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进程及发展模式研究

2024-03-03韩金博史佳林孙国兴胡文星王姝逸

天津农业科学 2024年1期
关键词:示范村发展模式乡村振兴

韩金博 史佳林 孙国兴 胡文星 王姝逸

摘    要: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是天津市落实中央开展“百县千乡万村”乡村振兴示范创建任务的具体实践。本文在总结归纳天津市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主要做法基础上,依据广泛实地调研,按全市10个涉农区每个区各选1个取得初步成效的典型村,进行发展模式分析。结果表明:示范村创建过程中存在的规划方案的科学性需提升、产业融合发展不充分、要素制约瓶颈亟待破解、示范带动和可复制性任重道远等问题。为有利、有序、有效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笔者提出4个方面的对策建议:科学规划布局,注重远近结合;培育特色产业,推进融合发展;破解要素瓶颈,夯实发展基础;加强示范带动,实现区域共富。

关键词:天津;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进程;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24.01.010

Research on the Establishment Process and Development Model of Demonstration Villages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Tianjin

HAN Jinbo1, SHI Jialin1, SUN Guoxing1, HU Wenxing1, WANG Shuyi2

(1. Tianjin Institute of Rural Economy and Compartment, Tianj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Tianjin 300192, China; 2.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Service Center, Tianjin 300202, China)

Abstract: The crea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demonstration villages is a specific practice of Tianjin city in implementing the central task of "100 counties, 1 000 townships, and 10 000 villages" rural revitalization demonstration creation.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and summarizing the main practices of promoting the creation of demonstration villages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Tianjin, this article conducted a development model analysis based on extensive field research, selecting one typical village from each of the 10 agricultural districts in the city that had achieved initial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cientificity of the planning schemes in the process of creating demonstration villages still needed to be improved,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integration was insufficient, the bottleneck of factor constraints needed to be solved urgently, and there was a long way to go for demonstration driven and replicable development.To facilitate, organize, and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demonstration villages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the author had put forward strategic suggestions in four aspects: scientifically planning and layout with emphasis on combining distant and near perspectives, nurturing distinctive industries to promot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vercoming bottleneck factors to solidify the foundation for development, strengthening demonstration-driven initiatives to achieve regional prosperity.

Key words: Tianjin; rural revitalization; demonstration village; creat process; development model

《中共中央國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正式提出,开展“百县千乡万村”乡村振兴示范创建,采取先创建后认定方式,分级创建一批乡村振兴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村。《农业农村部关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坚持分级负责、分类推进,采取先创建后认定方式,建设100个左右乡村振兴示范县、1 000个左右示范乡(镇)、10 000个左右示范村,聚焦乡村振兴重点任务和薄弱环节,发挥示范引领和要素集聚作用。同时,《农业农村部 国家乡村振兴局关于开展2022年“百县千乡万村”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的通知》中对2022年各省市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名额进行了分配,并强调围绕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进行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东部地区要有序推进产村融合,实现产业强村。

为落实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部署,天津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2021年底制定出台了《天津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实施方案》,明确以建设“美丽田园、美丽村庄、美丽庭院”为抓手,利用5年时间,打造10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共同富裕探索路径和模式。天津市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是落实中央开展“百县千乡万村”乡村振兴示范创建任务的具体实践。

1 天津市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的主要做法

1.1 高标准评定

一是明确创建任务。着力打造一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先行村、农村综合改革的试点村、环境生态宜居的样板村、乡村文明善治的幸福村,引领带动全市乡村振兴。二是把握“六有”标准。按照村“两委”坚强有力,达到“四星村”以上标准、村集体经济实力较强,有村集体主导经营的农业产业,达到“美丽村庄”或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标准、村庄社会和谐稳定等6项标准,筛选出基础条件较好、示范带动能力强的村。三是激发创建活力。在100个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的基础上,另确定20个竞争村,如100个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中出现不能达标的村,将从竞争村中择优选择接续开展示范村创建工作。

1.2 高质量创建

一是坚持六项原则。坚持党的领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坚持规划先行,做到村村有规划;坚持统筹推进,做到有特色产业;坚持改革驱动,做到机制有创新;坚持政策集成,做到主体有保障;坚持市场导向,做到效益有提升。二是细化建设标准。制定《天津市乡村振兴“三美四乡”建设标准和评价指标(试行)》,共确定68项建设指标,用于示范村创建工作评价验收。三是明确创建目标。2022年完成10个示范村创建任务,2023年累计创建完成40个以上,2024年累计创建完成80个以上,2025年全部完成100个示范村创建,每年以“镇村自评、区级验收、市级评估”的方式,对照创建标准开展验收考核。2022年底,首批10个示范村创建任务已经完成。

1.3 高效能推动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成立天津市农业农村委牵头相关单位组成的市级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专项工作组,定期调度召开专题会议,深入村庄实地调研督导,协调解决存在问题,推动各项重点工作落实。二是强化党建引领。选派100名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加强管理考核、激励保障,推动下得去、融得进、干得好。三是强化政策扶持。市财政按每个示范村500万元标准给予补助。对吸引社会资本投资5 000万元(含)以上的示范创建村,按照实际投入总额的一定比例予以最高不超过1 500万元补助,充分调动各方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

2 天津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典型发展模式分析

天津乡村振興示范村创建过程中涌现出了丰富的发展模式,根据笔者对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的深入调研,按天津市10个涉农区每个区各选1个取得初步成效的典型村案例,进行发展模式分析。

2.1 东丽区华明街胡张庄村——探索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实践,服务项目落地

胡张庄村是具有30余年历史的葡萄种植专业村,是华明街第1个迁入示范小城镇的村庄,先后获得“天津市民主法治村”“天津市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天津市美丽宜居村庄”“天津市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示范村”和“千村美院创建村”等荣誉称号。2021年11月,胡张庄村庄规划获批,规划建设集康养、农创、文旅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区,定向新增建设用地指标5.33 hm2,分为5块布局在项目实施区域,成为天津市首例在产业项目建设中成功应用“点状供地”模式的案例。天津市规划资源局东丽分局在乡村振兴示范区规划及用地政策程序等领域,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先行先试,服务建设项目落地。一是明确项目用地主体为胡张庄村村民集体,村民集体再以土地使用权入股的形式与东方财信有限公司联营举办经营公司。二是确定了农用地转用应办理用地预审,并为该项目办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破解了转用预审要件难题[1]。三是打通集体建设用地审批堵点。在天津市规划资源局的指导下,明确了在供地方案报请区政府同意后,为项目建设单位核发办理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办理路径。该模式填补了集体经济组织利用土地入股联营开发的业务空白,为全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开发建设、振兴集体经济探索出可复制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2.2 西青区杨柳青镇白滩寺村——盘活闲置资源,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

白滩寺村是西青区运河文化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农耕文化资源,先后被评为“四星级村”“全国文明村镇和治安保卫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在区、镇和驻村工作队的支持下,示范村重点规划建设以生态唯美、景观营造的“生态景观涵养带”、以新村建设村民转移安置的“现代新村生活区”、以民宿度假、非遗红色场馆为主的“文旅休闲度假区”、以高端温室种植和苗木经济为主的“都市农业发展区”,已初见成效。一是收回本村部分已出租的农业设施,重新盘活村内闲置厂房资源,引进惠商供应链等外部企业,依托天津市农业科学院科研团队,精心培育了精品果蔬基地、农产品集配中心、传统文化研学基地3个产业项目。二是进一步激发村内文化资源潜力,建设村史馆,提升粉彩瓷器工作坊,同时引入和提升的单体项目与新村民居、农家乐、园艺博览园、林地露营、杨柳青船厂等项目相结合,形成旅游线路。三是形成“现代农业+商贸服务+文化旅游”融合业态形式[2],探索具有白滩寺特色的农教文旅产业发展之路。

2.3 津南区小站镇迎新村——以商贸富村,推动农文旅产业升级

1953年迎新村在全国率先成立迎新水稻种植农业合作社。1956年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毛主席亲自批示,迎新农业合作社是“一个作风很好的合作社”,并撰写按语:“这个合作社领导干部具有社会主义工作作风,值得各地效仿”。2008年迎新村进行股份制改革,村民变股东,陆续成立了8个经济主体,已建成集贸市场、农贸市场、水果批发市场、木材市场、钢材市场、商埠路等商业设施和占地73.33 hm2的休闲农业园区,村集体资产达3.4亿元,2020年收入达2 050万元,人均集体经营性收入1.1万元,农民实现了增收致富。该村先后被评为天津先进基层党组织、天津标兵集体、天津文明村和五星村等。示范村规划重点项目是在现有产业基础上围绕“农品、农旅、农居、农道、农博”,引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打造30 000 m2的农业嘉年华和10 000 m2的乡村史记民宿、“千年铁魂打铁花”文旅项目,通过“自有资金+村民入股+银行贷款+财政支持+社会资本”资金筹措模式,推动项目建设[3]

2.4 北辰区西堤头镇刘快庄村——以二产强村,反哺农业惠民惠农

刘快庄村依托区位交通优势发展非农产业,物流、冷链、汽贸、商饮服行业发达,村集体资产达到2.7亿元,实现村民持股,2020年村集体收入突破5 000万元,人均集体经营性收入超过7 300元。该村先后被评为“四星村”“天津市五个好红旗村党组织”“天津市五个一创建先进村镇”“先进基层党组织”和“治安先进集体”等。利用资金优势推进示范村创建:一是建设完成占地28.33 hm2的志玲家庭农场“稻香鸿雨”项目,发展稻田蟹混养,引领本村农业由粗放型向高效集约型转变;二是总投资300万元以上,扩建完成占地2.67 hm2的集运动、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体育公园,丰富村民文化生活;三是投资425万元建成1 678 m2农贸市场,方便村民生活,同时强化公共基础性建设,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治理,有效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2.5 蓟州区穿芳峪镇小穿芳峪村——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打造全域全季休闲旅游产业

小穿芳峪村是典型的半山区村,该村依托丰富的山水资源、文化资源优势,采用集体管理、抱团发展的运营模式,发展高品质乡村旅游产业,已获得“国家级AAA旅游景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美丽宜居村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国家森林乡村创建工作样板村”等荣誉。示范村创建成效显著:一是建成占地约20 hm2的乡野公园和房车基地,建成精品民宿21户,打造了集餐飲、住宿、会议、婚庆等服务于一体的乡村文旅全产业链;二是重视乡土文化挖掘保护与传承利用,出版《小穿芳峪文库》,对乡村古旧文化遗存进行集中保护,通过各种创意体验项目将本土传统文化以活化形式呈现出来;三是围绕“穿芳园林文化体验名村”定位,融入旅游、文创、农业三大产业,凸显浓厚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产业风貌,构建农文旅融合、全域全季休闲的产业发展模式[4],年接待游客达6万人次,成为全景式特色旅游村。

2.6 宝坻区牛家牌镇赵家湾村——依托水乡景观优势,打造乡村度假打卡地

赵家湾村内水网交织、环境优美、小气候宜人,享有“生态林寨,花园村庄”美誉。该村先后被评为“全国旅游重点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文明村”和“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荣誉。全村150.2 hm2耕地全部流转开展稻蟹种养项目;支持闲置农民实现再就业,发展特色手工业;以“生态林寨、花园村庄”为切入点,整体打造村庄形象;以垂钓、划船、采摘和生态莲藕、生态米、农家院为特色产品,积极承接京津游客。赵家湾村庄规划被国家自然资源部列为优秀案例。示范村创建重点任务:一是结合本村独有的稻田农业和丰富的水资源优势,打造北方水乡景观,成为全而优、精而美的乡村度假打卡地;二是传承地域乡村文化和乡土建筑特点,植入现代使用功能,打造“北方乡村民居3.0”,同时新建一批有颜值、有情怀、有服务、有品质的主题民宿;三是创建“赵家湾纤维艺术工作室”,打造滨水商业休闲区,打造集“吃、购、玩”于一体的休闲街区,构筑乡村经济“新格局”[5]

2.7 武清区河北屯镇李大人村——挖掘名人文化,推动农文旅提质增效

李大人村深入挖掘特色乡土文化,已成为京津冀乡村农文旅目的地,被评为“天津市旅游业发展两年行动方案十个文化旅游村”“天津市打造的五个文化旅游示范村”之一。该村通过村集体资产及农民宅基地盘活利用,成效显著。一是围绕人居环境治理,打造了“5个景观公园、3个服务设施、1个停车场”绿色基底体系。二是围绕文化发展,挖掘李大人文化,利用100余处闲置民宅,改造成建成清风居、见山居、李大人·田宿,以及大美亲子五间院落式民宿,打造了“一带·两街·三中心·四馆·多居”文化体验项目体系。三是围绕产业升级,依托天津翰扬现代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等社会资本,建成由100栋暖棚、30余个冷棚以及栋连体式节能育苗棚的集育苗、种植、采摘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农业综合体。示范村创建重点任务:一是翰扬现代农业基地提升改造,拓展优质农产品种植、农业研学、精品采摘、亲子娱乐融合功能;二是新建高端民宿和餐饮娱乐项目,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三是聘请专业旅游策划团队,策划特色旅游主题,丰富旅游内容、提升旅游品质[6]

2.8 静海区台头镇北二堡村——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做大“农旅+康养”产业

北二堡村是清中期形成的自然生态村庄,有耕读文化、摆渡文化、河畔文化的沉淀积累。村庄紧邻子牙河南岸,地处万亩林海示范区内之中,90%土地依托林海循环经济区发展苗木种植,已获得“四星村”“全国文明村”和“天津市文化旅游村”等荣誉。村庄依托自然生态环境打造休闲旅游产业,按照“一慢二栈三园四街五坊十民宿”总体目标分步建设,已打造义渡码头、亲水平台、沿河步道、精品民宿、景观绿化美化、入口村标、三街六巷导览标识,以及堡上人家、二堡食堂、笼式足球场等集“养眼、养身、养心”为一体的健康旅游景点。示范村创建重点实施康养文旅产业项目:一是二堡康养理疗体验中心,与天津鸿海泰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设,将康养设备与民宿结合,农家院变身“疗养院”,助力北二堡村“医养+文旅”战略;二是二堡餐厅(美玲大食堂),与天津市美玲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建设,完善旅游产业配套餐饮服务;三是二堡健康评估与疾病预警中心,依托天津市北二堡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建设,提升北二堡村医疗康养资源水平。

2.9 宁河区宁河镇杨泗庄村——盘活闲置资源,打造特色民宿旅游度假区

杨泗庄村发挥自然资源及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发展以古镇民俗,运河文化为主题的休闲观光旅游,使杨泗村成为“养生福地、心灵驿站”,已获得“全国人居环境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五星村”等荣誉称号。该村盘活村集体和农户闲置资源,已建成民宿20余家,为游客提供了舒适的休憩环境,配套紫藤长廊、民俗馆、农博馆、茶屋等旅游设施,主打美食“杨泗八大碗”,民俗样板间“晴耕雨读”和“耕农茶屋”等特色产品。引进陕西伍舟呈祥实业有限公司投资示范村创建重点项目建设,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一是共享民宿村落旅居项目。该项目占地2 hm2,以村民自有房打造建设具有当地特色的民宿院落和围绕民宿的相关产业链开发、运营,建设特色旅居民宿65套,以及接待中心、共享民宿餐厅、共享大灶台和共享营地等。二是稻香花海项目。利用村庄周围66.67 hm2以上土地,种植油菜花和水稻(稻田画),设置“小火车”轨道,观景台、荡秋千、动物观赏和喂养等区域,配套观赏娱乐设施和冰雪运动设施,建设规模化特色景点,形成网红打卡地[7]

2.10 滨海新区杨家泊镇李自沽村——依托“渔光一体”,推进三产融合发展

李自沽村水域资源丰富,拥有133.33 hm2“渔光一体”项目和超3 000头肉牛的养殖畜牧小区,特别引进通威公司投资6亿元的“渔光一体”项目,将绿色智能水产养殖与光伏发电结合,形成了“池里养虾、塘上发电”的绿色发展模式,依托该项目发电分成收入显著壮大了集体经济,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800万元,通过产业带动增收和股东分红,村民年人均提高收入10万元。该村先后被评为“五星村”和“滨海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示范村创建重点任务:一是持续优化水产养殖产业结构,向绿色化节约化规模化生态养殖模式转型,稳步推进对虾种苗繁育基地项目、对虾工厂化养殖示范项目建设,打造规模化、品牌化健康养殖基地,构建镇域特色水产养殖产业集群,实现水产养殖转型升级;二是建设畅游渔光景区项目,打造飞镲民俗文化场景,完善配套服务设施,丰富休闲娱乐业态,发展集观光休闲、亲水体验、科普教育、垂钓野炊、民宿赏景等于一体的“渔光休闲产业联合体”[8]

3 天津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规划方案的科学性还需提升

部分村庄规划没有很好地结合本村的基础条件和特色资源,规划的项目可操作性需提升。

3.2 产业融合发展不充分

一是表现为农业以传统种养业为主、非农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一、二、三产业融合深度与层次不够,产品附加值不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不够高。二是表现为产业链短,产品转化能力不足,“农业+”模式尚未得到广泛应用,农业增效农户增收不显著。

3.3 要素制约瓶颈亟待破解

一是土地制约。产业融合项目需要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但“点状供地”试点刚刚起步。二是资金制约。示范村创建资金需求量大,但农业领域投入回报周期长,存在较大自然和市场风险,吸引社会资本难度大。三是人才制约。村庄空心化、农户空巢化、农民老龄化问题严重,现有人才在学历层次、专业技能、发展经验等方面,存在水平不高、视野不宽、升级受限等问题。

3.4 示范带动和可复制性任重道远

虽然天津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已取得初步成效,但是示范村创建刚刚起步,在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方面还在探索阶段,特别是受要素因素制约,在产业振兴方面规模化、集约化还远远不够,在跨村联合、组团式发展方面还不多,示范带动作用亟待加强。

4 推动天津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的对策建议

4.1 科学规划布局,注重远近结合

示范村创建要遵循规划引领的理念,制定近期创建方案和远期村庄规划。“远”以村庄规划为长远发展蓝图,以构建适宜村庄长远发展的主导产业为路径,以打造集特色产业、原乡文化、绿色生态、美好生活为一体的田园乡村为远期目标,超前谋划村庄的产业体系构建、村居改造升级、开发模式创新,运用为村庄未来发展“留白”思维,建立弹性发展理念[9]。“近”则立足村庄实际与当下,尊重产业自身演变规律和市场规则,首先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补足发展短板,做出地方特色,延伸现有产业链,开发新产业链,提高产业持续盈利能力。远近结合更能保障乡村振兴目标的现实落地与愿景达成[10]

4.2 培育特色产业,推进融合发展

天津乡村振兴示范村所处区域的优势要素不同,有的村拥有厚重的历史,有的村生态资源良好,有的村区位条件优越,有的村商贸物流发达等。不同类型的乡村资源在发展要素的带动下会产生不同类型的发展模式,要发挥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遵循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11],充分挖掘村庄独特的发展魅力,在如何充分转化提升特色资源要素的价值,注重三产融合,拓展延伸产业链,促进农旅结合、互联网+,构建链式联动的产业经济,打造核心竞争力上下功夫。

4.3 破解要素瓶颈,夯实发展基础

破解土地瓶颈,主要通过优化存量,节约集约拓展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方式,盘活存量建设用地资源;同时围绕村庄规划,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提供“点状供地”建设用地指标。破解资金瓶颈,在积极争取财政资金同时,要搞好招商引资,借助土地、设施等优势条件,吸引社会资本,以协作、参股、合作等方式[12],实现村内资源的盘活与开发,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融资机制。破解人才瓶颈,制定激励机制,吸引能人回乡、市民下乡、企业兴乡,发挥新乡贤连接故土、维系乡情的纽带作用,让他们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13];引进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团队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4.4 加强示范带动,实现区域共富

在示范村创建中,村“兩委”班子要具有开放包容、积极进取的思维,探索“示范引领、区域一体”的发展思路,突出跨村联合、连片提升,突出镇村联动、带动示范镇域其他村庄升级发展;创新体制机制,开展平台共建、资源共享、产业共兴、品牌共塑,打造乡村振兴联合体,开拓区域共赢的发展路径[14],变“单打独斗”为“集约共建”、变“各自为政”为“优势互补”,推动“一村富”走向“村村富”,“一处美”变成“一片美”。

参考文献:

[1] 孔祥智. 产权制度改革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基于 “产权清晰+制度激励” 理论框架的研究[J]. 经济纵横, 2020(7): 32-41.

[2] 赵晓慧, 陈令怡, 雷军成. 资源整合与利益互享的乡村旅游开发思路——以淇县赵庄村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 2022, 50(11): 129-132.

[3] 王炜.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J]. 乡村科技, 2020(21): 63, 65.

[4] 王德刚, 孙平. 农民股份制新型集体经济模式研究——基于乡村旅游典型案例的剖析[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1): 142-151.

[5] 卢凤君, 刘晴, 卢凤林.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产业融合的路径与实践[J]. 中国工程咨询, 2018(5): 24-29.

[6] 李含琳, 李楠. 构建 “农业三大体系” 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J]. 甘肃农业, 2018(2): 21-23.

[7] 徐盘钢. 乡村振兴需要产业支撑[J]. 上海农村经济, 2018(2): 1.

[8] 李瑾, 孙国兴, 韩金博. 推进天津乡村产业振兴的对策建议[J]. 天津农业科学, 2019, 25(6): 1-5.

[9] 韩金博, 史佳林, 孙国兴. 天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成效及对策建议[J]. 天津农业科学, 2019, 25(2): 60-63.

[10] 韩金博, 孙国兴, 张明亮. 天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与发展方向[J]. 天津农业科学, 2019, 25(3): 40-42.

[11] 盛宇飞. 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1, 32(16): 197-199.

[12] 史守剑. 制度创新与乡村振兴战略[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 29(12): 209-210.

[13] 王桃红.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 乡村科技, 2018(12): 56-57.

[14] 姜岩. 乡村振兴战略的农业经济学解析[J]. 农业经济, 2018(7): 28-29.

收稿日期:2023-04-06

基金项目:天津市农业科学院青年科研人员创新研究与实验项目(2022018)

作者简介:韩金博(1987—),男,吉林省吉林市人,副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农村经济与区划研究。

猜你喜欢

示范村发展模式乡村振兴
打造高品质流翔高钙对比示范村
贵州将建100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江西省动漫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基于山东生态农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分析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薄山村:“问题村”蜕变为“示范村”
示范村热心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