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6—2021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药材种植及种子种苗生产现状△

2024-01-13马斌温学萍李明杨俊丽王玉富刘华

中国现代中药 2023年11期
关键词:秦艽小茴香宁夏回族自治区

马斌,温学萍,李明*,杨俊丽,王玉富,刘华

1.宁夏农林科学院 林业与草地生态研究所,宁夏 银川 750002;2.宁夏回族自治区园艺技术推广站,宁夏 银川 750002;3.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宁夏 银川 750002;4.宁夏中药材产业协会,宁夏 固原 756000

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原区域的交会地带,是我国西北地区绿洲平原、干旱风沙区、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类型区的缩影,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也使该区域成为我国西北地区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典型的代表区域。其中,中宁枸杞子、同心银柴胡、平罗菟丝子、盐池乌拉尔甘草、草麻黄、苦豆子、海原小茴香、六盘山膜荚黄芪、北柴胡、小秦艽,以及彭阳山杏、山桃等中药材极具特色、道地天成[1]。宁夏也是2000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认定的“中药材现代化科技产业中药材基地”,历经20 余载的发展,现已形成了银北黄灌区、中部干旱风沙区、南部六盘山冷凉区三大特色种植区域[1-2]。中药材为颇具特色的优势生态产业,在助力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了巨大作用。2016 年起,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中药材产业指导组的组织下,技术服务专家组、宁夏中药材产业协会对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药材本底资料进行了调查,摸清了其生产基本情况,为各级政府部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提供了决策依据。通过查阅宁夏回族自治区各级政府科技、农业农村等行政管理部门中药材产业统计资料,调研市、县级中药材产业协会,访问各市、县相关中药材企业和种植基地,总结分析了2016—2021年宁夏中药材种植现状、种子种苗生产情况,以期加深从业者对中药材生产现状的了解,为宁夏制定中药材种植发展策略、出台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提供参考。

1 宁夏回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分布特征与立地条件

1.1 药用植物分布南北差异呈显著过渡性

宁夏地表形态复杂多样,南部以黄土地貌、流水侵蚀为主,北部以干旱剥蚀、风蚀地貌为主,境内有较为高峻的山地和广泛分布的丘陵,也有黄河冲积而成的冲积平原,还有台地和沙丘。

宁夏具“南寒北暖,南湿北干”的气候特点,年降水量为150~600 mm,南部六盘山区阴湿多雨、气温低、无霜期短,北部日照充足、蒸发强烈、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药用植物分布呈现由温带半湿润区向干旱区过渡的特征,自然植被分布呈现森林、灌丛、草原、荒漠、湿地等多型并存,药用植物南北差异显著。

1.2 中药材种植立地条件

宁夏土地资源丰富、农耕历史悠久、土壤肥力好,又得黄河水之便利,灌溉水质量好,有耕地面积1900 万亩(1 亩≈666.67 m2),占全国耕地面积的0.97%,人均耕地3.6 亩,其中人均灌溉耕地1.1亩,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宁夏长期以来实施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通过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强化生态规划管控、强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等措施,建立了自然保护地体系,空气质量长期保持优良。

2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药资源基本状况

2.1 资源种类

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结果显示,宁夏分布有药用植物1212 种(分属130 科548 属)、药用动物173 种、药用矿物7种。中药资源共计1392种,其中野生药用植物993种,分属118科449属(表1)。

表1 宁夏药用植物区系组成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重点中药材品种共计563 种(植物药498种、动物药41种、矿物药24种),宁夏有216 种,占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重点中药材品种数量的38.4%,其中植物药192种、动物药20种、矿物药4种。

2.2 杂草类中药资源

在宁夏中部干旱带共普查到农田杂草27科76属119种。其中,药用植物有22科37属50种,占全部杂草种数的42%。这50种药用植物在《本草纲目》《中药大辞典》《证类本草》等古方典籍中均有记载[3-5],《宁夏中药志》[6]中全部收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7]收录的有12 种,分别是萹蓄、马齿苋、葶苈子、蒺藜、远志、地锦草、菟丝子、车前草、苍耳、蒲公英、猪毛蒿、芦苇。

在宁夏六盘山地区,共普查到农田杂草31科93属154种。其中,药用植物有31科84属143种,占全部杂草种数的92.85%。这143种药用植物在《本草纲目》《中药大辞典》《证类本草》等古方典籍中均有记载[3-5],《宁夏中药志》全部收录[6],《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收录的有30种[7],分别是萹蓄、马齿苋、葶苈子、蒺藜、远志、地锦草、车前草、苍耳、蒲公英、猪毛蒿、芦苇、甘草、陈黄花蒿、艾蒿、田葛缕子、紫花地丁、地锦、蒺藜、亚麻、委陵菜、菥蓂、独行菜、瞿麦、地肤、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大黄、荭草、苦荞麦、荞。

3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药材种植现状

3.1 中药材种植种类

种植品种包括枸杞、甘草、银柴胡、麻黄、黄芪、小茴香、菟丝子、柴胡、葫芦巴、肉苁蓉、秦艽、大黄、板蓝根、黄芩、党参、郁李仁、当归、苦杏仁、牛蒡子、铁棒锤、金莲花、芍药、菊花、独活、射干、酸枣、山药、草红花、木香、防风、地黄、白芷、桔梗、甘遂、莱菔子、沙苑子、苦参、艾草38 种。其中,六盘山地区以秦艽、柴胡、黄芪、黄芩、板蓝根、大黄、党参为主的半冷凉、半阴湿地区道地药材种植面积为20.9 万亩;中部干旱带以甘草、银柴胡、黄芪、黄芩、板蓝根等为主的沙生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33.4 万亩;银北引黄灌区菟丝子种植面积为15 万~30 万亩。培育了隆德县、彭阳县、原州区、同心县、红寺堡区、盐池县、平罗县等药材种植或加工大县,各市、县、区均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药材品种,其中2016 年隆德县的种植种数最多,为13种(图1)。

图1 2016—2021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各县、区中药材种植数量

3.2 中药材种植面积、产量和产值

2016—2021年,宁夏中药材种植规模稳步扩大,产值连年增加,中药材产业已发展为宁夏极具特色的优势生态产业,在助力脱贫攻坚战略实施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截至2021 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93.23万亩、中药材产量为59.84万t、中药材产值为90.32亿元(图2~图4)。其中,中药材种植面积最大为彭阳县,2016—2021年均稳定在70万亩以上,其次为中宁县,2016—2021年稳定在30万亩以上(图2);中药材种植产量最大为彭阳县,2016—2021年均稳定在35万t以上,其次为隆德县、原州区,2016—2021年稳定在5万t以上(图3);中药材种植产值最大为中宁县,2016—2021年均稳定在23亿元以上,其次为彭阳县,2016—2021年稳定在21亿元以上(图4)。

图2 2016—2021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各县、区中药材种植面积

图3 2016—2021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各县、区中药材产量

图4 2016—2021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各县、区中药材产值

宁夏形成了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六盘山区3 个规模化、区域化、生态化的种植基地,并建成了8 大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1)甘草规范化种植基地。以中部干旱带盐池县、红寺堡区、同心县(下马关镇)扬黄灌溉区为核心区域,建设甘草规范化种植基地。2)银柴胡规范化种植基地。以同心县预旺镇及周边地区为核心区域,建设银柴胡规范化种植基地。3)小茴香规范化种植基地。以海原县西安镇及周边地区为核心区域,建设小茴香规范化种植基地。4)柴胡、秦艽、大黄、黄芩半野生原生态规范化种植基地。以隆德县、彭阳县、西吉县移民迁出区和退耕还林地为核心区域,建设六盘山中药材原生态规范化种植基地。5)中药材优质种苗规范化繁育基地。以隆德县、彭阳县为优势核心区域,建设六盘山黄芪、党参、黄芩的种子、种苗规范化繁育基地。6)大宗优质道地药材绿色种植基地。以隆德县、彭阳县为优势核心区域,建设六盘山黄芪、党参、板蓝根优质药材绿色规范化种植基地。7)彭阳苦杏仁、桃仁规范化种植基地。以彭阳县为核心区域,建设苦杏仁、桃仁规范化种植基地。8)菟丝子规范化种植基地。以平罗县、惠农区等银北引黄灌区为核心区域,建设小麦套种黄豆为主要模式的菟丝子规范化种植基地。

3.3 宁夏回族自治区大宗道地药材种植规模与质量

目前,中宁枸杞子、盐池甘草、盐池麻黄、平罗菟丝子、同心银柴胡、黄芩、六盘山黄芪、柴胡、秦艽、海原产小茴香10 种药材为国内市场公认的道地药材。其中,中宁枸杞、盐池甘草、同心银柴胡、海原小茴香、六盘山黄芪、秦艽获得了国家农产品地理认证,盐池甘草获批为国家驰名商标[8-9]。

3.3.1 枸杞子 本品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L.的干燥成熟果实。宁夏枸杞是《中国药典》2020 年版(一部)唯一明确可以入药的枸杞,也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确定的唯一药食同源枸杞。宁夏枸杞由于鲜明的品质特征、突出的医用保健价值,深受国内外消费者认可和喜爱。宁夏是枸杞的道地产区,核心产区为中宁县、沙坡头区、红寺堡区、同心县、海原县。2016—2021 年枸杞的种植面积稳定在43.18 万~47.94 万亩,产量保持在8.18万~10.20万t(表2)。

表2 2016—2021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枸杞子主要经济指标

3.3.2 甘草 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Fisch.的干燥根和根茎。2010 年前,盐池甘草种子的产量一般可达七八吨。受农业、能源产业开发及人工柠条林的影响,盐池天然草场甘草种子的生产力越来越弱,至2017 年甘草种子几乎绝收。但同时,盐池高沙窝镇是最早开展甘草人工种植的地区之一,甘草种子的交易延续了近30 年,至今其仍是全国甘草种子集散中心,其甘草种子流通量占全国总量的2/3。

《宁夏中药志》记载[6],宁夏是我国乌拉尔甘草的重点道地产区和核心分布区域,所产甘草以色红皮细、质重粉足、条杆顺直、口面新鲜而著称,被称为“西镇甘草”,国内外享有盛誉。1995 年,宁夏盐池县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甘草之乡”,2008年成功注册“盐池甘草”原产地商标。2015 年,宁夏甘草种植面积近10 万亩,2016 年为4.6 万亩。受国际市场价格低迷影响,2017—2021 年宁夏甘草种植面积一直维持在0.5 万~1.5 万亩(表3),其中宁夏红寺堡区种植面积最大。

表3 2016—2021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草主要经济指标

3.3.3 银柴胡 本品为石竹科植物银柴胡Stellaria dichotomaL.var.lanceolataBge.的干燥根。《宁夏中药志》记载银柴胡已有近400 年的药用历史[6]。古今一致认为宁夏产的银柴胡质量最佳。目前,宁夏同心县已经形成了适合于当地生态、气候、降雨、生产条件的银柴胡原生态种植技术。同心县已经成为全国银柴胡药材的唯一产区,年种植面积稳定在2 万亩以上(表4),银柴胡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

表4 2016—2021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银柴胡主要经济指标

3.3.4 菟丝子 本品为旋花科植物南方菟丝子Cuscuta australisR.Br.或菟丝子C.chinensisLam.的干燥成熟种子。宁夏栽培种为南方菟丝子,宁夏菟丝子核心产区为银北引黄灌区,核心产区为石嘴山市的平罗县和惠农区、银川市兴庆区,年种植面积为15 万~30 万亩,产量约为全国的2/3,其中平罗菟丝子产量约为宁夏的2/3。宁夏菟丝子的主要种植模式为小麦套种大豆。2017 年起,由于玉米价格的上涨,菟丝子种植面积大幅减少(表5)。

表5 2016—2021年宁夏回族自治区菟丝子主要经济指标

3.3.5 麻黄 本品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Stapf、中麻黄E.intermediaSchrenk etC.A.Mey.或木贼麻黄E.equisetinaBge.的干燥草质茎。历史上麻黄在宁夏盐池、灵武、中宁、陶乐(今已撤销)等地分散种植。目前,以盐池县花马池镇柳阳堡土沟村为核心区域,年种植面积维持在1万~2万亩,实行备案制管理。

3.3.6 苦杏仁和桃仁 苦杏仁为蔷薇科植物山杏Prunus armeniacaL.var.ansuMaxim.、西伯利亚杏P.sibiricaL.、东北杏P.mandshurica(Maxim.)Koehne 或杏P.armeniacaL.的干燥成熟种子。桃仁为蔷薇科植物桃P.persica(L.)Batsch 或山桃P.davidiana(Carr.)Franch.的干燥成熟种子。2021年宁夏山桃和山杏种植面积分别维持在50.5 万、49.5 万亩。宁夏彭阳县是道地药材苦杏仁和桃仁的核心分布区达70 万亩。现今,宁夏南部山区的隆德、彭阳县、泾源县、原州区均有山桃和山杏种植,是我国苦杏仁和桃仁药材的道地产区之一。

3.3.7 黄芪 本品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 或膜荚黄芪A.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2016—2021年宁夏黄芪种植面积维持在4 万~8 万亩(表6)。宁夏六盘山是道地药材膜荚黄芪的核心分布区。现今,宁夏中南部区域的吴忠市、固原市均有黄芪种植,是我国黄芪药材的道地产区之一。

表6 2016—2021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黄芪主要经济指标

3.3.8 黄芩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Georgi 的干燥根。宁夏开始种植黄芩始于2016 年,目前黄芩已经成为宁夏中南部地区种植的主要药材之一,2018—2021 年面积长期稳定在1 万亩左右(表7)。

表7 2016—2021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黄芩主要经济指标

3.3.9 小茴香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茴香Foeniculum vulgareMill.的干燥成熟果实。根据历代本草记载,宁夏海原县西安镇、甘肃民勤是小茴香的道地产区,也是我国当前最大的2 个小茴香产区。近年来,宁夏海原县的农民大面积种植茴香,在优化和调整种植业结构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小茴香因此成为当地增收的主要来源,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区域优势支柱产业,年种植面积为2万~4万亩(表8)。

表8 2016—2021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小茴香主要经济指标

3.3.10 柴胡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DC.或狭叶柴胡B.scorzonerifoliumWilld.的干燥根。宁夏种植的柴胡也叫北柴胡,其适生性较强。宁夏柴胡主要在南部六盘山区及周边种植,还有中部同心县的青龙山、莲花山周边也有零星种植,隆德县、彭阳县、原州区及同心县仿野生种植较多,到2021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面积达到2.3万亩,产值达0.74亿元(表9)。

表9 2016—2021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柴胡主要经济指标

3.3.11 秦艽 本品为龙胆科植物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Pall.、麻花秦艽G.stramineaMaxim.、粗茎秦艽G.crassicaulis Duthie exBurk.或小秦艽G.dahuricaFisch.的干燥根。宁夏六盘山区产秦艽、小秦艽和麻花秦艽,均为《中国药典》2020 年版(一部)规定的正品秦艽。其中秦艽的药用成分最高,是宁夏道地药材之一,麻花秦艽次之,小秦艽较低。2016—2021年秦艽种植面积维持在0.1万~1.5万亩、总产量0.01 万~0.17 万t、总产值0.05 亿~0.87 亿元(表10)。

表10 2016—2021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秦艽主要经济指标

3.3.12 红花 本品为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L.的干燥花。宁夏海原县一直有零星种植红花。近年来,通过试验研究,总结出了“秋覆膜、冬播种、春补种,夏采花”,完善了红花栽培技术,红花产量达到20~30 kg/亩,为当地农民拓展了新的增收途径。当前,固原市的原州区、彭阳县、西吉县,以及吴忠市的同心县、红寺堡区,石嘴山市的平罗县等,均有红花种植(表11)。

表11 2016—2021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红花主要经济指标

3.3.13 金银花 本品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Thunb.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宁夏种植的金银花是自山东引进的“北花一号”。硒砂瓜产业是中卫香山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近年来,砂地老化、土壤板结、连作障碍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2016 年,宁夏中卫市将金银花引入退瓜的砂地种植,金银花平均产量达到50 kg/亩,压砂地金银花种植为压砂地的发展探索新出路(表12)。

表12 2016—2021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金银花主要经济指标

4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药材种子种苗生产情况

4.1 甘草种子种苗

盐池县、灵武市、红寺堡区等及其周边区域是我国乌拉尔甘草核心分布区域,也是乌拉尔甘草种质核心区。据估算,全国每年甘草种子量不足300 t,几乎完全依赖于野生甘草,人工甘草种子产量很低,甘草种子严重匮乏。当前,宁夏每年种苗繁育面积不到1000亩,可供移栽面积5000亩。由于受口岸甘草价格冲击,种植甘草的积极性不高,甘草种子基本上属于有价无市,甘草种苗出货不畅。

4.2 银柴胡种子种苗

同心县是全国银柴胡的道地产区,每年留床面积约5万亩,种子产量5~10 kg/亩,全部收获,可年产银柴胡种子100 t左右。银柴胡每年的播种面积为3 万~5 万亩,按每亩用种量1 kg 计算,银柴胡则需30~50 t种子,市场供应自给有余。

4.3 黄芪种子种苗

六盘山是膜荚黄芪的核心分布区,也是蒙古黄芪的主要种植区,宁夏黄芪种子生产田不足1 万亩,主要分布在吴忠市盐池县和同心县、固原市原州区和隆德县,种子产量5~10 kg/亩,年产量50~100 t。可满足5000~10 000 亩育苗,可满足25 000~50 000亩地移栽。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种植面积10 万亩估算,缺口量为50%。

4.4 黄芩种子种苗

黄芩的主产区为华北地区,宁夏自2015 年开始种植,目前种植面积约1 万亩。黄芩移栽当年可以产种,直播第2 年产种,以5000 亩的正常产种面积估算,亩产量10 kg,现每年可产种50 t,黄芩直播量1 kg/亩,可满足5 万亩直播用种,种子种苗市场供应自给有余。

4.5 柴胡、秦艽种子种苗

六盘山区柴胡、秦艽野生、仿野生量大,人工种植面积极少,因野生柴胡、秦艽生长密度不均一,采种成本高,农民积极性不高,种子产量不详,目前用种多采购于定西市场。

4.6 小茴香种子

宁夏海原县是我国小茴香的重点地道产区之一,小茴香是种子入药,海原县年种植面积约3万亩,亩产量100~150 kg,年产量约3000 t,种子自给有余。

4.7 菟丝子种子

宁夏平罗及银北引黄灌区是我国菟丝子的重点地道产区之一,菟丝子是种子入药,每年种植面积约15 万~30 万亩,亩产量40 kg,年产量约6000 t,种子市场供应充足,自给有余。

4.8 其他药材种子种苗

目前,除银柴胡、黄芪、小茴香、菟丝子外,其他药材均无稳定的种子种苗生产基地,以宁夏域外购入为主。

5 展望

“十三五”以来,按照《宁夏中药材产业创新发展推进方案》部署[10],宁夏启动实施了“22842”中药材创新工程。借助东西部科技合作机制的优势,通过整合宁夏院校优势科技力量,加强产业发展关键技术攻关、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建立规范化种植科技示范基地,实现了中药材生产基地基原品种、规范化种植技术、大宗中药材质量追溯全覆盖,构建了绿色、优质药材质量控制体系,形成了布局合理、功能互补、配套协作、融合发展的产业格局,实现了宁夏中药材的区域化布局、生态化种植、规范化管理,确立了宁夏优质中药材生产基地技术和品牌优势。

“十四五”期间,宁夏将以实现中药材特色产业向生态优势经济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全面振兴有效衔接、紧密融合为目标,围绕甘草、银柴胡、菟丝子、黄芪、苦杏仁、桃仁、柴胡、秦艽、小茴香、红花、金银花等道地药材,充分利用东西部科技合作机制联合攻关,集成推广道地良种、生态良田、机械良技、农艺良法配套,深入推进道地药材绿色高产高效创建行动,构建以中药材种子种苗良种繁育体系、道地药材生态种植体系、优质药材质量控制体系,以及贮藏、产地加工和精深加工产品开发体系为内容的全产业链科技支撑体系,持续推进中药材产业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秦艽小茴香宁夏回族自治区
说说炖肉佳品大小茴香
秦艽不同配伍的抗炎镇痛作用分析
小茴香购销平稳
宁夏回族自治区无线电监测值班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总表
宁夏回族自治区2015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
201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总表
小茴香及其盐制品中挥发性成分的差异
自拟吉杰呐博“粗茎秦艽”散外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肿痛40例
小茴香热敷治疗腰段脊柱手术后腹胀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