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零碳金融赋能水资源保护探索

2024-01-20詹桐羽周胜眉李佳坤黄晨悦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4年5期
关键词:水资源金融绿色

□文/张 玄 詹桐羽 周胜眉 李佳坤 黄晨悦

(湖南工商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湖南·长沙)

[提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进入长达几十年的高速增长阶段,但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问题也随之而来,水资源环境治理与保护迫在眉睫。“双碳”目标的提出,给中国经济向“净零碳排放”转型做出指引。同时,“双碳”目标促使绿色金融向“零碳金融”转型,也给水污染处理与水资源保护带来新的助推力量,借助金融尤其是绿色金融解决水资源问题,将对构建金山银山造就绿水青山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画面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通过对国内现有文献研究发现,在水资源保护方面,早已有财政税收等有关金融政策进行扶持,而我国绿色债券市场自2016年开创以来发展也十分迅猛,基于相关数据和结论,提出借助金融市场的力量推动水资源保护的相关建议。

引言

2019年,由国家发改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行动计划》中指出需要扩大绿色金融改革以支持生态保护。2020年9月,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上对我国的减碳工作作出了郑重承诺,首次提到了“双碳”目标。“双碳”目标预示着一个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是经济发展“范式”的根本转变,中国经济将向“净零碳排放”全面转型,也必然要求金融领域的“范式”变更,中国金融向“零碳金融”全面转型;2022年1月,中国《“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针对当前我国治水实际提出总体路线: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统筹发展和安全,以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为主线,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加快构建国家水网,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深化水利改革创新,提高水治理现代化水平。零碳金融和水资源保护相结合亟待探索。

如何正确认识零碳金融体系的构建与利用对水资源保护的作用,本文首先指出我国水资源利用的现状,对我国水资源保护存在的弊端及尚待解决的问题进行剖析;其次阐述财政税收政策对于零碳金融的引导与推动,探索零碳金融体系的建设情况;最后对促进我国水资源保护的金融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列数,并提出完善相关政策的建议。

一、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

(一)淡水资源供需矛盾依然突出。我国是一个缺水严重的国家,人均淡水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水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分布严重不均。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人口达到16 亿峰值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将减少至1,750 立方米,仅略高于1,700 立方米的国际公认用水紧张线。水资源短缺加剧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不超采地下水的前提下,按照目前全国用水需求情况,在正常年份全国将缺水近400 亿立方米。

(二)高耗水发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工业“高排放、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方式尚未从根本上转变,产业节水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尚未形成,纺织、石油化工、造纸和冶金等高耗水行业的节水技术改造和重复用水技术发展不够充分。一些水资源紧缺的地区盲目发展高耗水、高污染产业,同时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仍然采取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导致生态用水经常被经济社会用水挤占,河湖生态流量缺乏保障。

(三)水生态环境遭破坏现象较为普遍。长期以来,我国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使企业生产经营缺乏节能降耗的动力,单纯追求经济效益。企业生产过程中,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污水随意排放,污染附近河流。据统计,我国有超过75%的湖泊水域、52%的城市河段、90%以上的城市水域及50%的城市地下水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且在部分流域和地区,水污染已呈现出从支流向干流延伸、从农村向城市蔓延、从地表向地下渗透的情况。

从表1 可以看出,我国在水资源利用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具体而言,我国农业用水效率仅为发达国家平均值的一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低,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万元GDP 与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明显高于发达国家,表明我国宏观用水效率与工业用水效率仍有待提升;与此同时,在国内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200 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25%的前提之下,我国居民人均用水量却远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水资源浪费严重。(表1)

表1 我国与发达国家水资源利用比较一览表

二、我国水资源保护财政金融政策分析

(一)对水资源保护的税收支持。着眼于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充分体现税收对市场主体零碳发展的促进和激励作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支持绿色发展税费优惠政策指引》,从四个方面实施了56 项支持零碳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如表2所示。(表2)

表2 支持零碳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一览表

(二)对水资源保护的财政支持。近年来,我国对水资源环境保护问题格外重视,财政方面也积极予以补贴,支持减排降碳,以福建省晋江、洛阳江上游水资源保护补偿专项资金的安排为例(节选),同时当地政府对其水资源保护财政补贴金额逐年递增。(表3、图1)

图1 财政补贴金额及增长率统计图

表3 晋江、洛阳江上游水资源保护补偿专项资金安排(节选)一览表

(三)零碳金融政策落地情况。历经多年的发展,我国零碳金融政策在各级政府的持续推进下已取得初步成效。以我国境内外绿色债券的发行情况为例分析,根据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的报告,截至2021年末,我国境内外绿色债券(含资产证券化)发行总规模已突破2 万亿元。2021年,我国境内外贴标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创历史新高,达到6,072.42 亿元,但其占当年总债券发行比例仅为0.98%,尚不足1%。从国内贴标绿色债券较普通债券发行规模占比来看,2016~2021年绿色债券占总债券发行比例无明显上升趋势,不温不火,这意味着我国的零碳金融政策推进成效尚待提高。

2021年,我国贴标绿色债券境内发行规模达到了4,835亿元,发行人约249 家,分布于27 个省份。当年占比最大也是发行数量最多的地区为北京市,发行数量91 只,占总数量的18.8%;规模达2,385.11 亿元,占总规模的49.33%。数量上,江苏省、广东省紧跟其后,分别占总数的11.16%、8.68%;规模上,广东省排第二,江苏省次之,分别占总规模的8.37%、6.79%。贴标绿色债券境内发行主体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区域,地区分布不均尤其明显,这一点从北京市与江苏省和广东省的差距、三地区占总规模的比例都可以看出。(图2,数据来源于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图2 2016~2021年境内外绿债当年及累计发行规模统计图

三、我国零碳金融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结构不合理致使零碳金融市场融资效率低。目前,我国主要的能源消耗来源仍然是石油、煤炭,“双碳”目标的提出是对我国能源、经济结构转型的倒逼,要想如期完成“双碳”目标,短期内如何调节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是一项巨大难题,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也对经济结构调整造成了困扰。而经济结构难以调整客观上限制了零碳金融的资金来源,降低了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零碳金融发展空间受限,自然对资金进一步用于水资源保护有较大影响。

(二)碳金融产品少及创新力度不足。相较于国际碳金融市场,我国的碳金融产品种类仍然不够多样,市场交易机制的完善度和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无法跟上国际市场的脚步。大多数企业对于零碳金融的了解甚少,重视度不够,缺乏相关专业人才,是我国零碳金融产品创新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加之我国零碳金融发展起步较晚,仍处在初级阶段,零碳金融政策作用于绿色水资源保护的机制机理仍需探究。

(三)零碳金融法律规范缺失及交易保障和融资保障不足。目前,我国零碳金融交易环节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民法典》中关于履行合同须符合绿色原则的叙述较为模糊,在实操中不具有操作性,若在交易中出现此类纠纷将无法可依,难以处理。同样,我国信息披露制度还不完善,缺乏合理的定价机制,碳排放交易价格易受影响,市场波动较大,企业缺少碳排放信息披露的动力,阻碍零碳金融发展,需要更加细化的法律法规进行规定约束。

四、完善我国零碳金融政策促进水资源保护的建议

(一)国家要完善“零碳”融资制度。构建“零碳金融”与“生态文明”“资源保护”的有机结合,建立“零碳金融”项目库,以及“零碳金融”评估指标体系,提升评估结果的精准度和透明性。将零碳金融的发展列入政府的计划和绩效评估中,提高零碳金融在水资源保护中的运用。构建完善的多级零碳融资系统,为水资源保护提供支持。

(二)提高资源分配效率,提高能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方式与规模。在生态环境恶化与资源快速消耗的大背景下,国家急需增加“绿色”财政投入,通过价格补贴、财政贴息等多种方式,引导企业降低能源消耗与污染,通过相应的考核制度,提升“绿色”财政资源的分配效率,促进环境与资源的高效利用。

(三)以绿色金融为核心,建立零碳金融监管制度,强化对相关金融机构的监管与监督。一方面国家应该尽早制定规范的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制度,让公司能够在投资者、社会公众和金融机构等市场主体的监督下,公布各种真实、可靠的公司环境信息;另一方面在资金筹集过程中,要对资金筹集过程中的环境进行有效的审核与监督,从而安全有效地推动零碳融资,为水资源保护提供有力的支持。

结语

水资源是保障人民正常生活生产的重中之重,面对各种水资源污染及水土流失问题,如何做好水资源保护工作值得社会各界深入思考。“双碳”目标的提出,让中国开始向碳中和目标下的社会经济形式转变,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从绿色金融到零碳金融体系的转变是社会实体经济减碳的重要推手。建立零碳金融体系,针对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独特性及生态效益性,如何创新金融工具和金融政策,给出具体且实际的鼓励与补贴措施,是当前金融体系下需要解决的事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金山银山成就绿水青山,离不开零碳金融体系的发力,积极推进金融在生态治理方面的让利,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打造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时代中国经济指日可待。

猜你喜欢

水资源金融绿色
绿色低碳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珍惜水资源 保护水环境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浅议我国水资源的刑事立法保护
P2P金融解读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