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山也害怕、河流也害怕的,是什么?

2024-01-03安是

少年博览·小学高年级 2023年12期
关键词:沂蒙大河竹竿

安是

有的高山盘旋着千级台阶,要爬到山顶,即使什么也不带,也累得两眼冒金星、两腿直打战!

有的大河“急不可耐”,要是惹到它,就会被急流卷走;即使是看起来“性格温顺”的河流,有的也暗藏涡流,是河水中的“刺客”,让人一不小心就中招!

不过,这样的高山,这样的大河,它们也有“害怕”的呢!

在山东沂蒙地区,耸立着沂山和蒙山,奔腾着沂河。蒙山有一座山峰叫孟良崮,山体陡峭,顶部较平,传说北宋抗辽名将孟良曾屯兵于此,故而得名;沂河的支流汶河,水流湍急。所以,这里曾经不通车,也不行船,让商人叹气,让行人顿足。

这样的高山大河,会害怕什么呢?

1947年5月,解放战争打得正激烈。这时,一个个革命根据地已像蒲公英的种子,在中华大地上落地生根、发展壮大,其中,山东沂蒙地区的革命根据地更是发展得红红火火。国民党反动派坐不住了,他们集结了几十万人,向山东挺进,想要把那里的人民军队一网打尽。

所以,高山大河害怕的,是这些配备精良的王牌部队吗?

不,沂蒙的高山大河不害怕,人民军队也不害怕!他们要在孟良崮地区对国民党的精锐部队发起进攻。

战争的号角即将吹响。汶河边的村庄里,李桂芳如往常一样,同妇女们一起为战士们做军鞋、缝军衣、备军粮。李桂芳是乡妇女救国联合会会长,这个组织里全是追求进步的妇女。中国共产党来了之后,在当地开办学校,设扫盲识字班,不仅免收学费,还给家境贫寒的学员买课本、文具。妇女们也有了受教育的机会,不仅读书识字,还懂得了很多道理,都積极地干革命。

这时,一个十万火急的任务派给了李桂芳——天黑之后,军队要渡河攻打孟良崮,在此之前要建一座桥。

河水齐腰深,有二十多米宽。伐木和搭桥都需要人手,即使临时搭建浮桥,也要用渡船或浮箱代替桥墩。村里的男子不是当兵上了战场,就是支援前线去了。此刻距离天黑,还有五个小时。

但李桂芳坚定地点点头,接下了任务。

夜幕降临了,村里静悄悄的,没有热火朝天伐木架桥的声音,只有河水奔腾不息。一支队伍在黑夜中一路小跑,到河边才停下急匆匆的脚步。李桂芳仔细辨认后,高声喊道:“架桥!”

1、2、3……32名妇女跳下河,在冰冷湍急的水流中稳住身形,几人一组,用身体作为桥墩,扛起门板,搭起人桥。

战士们停在岸边,谁都不忍心踩着乡亲们的双肩过河。

李桂芳急了,大声喊道:“同志们,时间就是胜利,赶快过桥……”

战机不容贻误。眼含热泪的战士们,不得不穿着乡亲们纳的鞋,踏上乡亲们用肩膀扛起的门板,渡过河。直到最后一位战士过了河,身影消失在燃着战火的方向,这几十位英雄的妇女,才卸下劲,上岸,精疲力尽地倒在河边。

昼夜不息碾米磨面,日夜不停做军衣军鞋……这,是民心所向。

组成支前民工的队伍,用小车、毛驴向前线运送粮食、被服,用担架运送伤员,打扫战场,押运俘虏,修路架桥……这,是民心所向。

因为民心所向啊,高山也阻隔不了奔赴的脚步!沂蒙地区的乡亲们推着小车,运送粮食去前线。他们走出沂蒙大山,在山东、江苏、安徽三省,走过了近百个城镇和村庄,行程数千公里。在长途跋涉中,即使随身带的干粮已全部吃完,他们也不曾吃过一粒自己运送的军粮!

因为民心所向啊,小竹竿也能走上解放的路!这根小竹竿曾陪着他的主人乞讨过,是中国共产党安顿了小竹竿和他的主人。再后来,小竹竿又上路了——这回不是出去乞讨,而是陪着主人一起支援前线。水沟头—平度—临淄—蒙阴—临沂—徐州—萧县—宿县……一个个地名,被深深地刻在小竹竿上,不仅记下了主人作为一名支前民工走过的路,也呼应着淮海战役一路的胜利高歌。

在为了解放、义无反顾的人民军队面前,在拄着竹竿、推着小车的支前民工面前,在撑起一座座门板桥的妇女面前,高山和河水也害怕了——

征服它们的是一股磅礴的精神力量,那力量比高山还坚不可摧,比河水还绵长深远。这片“乡乡有红嫂,村村有烈士”的土地上,处处激荡着精魂、流淌着热血。沂蒙精神孕育出拥军爱民、鱼水情深的基因,直到今天,仍影响着每一个人。

今天,习近平总书记这样总结沂蒙精神:“革命胜利来之不易,主要是党和人民水乳交融,党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人民谋解放,人民跟党走,无私奉献,可歌可泣啊!沂蒙精神要大力弘扬。”

猜你喜欢

沂蒙大河竹竿
淮海战役,一根刻满地名的竹竿
大河奔腾
爬竹竿
韩国汉诗中的沂蒙历史名人形象研究
一根竹竿
大河奔流
描绘红色沂蒙新画卷
长竹竿的帽子
大河中的摇篮(上)
沂蒙妈妈与八路儿子的母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