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的在地性连结、现代化转型和生活化升维

2024-01-31曲茹亢艳丽

对外传播 2024年1期
关键词:国际传播传统文化生活化

曲茹 亢艳丽

【内容提要】在当下传播语境中,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兼具自身特性和受众接受等方面的融合。以往,常以传播者和受众互为主客体进行对象性研究。在如今注重文化交流互融的“软”传播中,重点在于将主客之间的强对象性让渡于两个主体之间的强相关性,注重二者之间可以转换的文化内容,在尊重彼此独立性与独特性的前提下,寻找主体间、国家间、文化间的易理解地带和可沟通空间。本文以此为研究依据,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传播中更易被接受的在地性、现代化、生活化特质,作为传统文化自身革新的向度,为传统文化在国际传播中的提升与发展提供可能倾向和维度。

【关键词】传统文化 国际传播 文化间性 生活化

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形式丰富多样,包括思想观念、传统习俗、器物典章、文物景点等诸多形态。在历史脉络中也有多种形式,从真实可感的物质交流开始,传统的丝绸、茶叶、瓷器特色产品等远播海外,同时也将中国的生产生活方式传播出去;古代建筑、琴声古乐、儒道哲学等等文化形式的观赏与交流方式,具有超越时空的特色,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国人外显的日常生活和内蕴的精神世界。

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应寻求受众习惯偏好与文化主体间的平衡。在传播前端应作出基本观察和评判,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传播中的接受状况进行特点分析和趋势预判,从而形成具有针对性的传播方向与实践维度。在全球媒介变革和平台社交风尚盛行的当下,具有在地性、现代化、生活化等特质的文化形态与符号,更能引发共情以触动人们的精神价值内核而易于被理解和接受。

一、传统文化的符号提升与在地性连结

在地性的文化景观往往不但能表现出一个地区和民族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遗产等,还承载着当地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认知。同时,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符号的提升和凝结,也能够与国家文化形象形成连接,形成由点及面的文化内涵的辐射,让人在看到这一符号时就能联想到中华文化以及背后蕴含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价值。

(一)提炼地方特色文化符号,构建民族主体的话语叙事

美國知名传播学学者罗伯特·舒特(Robert Shuter)在跨文化新媒体研究的问题域中提到:“西方文化即便在网络空间里也占据明显的权力优势,网络空间在许多重要方面都由西方主导——语言上使用英语,符号上借用无孔不入的西方标识,物质上依存于西方生产的硬件和软件。”①这提醒我们,在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中,建立本民族文化的叙事语言、抽象符号,以及物质结构基础,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形成和争取能够讲述中国故事的话语和传播体系的建构,是十分必要且迫切的。

成体系、专门化的文化符号及其学理研究,是对当地文化溯源与展望的结合,加深原有的历史文化脉络,同时在时代的要求下推陈出新。这不仅是文化符号的形式抽象和转化,也代表着一个地域、一个民族从过去走向未来的成长维度和韧度。所以说,“艺术符号学的本土化,其实不仅是一个艺术的问题,同时更是通过艺术符号的现代性转换过程,来看待一个现代民族国家如何逐步探索并形成自己民族现代性的过程” ②。地方性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升级,也是当地文化向内的重新审视和反哺。这不仅符合国外受众追求新奇的心理期待,同时也体现着本民族文化在实践发展不断升级而求知和探索的内在需求。

因此,立足于地方文化资源形态和结构,应注重提升地方文化传播的主体性,挖掘和提炼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符号,提炼出既可以代表当地文化特色又易于对外传播的地方文化符号,巧妙地激发地方故事的讲述能力,形成一套具有地域特色、民族气度的叙述方式和体系。与之相适应的是,更新传统文化对外传播中的话语表达方式,针对不同国家、地域和民族群体的习惯和偏好,采用文化的“定制化传播”策略,将挖掘到的中国文化和海外文化关联相通的可传播点,采用受众习惯的叙事方式和喜爱的文化符号得到定制化的文化解码沟通,以实现有效、精准的传播。

(二)连结地方特色文化符号,补充中华文化的多维景观

在地性的文化符号能够极大程度提起人们想要了解和观赏的兴趣,而极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往往能够代表该国家的文化和形象。因此,重视发展地域性文化,根本上是要实现由地方层面转向、连结国家形象和中国文化整体形象的塑造与传播。在其逻辑上,一方面,宣传弘扬地方文化中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符号样态;另一方面,创新形成新的能够体现和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和国家形象的文化符号,着力于在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间寻求共性,促进升华与融合。增强地方符号提炼、保护和传播的意识,加强研究策划,以地方各具特色的文化符号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宝库,由此形成点线连结的文化脉络,使得地方文化符号与国家叙事进行充分互动和补充。

如中国各地各具特色的古城建筑,都作为当地传统文化沉淀的载体,凝结了这一地域的时间与空间,超越了建筑文化的表层,而表现出深层的宗族、亲缘的社会结构体系。这一点在宏观上看却又是共通的,因为它们都或多或少地通过传统文化儒道互补的内化养心及外化遵循的浸染和塑造,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出中华民族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和情感认知,所以人们往往能够通过地方特色的景观和文化而体味、领会到独特的民族气质。这些形态各异的文化符号由此获得了相同的指向特点和功能,融通地所指中华文化和民族气质。而这样由生动独特的在地文化符号展现出的一个国家形象和故事脉络,亦是一种微型视角的扩展,所以更容易为人理解接受,也更具传播特色和冲力。

二、传统文化的数字共融与现代化转型

进入数字时代,受国际传播中媒介与传播形态的影响,国际传播的受众大多为年轻群体,他们对于传播内容的时髦与现代以及传播形式的便捷与新颖有着较高的需求和期待,所以具有数字化、现代化特点的文化内容与形式的表现和传播方式更加喜闻乐见。另一方面,中国的国际形象以及传统文化的内蕴和表现力也都需要现代化技术与手段的助益,从而展现出其不断创新发展、与时俱进的生命力。

此外,文化的现代性不仅在于本身内容和形式的时代性革新,还在于文化走向现代性的内驱动力与最终目的等问题的明晰。而这也是现代化文明关乎人类命运共同发展所不得不面对和考虑的关切与指向。

(一)利用数字技术共创的现代性

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型需要借助数字化技术,以符合现代社会的审美和娱乐需求,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从而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传统文化在自身的传承和传播过程中,往往受到时间、空间、语言等因素的限制,难以被理解和接受。而数字化技术的出现,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方式得以创新,利用数字媒体与互联网的快速和广泛发展,加强传统文化的网络化和普及化,使得传统文化以现代的传播方式重新扎根于现代中国社会的土壤,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保持其独特的魅力及价值,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数字化技术为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提供了新平台和新思路,例如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现代艺术、游戏、动漫等领域中,以更加多样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同时利用虚拟AR技术结合空间定位、虚拟现实等技术,还可以让传统文化元素与观众之间产生互动,增加文化场景的体验感、交互感和功能性,使文化内容和载体变得可感化、具象化,丰富数字空间内的社会文化活动,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使得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传统文化相关或带来的生活场景和文化氛围,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传统文化。例如,依靠“互联网+”平台,利用短视频、网络动漫、网络文学等数字化形式,以及“科技+文化”双轮驱动的模式,实现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播,打破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时空壁垒,在世界舞台上展现更加年轻、奋进的中国面貌;同时,关注媒介技术的更新与迭代,对传统的传播方式作出改变,适应新的媒介环境,合理地运用新媒体技术赋能传播渠道和平台,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中国传统文化转型创造和广泛传播的新路径。

(二)走向人类共同体的现代性

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型不仅需要借助数字化的技术手段,还在宏观上需要以超越中西差异的文明互鉴与互融的思维和格局来看待现代性问题。

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型是文化的自我更新,是从蒙昧走向现代的人类共同发展的自觉之路,需要在当代语境中重新融入和革新深层的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的融合中,我们必须承认中西现代性发展形态的差异,但更关键的点在于建构一个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不停留于现代性的进度和形态,而以對现代性的追求与文明互补为共识。因为文化现代性体现的是对文化差异的开放心态、包容胸怀和平等尊重,追求的是在异质文化间的视域融合中通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和谐共在状态③。传统文化在这里充当一种交流的工具,不同的文化传播在实质上都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互嵌和互构,在求同存异中形成“美美与共”的现代文明共同体。

中国古代就有“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而西方哲学在经历了本体论转向、认识论转向和语言论转向之后,后现代哲学在批判了人的异化后,开始反思人与世界的关系以及人的本真生存,思考维度也开始倾向于中国哲学中天人共在、天人合一的存在方式。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本就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前瞻性和根本性,有能力回应当代世界的各项重要议题。总之,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型符合文化本身发展脉络和需求,具有中国特色但也同样具有与世界其他文化共同的先进层面。

三、传统文化的美学滋养与生活化升维

文化的感知总是来自具体的人、事、物等内容,因而,文化议题更加生动鲜活,其与生活的融合也更加深切。市民文化作为显著的社会文化组成部分,其据守的传播平台和方式具备强烈的社交属性,代表着社会情绪与媒介文化的互动,使得日常化生活的融入性更加具有传播渗透力,实现文化向生活场景的融合转化。回归具有深厚文化传承的当代生活之中,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生活之中,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使得传统文化更具生命活力。日常化、生活化、情感化、民众化的议题能够实现生活与传统的通融,从而在国际传播中提升中华文化的亲和力,展现中华文化的公共性和实用价值。

(一)“文化间性”的认知形式

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提出“主体间性”的概念,意指在认识论上主体间彼此交互的意向性具有相互作用。这一观点打破传统主客二元对立的认知哲学,在承认主体性的前提下,关注主体之间的共在关系,体现出平等共生的样态。这一思考模式也运用于多种问题域。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中,传统文化意象本身的升维转化中需要厘清“概念间性”的升级与扩展,而在对外传播中需要运用“文化间性”的认知和对话规律。

中国传统意象和范畴具有“概念间性”的特征,单个具体概念包含着一整套关于信仰、趣味、天地秩序、人物品藻等在内的立体、多层面的审美观念形态④。需要以辩证的态度审视传统文化,借助当代学科观念,让意象概念融合和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意蕴,同时适应时代变迁中的新生附加意义并剔除糟粕,立体、整体地展示出传统文化的特点和象征。这一点,对于我们首先了解传统文化的深层意蕴和美学感知有重要意义。

在完成意象概念本身的清理和重塑之后,方可进行文化主体间的交流。文化间性是主体间性在文化领域的表现形式,体现了从属于两种不同文化的主体之间的对话关系。文化主体间性实际上是文化主体交互性、文化共享性和对文化差异的包容吸收基础上的文化关联性和文化共有性⑤。而在两种文化主体的共生交流中,关键在于寻求共通之处,或可沟通、转化的点,发掘其可连接性和强相关性,在文化的动态对话交流中,实现彼此的平等与尊重。

以文化间性的认知方式进行交流与传播,此时的文化传播不再是一种此强彼弱的不平等状态,而是多个独立主体间平等的互相尊重、包容和影响。所以,我们以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接受方的特点为研究出发点,但并不意味着将传统文化置于客体的地位,一味作出迎合和改变,而是同样发挥传播主体的能动作用,超越传播主客体之间的强对象性和对立性,更加注重二者之间能够相互影响、互构互建的内容。

(二)传统文化在生活中的超越融通

具有深厚文化意蕴的思想观念和符号往往需要一定的文化经验背景来熟识了解,所以一般来说,相比抽象的思想符号,人们对具象化和生活化的符号的认知度更高。但传统文化的妙处就在于,它连接着生活世俗和精神超越两个层面。传统文化中的这种既朴质又浑厚的生活美的追求在中国是普遍的、基本的,也是现实的。传统或儒家生活美学一端系在世俗生活的层面,即饮食男女、衣食住行、生老病死这些现实生活的具体内容上,另一端也系在超越层面上,追求某种美和价值⑥。所以说,传统文化本身就具有在生活中“活”出来的蕴力,它自然地存在于人们生活的不同维度,天然地影响一个民族的知行和品性。

传统文化灌注在现实生活中,才能展现出源源不断的生命力。一是传统文化在生活中的细化延伸,如物件意象的继承、传统文艺的审美、时尚生活美学、日常生活方式等,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形式与内涵;二是传统文化的内在逻辑在生活中的体现与运用。如静坐冥想以修身养性,而注重技术伦理等问题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问题的思考上,基于传统文化的滋养而有其独特的内在逻辑;三是传统文化中意蕴深厚的哲学思想等理论观念,也与生活息息相关、同源而出。如老庄的生命美学便是由日常生活展现的对生命的追求态度与智慧。在中国传统文化高语境的情境下,中国哲学在其学理的深化发展中亦可通过生活化转向来回应现实关切。

(三)传统文化在生活中的内蕴转化

传统文化的生活化,既要注重浅层次的日常生活展示,又要由浅入深,由物质生活产品向深层次的风俗民情、价值道德、宗教信仰等精神产物转化。如中国的茶艺,喝茶、品茶是中国人日常常见的生活方式之一,是表层体现;同时,茶叶、茶水背后承载着礼乐人伦的生活规范和和谐的美学意蕴。在这两个层次的相互转化中,我们能够体会到茶文化本身的生机和内蕴的深厚力量,能够在感性的日常生活和抽象的精神层面达到统一。而与此相似,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本土饮品,如红茶在17世纪初由中国传入英国之后,彻底地融入英国人的本土生活之中,因由红茶产生了一系列饮食结构、社交礼仪等等生活方式的变化。所以,在相似、相通的饮食对照中,我们也能感受到一个民族蕴于其中独特的生存方式和精神内涵,而这正是文化主体双方能够沟通交流的契入点。

可见,回归生活语境是传统文化在自我发展和对外传播过程中的必由趋势。传统文化的生活化升维不仅出于文化传播时的共情理解,也在于维持其自身生命活力。在生活化的转化中,体验并认同中式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是在高层次、高维度的文化融合与传播方面的有效尝试。

本文系2022北京社科重大项目“大运河文化品牌国际传播的北京行动机制与战略研究”(22JCA003)和2022北京市宣传文化高层次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打通北京国际传播供需两侧的城市品牌战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曲茹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对外文化传播研究基地主任、首席专家,首都对外文化传播研究院院长、文化与传播学院教授;亢艳丽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对外文化传播研究基地研究助理

「注释」

①常江、李思雪:《数字时代的跨文化传播研究:重返经典与重构体系——罗伯特·舒特(Robert Shuter)访谈录》,《跨文化传播研究》2021年第1期,第9页。

②安静:《建构的现代性与超越的当代性:对本土化艺术符号学百年历程的理论审思》,《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8期,第146页。

③韩升:《基于“文化现代性”理念的全球化生存状态反思》,《天津社会科学》2020年第3期,第55页。

④简圣宇:《“概念间性”:中国传统意象范畴的词汇构成与观念影响》,《南京社会科学》2022年第3期,第127页。

⑤刘君荣:《间性思维下的地方特色文化对外传播主体建构和路径分析》,《未来传播》2019年第26卷第2期,第40页。

⑥陈雪虎:《生活美学:当代意义与本土张力》,《文艺争鸣》2010年第13期,第35頁。

责编:谭震

猜你喜欢

国际传播传统文化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全球化与国际传播:媒体与公民的世界性互动
促进汉语国际传播的十项策略
我国电视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路径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