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北京、深圳到成都,我见证的大运会青春之旅

2024-01-07李小伟

中国学校体育 2023年9期
关键词:大运会运动会成都

李小伟

2023年8月8日晚,成都露天音乐公园。悠扬的乐声响起,东方蜀派古琴与西方小提琴和鸣《高山流水》与《友谊地久天长》,一个个关于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难忘时刻再现于屏幕之上,重温了成都与大运会的美好记忆,铭记了中国与世界的深情相拥。

“成都成就梦想”——在12天的时间里,来自113个国家和地区的6500多名运动员展现青春力量,绽放青春光彩,以饱满的热情和极佳的状态,谱写了青春、团结、友谊的新篇章。

本次盛会是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第三次来到中国大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得以跟随大运会的中国足迹,从北京到哈尔滨、深圳,再到成都,由点到线、由线及面,在沧桑巨变和辉煌成就中见识中国、领略中国、读懂中国。这场属于全世界青年的嘉年华注定非同凡响,足以载入史册。

作为一名工作30多年的新闻工作者,笔者见证了中国大学生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亲历了中国大学生体育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的崛起,见证了中国大学生体育在国际大学生体育发展中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过程。成都大运会不仅是年轻人实现青春梦想的地方,更是世界大学体育的新起点。

2001年,在新西兰采集北京大运会火种

22年前,中国人民怀揣举办奥运会的梦想,迎来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世界级综合性赛事——第2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就在大运会开幕前一个多月,北京还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可以说,北京大运会是为北京举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而进行的一次全方位的检验,是对北京承办超大型赛事的一次实战演练。事实证明,北京不仅有能力且成功地举办了1990年亚运会,也同样有能力举办好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更加超乎想象地办好了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并将此届奥运会办成了无与伦比的盛会,受到世界各国和地区参赛人员和国际奥委会的高度赞扬。

为彰显北京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火炬接力的特色,大运会组委会决定在21世纪第一缕曙光照到的大学——位于新西兰北帕默斯顿市的梅西大学采集火种,并成立了以时任教育部副部长吕福源为团长的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海外火炬火种采集团。火种采集团队一行53人,在2001年1月1日凌晨来到梅西大学采集北京大运会圣火。笔者有幸忝列其中,这也是笔者第一次到境外采访,以此开启了作为记者的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和冬季运动会采访之旅。北京第2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海外火炬火种采集团队中,有北京大学的刘伟、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邓磊、中央民族大学的阿依努等一批当时尚在求学的学子,大家经过短时间的接触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北京第2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是笔者第一次参与报道世界大型综合性赛事,当时还没能成为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的一员,从2005年教育部接手组团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后,笔者幸运地成了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的随团记者。

通过北京大运会的报道,深刻感受到了北京日新月异的变化和举办一场大型赛事给北京人民带来的好处——城市面貌大大改善,道路交通飞速发展,场馆设施不断完善,最重要的是,所有这些都为北京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北京大运会是中国第一次承办的世界性综合运动会,时任国际大体联主席基里安高度评价:“本届大运会是国际大体联历史上最成功的一届,高质量的体育场馆和一流的食宿确保了高水平的竞赛,浓郁的文化气氛给每一位参赛者提供了独一无二的体验。北京大运会把国际大学体育运动提升到了一个全新高度。”

2011年,深圳大运会打通连接世界的通道

2005年,作为《中国教育报》记者,笔者参与了在土耳其伊兹密尔举行的第23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采访报道。本届大运会是教育部第一次组团参赛,赛会充分展现了我国多年开展体教结合的优势——清华大学学生胡凯在男子100米比赛中大放异彩,以10秒30的成绩勇夺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百米金牌,成为我国第一位在世界性综合运动会上夺金的百米运动员。

2005年在土耳其伊兹密尔举办的第23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对于中国的体教结合之路来说,毫无疑问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大大增强了我国学校体育体教结合的信心。

時隔一年多,2007年1月7日,经过激烈角逐,中国深圳在意大利都灵击败众多竞争对手,获得了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举办权。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2011年8月12日至8月23日在中国深圳举办,记者再次成为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的一员。除了食宿在大运村,还以代表团媒体联络员的身份参加了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的入场仪式,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

对于在深圳12天的青春和友谊之旅,各国代表团给予了高度肯定和褒奖。印度代表团团长塞恩表示:“印度派出了由70多人组成的代表团,共收获2金牌1铜牌,奖牌总数名列第38,这个成绩都是在我们预料之外的。我们的运动员能在这里获得了这么优秀的成绩,这是个完美的结局。”

芬兰代表团虽然比赛成绩并不理想,但该团团长朱卡却说:“与各国运动员的交流胜于成绩。我们的队员来到这个城市都非常享受这里的一切,运动员们都想跟各国大学生成为朋友。”

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举办,给深圳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促进了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有形“工程”的发展,更带来了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国际化进程加速等方方面面的“软变化”,深圳可谓获得了盆满钵满的“大运财富”。乘着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东风,深圳持续向海内外集中展示了改革开放的窗口形象,彰显了充满创新活力的城市魅力和开放包容的国际化城市形象,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这个互动的舞台上找到了进一步前进的动力。

2023年,世界大运会的成都时刻

2019年,意大利那不勒斯当地时间7月14日晚,第30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闭幕式在圣保罗体育场举行,时任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席奥列格·马迪钦将国际大体联会旗移交给下一届大运会主办城市——中国成都,时任成都市委副书记、市长,第31届世界大运会成都筹备工作委员会主任罗强接过会旗。自此,世界大运会正式进入“成都时间”,记者在现场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2023年7月28日晚,在成都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上,笔者再一次作为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成员,参加了开幕式入场仪式。当东道主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最后一个进入赛会场地时,全场响起长时间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我们蹦着、跳着,挥舞手里的五星红旗。那一刻,由衷地感到骄傲和自豪,让曾经当过专业运动员的笔者,以另一种方式实现了代表国家参加国际大赛的梦想。

在成都大运会期间,不仅是笔者,几乎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成都人民“当好东道主,热情迎嘉宾”的真诚和热情,就像沸腾的成都火锅一样。“平时我潜入水中的时候是听不到声音的,但这次在大运会赛场我却真真切切听到了观众的助威声。”游泳运动员李冰洁说。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为世界打开一扇了解成都的大门。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教练员、官员以及随团人员,在本次盛会上都收获了独特的体验,不仅是体育竞赛,还有文化生活、城市发展、教育科研活动以及成都的美食,都让来自全世界参加成都大运会的人们为之惊叹。

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夏季大运会主任赵晶表示,大运会期间,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与各代表团进行了交流,得到的反馈是百分之百的肯定,“这不仅仅是对组委会工作人员的肯定,也是对大运会的肯定,更是对成都的肯定。”

8月8日,成都大运会的大幕缓缓落下,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以绝对的优势领跑奖牌榜,成都也以优异的成绩向全世界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来自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大学生选手满载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启程返回各自的家乡。大运会闭幕式上,国际大体联代理主席雷诺·艾德的那句“成都,我们爱你!成都,谢谢你!”久久回响在蓉城上空。

正如教育部学生体育协会联合秘书处秘书长刘立新所说:“从北京到哈尔滨、深圳再到成都,20多年来,我们始终秉承‘开放、合作、发展、创新’的理念,紧跟国际体育运动发展趋势,积极对接全球学生体育赛事发展体系,为推动国际学生体育运动发展注入了中国力量、贡献了中国智慧、提出了中国方案。”

中国举办世界大运会,将国际大学体育运动推上新高度

2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教育部的精心指导下,我国大学生体育运动,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蓬勃开展。笔者见证了近20多年来在世界大学生体育运动会上的“中国奇迹”。

2001年,中国在北京成功举办了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这是我国首次举办世界综合性运动会。这次运动会不仅为中国申办2008年奥运会做好铺垫并营造声势,更凭借精彩的表现、精心的组织、周到的服务,让世界看到了一届最大规模、最高水平、最具影响力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如果说举办北京大运会是一个转折的话,那么,先后成功举办2009年哈尔滨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和2011年深圳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则是我国大学生体育综合实力的最好证明。

“每一次在国内举办世界大运会,都是中国学校体育的一个巨大转折点。”教育部学生体协联合秘书处相关负责人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代表着青年和未来,号称‘大学奥运会’,北京、哈尔滨、深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举办权后,认真组织、精心准备、大力投入,成功举办了一届又一届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给中国学校体育留下了丰富的遗产,这也让国际大体联高层倍感欣慰,为中国政府和中国大学生體育协会的所作所为竖起了大拇指。”

我国大学生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也使得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的国际地位明显提高,在国际组织中的话语权进一步增强。一个显著的标志是,教育部原副部长章新胜2003年首轮便高票当选国际大体联副主席,这也是中国人首次当选该组织的核心职务。

20多年来,中国参与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程度越来越高,分量越来越重,话语权越来越大,这充分展示出我国在党中央正确方针的指引下,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大幅提升。而北京、哈尔滨、深圳和成都成功举办世界大运会,也反映出中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以及中国数千万中国大学生崭新的精神风貌。

2013年,在俄罗斯喀山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期间,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被国际大体联评为“全球最佳大体协”,这也是国际大体联自1949年成立以来第一次颁发这样的大奖。

“从20年前的盲从和跟跑、10年前的并跑,到今天在国际组织中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话语权的国际规则制定者与国际组织发展领跑者,中国大、中体协实现了‘三级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国在国际学校体育界已经具有了强大的领导力,中国大学生体协的国际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部学生体协联合秘书处相关负责人说。

通过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教体结合一条龙培养体育人才,一直是我国高水平运动队的目标和方向,经过多年努力,大批的大学生运动员从学校涌现。2005年,教育部首次组团参加世界大运会,清华大学学生胡凯便以优异成绩获得2005年第24届土耳其世界大运会男子100米跑冠军。2011年,深圳世界大运会上,我国更以金牌和奖牌总数第一的成绩傲视群雄。良好的运动成绩加上大国实力以及赛事的成功举办,这些都为中国大学体育赢得了更多加分。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相关人表示:“今后我们要创设更多的机会,让更多的普通大学生走出中国、走向世界,让他们在学习中成长,在交流中成长,享受体育给他们带来的乐趣,就像国际大体联口号所说,让‘今日明星’成为‘明日领袖’。”

大学体育是架起世界各国大学生之间友谊的桥梁,是增进不同宗教、不同背景、不同文化的青年之间互信和理解的最佳途径。近年来,我国参与了中美、中英、中法、中德、中俄、中东欧等6大人文交流机制活动,通过青年学生间的友谊赛、文化体验、座谈研讨、高峰论坛、外教讲学、境内外留学和培训等形式,开展多项体育和艺术系列活动。

2019年新冠疫情前,我国每年会派出60余个团组参加国际学生体育赛事、会议及交流活动。2015年,我们发起将每年9月20日定为国际大学体育日的倡议,并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我国在国际学生体育领域中的话语权不断增强,影响力不断提升,为国际学生体育事业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将以成都大运会为契机,深入总结经验、完善运行机制、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举办好国际大体联足球世界杯、国际中体联足球世界杯等国际赛事,积极开展多边双边学生体育交流活动,促进全球青少年学生体育交流互鉴,为国际学生体育运动发展作出新贡献、提供新动力、谱写新篇章。”教育部学生体协联合秘书处负责人说。

猜你喜欢

大运会运动会成都
大运会上的纺织力量
龟龟运动会
穿过成都去看你
春季运动会
数看成都
成都
get Shopty!我们的运动会
在成都
深圳大运会火炬
深圳大运会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