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现代综合物流助推阳泉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

2024-01-02白晓芳

中国储运 2023年10期
关键词:阳泉商贸枢纽

文/白晓芳

建设现代流通体系对整个国家来说,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能够助力传统商贸的业态创新,为国内循环的畅达奠定坚实基础;对一个省一个市来说,也是其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枢纽,通过物流空间的全新布局,能够提升经济发展、改善服务循环的能力。阳泉要紧紧抓住机遇,在京津冀发展空间格局和产业布局的调整与变化中,重新思考阳泉定位,努力服务京津冀,寻求新型特色化区域合作发展模式。这也是在山西中部城市群崛起背景下,建强阳泉东翼的必然要求。其中,打造现代综合物流是助力阳泉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必选路径,阳泉要构建起畅达优质绿色的现代物流网络,进而拓展阳泉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空间区位优势,更好发挥阳泉作为连接山西与京津冀的桥头堡、关键纽带作用。

1.阳泉打造现代综合物流的必要性

客观上讲,相比于石家庄、保定,阳泉在区位上距京津地区较远,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不是很明显,因此,要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现实需求找准融入切入口。鉴于京津冀产业的区际疏解转移是在区域内部进行的产业分工和布局的调整,既有政府推动也有市场驱动,因而,阳泉仍然具有承接在京产业疏解转移的机会和可能,其中,承接智能物流技术及成果转化,打造现代综合物流体系,是阳泉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的路径之一。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战略是南北向战略,可以带动东北、华北和华东地区的联动发展。阳泉是京津冀产品、物资向西部流动的重要关口,在此情形下,推进物流产业的智能化、现代化,不仅是阳泉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更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以及推动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形势要求,而且,现代综合物流体系的打造,能够补足阳泉区域产业发展差距短板,提升阳泉融入京津冀发展的可能。此外,阳泉具有相当大的交通区位潜在优势,进一步加快物流中转枢纽建设可以说是推动阳泉经济转型发展与产业结构跃升,并最终融入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重要着力方向。

2.阳泉打造现代综合物流的关键举措

阳泉要在现有规模的物流设施基础上,统筹推进物流综合运输网络建设,以夯实现代物流集约集聚发展的基础,提高物流资源的整合调配能力,推动物流产业的规模持续壮大。

2.1 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目前,阳泉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具备一定规模,在连接东西物流大动脉的过程中,大宗资源、能源与重工产品的流通是物流服务中的重点内容,应紧紧抓住阳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和山西省对阳泉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的支持,进一步发展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大宗资源产品、大宗能源产品及大宗重工产品的直接进出口物流保障能力。

2.2 建设区域信息集散枢纽平台。阳泉经济结构转型的过程中对于信息处理与服务的能力存在巨大需求,同时,阳泉要努力成为服务京津冀地区向西开拓的中转枢纽,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对于高效信息流通能力的迫切需求。阳泉现已经依托自身的优势开始相关尝试,要围绕物流枢纽节点建设,做好大数据与云计算等相关功能服务,全面提升平台载体功能,不断提升阳泉在信息服务领域内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装备优势。

2.3 加强中转枢纽的特色服务。(1)要做好特色餐饮、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等生活消费服务。阳泉要推动服务业的提升扩容就要夯实物流这一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来往于山西与京津冀的资源流、能源流与信息流需要在阳泉进行线路转换与产品转换,该过程中的往来人员必然会产生相当数量的生活消费需求,这是最基本的物流商贸配套保障服务。在阳泉推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积极促进现代物流业与商贸业深度融合,是塑造阳泉作为中转枢纽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切入点。要在提升改造商贸物流设施的基础上,注重在生活消费服务产品中打造阳泉的饮食品牌、文化品牌、生态品牌、旅游品牌,为基层群众与基层企业的创业增收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增强商贸物流领域中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2)要做好生鲜食品、大宗能源产品、重型装备品等货物储运服务。货物仓储过程中的保质保鲜与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高效,是中转商贸枢纽运转力度的重要支撑。阳泉应积极兴建与自身功能对应的多用途储备仓库,以及增强服务过程中的科技含量,注重增强多途径、多用途、长距离、大载量的物流能力,为京津冀地区向西开放及对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服务。积极为京津冀地区提供清洁能源供应,是阳泉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路径之一,阳泉要基于自身的煤炭、电力等优势产业,围绕京津冀产业向西扩散的路径与方向,推动形成新的产业布局体系。(3)要做好高铁列车、重载铁路列车、大型货运卡车等装备保障服务。阳泉要成为京津冀与中西部地区高效对接的中转枢纽,就要不断提升物流运输过程中的综合保障服务能力,这是成为中转枢纽的必备条件。既要积极注重组织攻关交通运输、货物集散、设备损耗、救援抢险等诸多环节中可能出现的各类故障的排查、保养、维修、替换难题,也要通过积极引进人才,并结合自身积累的制造业基础,在装备保障服务过程中应用最新科技成果,进而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创新。(4)要做好零件磨损、动力储备不足等耗损补给服务。在远距离的流通过程中,产品的耗损和逸散是必须面对的问题。及时的人力补给、货物补给、能源补给是科学调运、合理决策、规避风险的必要条件。在发展对商贸物流的耗损补给服务配套产业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劳动力、土地、民间资本等要素的潜力,契合纵深推进城镇化的现实需要,实现“产城结合”,激活基层经济发展动力。(5)要做好降噪、过滤、减排、去污、循环物流等绿色物流服务。结合资源型地区绿色发展的现实要求,阳泉在发展物流商贸的过程中,应尽量减少中转物流过程中不必要的要素浪费与杂质污染,同时也要尽量降低物流服务过程中的碳排放水平,创建绿色物流运输体系,努力建设中转枢纽服务过程中的循环经济模式,既要尽力做到不损害阳泉自身的生态环境,还要做到不损害服务对象的生态价值与健康价值。为此,可以考虑在阳泉增建支撑绿色物流商贸基础技术的研发机构,发展相关的绿色生态配套服务产业。(6)提升物流服务的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水平。现代流通体系的建设离不开物联网、大数据的助力,而且,商贸物流市场供求双方信息的及时更新、及时补充、及时扩散是信息要素参与中转枢纽建设工程的重要保障条件,它往往可以直接决定货流、资源流的流通方向、流通速度、流通方式的选择。在此过程中,要注意把商贸物流产业与信息技术产业两个方面的发展统筹起来,打造新型信息产业经济带,依托百度,建设大数据处理中心、云计算服务中心、高新信息技术产业化中心。基于阳泉在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智慧城市等方面的尝试与积累,阳泉具有一定的吸收和运用京津冀相应技术成果的优势。阳泉要加强对相关新兴技术在阳泉获得及时转化的支持,以使物流商贸产品实现更好的信息化、更高的自动化、更强的智能化,进一步降低中转枢纽的运营成本,提高阳泉作为中转枢纽的运营效率。

3.阳泉融入京津冀区域物流体系的着力方向

3.1 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一是加强铁路物流大通道建设。积极推进铁路通道建设,既要构建东西走向的铁路网,也要构建南北走向的铁路网,进而形成贯通南北东西的铁路网通道体系。二是谋划布局航空货运网络。研究谋划阳泉货运补充机场,探索开辟至国内主要物流节点城市的全货机航线,承接太原、石家庄及周边地区快递及其他商贸物流货物,并与铁路、公路等物流标准对接,打造航空物流中转基地。

3.2 构建现代高效综合物流体系。一是加快发展大宗商品物流。进一步优化提升阳泉运输结构和能级,深化“公转铁”运输结构调整。要利用阳泉现有铁路货运站场,整合周边地区货物资源,改建成为物流集散中心,开展多式联运、物流分拨等业务。鼓励有条件的铁路、公路物流站场,建设现代化大宗商品物流中心。二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物流。阳泉要在现有的建设载体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配套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不断增强冷链物流等农业供应链的物流管理能力。积极改造提升重点农产品物流集散、批发中心,要按照规划要求完成县级物流仓配中心和村级物流服务网点的建设。构建多层次的城乡配送网络,尽快实现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全覆盖,以农村商品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助力农产品的展示、销售、仓储、中转等业务,推动农产品在阳泉与京津冀之间高效流通,促进现代物流业与农业融合发展。

3.3 加强与京津冀地区物流的对接。阳泉要积极加强与京津冀地区物流的对接,加强与环渤海港口的合作。探索与太原、石家庄等周边城市联合建立智能物流网络,有效解决物流资源配置问题。要借助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和较为完备的路网优势,积极主动参与区域物流产业的分工,更大范围服务于全市、晋东以及京津冀等区域,着力打造现代高效的物流体系,进而成为中西部地区的生产服务型物流集聚区。

总之,阳泉要多措并举把现代物流业培育成为优势支柱产业,构建以综合物流为核心、专业物流为支撑,能够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现代物流体系,着力将阳泉建设成为环京津冀区域物流枢纽,为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进而助力提高京津冀与中西部地区的供需对接效率。

猜你喜欢

阳泉商贸枢纽
阳泉农业 开辟“硒”望富路
山西农大共建阳泉富硒机构
阳泉:绿色防控 统防统治
枢纽的力量
淮安的高铁枢纽梦
画像即墨商贸
枢纽经济的“三维构建”
《阳泉 草书赋》
商贸信息
商贸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