方法,邀请30位用户,再次对设计案例开展语义验证,见表9。由表可见,该案例的五个维度的语义坐标均位于第一象限,且功能适用、构成形式与材料属性3个维度均明显高于现有产品,证明了设计情况的良好。

表9 设计评估

5 结语

从开发的角度看,可移动民宿贴合了民宿科学规划的要求,优化了旅游服务体系。从用户的视角而言,可移动民宿在极大程度上为旅客编织了“悠然见南山”的美好场景,以一种寄情山水的隽秀情节筑成“远方的家”。本文以设计心理学为研究视角,以语义分析为研究工具,讨论了可移动民宿的用户感知情况,并实证了影响可移动民宿居住意愿的因素,从而提出设计策略,辅助实践工作。然而,关于可移动民宿,笔者认为仍有以下几个方向值得深入探讨:第一,可移动民宿若想真正推广,还面临极多的现实问题,如众多旅游区域均有一定的保护用地,可移动民宿的搭建势必会对其产生影响,这应如何平衡?换言之,可移动民宿的运作范围是什么有待框定。第二,既然可移动民宿为人们创造了别样的旅居体验,那么就应当思考其背后呈现了何种文化功能,消费群体的主体精神与消费个体的自我价值又是如何得到彰显的。第三,在人工智能的引领下,建设智慧化民宿必然是一大趋势,那么探索可移动民宿的技术渗透逻辑与技术实现路径也应是未来的重要课题之一。

■图6 标准化残差q-q图

猜你喜欢

民宿语义维度
孪生院子民宿
语言与语义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选择民宿出行的你,真的了解“它”吗?
你是民宿达人吗
光的维度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认知范畴模糊与语义模糊
人生三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