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悟生活:文学创作之根本

2023-12-30方红艳

金山 2023年12期
关键词:流浪生活

方红艳,《上海故事》主编,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故事专委会主任,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

感悟生活是文学创作之根本。何止是文学创作之根本,它可以放大到文学艺术的全部。

文学艺术是相通的。相通在哪里?什么是它们的共同点?一把二胡拉出的乐曲和一篇小说演绎的故事相通吗?是的,相通。相通在它们的起点:感悟生活。

阿炳的二胡曲《二泉映月》虽然没有明确的内容,但其传达的凄凉境界却与许多小说、诗歌和故事的内涵相通。余华的《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所表达的意境,与《二泉映月》所抒发的境界在本質上是相通的。因此,感悟生活是文学艺术的相通之处,是文学作者和故事作者的共同探讨对象,也是创作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感悟生活的“感”是作品鲜活的保证

故事也罢,小说也罢,都是叙事,都希望你进入它的情节故事,从而感动你、感化你,再牵动你的联想,让你得出某种感慨、某种结论。作者在生活里的“感”和读者在阅读中的“感”一脉相承。文学作品让你读下去并打动你的,是细节、情节和故事中的人物。比如,许三观这个角色,如果没有卖血的经历,他就不会如此鲜活。你感兴趣的是卖血的过程,以及过程里发生的所有事件。

人物就像在澡堂子里的人们,赤裸裸的都一样,只有穿上不同的衣服,做出不同的事情,才能区分开来。

故事和小说借助事件塑造了不同的人物,这些不同是从哪里来的?是凭空想象或者从天上掉下来的吗?显然不是。这些都是作者在生活中感悟出来的。有些作品立意不错,但是缺乏血肉,显得骨感。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很多,可能是因为从概念出发编造出来的,可能是因为所写内容不是自己熟悉的生活,自己根本就没有体验过。说到底,是没有经过感悟的过程。

感悟生活,反过来说,也是生活感悟。感和悟是并列的两种形态,一种是我们自己的生活,一种是我们身边的人、社会、国家发生的生活。我们首先是感觉它,再是感受它。感悟又是递进的结构,先有感,再有悟。没有感,何来悟?悟不是凭空的,更不是悬在半空的。

作品是否鲜活且有意义有深度,在于如何“感”——感觉到最细腻的地方,感觉到它的脉动,更在于“悟”——悟出其中隐秘的“道理”“理念”“哲学思考”。

“感”越有血有肉,“悟”就可能越接近大彻大悟。

我们以《上海故事》刊发的一篇故事为例,从中体会感悟之间的关系。

《夏日恩怨》故事简单而独特。故事中的“我”是一个高考失利的农村男孩,在父亲的期望和自己的失落中,选择下地干活。但是,他的倔强输给了自己的身体,他在山坡上重重摔伤。父亲却没有怜悯,反而冷冷地扔给他几句话:“庄稼地里,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干的。你是块什么料,自己还不知道吗?”这几句话深深刺伤了男孩的心,他重新回到了学校。

若干年后,男孩小有成就,父亲却因中风躺在床上,家人竭尽全力为他治疗,父亲却选择“躺平”。男孩来到父亲床前,也冷冷地扔给他几句话:“你忘了那年夏天,你对我说的话?我觉得,你也不是躺在床上的那块料!”父亲震惊的同时深受刺激,在母亲的搀扶下,父亲倔强地进行训练,最终得以康复。

这个故事获得了“东丽杯”小小说奖。作者经历了作品中全部的失落和痛苦:地不是人人都可以种的,自己连种地也不配。父亲是撒气也是激将,父亲扔给儿子的那几句话,等于朝儿子心里“捅”了一刀,目的是让他振作起来。后来他也“捅”了父亲一刀,异曲同工的两个事件构成了一篇较好的作品。

我们来猜想和判断这个故事的写作起点在哪里。作者的农村生活经历,考不上大学,种不了地,父亲扔给他的这一“刀”的打击或者类似的打击,这些都是作者的真实感受。但是,只有一“刀”,既不是小说,也不是故事,这只是作者自己的“感”,只有通过生活的“悟”,从许多道理之中悟出了一种道理,又有了还父亲一“刀”的奇思妙想,才让作品成功升华。

作者由感而悟,形成了作品灵魂和肉体的统一。有励志的元素,有报仇的元素,有激将的元素,有一报还一报的意思,你怎么想都可以。作品带动读者感慨和思考,这就是感悟的力量,让作品从生活中来,又高于生活,引领读者进入一个新的思考空间。

二、感悟生活的“悟”是作品高下的关键

我们生活在世上不能浑浑噩噩,需要不断反思、总结、领悟、进步。作家的创作也是如此,不同的是,作品需要更加领先,更加概括凝练、富有哲思。《阿Q正传》有的人读过,有人未必读过,读过的也可能忘记了许多内容,但阿Q精神是不会忘记的,它已经脱离作品独立存在了。只要人类存在,阿Q精神就会存在。还有卡夫卡笔下的那只甲壳虫,甲壳虫的生存状态也与人类共存。还有那套中人、皇帝的新衣等,都成为了文学的经典,这些典型人物的典型精神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关于《西游记》,虽然其主旨是对反抗精神的歌颂,但随着对生活的深入理解和感悟,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的层次。比如,在孙悟空马上就要铲除妖孽的关键时刻观音菩萨的及时出现,很多的妖怪都有深厚的背景等,这些都反映出社会的复杂性和人性的矛盾。

上述一切的产生离不开感悟的“悟”,都是悟的结果。感和悟的关系很像肉体和灵魂的关系,灵魂的滋养是游走在肉体之中的,太骨感,没有鲜活的细节和情节这些感性的东西,灵魂安能存在?

说到感悟生活,我想到作家三毛。三毛的作品基本上都是写自己的,写自己心灵感悟的。她把生活感悟和表达感悟完全融为一体。她“流浪”了几十个国家,寻找心灵的自由和理想的境界。她的《橄榄树》正是她寻找求索的记叙: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么流浪

流浪远方,流浪

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

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

为了宽阔的草原

流浪远方,流浪

还有还有

为了梦中的橄榄树,橄榄树

……

流浪远方,流浪

橄榄树是什么,代表什么,象征着什么?三毛并未给出明确的解释,而是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小鸟、小溪、草原,这些都是常见的事物,为了它们值得去流浪吗?究竟为何去流浪,是为追求自由吗?还是为心灵的释放,获得心灵宁静?这是三毛作品“悟”的魅力。

故事的“悟”也是一样的,往往越空灵,涵盖面越大,给读者的想象空间也越开阔。

作品里的“悟”有时候很难说清楚,但好的作品里一定有“悟”。读者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像阅读名著各有各的说法一样。

近年我在审稿时发觉,来稿很多,好稿子很少。原因或许是这一代故事作者的感悟能力比上一代弱,或许是互联网的信息爆满应接不暇,到处都有故事,都有素材,但作者都没有沉下心来去深思再深思。当一个社会热点出来很快就有多篇相关题材的故事出现,结果便是雷同撞车。这种没有独立的生活,也没有独特感悟,以一种模式创作出来的故事,不雷同不撞车才怪。

除了雷同的过于陈旧老套的稿子,来稿中还有两种倾向:一种是故事有情节,“血肉”尚可,可读性不错,但是作品没有“意思”,没有那种隐含的理性思考的统领,也就是欠缺立意。另一种是主题先行,有些作者在创作时,过分强调立意,导致作品变得空洞和虚假。他们可能认为,一个高大的立意就能使作品脱颖而出,岂不知过分高大的立意,没有生活中的“悟”来支撑,就成为另一种失败。

三、感悟生活的“感悟”在創作中的运用

作家的作品千差万别,原因是人生经历不同,文学视野不同,关注的视角也不同,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也就有了高低之分。作品的高低也就是作者感悟能力的高低。

在文学创作中,感悟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在创作中,“感悟”究竟该以怎样的“面孔”出现?如何让感悟引领作品的完成?这是我们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剖析一个作品的初级阶段,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构思阶段,来更深入地理解这个问题。

我有一位作家朋友,他总是想得多,写得少,但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从未被退稿。

1980年,他的处女作短篇小说发表在《中国青年报》上,由中央广播电台配乐播放。

他的第一部中篇小说在《上海文学》发表,并获得了“上海文学”年度奖和安徽首届政府文学奖。

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正在创作,他用了三年时间才完成小说的整体构想和内容的布局。最初他想要写一条小狗,起因是他写过一只猫,大家很喜欢看。从他打算写狗开始,他就时常和小狗朝夕相处寸步不离,去感受狗的喜怒哀乐和狗的一切。

这是感悟生活的“感”,但“悟”也已经悄然开始。他“悟”出,只有把自己一生最精彩的东西与狗融合,小说的分量才能上升一步。然后,他把所有准备纳入作品的故事进行全盘思考,思考清楚这部作品“是什么”,再根据结论去修正所有素材,达到“相对统一”的状态。

通常来说,作家先有对生活的感受,然后才会有所领悟。但在作品形成的过程中,感受与领悟往往是并行发展,相互促进、相互修正的,它们如同两条紧密交织的线,共同构成了创作过程中水乳交融的状态。

在这个过程中,作家不断将自己的生活体验与对生活的领悟融入作品,使得作品逐渐丰富和深化。这种状态无法用简单的“大马拉小车”或“小马拉大车”来形容,因为它是一种动态的、复杂的、不断演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家只有不断挑战自己,才能提升作品的深度和广度。

总结:感悟生活是文学艺术的根本,也是作品的源泉。“感”是感性的,感性越强烈,作品就越有感染力。“悟”是理性的,理性的光芒越深邃,作品的内涵就越丰富。作品如果在构思阶段没有处理好,再进行“悟”,可能就已经迟了。最后,作品中的理性不易张扬,尽可能渗透到“血肉”里,让读者难以分辨又时时刻刻感觉得到作品灵魂的存在。

猜你喜欢

流浪生活
流浪
视觉
流浪的歌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给远方
无厘头生活
遇见一只流浪猫
流浪的星星
水煮生活乐趣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