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现状与改善对策

2024-01-02李紫楠

中国储运 2023年10期
关键词:物流大学生专业

文/李紫楠

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高校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以及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也受到了高度关注,相关能力的有效增强对于提升高校大学生的竞争优势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该项教育工作的高质高效开展不仅可以实现将内外因素进行有效结合,还可以将传统的被动教育转变为主动教育,从而为高校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充足动力。但是通过对高校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现状进行深入了解,可以发现其中依旧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下文将从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视角切入,探究该专业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以及自我服务的改善对策,旨在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高素质人才。物流产业的发展对于区域经济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要想全面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物流人才。因此,相关高校应当适应地方社会发展需求,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培养出可以满足地方社会发展战略需求的物流人才。良好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以及自我服务能力是当今时代发展对于高校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所以相关高校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对该项工作保持高度关注,从而为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为社会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提供充足动力。

1.帮助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实际价值

1.1 大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大学期间其迫切希望成为被社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在进入大学之后,大学生远离了家乡和父母,不仅没有了家长的约束,也无法得到相应的服务,在此过程中高校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也在不断增强,该种发展特征与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以及自我服务高度契合。并且当下社会人才竞争的激烈程度不断提升,高校大学生要想从该环境当中脱颖而出需要较强的综合素质以及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以及自我服务的能力,在相关能力素养的加持下,高校大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以及融入社会,并为社会发展做出相应贡献。

1.2 当代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大学阶段是学生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在大学阶段学生不仅知识面会得到进一步拓宽,其各项能力也将得到全面发展,为确保大学生可以更充分地适应社会生活,其需要在大学阶段不断进行社会实践,就社会当中的各种事物进行交流。可以说这是促进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帮助高校大学生养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以及自我服务能力在当下具有了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相关能力与当代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高度契合,并且能够一定程度上控制高校的教育管理成本,使得教育目标可以更有效地达成,另外高校大学生的各项能力也将得到显著增强,可以帮助其更好地适应社会[1]。

2.当前高校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从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视角来看,让相关学生具备良好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以及自我服务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在相关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总是可以发现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下文将结合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究高校大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以及自我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2.1 目标不够明确。通过对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进行了解,可以发现一部分学生缺少明确的发展目标,在进入大学之前没有对大学生活、学习进行合理规划,该种情况不仅会导致其在生活学习中迷失方向,还会严重影响其学习质量以及发展水平。在日常学习、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相关课程的学习内容无法与社会发展趋势进行有效匹配,导致其个人发展长期处于被动状态,随时都有遭受巨大发展危机的可能,自身综合素质也难以得到显著提升。

2.2 自控能力普遍较弱。基于当前国家教育形势可以明确,学生在高中阶段会受到非常严格的管控,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都会受到教师或者家长的约束。该种情况所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进入大学以后,由于生活中的约束力大幅度减轻,导致其学习态度会变得相对散漫,生活中也不会对自身行为进行严格的约束。通过对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进行了解,可以发现很大一部分的学生自律性非常差,严重缺乏自控能力,在校期间经常性出现迟到、早退以及逃课问题,学习专业内容时,积极性以及主动性都存在非常明显的不足。受到该种状态的影响,很多高校大学生都达不到素质教育对大学生提出的根本要求,更不用说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2.3 不具备自主学习意识。当前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存在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的问题,导致该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相关学生不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不光在课后不会复习相关专业知识内容,就连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也难以得到充分保障。绝大多数学生更加适应高中的灌输式学习,一旦要求学生自主开展学习工作可以发现其学习效率以及学习质量都相对较低。

2.4 服务能力有所欠缺。当今时代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从出生到长大都接受着家人的宠爱与呵护,进而导致学生的服务能力一定程度上出现退化,就连自我服务需求都无法有效满足。该问题所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也会对教师产生较强的依赖心理,需要教师对其进行监督管理,这对于高校大学生的未来发展会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

3.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有效改善对策

3.1 加强职业规划教育。为确保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以及自我服务能力可以得到显著增强,校方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其设置合理的发展目标,帮助相关学生明确自身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校方应当提高对职业规划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为该项教育工作的高质高效开展分配相应教育资源。实际职业规划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相关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个人特征以及学校的资源水平,为学生设置合理的发展目标,这可以帮助高校大学生对自身有一个更清楚地认知,转变其刚进入大学之后的迷茫状态,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其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相关物流企业进行参观,让学生对当下物流行业的岗位群有一个基本的认知,进而明确当下物流管理专业的实际人才需求情况。该项举措可以帮助学生对自身未来发展有一个更清晰的认知,高校相关教育工作者也能够对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进行优化设计,制定出可以同时满足高校大学生发展需求以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教学方案,使得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特色以及优势可以进一步凸显,并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2]。

3.2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以及自我服务能力的养成离不开正确三观的约束以及规范,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可以让高校大学生的思想以及行为得到更充分的规整,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高校各个专业都应当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进而为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以及自我服务能力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另外,正确的三观还可以帮助高校大学生转变对部分事物的态度以及自身的生活习惯,尤其是在当下复杂的网络环境当中,如果学生缺少正确三观的有效加持,其将很容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甚至为了一些极具吸引力的网络内容不惜逃课。该种不思进取的生活态度会直接导致大学生学业荒废,并且自身的精神状态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高校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学生正确三观的有效构建。

3.3 构建高校大学生自主管理体系。良好的校园氛围对于高校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以及自我教育能力的养成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在良好的校园氛围当中学生的知识文化素养以及综合素质都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因此,校方应当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加强校园内部文化建设,使得学生可以潜移默化地受到优秀校园文化的影响,帮助高校大学生养成独立自主的人格,进而以整个校园为基础实现对高校大学生自主管理体系的构建[3]。在对自主管理体系进行构建的过程中,校方应当注重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在信息技术的加持下,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以及自我服务工作都将得到更高效地开展,使得学生可以有意识地对自身行为进行约束,养成良好的生活以及学习习惯,并形成思想上进的良好品格,这对其未来实现高水平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3.4 提高实践教育水平。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以及自我服务能力实际价值的充分体现还是需要将其进行充分运用,所以校方应当进一步提升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育水平,让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当中对自身的各项能力有一个更充分的感受。校方可以联合相关企业在校内建设开放式物流创新实验中心以及实习基地,在实践过程中让学生基于自身发展目标对教育资源进行选择,实现学习工作的高质高效开展,使得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可以得到充分发挥[4]。另外为实现对创新型人才的有效培养,高校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应当为学生提供物联网、云计算以及智慧物流等新技术的体验区域,让学生自主选择新技术进行感受,使得自身可以获得良好的服务体验,进而有一个更加明确的未来规划。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确保物流管理行业人才需求可以得到充分满足,高校应当对该专业的教育模式进行优化调整,着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以及自我教育能力,让学生在大学期间就可以拥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并基于该目标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将自己培养成可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物流大学生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专业降噪很简单!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大学生之歌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