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2022》:两年后的感动

2024-01-03戈宇

北京纪事 2024年1期
关键词:盛会奥林匹克冬奥

戈宇

2022年2月4日晚,绚烂的焰火点亮古都北京,北京2022年冬奥会盛大开幕;2月20日,冬奥会闭幕式在“鸟巢”圆满落幕。自“立春”起,至“雨水”终,无数精彩的瞬间让世界瞩目,无数惊心动魄的场景已载入史册!如今,距离盛会的闭幕已近两年,那些色彩纷呈的画面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然而随着影片《北京2022》的播出,关于北京冬奥的点滴记忆再次被点亮!

这部由张艺谋监制、陆川执导的纪录片《北京2022》,通过《疾》《勇》《融》三个篇章,以“北京 铸造赛场”“运动员 回归赛场”为主线,将镜头对准冰雪盛会台前幕后的所有冬奥人,关注他们最鲜活生动的冬奥故事,用最不为人知的细节、最叩击心弦的场面、最触动内心的情感,共同构筑起时代记忆的闪光群像。

影片的开始,镜头里一片冰冷肃清的严寒景象。因为疫情停运的航班、闭环管理的未知和压力、还有无数次大大小小随时召开的国际视频会议,会场上的各国代表常常因为坚持原则不肯轻易让步进而争得面红耳赤……影片向大家展示了在冬奥会的盛大热烈背后,是当时还没有退去的全球疫情防控的压力。

整部影片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不是激情澎湃的夺金时刻,也不是热情洋溢的观众群体,而是繁杂的各种准备工作,是辛勤工作的后勤保障人员。以往镜头里很少出现的无名英雄这一次成为了主角。一个几乎不会说英语的中国理发师、一个连续六次报道冬奥会的摄影记者……有一群中年男子让人印象深刻。他们在狭窄的宿舍里用水桶当冰壶,模拟着赛场上的选手像模像样地传球、射门,他们开心地笑着闹着。这群人是医务工作者,他们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已经连续81天没有走出过这座小小的医务站了!就是因为这些平凡人默默无闻的努力,成就了疫情背景下这场纯粹的体育盛事,每一个人的奉献都会在时代中留下不灭的印记!

运动员苏翊鸣、武大靖、任子威、羽生结弦、刘少林等也出现在了镜头里,但不是扣人心弦的比赛。他们在讲述着亲历重大赛事时感受到的压力与释然。连战三届冬奥会的武大靖在答记者提问时,坦诚地回应他所承担的期待和重压:“累。能不累吗?乌龟带壳还累呢。” 最终在本届冬奥会上摘下两枚短道速滑金牌的任子威,因为训练压抑赌气说道:“不练了!打完这届奥运会,怎么我都不练了!” 还有挑战4A失误,未能蝉联奥运冠军的日本花样滑冰运动员羽生结弦,在比赛后接受全世界媒体的质询时说:“如果大家能以此为契机,因为我而做出挑战自我的行动,我会引以为荣。”影片揭示了这些带着冠军光环的运动员坚强勇毅的外表下,也有着和普通人一样柔软的内心。

《北京2022》聚焦每一个真实鲜活的冬奥人,从场馆建设者到赛事组织者,从奥运会参赛者到志愿服务者。这里有用中国速度征服世界的运动选手、有放手一搏挑战自己的国际健儿、有克服重重阻力统筹每一个环节的组委会工作人员、有整装待发的开闭幕式表演者、有成千上万的志愿者……每一个参与者都用自己的努力与坚持,实现了突破和超越,最终成就了这场无与伦比的冬奥盛会!他们的故事值得被大银幕定格!

根据《奥林匹克宪章》,国际奥委会要求每届奥运会主办城市制作纪录影片。截至目前,奥运会官方电影已经超过40部,成為奥林匹克运动珍贵的历史档案和文化财富,生动诠释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

《北京2022》作为奥运会官方电影,历时三年拍摄制作,跨越八个国家,积累梳理了超过1000小时的高清素材。但影片里没有竞技体育惯常的激烈与刺激,而是用平淡自然的方式、简单质朴的语言,呈现了北京冬奥会背后的真实状态。这里没有掌声,没有鲜花,有的只是许许多多平凡人的付出与坚守,记录着“一起向未来”的精彩冬奥篇章。正如导演陆川所说:“影片里有你没见过的北京、没见过的冬奥。”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观看《北京2022》后表示:这部影片唤起了我对北京冬奥会的情感与记忆,也让大家看到了奥林匹克的精神。巴赫说:“真正无与伦比的北京冬奥会留下了精彩、令人印象深刻的官方电影。”

影片在放映前发布了一组群像海报,铭刻下北京冬奥赛场内外的精彩面容——2834名参赛运动员为荣耀而战,18000余名志愿者无私奉献,还有许许多多的工作人员、医务人员,日夜坚守、默默付出。

海报饱蘸红、蓝、绿三种光的色彩,让运动员、志愿者和工作人员在三色光的交织融合下汇成一束光,向世界奉献了一场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盛会。正如本次冬奥会的主题“一起向未来”所呼唤的:中国携五千年灿烂文明,与世界各国并肩携手,以奥林匹克精神互惠共荣,昂首阔步走向未来!

编辑 郎永

猜你喜欢

盛会奥林匹克冬奥
念奴娇·脱贫振兴庆盛会
我们的冬奥
喜迎冬奥
悦住冬奥村,保障展新观
美好的盛会韦小洁词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
极致奢华的珠宝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