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1年贵州省中药材种植时空分布分析△

2024-01-13袁青松肖承鸿张小波郭兰萍李良远凡迪周涛

中国现代中药 2023年11期
关键词:总面积县区总产量

袁青松,肖承鸿,张小波,郭兰萍,李良远,凡迪,周涛*

1.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2.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药资源中心 道地药材品质保障与资源持续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700;3.贵州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贵州 贵阳 550001

贵州省气候条件独特,境内分布的中药材品种多样,在《全国中药材生产统计报告(2020 年)》中,该省中药材种植总面积位列全国第二[1-2]。通过“十三五”期间的脱贫攻坚及“十四五”期间的乡村振兴,贵州省中药材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贵州中药材产业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贵州省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2016—2030年)》[3]、《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4]等文件要求下,贵州省高度重视中药、民族药产业统计监测,自2016 年就着手全省中药材种植生产统计工作。通过对贵州省中药材种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可以从整体了解全省已形成一定规模并在全国具有很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中药材品种,对区域发展不合理的中药材品种进行适当调整,对具有发展潜力的中药材品种进行培育推广。

本研究根据2021 年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中药材生产年鉴数据,对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产量、品种、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旨在更深入地了解全省中药材的种植时空分布状况,更好地指导中药材产业可持续发展。

1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贵州省农业农村厅2021 年统计年鉴数据。

1.2 分析方法

汇总数据,运用R语言中tidyverse、ggplot2、sf、maptools、mapproj、mapdata、plyr、ggthemes、rgdal等数据处理包和图像可视化包,从贵州省中药材种植整体情况、县市级中药材种植情况、重点中药材品种种植情况、重点发展县中药材种植情况多个维度对2021 年贵州省中药材生产时空分布情况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贵州省中药材种植情况

贵州省不同品种中药材种植面积、产量及各项占比见表1。该省中药材种植品种共74 种,种植面积911.02 万亩(1 亩≈666.67 m2)。其中,超过50万亩的品种有花椒、刺梨、皂角刺、薏苡仁、生姜、钩藤、金银花;[10 万,50 万)亩的品种有太子参、鱼腥草、天麻、厚朴、杜仲、黄精、南板蓝根、黄柏、白及、土砂仁、无患子、五倍子;[2万,10万)亩的品种有金钗石斛、银杏等22 个。中药材总产量307万t,其中产量在10万t以上品种共8个,包括生姜、南板蓝根、鱼腥草、薏苡仁、钩藤、刺梨、太子参、花椒;产量为[1 万,10 万)t 品种23 个,包括金银花、艾纳香等。

表1 贵州省中药材种植面积和产量统计结果

2.2 贵州省各市州中药材种植分布情况

种植面积最大的市州是遵义市;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毕节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种植面积超过100 万亩;贵阳市和六盘水市种植面积最小,均低于40 万亩。产量最高的市州是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占比达到22.63%;安顺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遵义市、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产量超过30 万t;产量最低的是贵阳市,产量低于15 万t。种植品种最多的是遵义市,达68 种;除六盘水市少于50 种以外,其他的市州都多于50种(表2)。

表2 贵州省各市州中药材种植面积、产量和品种数

2.3 贵州省各县域中药材种植分布情况

贵州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20 万亩的县区共12个,包括织金县、兴仁市、安龙县、习水县、贞丰县、七星关区、德江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绥阳县、贵定县、播州区、正安县;[2 万,10 万)亩的县区共24 个,包括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等。中药材产量10 万t 以上的县区共7 个,包括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盘州市、贞丰县、兴仁市、安龙县、独山县、兴义市;[2 万,10 万)t 的县区共22 个,包括西秀区、剑河县等。中药材种植品种在30 种以上的县区共13 个,包括正安县、德江县、盘州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汇川区、黎平县、石阡县、绥阳县、播州区等;[20,30)种的县区16个,包括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黄平县等。贵州省各县域中药材种植面积、产量和品种数见表3。

表3 贵州省各县域中药材种植面积、产量和品种数

2.4 贵州重点中药材品种种植情况

对贵州省重点发展的太子参、白及、天麻、薏苡仁、半夏、钩藤、黄精、石斛、刺梨9 个中药材品种的种植分布及年产量情况进行分析。太子参的种植分布和年产量见表4。全省太子参种植区域比较集中,以施秉县和黄平县为中心,辐射周边县。全省太子参种植总面积达33.58 万亩,种植面积较大的县为黄平县和施秉县,这2 个县种植面积总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48.68%。全省太子参总产量达13.77 万t,产量较高的县为黄平县和施秉县,这2个县产量之和占全省总产量的45.55%。

表4 贵州省各县域太子参种植面积和产量

白及在贵州省的84 个县区都有种植,种植范围较广,全省种植总面积达12.97 万亩,具有一定规模的县区有水城区、紫云县、黄平县和安龙县,其白及种植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32.3%。全省白及总产量有2.53 万t,1000 t 以上的县区有安龙县、义龙新区、紫云县、水城区、开阳县、三穗县,其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48.64%。贵州省白及各县域种植面积和产量见表5。

表5 贵州省各县域白及种植面积和产量

全省半夏种植总面积5.35 万亩,主要集中在赫章县和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种植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83.31%。半夏总产量达2.17 万t,赫章县和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的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92.99%,见表6。

表6 贵州省各县域半夏种植面积和产量

全省天麻种植总面积31.17 万亩,主要产区包括毕节市的七星关区、大方县和赫章县,遵义市的汇川区,铜仁市的德江县,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黎平县和镇远县,种植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82.98%,产量为2.96万t。全省天麻总产量3.88万t,这7 个县区的天麻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76.39%。贵州省各县域天麻种植面积和产量见表7。

表7 贵州省各县域天麻种植面积和产量

全省钩藤种植总面积55.70 万亩,主要在以剑河县、黎平县为核心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及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开展种植。种植面积上万亩的县区共11 个,种植面积共50.87 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91.33%。全省钩藤总产量达15.14 万t,其中剑河县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31.96%。11 个上万亩的县区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94.78%。贵州省各县域钩藤种植面积和产量见表8。

表8 贵州省各县域钩藤种植面积和产量

黄精在全省80 个县区有种植,种植总面积共22.24 万亩,但未出现集中种植核心区域。种植面积上万亩的县区有石阡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岑巩县、沿河县,种植面积为7.09 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31.88%。全省黄精总产量3.90 万t,产量2000 t 以上的县区有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石阡县、岑巩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水城区、台江县,产量为1.98 万t,占全省总产量的50.77%(表9)。

表9 贵州省各县域黄精种植面积和产量

薏苡仁在贵州省的主要种植地区是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安顺市,种植总面积为62.26 万亩。种植面积在5 万亩以上的县区有兴仁市、安龙县、晴隆县和贞丰县,种植面积共52.95 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85.05%。全省薏苡仁总产量达17.24 万t,产量1 万t以上的县市有安龙县、兴仁市、晴隆县和贞丰县,产量共12.65 万t,占全省总产量的73.38%。贵州省各县域薏苡仁种植面积和产量见表10。

表10 贵州省各县域薏苡仁种植面积和产量

铁皮石斛在全省52 个县区有种植,种植总面积9.13 万亩,未出现集中种植核心区域。其中锦屏县种植面积最大,占全省总面积的17.85%。全省铁皮石斛总产量有1 987.74 t,产量100 t 以上的县有锦屏县、荔波县、从江县、独山县、江口县和沿河县,产量共1 471.79 t,占全省总产量的70.04%。贵州省各县域铁皮石斛种植面积和产量见表11。

表11 贵州省各县域铁皮石斛种植面积和产量

2.5 代表性县中药材种植生产情况

大方县中药材种植面积、年产量、种植品种数见表12。该县中药材种植总面积为17.08 万亩,种植面积1 万亩以上的乡镇有6 个,共8.68 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50.82%。全县中药材总产量为17 056 t,其中1000 t 以上的乡镇共6 个,产量共7535 t,占全县总产量的44.18%。品种数为5 以上的乡镇有2 个,各乡镇按品种数从多到少依次为核桃乡、小屯乡、羊场、瓢井镇、马场镇、对江镇、沙厂乡、黄泥塘镇、果瓦乡、六龙镇。

表12 大方县中药材种植面积、产量和品种数

黄平县中药材种植面积、年产量、种植品种数见表13。该县中药材种植面积为13.45 万亩,种植面积万亩以上的乡镇有6 个,种植面积共11.22 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83.42%。全县中药材总产量为3.85万t,其中一碗水乡产量最高,达1.37万t,占全县总产量的35.58%。种植品种数从多到少依次为重安镇、野洞河镇、旧州镇、新州镇、上塘镇、浪洞镇、纸房乡、平溪镇、谷陇镇、一碗水乡、翁坪乡。

表13 黄平县中药材种植面积、产量和品种数

施秉县中药材种植面积、年产量、种植品种数见表14。该县中药材种植面积为11.38万亩,1万亩以上的乡镇有牛大场镇和城关镇,中药材种植面积为8.35 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73.37%。全县中药材总产量为3.36 万t,其中牛大场镇的产量最高,达到2.28 万t,占全县总产量的67.86%;其次是城关镇0.49 万t,占全县总产量的14.58%。种植品种数从多到少依次为牛大场镇、城关镇、杨柳塘镇、双井镇、白垛乡、马溪乡、甘溪乡、马号镇。

表14 施秉县中药材种植面积、产量和品种数

3 讨论

自2018 年以来,中药材产业受到贵州省的高度重视,作为重点发展产业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贵州省中药材总种植面积增加明显,具有一定种植规模的中药品种种植面积也有大幅增加。2020 年,贵州省中药材种植面积为650 万亩、产量为207 万t,2021 年中药材种植面积为911 万亩(增长率为40%)、产量为307万t(增长率为48%)。天麻、太子参、半夏、薏苡仁、钩藤、黄精、白及、铁皮石斛、刺梨9 个品种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得到快速发展,2021 年种植面积增长率分别为87.5%、3.2%、68.7%、38.4%、122.8%、151.3%、38.4%、104.7%和9.4%。

天麻、太子参、薏苡仁、钩藤、半夏等中药材品种的种植地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这可能与这些品种生长环境和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相关。例如,太子参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施秉县和黄平县为中心进行种植,辐射周边县区;天麻主要种植在毕节市七星关区和大方县,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和黎平县,铜仁市德江县等县;薏苡仁集中种植在六盘水市的7 个县,以兴仁市为种植核心;钩藤集中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及周边县;半夏以毕节市的赫章县为种植核心;而白及、石斛、黄精在全省广泛种植,这可能与各地推广这3 个品种有关。没有形成区域特色的发展存在一些弊端,有些中药材品种在不是药材道地产区的县进行推广种植时出现种植面积大而产量低的现象。例如,在水城区种植白及达1.32万亩,而产量却只有0.13万t,相反安龙县种植0.86 万亩产量却达到0.43 万t,白及在水城区的种植效益较低。这提示在不同地区进行中药材推广种植时不能盲目引种,要经过严格的论证才能得到较好的种植效益。

准确掌握中药材的种植面积有助于在宏观层面掌握全省中药材的供应保障情况。因贵州立地条件限制,中药材生产统计以政府报送途径为主、实际调研为辅。建议针对贵州中药材集中种植区域,开展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等相关领域技术方法的交叉学科研究,针对贵州山地、林下中药材种植区域开展适合的监测统计新技术研究,以县域为单元对重点区域和重点中药材进行专题调查和监测,提升中药材种植面积统计数据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准确性。

猜你喜欢

总面积县区总产量
多思善想 巧求分数
2021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02万吨 比2020年增产72.3万吨
11月化肥总产量继续下降
太平洋名字的来历
我国70年来粮食总产量增长4.8倍
严坪林场森林抚育研究
——以起源权属为例
新形势下县区人大研究室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县区人大法制委员会工作职责探讨
2015年我国十种有色金属总产量达5090万吨
县区台借助新媒体做好电视新闻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