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观,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能

2024-01-26焦志红

初中生世界 2023年48期
关键词:陶行知初中语文生活

■焦志红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明确提出,语文作为工具性和人文性兼备的学科,必须关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以构建新的语文教育生态。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是一个系统性的教育理论体系,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理论,体现了有价值的教育教学思维,这种教育思维与当前的新课标教育理念是吻合的,因此值得初中语文教师不断探索。接下来,笔者将探讨陶行知生活教育观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应重视生活经验的引入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标是上课之前教师对于课程的预设。好的预设,是保证后续课堂教学质量处于较高状态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应巧妙地融入生活教育理论。对于初中语文教师而言,需要注意几点。一是高度重视生活经验的引入,保证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实现生活能力的锻炼。例如,在设定统编语文教材八(上)第一单元活动探究版块的教学目标时,笔者要求学生选择生活中的一则新闻,对新闻的表达方式进行研判,学会撰写新闻的技巧。二是坚持听说读写并重的原则,将实践意识融入语文学习的各个环节。在此期间,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尝试以听说训练的方式,带动阅读教学。比如,在初中语文“走进小说天地”综合性学习中,教师鼓励学生回忆自己学习过的《孔乙己》《变色龙》《热爱生命》等文章,讲述对不同文章的人物形象塑造方法的理解,获取对应的学习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引入更多类似文章,让学生进行群文阅读,继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还能以听说训练的方式,带动写作教学。比如,在初中语文“寻觅春天的踪迹”活动课程中,教师带领学生去郊游,去观察春天,继而引导学生认识春天的特点,了解春天对于生命的意义,由此产生对春天的热爱之情。在这样的听说活动之后,教师鼓励学生撰写文章,表达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内容的选取应关注现实生活和文化传承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认为,生活和教育是一个整体。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引,将生活素材有机融入实际的语文教育教学内容中去。为此,教师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要注重联系生活,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活气息。教师要让文本回归生活,尽可能还原生活场景,也可以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将其引入语文课堂,展现出语文学习内容的时代性。比如,在“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对“和平与战争”的话题较陌生,此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引入该话题的相关素材,让学生通过丰富多样的素材更好地了解战争的残酷,并在战争与和平的对比中,产生对和平的向往之情。在课堂上,笔者选择的是《珍珠港》的影视片段,由此与实际话题进行关联,使得学生更好地理解战争与和平,由此顺利开展家国情怀教育。二要结合区域特色,引导学生品味生活的文化。比如,教师可以引入本地区的各种教育资源,不断扩充语文课堂的容量,以确保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与实际文化生活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的开展应做好课前准备与情境创设

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融入实际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把控。教学过程应最大化地呈现生活气息,这样才能使语文教育教学的质量不断提升。在此期间,教师需要注意几点。一要高度重视课前预习工作的开展,迅速将生活与课堂关联起来。比如,在执教《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的时候,教师会鼓励学生以自己家乡为对象,观察家乡的四季是什么样子,并尝试用文字去描述,用照片去记录,用图画去呈现,这样家乡的美景才能更好地融入学生生活。二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尝试再现生活情境。比如,执教统编语文教材七(下)《孙权劝学》时,教师让学生在初步了解文章内容之后,以角色扮演的方式,选择不同的人物,在尊重原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对话。学生在模拟人物的过程中,语言能力得到锻炼,对于文章中人物形象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孙权劝说吕蒙的话语,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人物的特点。学生也可以在这样的劝说中,感受到学习的价值,由此学会换位思考。

初中语文教师应加强对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研究,在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选取、教学环节实施等方面渗透“生活化”理念,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更能在语文实践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猜你喜欢

陶行知初中语文生活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