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邮票上的龙文化

2024-01-31十八学士

北京纪事 2024年2期
关键词:特种邮票纪念邮票舞龙

十八学士

中国邮票中的生肖龙文化

1988年1月5日我国发行《戊辰年》生肖龙邮票,这是我国发行的第一套生肖龙邮票。第二套生肖龙邮票是于2000年1月5日发行的《庚辰年》特种邮票,一套共二枚。2012年1月5日我国进入壬辰年,这一天我国邮政发行了第三组生肖邮票的龙票。

我国香港邮政和我国澳门邮政在2012年,发行龙年贺岁邮票。澳门邮政的龙年邮票是澳门生肖系列第三辑的第5套。此辑的设计概念以五行的“金、木、水、火、土”来表达,并采用天干算法推算五行属性,突出五行属性中的“水龙”。

中国第一套邮票

就是大龙邮票

1878年我国发行了第一套邮票就是中国大龙邮票,这是清朝政府在上海海关造册处印制以龙为图案的一套3枚邮票,邮票图案正中绘一条五爪金龙,衬以云彩水浪。邮票的颜色和面值不同,面值用银两计算:一分银(绿色,寄印刷品邮资)、三分银(红色,寄普通信函邮资)、五分银(橘黄色,寄挂号邮资)。这是我国首次发行的邮票,集邮界习惯简称“大龙邮票”。清代邮票多用“龙”做图案,这是由于“龙”呈现至高无上的巨头,是最高统治者的象征。大龙邮票在中国邮票发行史上具有重要位置,因而非常珍贵。

清朝30多年发行的邮票几乎都以龙为主图,所以在中国早期把邮票称为“龙头”。

为纪念大龙邮票发行110周年,中国邮政于1988年7月20日发行了《中国大龙邮票发行一百一十周年》纪念邮票小型张一枚,以全套3枚大龙邮票为主图,采取票中票的式样印制。小型张的画面以蓝色为底色,画面正中并列着3枚清代发行的大龙邮票。

中国邮票中的龙文化

中国邮票中经常出现龙的形象。在雕塑、绘画、陶瓷、青铜器以及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随时可见龙的形象,构成一个博大精深龙的造型艺术体系。

为展示中国历史悠久的龙文化和庆祝千禧龙年,国家邮政局发行了《龙(文物)》特种邮票,一套6枚。第一枚邮票图案为“新时器时代·玉龙”;第二枚邮票图案为“战国·龙形玉饰”;第三枚邮票图案为“汉·青龙瓦当”;第四枚邮票图案为“唐·盘龙纹铜镜”;第五枚邮票图案为“金·坐式铜龙”;第六枚邮票图案为“清·紫檀宝座嵌螺钿云龙”。

1991年10月11日,为了反映中国陶瓷艺术悠久灿烂的历史,邮电部发行了《景德镇瓷器》特种邮票,全套6枚。(6-3)为“明·五彩云龙花纹盖罐”为国家一级文物。

中国邮政于2017年4月9日发行了《红山文化玉器》特种邮票,全套3枚。红山文化有着6000年的农业文明,红山文化玉器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玉器。对于弘扬红山文化有着重大意义。

龙文化和我国的历史、思想、哲学、文学艺术、神话、宗教、建筑、民俗、服饰及书法等诸多文化紧密融合在一起,成为中国百姓最喜爱、最重要,也是使用时间最长、范围最广泛的文学艺术题材。

如2001年6月25日发行的《端午节》特种邮票,其中第1枚“赛龙舟”;2003年12月13日发行的《东周青铜器》特种邮票,其中第8枚“龙兽提梁盉” ;2004年4月2日发行的《成语典故》(一)特种邮票,其中第2枚“叶公好龙”;2006年6月20日中国和波兰双方在各自国家同步发行一套《金银器》邮票,第一枚为中国的“金瓯永固杯” ;2009年4月10日发行的《中国2009世界集邮展览》纪念邮票,其中第1枚“胭脂红彩龙凤穿牡丹纹罐”等等,均有龙的形象。

龙的形象又代表皇权,象征祥瑞,表示尊贵、神圣不可侵犯。如1992年8月25日发行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第三组)特种邮票,其中第2枚“智激孙权”图案中孙权宫内屏风上绘有一条巨龙。

1992年9月15日发行的《敦煌壁画》(第四组)特种邮票,其中第3枚“唐·乘龙升天”图案中一个贵人乘着一条巨龙飞向天空;2010年5月10日我国邮政发行《云锦》邮票。

1998年10月28日发行的《炎帝陵》(小全张)特种邮票,其图案中有两条巨龙;1999年8月21日发行的《中国1999世界集邮展览》纪念邮票小型张,图案为北京北海九龙壁,九条不同体态的蛟龙,显示出皇家的气魄与尊荣。1999年12月20日发行的《澳门回归祖国》(金箔小型张),澳门与祖国分离400多年,终于回到祖国怀抱。这一天,无数彩龙在华夏大地飞舞。

舞龙,是中国民间传统习俗。1959年9月26日发行的《人民公社》特种邮票,其中第十一枚“文娱生活”,是新中国邮票中第一次出现舞龙;2017年7月1日发行的《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纪念邮票,其中第一枚“龙腾香江”,图案里在欢庆的人群中,最为显眼的就是舞龙;2018年3月2日发行的《元宵节》特种邮票,其中第三枚“舞龙舞”,图案展现的是群众性舞龙娱乐活动。

单独出现舞龙的邮票:2000年2月5日发行的《春节》特种邮票,其中第三枚“闹社火”,邮票表现的是打腰鼓的两个青年男女,人物上面辅以一条舞龙;2007年4月13日,中国邮政与印度尼西亚邮政联合发行《舞龙舞狮》特种邮票,其中第一枚是中国的“舞龙”。

2011年7月10日发行的《海外中华情》特种邮票,其中第一枚“传统佳节”,图案展现的是英国伦敦华埠(唐人街)牌坊及具有中国特色的贺年气氛的挂灯笼、舞龙等。2017年8月27日发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运动会》纪念邮票,其中第二枚“群众体育”,图案表现的是柔力球、舞龙两项运动。画面中下半部分为第十三届全运会吉祥物男孩“津娃”双手用力举起龙头领舞的情景。2019年12月20日发行的《澳门回归祖国二十周年》纪念邮票。其中第二枚“中西荟萃 和谐共融”,图案展示了澳门多元文化特征的诸多元素,在澳门议事亭前地有舞醉龙的场景。

在中国古代的小说中,龙也是个重要角色。如《封神演义》中的“哪咤闹海”、《西游记》中的“魏征斩泾河老龙”、“孙悟空龙宫索要如意金箍棒”等。清代小说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有十余篇与龙有关。有关龙的民间传说,最動人者莫过于“柳毅传书”了,2004-14民间传说——柳毅传书(T)一套4枚,票图上形象地展现了龙女托书、传书洞庭、骨肉团聚、义重情深的精彩场景。

世界各国与地区生肖龙邮票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了生肖龙邮票,从生肖龙能被众多国家认可并作为邮票选题使用,使得中华龙文化的形象符号成为了走向世界的标志。

从这些国家和地区设计轻灵巧妙的方寸邮票上,我们欣赏到的是一个个神气活现、曲身飞腾、姿态奔放、形色华贵的中华生肖龙,感悟到的是飘逸悦洒的通天神兽所带来的其乐融融心潮的涌动。

猜你喜欢

特种邮票纪念邮票舞龙
舞龙
8种珍稀野生动物登上特种邮票
中秋舞龙
我国的“劳动节”纪念邮票
筑梦前行十九大 光辉篇章展方寸——品赏《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邮票
陕西·中国邮政水果特种邮票首发式在城固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