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中华之道,道中华之美

2024-01-04李万青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23年12期

李万青

【摘   要】中华文化符号是指广泛存在于中华文化中的特有标志,代表着中华文化的价值观和精神,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通过多维度、多层次、多样态的表达方式,将中华文化符号融入校园环境建设、课程实施和学生探究活动中,营造出包容性、多元性和传承性兼备的主流文化氛围。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领会中华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认同感,成为具有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底蕴的未来人才。

【关键词】中华文化符号;校园主流文化;民族自信心;文化认同感

中华文化符号是指广泛存在于中华文化中的特有标志,代表着中华文化的价值观和精神,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符号的类型多种多样,如:龙、凤、麒麟、狮子、花、鸟、山水等图案;汉字、成语、谚语等语言元素;春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等节日;故宫、布达拉宫、长城等建筑。这些符号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不仅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发展,还反映了中国人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等方面的理解和感受。在現代社会中,这些符号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意义。

学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应该以中华文化符号为主线构建校园的主流文化。实践证明,基于对中华文化符号的深刻理解和延伸,可以营造出一种包容性、多元性和传承性兼备的主流文化氛围。具体而言,可从校园环境建设、课程实施、学生探究活动等方面入手,借助中华文化符号构建沉浸式文化体验场域,使学生更好地领会中华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认同感,成为具有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底蕴的未来人才。

江苏省南京市朝天宫民族小学作为两度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的学校,把中华文化符号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以多维度、多层次、多样态的表达方式,构建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校园主流文化。

一、构建廊道文化,在校园行走中触摸符号

楼梯、廊道是学生每天都会经过的场所,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展示区域。以中华文化符号为主题进行文化展示和宣传,可以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之情,帮助学生了解和认同自己的文化根源,并构建鲜明的学校主流文化特征。

例如,在学校楼道的每个转角处,都有一块精心设计的展板,上面有一段凝练的介绍语、一张精美的主题图片和一组精彩的数字学习资源。泰山、老子、孔子、长城、故宫……这些由国家民族事务委认可并推荐的中华文化符号,都位列其中。学生每天从旁边走过,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长此以往,中华文化符号就会润物无声般地融入学生的生活。

这些展板上还叠加了数字内容,通过扫描图片,可以获得更为丰富的数字学习资源。或是专题文章,或是主题网页,或是精彩视频……这些资源极大地拓展了中华文化符号的传播力度、研究深度、探究广度。

二、打造主题文化,在艺术创作中活化符号

中华文化符号本身就是艺术创作的优质素材。它们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美学特质、广泛的适用性和表现力,可以为艺术创作提供丰富的创意和灵感。

因此,朝天宫民族小学在校园特色文化的构建过程中,以中华文化符号为主题,精心创作了一组壁画。壁画由南京艺术学院的大学生与朝天宫民族小学的小学生共同完成,内容以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公众号推文为蓝本,呈现了一组包含中华文化符号的艺术形象。学生采用画、贴、拼、塑、粘等多种技法,使用颜料、玻璃、黏土、棉线、塑型膏、玻璃纸、薄木片等材料,把这些材料的特质与表现对象的质感、美感完美交融,大大增强了中华文化符号的艺术感染力。同时,创作的过程也实现了多方面价值。

第一,从创作的主体来看,这是大学生携手小学生进行的艺术创作。对于大学生来说,帮助一所民族小学创造独特校园文化的过程,就是把专业素养和艺术才华运用于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的过程;对于小学生来说,亲历艺术创作的过程,在他们的心中播下了艺术的种子。

第二,从创作内容来看,这组壁画围绕中华文化符号展开。学生设计、创作的过程,就是对中华文化进行理解和创意表达的过程。大学生携手小学生创作壁画,共同构筑精神家园。各民族儿童增进了文化认同,增强了文化自信。

第三,从组织形式来看,这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以艺术创作为纽带,打造的一条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新路径。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实现跨越年龄区别、超越学识层次、打破校际界限、实现同步提升的一体化建设?这一组壁画的创作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并积累了成功的经验。

第四,从成果运用来看,基于壁画进行的课程开发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朝天宫民族小学的师生依托这组壁画开发了丰富多彩的课程。他们借助AR技术,在这组壁画上进行数字内容的创作。每一个中华文化符号的背后,都有一组图、文、声、像融合的学习资源,供学生学习和探究。由此,这组壁画就成了各民族儿童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载体。

三、创设班级文化,在沉浸体验中理解符号

以中华文化符号构建班级特色文化,不仅可以营造浓厚的班级凝聚力,还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朝天宫民族小学以中华文化符号为主题,构建起了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每个班一个主题,每个主题对应一组中华文化符号。学生根据不同的中华文化符号,设计特色班徽、班旗、班歌、班训等,体现班级的独特风貌、价值观念和精神气质,塑造班级文化形象。如长城、故宫、唐诗、宋词等,这些中华文化符号极具文化内涵,或形象生动,或意蕴深远,成为展示班级文化的重要元素。比如,各班用墙贴、灯笼、挂饰等装饰教室和走廊,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景观。此外,师生通过讲故事、唱歌曲、做手工、品美食、写书法、办晚会等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让中华文化符号在校园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以中华文化符号构建特色班级文化是一种具有实际意义和深远影响的教育策略。学校通过引入中华文化符号,营造了浓厚的班级文化氛围,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同时也为班级文化构建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参考。

四、创新数字文化,在自主探究中内化符号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已成为现代教育的趋势之一。因此,把校园内的中华文化符号数字化,并以之为基础开发丰富的课程,成为学校的重要教育举措。这也构建了一个讲好中国故事的特色窗口。

朝天宫民族小学校园廊道上的中华文化符号展板背后蕴藏着丰富的数字内容。以长城为例,扫描展板上的图片,就可以出现一个环状的菜单:视频解说、美图欣赏、美文品读、诗词精选……甚至还可以通过链接进入官方视频,看内容更为翔实的专题纪录片。这些数字内容都以AR技术叠加在物理展板上。学生借助手机或是平板,通过扫描图片,即可探索中华文化符号背后丰富的课程资源。未来,当AR眼镜普及的时候,学生还可以戴上AR眼镜,更便捷地探索这些数字内容。

校园的壁画上也用AR技术叠加了数字内容。学生扫描每一幅图,都可以进行学习、探索,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有一些图案还叠加了数字特效,或是腾空盘旋的飞龙,或是银光闪烁的宝树,或是漫天飞舞的花瓣……与壁画内容融为一体,虚实结合、亦真亦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探索的兴趣。新颖的学习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中华文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此外,数字学习资源还有一个无法比拟的优势:在同一个壁画作品上,不同的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或是爱好、特长,创作不同的数字学习内容。例如:同样是在介绍黄河的壁画上,语文教师叠加了关于黄河的美文品读、诗歌吟诵的数字学习内容;音乐教师把《黄河大合唱》之类的音乐作品叠加其中,供学生欣赏;美术教师把描绘黄河的绘画作品制作成数字学习内容,叠加其中,供学生模仿;学生可以把以黄河为主题的各类作品叠加起来,进行作品展示……这样一来,一组简单的壁画,就成了可以无限延伸的文化空間。在多样化的探索与实践中,中华文化符号背后蕴藏的文化价值与精神内核逐步融入学生的心田。

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也有助于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以中华文化符号构建校园主流文化,充分展示了校园文化公开性、大众性、参与性以及现场感的特点,极大地发挥了校园文化的巨大隐性教育功能,是全方位、全过程、全环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冯月季.中华文化符号的内涵、疆界与生成要素[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4(1):113-124.

[2]胡仕坤.文化符号视域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9(4):109-115.

[3]郑宏范.打造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   推进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J].党建,2023(2):11-14.

[4]王建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下的文化符号与视觉形象[J].民族艺术,2021(6):29-36.

[5]李冬冬.文化认同视角下中学校园文化培育和塑造的路径探讨[J].基础教育研究,2023(11):16-18,23.

[6]周继礼.红色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以革命老区学校为例[J].教育实践与研究,2023(11):101-104.

(江苏省南京市朝天宫民族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