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经济提升中药材供应链韧性的路径研究

2024-01-13董红永

关键词:韧性中药材供应链

董红永

(亳州学院 经济与管理系,安徽 亳州 236800)

数字经济时代,提升中药材供应链韧性为促进中药材供应链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全球中药材供应链正进入深度调整期,我国中药材供应链也出现了堵点、断点和卡点等问题,中药材供应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强化供应链韧性逐渐成为学术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热点。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2023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明确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目前,数字技术在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流通、零售等供应链环节得到了广泛应用。如陕西宜君的数字农业示范区实现了对丹参、金银花等中药材的智慧化种植管理;浙江通过数字技术实现了中药材智慧种植、数字化共享车间、智慧煎药以及全过程质量追溯。随着数字经济的深入推进,中药材供应链数字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在此基础上,梳理中药材供应链韧性的内涵和动力机制,探析中药材供应链韧性提升的现实困境,研究数字经济提升中药材供应链韧性的路径,有助于丰富中药材供应链理论研究内容,加快中药材供应链现代化进程。

一、中药材供应链韧性相关学术研究进展

(一)中药材供应链韧性的内涵

韧性一词最早源自物理学,是指材料受到外部压力而产生塑性变形进而破裂的过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1]。后来韧性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学科领域对“韧性”的界定

学者们基于不同视角研究韧性所得出的结论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胡甲滨等[9]认为,韧性是系统在面对内部和外部干扰时所表现出来的调整和恢复能力。也有学者把韧性看作是识别与应对内外环境变化,预防、应对危机的能力以及从危机中所表现出来的恢复能力[10]。田旭明等[11]把韧性看作是一种综合能力,他们认为这种综合能力应包括原则性与灵活性、适应性与回应性、刚强性与柔韧性。还有学者把韧性看作是适应能力、抗冲击能力、学习能力和恢复能力[12]。在遭受突发事件严重冲击时,供应链系统会发生中断,进而影响整个供应链系统的安全与效率。所以,提升供应链韧性能有效地抵抗供应链中断,加快供应链中断后的修复速度。强化供应链韧性不仅包括解决供应链中断问题,还包括克服供应链脆弱性问题。综上所述,中药材供应链韧性指在遭受内部环境变化或遭受外部冲击时,中药材供应链自身具备的能够快速适应环境变化,通过整合各类资源和自身变革,保持或恢复甚至超过原始状态的能力,具体表现为抵抗能力、恢复能力、适应能力和变革能力。

(二)中药材供应链韧性的作用机理

中药材供应链韧性是四种能力的综合体现,这四种能力共同赋能中药材供应链现代化。其中,抵抗能力是供应链在受到内部或者外部冲击时,供应链不发生断链的能力[13]。恢复能力是系统能够迅速恢复原有路径或打破原有路径并实现路径突破的能力[14]。适应能力是供应链系统应对环境变化的刚性适应力和柔性适应力[15]。变革能力是供应链系统在遭受冲击后,其在生产、经营、服务等方面所采取的综合改进和技术革新[16]。在复杂多变的中药材供应链系统中,任何供应链节点的利己行为以及内外环境变化等不确定性因素都会阻碍中药材供应链的有效运作,产生卡点、堵点甚至断链的现象。因此,提升中药材供应链韧性的关键在于提升抵抗能力、恢复能力、适应能力和变革能力,它们之间相互作用、互相关联,共同对中药材供应链产生影响,促进中药材供应链向更稳定、更强韧的方向发展,赋能中药材供应链现代化。中药材供应链韧性作用机理详见图1。

图1 中药材供应链韧性作用机理

二、数字经济提升中药材供应链韧性的动力机制

数字经济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经济形态,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17],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变革、效率变革和质量变革的关键推动力[18]。中国信通院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2016年的22.6 万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45.5 万亿元。2022年12 月末,中国上市互联网企业总市值为10.3 万亿元。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经济提升中药材供应链韧性的动力机制主要体现在: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的融合与嵌入,为提升中药材供应链的韧性提供新动能、新活力、新优势和新引擎,详见图2。

图2 数字经济提升中药材供应链韧性的动力模型

(一)数字经济为提升中药材供应链韧性提供新动能

数字基础设施成为提升中药材供应链韧性的新动能。在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呈现向好向上的发展态势。中国信通院统计数据显示:2022 年,中国共开通了200 万个5G 基站;2021 年,中国的大数据产业规模是1.3 万亿元,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3 229 亿元。5G、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了中药材供应链数字化,并为强化中药材供应链韧性提供了新动能,包括优化中药材供应链结构、实现供应链数字运营,畅通中药材供应链物流、信息流、工作流和资金流等,最终实现中药材的种植(生产)智慧化、运营智能化、服务敏捷化以及供应链体系的生态化。

(二)数字经济为提升中药材供应链韧性提供新活力

数字经济改变了中药材供应链的治理主体、治理方式和治理形态,为强化供应链韧性提供了新活力。一是治理主体从主体企业主导到多个节点共治。数字技术推动了中药材供应链运作的透明化和数字化,除主体企业,其他节点也积极参与供应链运作和治理。二是治理方式从粗放式迈向精细化。粗放式治理方式,规则松散、过程混乱。数字经济推动治理方式的数字化,实现中药材供应链的精细化管理。三是治理形态从简约式跨越到数字化。基于自身实际或管理经验利用有限的资源所形成的简约式治理形态缺乏规范性。数字技术在中药材供应链中的广泛使用,促进数字化治理形态的发展,进而助推中药材供应链治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三)数字经济为提升中药材供应链韧性提供新优势

新优势体现为数字供应链与智慧型组织结构。数字技术不断改造传统供应链,中药材供应链由线性供应链、网状供应链等供应链形态上升为数字供应链。数字供应链的主要优势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息获取渠道和获取方式变得简单高效,人、财、物、机等方面的信息能够及时共享;二是中药材供应链各环节决策的时效性以及对市场机会的及时识别能力进一步提升。数字技术为中药材供应链节点组织形态带来的变革是颠覆式的,组织形态中的传统科层制度、等级链、指挥链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与复杂多变环境的动态匹配,具备自我感知、自我调整、自我优化和自我治理的柔性组织。

(四)数字经济为提升中药材供应链韧性提供新引擎

新引擎体现在中药材供应链功能创新与优化方面,包括需求预测、技术创新、价值创造。首先,中药材供应链节点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能够快速捕捉消费者需求变化,实现需求预测的精准性。其次,数字经济的融合与嵌入,加快了中药材供应链的技术创新,数字化运作成为现实,助推中药材供应链向高技术含量发展,促进技术革新。最后,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中药材供应链高效运作成为可能,实现了供应链的成本优化和价值创造,提升了中药材供应链抵抗风险能力。如青岛市即墨区通过打造智慧农业数字化平台,改变了过去“靠天吃饭”的现状,极大降低了劳动成本,并带动周边12 个村庄村均增收20 万元[19]。

三、中药材供应链韧性提升的现实困境

中药材是战略性资源,也是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其供应链涉及范围广、主体多样、系统复杂。历经单边主义、中美贸易摩擦,我国中药材供应链暴露出断链、卡点、稳定性差等问题,系统修复能力和适应复杂性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

(一)中药材供应链数字技术应用能力不足

数字技术应用能力不足是制约中药材供应链韧性提升的重要因素。在中药材种植环节,1957 年全国中药材种植面积仅有100 多万亩[20],2020 年达到了8 339.46 万亩[21]。但是,数字技术在中药材种植领域的应用仍不够广泛,中药材种植仍然采取传统“小农经济”管理模式,依靠经验、“靠天吃饭”以及粗放式管理等现象普遍存在。中药材种植缺乏科学的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机械化水平也比较低。如万修福等[22]的研究成果表明:中药材田间管理的机械化水平为22.24%,中药材种植、收获与初级加工的机械化水平分别是18.48%、14.52%、13.78%,而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了67%。在中药材销售及流通环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2021 年,全国中药材市场成交额分别是1 314.75亿元、1 518.36 亿元、1 653 亿元、1 664.83 亿元和1 916.2 亿元,中药材市场成交额逐年攀升。但是,我国中药材交易的主要渠道是17 家中药材专业市场及电子商务,即中药材交易模式以摊位和电子商务平台为主,其中摊位交易仍然采取现货交易方式,对数字技术的应用仍停留在初级阶段。此外,市场对中药材电商交易平台监管也不够规范,掺杂掺假、以次充好的现象时有发生[23]。

(二)中药材供应链缺乏核心竞争力

我国中药材仍存在质量安全隐患,制约了中药材供应链核心竞争力的提升。2022 年,国家药监局对全国范围内的中成药进行了抽查,涉及5 805 批次,其中有38 批次不符合规定,抽检合格率99%。2016—2022 年,全国共抽检中成药51 373 批次,涉及生产、经营和使用等环节,共有459 批次不合格。2016—2022 年,国家药监局共抽检80 个中药饮片品种涉及13 046 批次,其中有11 979 批次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的高达1 067 批次,平均抽检合格率为91.82%,详见表2[24]。

表2 2016—2022 年中药饮片抽检情况统计表

抽检常见的质量安全问题集中表现在掺伪、掺杂、有毒有害物质残留和采收加工与加工炮制不规范等方面。“药材好,药才好”。严把中药材质量安全关,是提升中药材供应链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条件。此外,中药材供应链缺乏核心竞争力还表现在中药材价格不稳定、龙头企业核心竞争优势不明显、高价值产品供给不足等,进一步导致中药材供应链韧性“痛点”多发、频发。

(三)中药材供应链运作模式相对落后

中药材供应链运作模式决定了中药材供应链的运作效率,进而影响中药材供应链整体的反应能力。目前,我国中药材供应链运作模式主要分三种:以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核心的一体化模式、以中药材专业市场为核心的批发市场模式、以中药龙头企业为核心的集团模式,并形成了“药农+消费者、农民专业合作社+药企+消费者、药农+中药材市场(中间商)+药企+消费者、药农+龙头企业+消费者”等模式[25]。以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核心的一体化模式和以中药材专业市场为核心的批发市场模式属于传统模式,且在市场中占据主流。在这两种模式下,中药材供应链节点利益分配不平衡,运作效率低,供应链节点存在机会主义行为,供应链合作难度较大。作为供应链上的主体企业,龙头企业以资金、技术、管理等优势形成了产供销一体化的供应链运作模式,进一步提升了供应链整体绩效。但是中药龙头企业在应对环境变化时,反应能力明显不足。如2022 年,中药公司进入“备案”阵痛期,其年度净利润同比下降60%~70%,探究其主要原因在于中药公司对中药配方颗粒国家标准的备案品种不足[26]。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中药材供应链集成化程度仍不高,供应链整体风险抵抗能力弱,缺乏供应链协作能力。

(四)中药材高水平对外开放缺乏突破

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为构建中药材产业发展新格局提供动力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高水平对外开放要求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实施对外开放[27],以打通供应链“堵点”,实现在全球范围内的要素资源优化配置。近年来,受疫情、贸易保护主义等多方面影响,我国中药材出口受阻。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4 年我国中药材及中式成药出口量为203 227 吨,2022 年的出口量是147 657吨;2021 年我国中药材进口量是196 927 吨,出口量是125 967 吨,出现贸易逆差现象。2014—2022年,中药材及中式成药出口量不增反降,详见图3。

此外,我国出口的中药材主要以药食两用产品为主,如鹿茸、人参、茯苓等,产品附加值低,缺乏技术含量。众所周知,我国拥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其中植物就有11 000 余种。中医药虽然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中医药专利申请方面仍存在差距。如1976—2017 年,在美国专利局授权的中医药专利中排名第一的是美国(309 件),中国大陆排名第二(205 件)。在中国专利信息平台专利数据中输入关键词“中药”,结果显示:2012 至今,我国中药专利总数为962 260件,其中失效专利高达404 477 件,占专利总量的42%。所以,仅从进出口及中医药专利等情况看,中药材高水平对外开放能力亟需提升。

四、提升供应链韧性的国际经验

(一)欧盟经验

作为全球第二大医药消费市场,加上医药产业供应链脆弱性等原因,欧盟非常重视医药产业供应链韧性的强化工作。1.聚焦医药领域,积极推进新一轮供应链重组工作。2020 年,德国和法国发布“发展战略性的‘健康主权’”声明,推动区域内医药协同开发与储备;同年11 月,欧盟发布《欧洲药物战略》,积极加快供应链竞争环境的改善。2.充分发挥医药原材料竞争优势,将低价值的原料医药生产环节转移到中国、印度等国家,并通过数字化监管体系、“类似药互换协议”等方式提升医药产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3.构建欧洲制药产业发展战略。该战略强调以供应链安全为中心,促使欧盟药品监管框架进一步优化。措施包括构建医药产业利益相关方协调沟通机制,加强成员国在医药产业发展领域的自主权,建立医药供应链监测系统等[28]。

(二)日本经验

日本提升供应链韧性的做法具体包括以下三点:1.重视“特定重要商品”的供应链韧性强化工作,包括天然气、工业机器人、永磁体、抗生素类药物、云程序、蓄电池、机床、化肥,并给予补贴、贷款等财政支持。2.将增强供应链韧性上升到立法层面。2022 年5 月,日本出台了对提升供应链韧性具有重大促进作用的《经济安全保障推进法》,推进了供应链韧性提升的制度化。3.注重供应链系列政策措施的制定与实施。2020 年起,日本相继出台了强化供应链韧性的系列政策,包括《经济财政运营与改革基本方针(2021)》《半导体·数字产业战略》以及包括50 多项措施的“日本东盟经济强韧化行动计划”。此外,日本通过多种方式加强与美国、印太地区以及其他国家地区的合作,以强化供应链韧性。如2021 年,日本与澳大利亚、印度商议并发布了“供应链强韧化倡议”[29]。

(三)美国经验

一是将供应链韧性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高度重视关键产业供应链韧性提升工作。2021 年6 月,美国发布“供应链百日评估报告”,对其关键产业供应链的脆弱性进行了全面评估,并制定了供应链韧性重塑计划,如建立供应链特别工作组,强化国际贸易规则,充分发挥政府职能等[30]。二是多措并举强化供应链韧性。在国内,拜登政府重点解决供应链薄弱环节,并“对症下药”,实施“供应链韧性”配套措施[31];在国外,拜登政府推行“供应链外交”,如在印太、大西洋、西半球等方向分别启动了“印太经济框架”“美欧+供应链”“美洲经济繁荣伙伴关系”,构建一体化全球供应链战略[32]。三是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医药供应链系统。医药供应链以官方供应为主,并注重科学技术的应用,通过AIM 系统(自动化基础设施管理系统)的应用,提升供应链安全性和稳定性。

五、数字经济提升中药材供应链韧性的路径

数字经济时代,强化中药材供应链韧性已经成为有效化解供应链风险、促进供应链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借鉴欧盟、日本和美国强化供应链韧性的国际经验,结合数字经济提升中药材供应链韧性的动力机制和中药材供应链韧性提升的现实困境,中国应从基础设施、数字技术、政策扶持和国际合作等方面进行创新,以提升中药材供应链的抵抗能力、恢复能力、适应能力和变革能力。

(一)基础设施建设路径

完善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为提升中药材供应链韧性提供关键支撑。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以互联网、大数据、通信网络、云计算为基础,以数据创新与优化为驱动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打通了中药材供应链“大动脉”,通过持续发挥数字优势,强化中药材供应链韧性提供创新动能。因此,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效完备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势在必行。一要实现道地药材主产区数字基础设施全覆盖。建立由政府统筹谋划,国网、电信运营商、中药材龙头企业重点参与的基础设施建设协同机制,在道地药材主产区科学布局信息、物流、科技等基础设施,建设并完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体系。二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保障与引导作用,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集中建设一批数字基础设施示范区。在此基础上,积极鼓励中药材龙头企业投资数字基础设施,优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共参共建共赢模式。三是强化监督与管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涉及多个部门和各级机构、企业,因此要从制度、程序、规范等方面创新监督管理机制,提升监督效能,在兼顾效益与安全、统建与共用的基础上,全面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二)数字技术融入路径

基础设施建设是基础,将数字技术与中药材供应链各环节深度融合才是关键。一是推进中药材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升级。实现数字经济与中药材供应链全过程的深度融合,在供应链上游,构建覆盖中药材种植(养殖)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体系;在生产加工环节,提升中药材生产加工的数字化应用水平,建设智能工厂;在中药材供应链中下游环节,持续推进数字销售、智慧物流与智慧消费,全面实现中药材供应链数字化转型。二是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加强自身建设,完善相关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扶持龙头企业率先加强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建设,完善与中药材供应链企业节点的利益联结机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主体(核心)企业的导向作用,引导供应链上游节点转变传统观念,积极投身于中药材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三是不断强化“数字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做好“外部输血”。加大“数字人才”引进力度,构建多渠道、全方位的数字人才引进模式,以满足企业对“数字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要鼓励“内部造血”。注重基础工作人员、药农的数字技术培训,培养“数字人才”复合型人才,破解“数字人才”供给难题。

(三)系列政策扶持路径

探索高水平的政策扶持体系是提升中药材供应链韧性的重要保障。一是支持中药材企业数字化转型项目建设。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如对实施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或药农给予贷款、贴息(免息)、减税等资金支持,为中药材供应链节点解决资金难题,克服融资短板,使其有条件、有意愿建设和使用数字化平台、数字化智能工厂以及工业互联网平台;搭建政府、银行和企业的交流合作平台,积极引导人财物等资源向“中药材数字供应链”倾斜,进一步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构建具有地区特色的金融服务体系。二是构建中国式、特色化、地方性的中药材供应链“链长制”体系。强化政府在“链长制”的主体地位,构建以中药材特色产业为主线,以数字技术为支撑,以畅通中药材供应链上中下游为目标的“链长制”体系。具体措施包括:成立国家级、省级、市级、县(区)级的中药材供应链“链长制”管理机构,统筹布局与实施“链长制”工作方案;鼓励市级、县(区)级“链长制”机构,根据地方实际和特色优势制定特色化的“链长制”政策;建立中药材供应链“链长制”督查工作领导小组,提升各级“链主”的工作效率。

(四)国际合作共赢路径

深化国际合作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中药材供应链安全水平,为强化中药材供应链韧性提供外部保障。中药材核心企业要围绕中药材产业链开展国际合作,加快构建国际外循环发展新格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数字技术为支撑,推动数字中药材产业向纵深发展,促进中药材供应链节点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供应链、产业链,赋能中药材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迈进,逐步提升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在全球中药市场的占有率。与此同时,加强与亚太地区、欧盟、美国等国家、地区的合作,多措并举持续构建全球中药材供应链战略,构建中国式中药材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精准引进世界顶尖企业和中药产业高端企业,以更加优越的投资环境和强大的国内市场吸引国际先进企业到中国投资办厂,推动中药材产业链与跨境产业链互换互补互融。要严防相关政治利益集团的打压遏制,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政治利益集团。美国的供应链政策带有明显的政治特征,即“去中国化”。为此,中国应在强化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巩固“一带一路”合作成果,构建新型的全球经贸规则体系,有效化解“去中国化”风险。

猜你喜欢

韧性中药材供应链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
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韧性,让成长更美好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