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湿疹的中西医病因病机研究进展

2024-03-06崔艳霞董加利杨文超赵文倩孙通华

医学美学美容 2024年2期
关键词:中医西医

崔艳霞 董加利 杨文超 赵文倩 孙通华

[摘 要] 小兒湿疹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皮肤病,对患儿和家庭造成了不小的困扰。为了更好地理解小儿湿疹的发病机制和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中西医学界一直致力于对其病因病机进行深入研究。中医学主要关注湿邪、痰湿和阳虚阴盛等因素对湿疹的作用,以及脾胃功能和气血失调与湿疹的关联。中药治疗和辨证施治成为病因病机研究的重点。西医学则着眼于湿疹与免疫系统、皮肤屏障功能以及环境和生活方式的相关性。免疫相关基因、免疫细胞和过敏反应被认为与湿疹密切相关,皮肤屏障功能缺陷和表皮细胞异常也被视为湿疹发生的重要因素。然而,单一学科的观点和方法的局限性使中西医结合的病因病机研究变得重要。中西医共同点如湿热和气血失调概念的联系以及免疫系统与皮肤屏障的交互作用为综合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中西药物的联合应用以及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在综合治疗中展现了广阔应用前景。本文对小儿湿疹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不同中医证型小儿湿疹的病因病机及诊治、西医病因病机研究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 小儿湿疹;中医;西医;辨证施治

[中图分类号] R758.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4949(2024)02-0195-05

基金项目:潍坊市中医药科研项目(编号:2020-4-047)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Pediatric Eczema

CUI Yan-xia1, DONG Jia-li2, YANG Wen-chao1, ZHAO Wen-qian1, SUN Tong-hua1

(1.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Shouguang Peoples Hospital, Shouguang 262700, Shandong, China; 2.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ouguang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Shouguang 262700, Shandong, China)

[Abstract] Pediatric eczema is a common skin disease in children, causing significant distress to both children and their families.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pathogenesis of pediatric eczema and find effective treatment methods,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al community has been committed to in-depth research on its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inly focuses on the effects of factors such as dampness, phlegm dampness, and yang deficiency and yin excess on eczema,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leen and stomach function, qi and blood imbalance, and eczem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and therapy with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have become the focus of research on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Western medicine focuses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eczema and the immune system, skin barrier function, as well as the environment and lifestyle. Immune related genes, immune cells, and allergic reactions are considered closely related to eczema, and skin barrier dysfunction and epidermal cell abnormalities are also considered important factors in the occurrence of eczema. However, the limitations of a single 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and methodology make the study of th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mportant. The common poi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such a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damp heat and qi blood imbalance concepts, as well a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immune system and the skin barrier, provide new ideas for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The combin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and the adjustment of diet and lifestyle have shown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search on th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pediatric eczema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etiology, pathogenesi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infantile eczema with differen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s, and th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western medicine.

[Key words] Pediatric eczem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estern medicine; Therapy with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小儿湿疹(eczema in children)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慢性皮肤病,包括皮肤干燥、瘙痒、红肿和出现症状往复性发作等。该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对孩子和家庭的生活质量产生了一定影响[1]。面对小儿湿疹不断增长的健康负担,中西医学界致力于深入研究该疾病的病因病机。中医学以整体观念为基础,强调平衡饮食、调节体质和辨证施治等综合治疗方法。而西医学则注重研究免疫系统、环境和遗传因素等方面的相关性[2]。在中西医的结合下,综合运用两门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基于此,本文旨在综述小儿湿疹的中西医病因病机研究进展,以期提供更全面的理论基础和临床指导,为小儿湿疹的防治提供参考。

1 小儿湿疹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

1.1 中医病因病机概述 中医基本理论与小儿湿疹的关系是通过病因病机的视角来解释和诊治湿疹。在中医理论中,湿邪、痰湿和阳虚阴盛是常见的概念,对小儿湿疹的发生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3]。中医针对小儿湿疹的病因病机研究具有悠久历史。自古以来,中医师就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临床经验,不断总结湿疹的形成机制和治疗方法。经典医籍《黄帝内经》中已包含湿邪、痰湿和阳虚阴盛等概念,并提出通过调理脾胃、调整气血等方法来治疗湿疹。中药作为中医治疗湿疹的主要手段之一,已经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传统中医认为,小儿湿疹主要与体内湿气瘀滞、脾胃功能失调有关,然而具体的病因和病机仍存在一定争议。秦雯等[4]在伏邪学说论治小儿湿疹的思考中提出,脾胃功能与小儿湿疹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指出脾胃是人体消化吸收和排泄的重要器官,脾胃功能失调会导致湿邪滞留于体内,从而引发湿疹。张涛[5]在其研究中提出,湿热是小儿湿疹的重要病因之一,表明湿热体质的患儿容易出现肤痒、红肿、渗液等湿疹症状,同时湿热瘀滞会导致皮肤的炎症反应增加,使湿疹病情加重。当前,中医针对小儿湿疹的病因病机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针对小儿湿疹研究中认为,小儿湿疹的发生和发展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其中与体质、情绪、饮食关系较为密切。首先,目前临床对小儿湿疹进行中医诊治时注重体质的观察和调理,认为小儿湿疹患者的体质往往偏于虚寒或湿热。虚寒体质的儿童容易受寒邪侵袭,导致体内阳气不足,湿邪蓄积;湿热体质的儿童则容易受湿热邪气困扰,引发湿热毒素留滞。因此,根据儿童的体质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调理,可以有效改善体内环境,减轻湿疹症状。另外,中医病因病机中认为,情绪因素在小儿湿疹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中医强调了情志与湿疹的关系。情绪不稳定、情绪抑郁等负面情绪会导致气机不畅,影响脾胃功能,进而引发体内湿邪的滞留。因此,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对于预防和缓解小儿湿疹具有一定的意义。同时,中医对于饮食的调理也提供了独到的观点。中医认为,饮食不当是导致小儿湿疹的一个重要因素。食物中过于辛辣、油腻或者过于甜腻的摄入会增加体内湿热,诱发湿疹病情。因此,中医饮食调理注重清淡、均衡的原则,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增加蔬果和粗细粮食的摄入,有助于改善湿疹症状。因此,中医对于小儿湿疹的病因病机分析中提出,通过观察和调理体质、调节情绪以及合理饮食,可以促进湿疹症状的缓解和康复。然而,需要指出的是,中医观点需要在实践中不断验证和完善,并结合现代医学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形成综合性的治疗方案,以更好地帮助小儿湿疹患者恢复健康。

1.2 不同中医证型小儿湿疹的病因病机 中医辨证施治对小儿湿疹的病因病机研究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中医理论中,对于湿疹的辨证施治和病因病机已有明确记载。经典医籍《温病条辨》中提到了湿热、气血虚弱和寒邪侵袭等多种证型与湿疹的关系,并相应地给出了辨证施治的方法和方药。中医辨证施治对小儿湿疹的病因病机研究主要涉及湿热壅盛证、气血虚弱证和寒邪侵袭证等方面。

1.2.1湿热壅盛证 湿热壅盛证是指体内湿气与热邪结合,引发湿热内蕴的证候。在小儿湿疹中,对于湿热壅盛证,刘应科等[6]从热、毒、湿、瘀、风辨治疗小儿湿疹进行了分析,首先儿童不良饮食习惯、外界环境等因素均为湿热壅盛证诱发小儿湿疹病因。对于湿热壅盛证引起的小儿湿疹的临床治疗方案和策略,建议应用清热解毒的中药,如黄连、黄芩清除体内湿热,减轻炎症反应。另可使用具有燥湿祛湿作用的中药减轻湿气滞留和水肿症状,同时兼顾调整饮食与环境调理,通过调补气血、益肺养阴等方法来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改善湿疹症状。

1.2.2气血虚弱证 气血虚弱证是指机体的气血不足,免疫力下降,易受外邪侵袭。小儿湿疹中,气血虚弱证往往表现为皮肤干燥、脱屑、瘙痒等症状。研究认为[7],气血虚弱是小儿湿疹的常见症候,调补气血有助于缓解症状。因此,中医通过调补气血、益肺养阴的方法来强化机体的免疫能力,改善湿疹症状,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1.2.3寒邪侵袭证 寒邪侵袭证是指寒邪入侵人体引发疾病的证候类型。在小儿湿疹中,寒邪侵袭证往往表现为皮肤发白、糜烂、寒冷痛痒等症状。对于寒邪侵袭证,临床通常采用温经散寒以改善病情,如使用具有辛温散寒作用的中草药,促进寒邪的排出,恢复体表和气血的温煦。

1.3不同中医证型小儿湿疹的诊治 湿邪理論认为湿邪是一种外来的病邪,容易困扰人体而导致疾病[8]。小儿体质相对脆弱,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中医强调个体差异性,将体质分为平和体质、气虚体质、阴虚体质等。针对不同体质的小儿,采取不同的调理方法,以增强体质、防止病邪侵袭、减少湿疹的发生。中医认为,湿疹是湿邪侵袭体内引起的病症。根据小儿湿疹的病因分析,中医理论中的湿邪理论和湿热理论等可以用来解释湿疹的发生机制。通过了解小儿湿疹的具体病因,结合中医理论,可以采取对症调理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治疗湿疹的目的。中医强调辨证施治,根据小儿湿疹的具体症状和体征,以及个体差异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例如,对于湿热内蕴型的湿疹,中医会采取清热解毒、祛湿化湿的方法来治疗;对于脾虚湿阻型的湿疹,中医会调理脾胃、健脾化湿等。在小儿湿疹中,湿邪的作用被认为与湿气滞留有关,湿邪在体内滞留,会导致小儿的皮肤湿润不干燥,但易出现出汗过多的情况,皮肤表面则表现为红斑、丘疹、水泡、结痂等症状,甚至糜烂溃疡,加重瘙痒状况,使小儿出现频繁搔抓皮肤的情况。此外,湿邪滞留会刺激皮肤产生过多的分泌物,使湿疹部位出现渗液、潮湿而发黏的情况。对于小儿湿疹的治疗,中医会采取相应的祛湿化湿的方法,以清除湿邪,改善湿气滞留的状况[9]。

痰湿理论认为,湿疹与人体内部的痰湿有关。痰湿是湿邪在体内停滞凝聚形成的一种病理物质。湿疹患者常常伴有消化不良、胸满腹胀等症状,这些症状被视为体内湿邪和痰湿的体现。涂园园[10]在其研究中使用小儿湿疹方治疗小儿湿疹,其中提出补脾煎、三黄煎及清肺湿毒汤等方剂,通过运用以上方剂治疗后小儿湿疹临床症状得到改善。以上方剂均以祛湿化湿为主,因此在中医治疗湿疹时,通常会采用祛湿化湿的方法,如使用具有燥湿作用的草药,同时调整饮食习惯,避免食用过多的寒湿性食物。除了祛湿化湿外,临床还会采用化痰的方法,帮助患者排出体内的湿邪和痰湿。张霞等[11]在其研究中对儿童湿疹与胃肠积热及相关因素相关性进行对照研究,提出阳虚阴盛与湿疹发生具有密切关系,指出阳虚阴盛指体内的阳气相对不足,而阴气相对过盛,此失衡状态容易导致湿疹的发生。阳虚阴盛可能导致脾胃功能减弱,消化功能失调,使湿邪更容易滞留在体内[12]。因此,中医治疗湿疹时,常常会通过调补阳气和调理脾胃来平衡阴阳,从而达到治疗湿疹的目的。

中医辨证施治对小儿湿疹的病因病机研究包括濕热壅盛证、气血虚弱证和寒邪侵袭证等方面。通过准确辨证施治,中医可以针对不同病因病机类型进行个体化的治疗,调整体内失衡状态,达到治疗湿疹的目的。然而,对于不同类型的湿疹病因病机,治疗效果可能会有差异。因此,在临床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施治,以实现最佳治疗效果。

2 小儿湿疹的西医病因病机研究

2.1 免疫系统与湿疹的关系 小儿湿疹的发生与免疫系统和皮肤屏障功能的交互关系密切。免疫系统在湿疹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研究发现[13],湿疹患儿的免疫系统存在异常反应,如过度激活的免疫细胞、异常的免疫调节等。这些异常反应可能引发皮肤屏障功能的损伤,使得外界刺激物、过敏原等更容易进入皮肤并引发炎症反应[14]。同时,皮肤屏障功能的缺陷也会进一步导致免疫系统的异常激活。皮肤屏障受损可使体内湿气滞留、过敏原侵入皮肤,刺激机体产生过度的炎症反应。这种炎症反应进一步引发免疫细胞的激活和释放炎症介质,形成恶性循环[15]。西医对于小儿湿疹的病因病机研究主要集中在免疫系统与湿疹发生之间的关系,包括免疫细胞与湿疹发生的联系以及过敏反应和湿疹的关联。

小儿的免疫系统在出生后逐渐成熟和发展,但相较于成人,小儿的免疫系统仍然存在不完善的地方,这包括免疫细胞数量和功能的不稳定性,特别是小儿的调节性T细胞(Treg)功能尚未充分发育。而小儿体内的免疫调节机制可能存在失衡的情况,例如正常情况下,Treg细胞可抑制过度的炎症反应,但在某些小儿中,Treg细胞功能不足,导致免疫反应过度激活。这种失衡可能会导致湿疹的发生。免疫细胞如T细胞、B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在湿疹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湿疹患者的皮肤中存在活化的T细胞、增加的炎症因子及炎症细胞浸润,这些都与湿疹的病理过程相关。另外,过敏反应引发的免疫反应可能与湿疹的发生相关,因为湿疹往往伴随着过敏相关的症状,如皮肤瘙痒、红斑等[16]。过敏反应和湿疹的关联表现为:小儿更容易出现过敏反应,包括对食物、空气中的过敏原产生敏感反应,而湿疹常与其他过敏性疾病如哮喘和过敏鼻炎同时存在,被称为“过敏三连症”。过敏原如尘螨、花粉等可以刺激免疫细胞产生过敏反应,导致湿疹的发生和加重。此外,过敏反应还可引发血清IgE水平的升高,加剧湿疹的症状[17]。

总之,免疫相关基因的突变、免疫细胞的异常活化以及过敏反应与湿疹的发生密切相关。这些研究成果为西医在小儿湿疹的治疗和预防方面提供了理论基础,促进了对湿疹发生机制的理解,并且为开发个体化的治疗方法提供了可能。然而,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比较,以揭示湿疹的复杂病因病机,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更有效的方法。

2.2 皮肤屏障功能与湿疹的关系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炎症性疾病,其发生和发展涉及多个因素,其中皮肤屏障功能缺陷被认为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皮肤屏障功能是指皮肤外层的角质层对水分和物质的保护和调节功能[18]。而湿疹患者的角质层含水量降低,皮肤屏障的透过性增加。小儿的皮肤屏障相对较薄弱,角质层的形成和角质细胞的密集排列尚未完全发育,这使得小儿的皮肤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物质的侵入,从而破坏皮肤屏障功能。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支持皮肤屏障功能缺陷与湿疹发生的关系。湿疹患者的皮肤屏障功能受损,例如表皮脂质组成的改变、皮肤pH值升高以及角质蛋白的异常表达等。小儿的皮肤对水分的保持能力相对较低,水分蒸发速度较快,这使得小儿皮肤容易出现干燥和缺水的情况,导致皮肤屏障受损,增加湿疹发生风险。刘祎等[19]研究中发现,湿疹患者的表皮细胞黏附和角化过程异常,增加了表皮屏障的脆弱性。小儿的皮肤免疫调节功能尚未完全发育,细胞因子的产生和调节机制不成熟。这可能导致小儿皮肤的免疫反应过度激活,引发炎症反应,增加湿疹发生的可能性。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皮肤屏障功能缺陷在湿疹发展中的具体机制,以及寻找改善皮肤屏障功能的治疗方法。

2.3 环境和生活方式因素与湿疹的关系 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因素在小儿发生湿疹中起着重要作用。气候和湿度是影响湿疹的重要环境因素,湿疹在寒冷和干燥的气候条件下更容易发生。寒冷气候可导致皮肤水分丧失增加,进而破坏皮肤屏障功能,容易导致湿疹发生或加重。而高湿度环境则可能使皮肤湿疹部位更加潮湿,容易滋生细菌和真菌感染,加重湿疹症状。而家居环境中干燥的室内空气以及空调、加湿器等电器设备的使用,都可能对小儿皮肤产生不良影响,诱发湿疹的发生。同时,饮食和生活习惯也与小儿湿疹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小儿常摄入的牛奶、鸡蛋、花生、鱼类等都是可能引起湿疹的过敏食物,特别是在已经存在其他湿疹诱因的情况下,可能会引发湿疹的发作。此外,小儿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熬夜、心理压力过大、缺乏锻炼等,都可能加重湿疹症状。

家庭环境和过敏源也与湿疹的发生密切相关。研究发现[20],家庭中的霉菌、宠物皮屑、尘螨等过敏原物质可引起湿疹的发作或加重。此外,家庭环境中的空气污染物、洗涤剂等也可能刺激小儿皮肤,导致湿疹的发生。环境和生活方式因素对湿疹的发生和发展同样起着重要作用,深入探讨这些因素对湿疹的具体影响机制,并为临床实践提供更有效的护理策略。同时,教育公众关注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助于预防和管理湿疹。

3 总结

中医病因病机研究提供了湿热、气血失调等概念,对解释小儿湿疹的发生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西医研究强调了免疫系统异常激活和皮肤屏障功能缺陷与湿疹的关联,为现代治疗提供了新思路。综合中西医研究的成果,可以更全面地解释小儿湿疹的病理机制,为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指导。未来可进一步明确湿疹发生和发展的多个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如免疫系统、皮肤屏障、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深入研究小儿湿疹的机制,并与成人湿疹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了解小儿湿疹的特点和治疗策略。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既能缓解症状,又能改善免疫系统和皮肤屏障功能,从而实现湿疹的根本治疗。

[参考文献]

[1]魯春丽,刘建平.小儿湿疹临床研究中生活质量量表的应用研究[J].北京中医药,2018,37(10):950-953.

[2]刘爱民.冬季湿疹的病因病机及证治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21,20(3):313-315.

[3]王钇杰,林可欣,李勇军,等.“辛开苦降”法辨治小儿湿疹思路探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3,29(6):1025-1028.

[4]秦雯,陈雁雁,宋明达,等.从伏邪学说论治寒地小儿湿疹的思考[J].中国中医急症,2023,32(8):1384-1387.

[5]张涛.黄连解毒汤内服外洗治疗湿热壅盛型小儿湿疹50例[J].光明中医,2023,38(6):1028-1030.

[6]刘应科,任昕昕,方琼杰,等.王俊宏从热、毒、湿、瘀、风辨治小儿湿疹[J].北京中医药,2017,36(1):47-48.

[7]谢雨卿,夏立红.基于《中华医典》中医药治疗小儿湿疹用药规律探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23,15(3):262-267.

[8]侯一鸣,郭峥,孙莱莱,等.从五脏论治小儿湿疹撷要[J].江苏中医药,2023,55(9):56-58.

[9]刘立伟,李玉坤,李强,等.湿疹源流、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的古代文献研究[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42(2):1-3.

[10]涂园园.小儿湿疹方治疗小儿湿疹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21,37(5):874-876.

[11]张霞,徐竞男,杨明,等.儿童湿疹与胃肠积热及相关因素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7):3092-3095.

[12]王钇杰,刘璐佳,郭婷婷,等.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药治疗小儿湿疹组方用药规律研究[J].世界中医药,2023,18(15):2220-2225.

[13]汪凯.银屑胶囊联合盐酸西替利嗪口服溶液治疗慢性湿疹的效果及对皮肤屏障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2023,16(22):101-103.

[14]贾冲冲.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与护理研究[J].皮肤病与性病,2018,40(4):538-539.

[15]楚利芳.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湿疹的临床效果分析[J].皮肤病与性病,2018,40(3):376-377.

[16]张振华,李天柱.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水平检测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地区儿童湿疹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23,38(17):3242-3245.

[17]陈戟,程颖.儿童湿疹872例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E检测结果分析[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4,43(3):148-150.

[18]吴含,杨雪丽.基于免疫功能、炎症反应分析清热去湿汤治疗湿热蕴肤型急性湿疹的疗效[J].吉林中医药,2023,43(6):684-688.

[19]刘祎,杜明威,何海洋,等.皮肤微生态强化皮肤屏障功能[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23,37(11):1217-1221.

[20]李菲,刘龙魂,殷致富.210例湿疹儿童变应原检测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12):1930-1931,1947.

收稿日期:2023-8-22 编辑:周思雨

猜你喜欢

中医西医
糖尿病患者的中医饮食护理相关问题分析
中医英译的误译现象探析
社区中医干预初产妇产后焦虑及抑郁的效果
刍议中医养生理念在瑜伽教学中的融入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
蒙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84例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