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行理财迎来“年终奖”季部分产品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接近8%

2024-02-02吴海珊

证券市场周刊 2024年4期
关键词:现金管理年终奖类产品

吴海珊

岁末年初,银行通常会推出一些带有“年终奖”字眼的理财产品,这些产品因收益会高于普通理财产品而受到投资者的追捧。如截至1月24日,2024年以来,部分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接近8%,大幅高于业绩基准,更远高于存款利率。

市场机构预计,随着理财产品净值的回升以及存款利率下调利好理财产品,2024年理财产品的规模将继续回暖,并有望重回30亿元规模以上。值得注意的是,在当下银行理财产品配置中,固收类资产占比仍处于持续上升的态势。

历年来,银行都会在岁末年初推出一些“年终奖专属”类产品,以争取到这笔非常态化资金。通常而言,这类型产品的相对收益率会更高一些。

今年也不例外,自2023年底开始,各种带有“年终奖”“薪享”字眼的理财产品比比皆是。在当前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只有2.6%的市场环境下,这类产品的1~2年的业绩比较基准能达到3.5%~4%。

如平安理财的新起航第119期一年封闭(年终奖专属)给出的业绩基准为年化收益3.5%~4%;宁银理财的宁欣固定收益类封闭式理财1338(年终奖专享)-A给出的业绩比较基准为3.7%,投资期限为2年。

在本刊走访的多家银行中,多数银行理财经理都会建议投资者买入投资期限相对更长的产品,理由是,“因为未来利率会继续下调”。

数据来源:本刊编辑部整理数据截止1月24日

数据来源:各年理财年报及半年报,招商证券

中信建投银行首席分析师杨荣也对本刊表示:“在银行理财资产的配置中,现金和银行存款占比达到25%,目前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下行的幅度,仍落后于存款利率下调的幅度,未来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仍将会下行。”

上述宁银理财的年终奖专享产品的募集期是1月19日至25日。截至1月24日该产品的可投资额度仅显示为128元,而该产品上限為50亿元。

从目前的表现来看,多数理财产品最近一个月的年化收益率的表现远远好于给出的业绩比较基准(见表1)。如在1月24日在民生银行的APP中可以看到,民生理财富竹固收稳健两年封闭9号理财产品,成立以来(自2023年12月14日至2024年1月22日)年化收益7.9551%,该产品给出的业绩基准为3.8%~4%。另一款民生理财富竹固收稳健一年半封闭5号理财产品,自2023年12月7日至2024年1月22日,年化收益率达到7.3793%。

这两款产品均为风险等级为2级的固收类产品。它们表现离不开最近债券市场的走强。银行理财产品为固定收益类产品,意味着该类产品投资于存款、债券等资产的比例不低于80%。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4年“年终奖专属”类产品中,固收产品占比明显较高。而复盘最近两年理财产品来看,固收类的理财产品占比逐年走高。

根据招商证券的数据,固定收益类理财(含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占比在2023年上半年已经达到95.15%,过去两年其占比上涨7个百分点,相比之下混合类理财产品的占比则降低了7个百分点。(见表1)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月21日,固定收益类产品规模为16.85万亿元,现金管理型产品规模8.65万亿元,合计25.5万亿元。

进一步分开来看,到了2024年固定收益类产品的占比仍在提升,现金管理类则继续走低。德邦证券统计显示,2024年1月15日~21日新发固定收益类产品641款,环比增加59款,平均业绩比较基准3.31%;新发行现金管理型产品7款,环比减少7款。

招商证券的统计数据显示,1月上半月定开纯固收、固收+和持有期固收类理财半月年化收益率分别为4.5%、3.4%与2.0%。与固收类产品表现相反的是,混合类理财产品和权益类理财产品年初至今的平均收益率均为负数。且破净率相比之下也很高。

杨荣表示:“随着存款利率下行,银行理财将会对资产配置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逐步调降现金和银行存款的占比,而适当增加高收益率资产占比。同时理财产品为了确保理财规模的稳定增长,依然会提高估值安全边界较高的资产的占比,确保理财净值稳定,并将理财破净率维持在低位。”

在这一环境下,债券就成为较好的选择。同时,随着收益率的下行,债券市场进一步回暖。目前十年国债和国开活跃券利率分别为2.50%和2.72%

而每年年初,理财也往往是增持信用债和利率债的重要配置力量。根据民生证券统计,2022~2023年一季度理财对利率债的净买入规模分别为1834亿元、460亿元;增持信用债分别为709亿元、2278亿元。而2023年全年,银行理财增持信用债9231亿元,是信用债的第二大买盘。但银行理财主要增持1年及以下期限品种。这是因为银行理财资产配置偏向防御化,偏好短久期品种,注重流动性管理,并与负债端形成匹配。

不过,尽管“年终奖专属”类产品收益率走高,但是从规模来看,一季度并不是理财产品“扩容”的旺季。根据普益标准的新发周度数据,1月15日~21日银行理财新发减少779.23亿元至8.65万亿元。截至1月21日,银行理财存续规模约为26.08万亿元,而2023年底,该数据超过27万亿元。

但从历史數据来看,此情况较为常见。招商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认为,这背后的季节性现象与银行理财冲存款节奏相关,“多数银行重视‘开门红’,所谓‘开门红’主要是在一季度完成存款和贷款的大幅增长,完成全年计划的40%或以上。过往来看,银行往往在一季度及年底引导客户赎回理财来冲存款,这使得理财规模在一季度及上一年12月份较难出现同比增长。”

每年的二三季度则是银行理财规模增长旺季。招商证券的统计显示,2019~2022年期间,二三季度平均季度理财规模增量达1.3万亿元。这一点在2023年表现得尤为明显,在2022年底,由债券市场波动引发的“破净潮”之后,银行理财陷入“赎回潮”,在负反馈下银行理财规模一度下跌至25万亿元,被公募基金超越。之后随着三四季度的回暖,到2023年底,银行理财规模回升至27.2万亿元,不过仍低于“赎回潮”之前的30万亿元。

从目前机构对于银行理财规模走势的预期来看,仍比较乐观,预期2024年底银行理财产品规模有望达到30万亿元左右。

民生证券在研报中表示,在银行存款利率压降的背景下,理财产品存款替代效应逐渐显现,或带来规模增长新机遇。

2023年间,国有大行分别在6月、9月、12月三次宣布下调存款利率。截至2023年末,三个月、六个月、一年期、两年期、三年期、五年期定存挂牌利率为1.15%、1.35%、1.46%、1.65%、1.95%、2.0%,分别较年初减少10bp、10bp、20bp、50bp、65bp、65bp。

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明显高于存款利率。德邦证券统计显示,2024年1月15日至21日,新发行的3个月~6个月(含)的理财产品,业绩基准为3.09%;6个月~1年(含)业绩基准为3.32%;1年(不含)~3年(含)业绩基准为3.62%。

此外,招商证券将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和货币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进行了对比。截至2024年1月15日公募货币基金的七日年化收益率中枢为2.01%,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收益率中枢为2.18%。现金管理类理财收益率中枢高出公募货币基金约17个点。

廖志明也认为,由于存款利率下调且保持低位,理财规模有望保持平稳增长,高点或超过30万亿元。银行理财规模曾在2022年11月超过这一数字,当时为接近31.5万亿元。

廖志明认为未来银行理财仍具有较大的潜力,他运用的逻辑是银行理财规模与银行个人存款的比对。数据显示,2016年银行理财规模为23.1万亿元,个人存款规模为59.8万亿元,理财规模与个人存款之比达38.6%。截至2023年6月末,银行理财产品规模为25万亿元,而个人存款高达132万亿元,理财规模与个人存款规模的比值仅19.2%,“现金类理财替代活期存款,中长期限理财替代长期限定期存款,银行理财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文中产品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建议。)

猜你喜欢

现金管理年终奖类产品
哪家银行现金管理型产品更好
邢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大额现金管理试点工作实施细则(试行)
银行现金管理类产品PK
两种分光光度法测定茶类产品中茶多酚含量的比较
消费者报告!玩具童车类产品3C认证新规发布,7月1日起实施
古人也有年终奖
我国小企业现金管理思考
年终奖影响春季跳槽率
2014年7月重点家电类产品进口统计表
年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