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建筑专业学生课程思政教育探索与实践
--以“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课程为例

2023-12-28于德国盘锦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盘锦124000

安徽建筑 2023年12期
关键词:育人思政职业

于德国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盘锦 124000)

0 引言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二十条》)于2019 年4 月由国务院印发,第十九条中指出[1]:“指导职业院校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活动,推进职业教育领域‘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2],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努力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3]”。2020 年5 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 号),指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5]”。

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工程,所有的专业课程都有思政育人的功能,所有的课堂都是思政育人的主渠道。因此,要立足于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建立健全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体制机制,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6]。

1 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培养复合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专业必修课程。建筑工程专业培养的学生主要工作岗位为施工单位的施工员,只有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及具有创新思维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1.1 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

由于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定位主要为施工现场的施工员,有一些施工现场远离市区,条件比较艰苦。因此,在专业课的日常教学中,在学生学习专业的同时,融入课程思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1.2 协同育人的要求

职业素养是指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职业意识等在内的,在从事某一职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这些素质是职业的内在规范,也是职业的内在要求。每个学生在事业上要想取得成绩,一定要有很好的专业素养。职业素养的形成,不是一门专业课程就能完成的,而需要整个建筑专业课程协同联动,才能实现共同育人。

2 课程思政设计

专业的构成要素是课程,课程思政的育人作用应该建立在专业建设的基础上,需要强大的学科建设支撑。对于涉及到的重大工程和科技发展成果、科学家或模范人物的事迹,需要综合考虑课程特性和建筑专业的形成背景、发展历程、现实状况和未来走向,挖掘其中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使命感、责任感、爱国精神、工匠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元素融入到专业教学之中。

课程基于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标准等内容,结合建筑施工员岗位技能要求,将课程划分为六个模块,采用项目化教学实现专业知识与岗位能力以及岗位素质的匹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土力学相关计算,阅读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组织现场地基基础相关工程的施工,并能够提出创新性的建议,为未来从事建筑工程施工员等相关工作奠定基础。针对学生各方面的分析,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以项目、案例、活动为载体,运用任务型课程,将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课前,教师在线上布置课前任务、发布思政案例讨论,学生完成课前预习;课中,教师采用项目化教学法,用具体的工程案例引入内容;课后,教师通过发布课后任务,对学生进行巩固提升。将思政元素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各个环节,制定教学考核评价的全过程指标体系。通过教师的不断引导来提高学习兴趣、启发思考。

本课程通过引入实际的工程案例以及视频、图片等资源,给学生以直观、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更好地引出思政点。

教学案例1:随着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很多工程都涉及到基坑工程的施工。通过引入基坑坍塌的工程案例,如果在施工过程中不规范操作、不提前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就会造成事故并导致人员伤亡。所以为了保障人身安全以及降低安全事故概率,作为工程技术人员要重视安全文明施工,同时要做到爱岗敬业,具有规范意识。

教学案例2: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是建筑工程项目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有坚实牢固的基础,才能承担起上部建筑物的荷载。在深基础的施工中,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引入“在建的高层建筑倾倒事件”的视频,分析事故产生的原因,使学生明白,在今后的工作中既要有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也要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表1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课程目标及思政融入

3 实施保障

3.1 提升教师素质,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作为三教改革的主力军,教师承担着育人的主要任务。首先,观念有待转变。很多专业课老师认为,只要把专业讲好,专业老师就完成任务了,思政教育就应该由思政课老师来完成。但是,思政教育不应该仅仅是体现在思政课堂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专业水平越高的人,如果德行不够,那他对社会的危害远比其他人要大得多。其次,要不断提高自己思政水平。专业课不仅要融入思政,还要有专业,不能为了思政而思政,要润物细无声。最后,要重视教师团队的建设。要重视教研活动,推进课程组建设,集思广益,定期研讨,分享和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

3.2 丰富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课程内容大多偏向理论,尤其是前面的土力学基础知识部分比较抽象,学生较难理解。在传统讲授法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模拟教学法等,并借助信息化手段辅以视频、图片等资源。课前、课后借助学习平台、微信和QQ 随时与学生交流和沟通。在这些教学方法中,将专业和思政紧密结合起来,比如通过引入超级工程--上海中心大厦,使学生既了解桩基础,同时也感受到国家建筑业的飞速发展,感受到祖国的日益强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工程案例的引入,使学生在了解专业的同时感受到要有严谨的工作作风、要有大国工匠的精神、要注重团队的合作等。

表2 教学评价表

3.3 深挖思政元素,匹配课程专业内容

教师要通过多种方法、多种渠道深入挖掘政治思想元素。一是请进来,由学院层面邀请思政改革成果显著的业内专家来校授课,与教师交流,使教师的思路更加开阔,使思政水平、育人水平更上一个台阶;二是走出去,通过参观纪念馆、会议旧址等红色基地,传承红色基因,厚植教师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增强政治意识,深挖思政元素,同时,教师要积极参加思政教学和改革的会议或活动,开拓教师的视野;三是重积累,要时刻绷紧思政元素这根弦,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时刻留意和收集与课程专业内容相匹配的思政元素,比如早间新闻、学习强国、时事政治等新闻媒体和平台,学校里面的五一奖章获得者、优秀教师、优秀毕业生的事迹等。

3.4 增加思政考核,突出多元考核评价

考核内容综合化、考核形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分标准导向化。改革传统的考核手段和方法,采用过程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过程考核主要对课堂表现和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重点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思政表现,关注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结协作意识和精益求精的精神等,对于思政表现不合格的学生不允许参加期末的考核。同时,结合组内评价、组间评价、教师评价、平台评价、企业评价等,综合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各个环节的表现,从而实现过程多元化评价。强调“学中做”“做中学”“思政浸润”,加强学习过程管理,提高学习质量。

4 结语

通过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工匠精神、家国情怀”为思政主线,深入挖掘蕴含在“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对课程中的思政内容进行优化,使学生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上有更好的提高。重视专业教育与课程思政教育的融合,培养学生勤奋努力、奋发向上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献身国家建设事业的情怀和使命感。课程思政教育不仅是思政课程或一门专业课程的任务,而是整个专业课程应该联动起来,才能起到协同育人的作用,完成人才培养的目标。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职业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