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冀中南地区小麦冻害的分类及预防补救措施

2024-01-12张现丛

现代农村科技 2023年2期
关键词:冀中南弱苗幼穗

张现丛

(河北省鸡泽县农业农村局 河北 鸡泽 057350)

小麦冻害是指小麦经历连续极端低温严寒天气而造成的小麦田间生长停滞。受冻害比较轻的麦田,小麦主茎和比较大的分蘖在受冻后,可以正常抽穗、结实,但是穗粒数会降低。受冻害相对严重时,造成主茎和大分蘖、幼穗以及心叶死亡,其余部分仍可以生长;受冻害严重的麦田,小麦叶片、叶尖青枯成蓝绿色,所有茎叶组织、幼穗全部死亡,给冀中南小麦生产造成较大损失。

1 小麦冻害的类型

冀中南地区小麦冻害按发生时间分为以下几种:

1.1 初冬冻害。初冬冻害指在初冬时节冬小麦发生的冻害,一般是因气温突然下降引起的。11 月中下旬~12 月中旬,最低气温骤降10 ℃左右,达-10 ℃以下,并持续2~3 d,小麦幼苗没有经过抗寒性锻炼,抗冻能力弱,非常容易造成初冬冻害。一般初冬冻害影响的麦田多为弱苗和旺苗,冬小麦壮苗一般不会造成初冬冻害,只是造成小麦叶片的1/3 以下叶尖受冻,对小麦以后的生长及产量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1.2 越冬期冻害。小麦越冬期间持续低温(多次出现强降温)或越冬期间因气候反常造成高温低温交替发生形成的小麦冻害。一般分为长寒型、交替冻融型2 种冻害类型。冀中南地区近年来小麦越冬期间降水较少,大部分农户不是造墒播种,而是抢墒或者播后浇“蒙头水”,不浇冻水,造成田间地面裂缝,降温来临时造成根部受冻,发生冬季长寒型冻害。随着气候变化,冀中南地区小麦越冬期间有越冬不停止生长的特点,此阶段小麦处于地上部带绿越冬,一旦遇回暖天气,幼苗开始生长,抗寒力相对减弱,当再次遇到寒流降温到-15 ℃~-13 ℃时,就会发生较严重的越冬冻害。越冬冻害一般以冻死小麦地上部分为主要特征,对小麦的生产危害相对较小。

1.3 早春冻害。早春冻害是指小麦在返青至拔节期间发生的冻害。一般发生在2 月中旬~3 月中旬。小麦返青后,生长加快,抗寒力显著降低,如发生强降温容易造成冻害。近年来,小麦早春冻害几乎年年都有发生,且受害程度逐年加重,是冀中南地区小麦的主要冻害类型。

1.4 春末晚霜冻害。春末晚霜冻害俗称“倒春寒”,如2017 年3 月下旬,鸡泽县突降小雪,造成大部分麦田叶尖冻伤发白,影响生长。这一阶段小麦生长旺盛,对低温敏感,抗寒力极弱,非常容易造成冻害。

2 冻害对小麦经济性状的影响

小麦冻害发生的时期以及发生的严重程度不同,对小麦产量影响有很大差异,发生冻害严重的地块可以造成绝收。一般越冬冻害减产3%~15%,早春冻害减产8%~25%,晚霜冻害减产10%~35%。

2.1 亩穗数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初冬冻害和越冬冻害对亩穗数有较大影响,早春冻害对亩穗数影响不大,晚霜冻害对成穗数影响较大。

2.2 穗粒数的影响。早春冻害和晚霜冻害对穗粒数影响较大,早春冻害穗粒数可减少2.5~5.6 粒,晚霜冻害可减少5.3~9.6 粒,严重者穗粒数减少一半以上,甚至绝收。

2.3 千粒重的影响。冬季冻害对小麦千粒重影响不大,早春和晚霜冻害严重时,千粒重下降1~7 g。

2.4 产量的影响。冬季冻害死茎率在10%以下时,减产在5%左右;死茎率在10%~30%时,减产在15%左右。早春冻害,幼穗冻死5%~10%时,减产在5%左右;幼穗冻死10%~20%时,减产在15%左右。晚霜冻害,幼穗冻死10%时,减产在10%左右。

3 小麦冻害的预防措施

3.1 合理选用品种。选用冬性或半冬性小麦品种,主要是河北省审定通过的适合冀中南种植的,或者国审适合黄淮麦区北片种植的,如济麦22、良星99、良星66、鲁原502、邯6172、邯麦13 等小麦品种。不可以选用河南的豫麦系列、周麦系列、温麦系列小麦品种,河南品种在冀中南地区种植易发生冻害。

3.2 适期播种。冀中南地区适宜播期为10 月5 日~18 日,如过早播种易旺长,过晚易形成弱苗,旺苗和弱苗都容易造成冻害。应注意小麦播后镇压。

3.3 加强冬前和冬季麦田管理。可通过镇压抑制麦苗地上部生长,控制群体,增强小麦抗冻能力。注意田间土壤湿度过大时等土壤墒情适宜时进行镇压,麦苗、土壤处于冰冻状态时不能镇压。可以控旺苗促弱苗,确保小麦安全越冬。

3.4 浇好越冬水。对土壤干旱的麦田应冬灌,一般在小麦越冬前灌水,以补充土壤水分、平抑地温、粉碎土块、避免土壤开裂冻伤小麦根系,有利于小麦越冬。冬灌从日平均气温降到5 ℃时开始,至日平均气温在3 ℃左右、夜冻昼消时结束。

3.5 对易遭受冻害的小弱苗、独脚苗、黄弱苗,可以在冬前每亩追施复合肥10~15 kg,促进小麦生根增蘖,有利于苗情转化升级。

4 小麦冻害后补救措施

4.1 追施肥料。在麦田解冻后,田间墒情较好的情况下,根据小麦受冻害程度,及时追施速效硫酸铵、尿素等氮肥,促进麦苗尽快恢复生长,增加新的分蘖,提高成穗率。对于冻害较重且脱肥的麦田,要增加追肥量,每亩可施尿素15~20 kg。

4.2 中耕保墒。中耕松土,提高地温,增加小麦分蘖总数,弥补主茎损失。中耕锄划,既能消灭杂草,又能消除土壤板结,提高地温,蓄水保墒。中耕锄划时,尽量避免伤根,能浅则浅。

4.3 及时浇水。春季冻害发生后要及时浇水,结合浇水同时追施速效氮肥,促使小麦快速恢复生长,促进尽早形成新的分蘖,提高成穗率,降低冻害造成的损失。

猜你喜欢

冀中南弱苗幼穗
弱苗也有用
多穗型与大穗型超级稻品种幼穗分化期碳氮代谢与产量构成
冀中南地下水超采区水文地质特征及地下水环境地质问题分析
水稻不同穗型品种幼穗分化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四分体期低温胁迫对2个小麦品种幼穗结实率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冀中南地区彩叶植物田间杂草种类及消长规律
高粱幼穗再生体系建立的研究
加强对冀中南地区扶持 筹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不同苗情下冬小麦氮肥最佳追施时期和追施量
优化产业结构,打造冀中南经济特色产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