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多元需求背景下的深圳市龙华区世纪广场改造实践

2023-12-28张忠起

花卉 2023年24期
关键词:龙华区中轴世纪

张忠起

(深圳市蕾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00)

0 引言

传统的城市广场设计往往过分关注其城市形象的作用,容易忽略生态、市民活动的功能,所以出现了很多形象化的广场:大轴线、大铺装、大雕塑、大喷泉,空旷而缺乏活力,尤其是在炎热的南方城市,很难聚集人气。在开放共享的背景下,景观设计手法从侧重于具体地块、具体功能的空间设计,向全域全要素整体统筹的模式转变,要求设计师从更大尺度、更广视角、更全要素进行综合分析,以全局性、系统性思维提供景观综合解决方案。世纪广场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进行的改造提升工作。

1 项目背景

世纪广场位于深圳市龙华区政府前,占地4.7hm2,广场的西侧是龙华区政府,东侧是城中村,南侧是住宅和天虹商场,北侧是观澜美术馆,处于横坑-茜坑水库东西向城市绿轴和南北向观澜河水轴的十字交叉口位置,是城市重要的生态节点。同时,它也是龙华区重点片区鹭湖科技轴线上的重要节点,承担着东西向城市衔接的功能,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龙华区城市形象的代表和核心节点。2017 年,龙华区正式挂牌成立行政区,被定位为“转型升级典范区、特区一体化示范区和现代化、国际化中轴新城”,原有广场无法匹配中轴新城的形象,基于此,开始了世纪广场的改造提升工作。

2 现状分析

2.1 场地优势

优势如下:①格局完整。整个区域,有着非常完整的风水格局,区政府背有靠山,前有金水环抱,明堂为世纪广场,开阔明亮。②生活氛围浓郁。世纪广场周边500m 范围内,多以住宅、商业、城中村为主,人口数量达到4.38 万人,生活氛围浓郁。③大树成荫。广场的北侧种有凤凰木,胸径在40cm 以上,树形饱满,冠幅舒展,但因为树根周围被铺装覆盖,根系生长的空间不足,长势一般;广场的南北两侧,靠近市政人行道的位置,种有常绿树小叶榕,胸径在80cm 以上,树形饱满,遮阳性好,但因为气生根的问题,导致周围的铺装被破坏,经常翻修。④在地文化。广场内有百家姓主题大门,由100 块镶有百家姓字体的花岗岩组成;有十二生肖主题灯,以镂空雕刻的方式罩于石柱之上,置于广场中轴两侧;有十二星座石雕,置于广场中轴。

2.2 场地劣势

劣势如下:①使用率低。4.7hm2的广场面积里硬质化率达到了72%,使得场地大而空旷,又缺乏足够的遮阳,这对于居住在南亚热带气候环境下的深圳市民是极度不友好的,使用率低下。②形象破败。广场建成已20 年之久,广场的设施,包括文化设施、铺装、坐凳、配套建筑等,形象破败,无法代表龙华区新城的形象。③可达性差。广场的四周和市政人行道之间种有绿篱,割裂了广场和周边用地的联系,市民难以到达。④活动场地不足。广场中轴大而空,被硬质的铺装和下沉的水池覆盖,缺乏实际功能,其他区域被整形的绿篱分割为若干个地块,市民难以到达,且无法开展活动,整个广场缺乏活动场地,留不住人。改造前的世纪广场全貌如图1 所示。

图1 改造前的世纪广场全貌

3 多元需求

3.1 人群画像分析

通过大数据,对广场周围使用人群进行科学全面的分析。人口密度为2.6 万人/km2,密度较大,是深圳市的2.3 倍;性别结构方面,男多女少,男性是女性的1.3 倍;年龄结构方面,25~44 岁人口占比81.76%,人口偏年轻化;受教育程度方面,专科及以下人口占比达92%,受教育程度低;收入水平方面,4000~7999 元/月收入占比最高,为42.87%,低于深圳市的8605 元,但消费水平较高,与深圳市平均消费水平相当;职业结构方面,专业技术工作人员占比最多,为46.95%,管理者和企业主占比最少,为0.76%。

3.2 市民需求分析

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市民代表集中座谈等方式,实地了解周边居民对于世纪广场未来的诉求,通过调研结果的梳理,市民诉求排名前五位的是儿童活动、健身、广场舞、下棋、厕所。

3.3 政府需求分析

世纪广场位于龙华区政府前,是龙华区重要的政府活动举办地,包括升旗仪式、城市大事件、紧急避难等,需要一定面积的硬质场地。

4 设计理念

4.1 前沿设计理念

通过对国外诸多城市广场的分析,广场的形象不再只是大大的铺装、严格的对称式,而是更多的绿色、更多的功能、更多的活力,是城市中非常热闹的场所。国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来“公园城市”的理念,人们走出家门就像进入一个大公园,更多的考虑市民活动的需求,吴岩等[1]对“公园城市”的理念内涵和实践路径也已经做了很多的研究。同时,深圳先行先试,在城市绿地空间融入运营,让场地的活力再一次得到升华。

4.2 公园化的广场理念

基于对世纪广场面临的多元需求分析、现状优劣势梳理及国内外前沿设计理念的解读,提出“公园化的广场”设计理念,探索一种多要素融合的设计方式,以满足多元的需求,让广场既能发挥城市生态节点的功能、城市形象的作用,又能适应不同年龄、不同兴趣、不同文化阶层的市民开展多种活动的需要,是项目设计的重点考量[2]。

5 总体设计

5.1 满足生态与市民活动需求

世纪广场北区(图2)需要兼顾城市生态连接的功能和市民活动的需求。北区现状有不少的凤凰木,本身具有较好的生态本底,同时,广场北侧是美术馆,艺术氛围浓郁,生态和艺术,在这里交汇。具体设计上,利用简洁的路网,加强广场与周边场地连接的同时,划分出了不同的绿地,遵循土方平衡的原则,形成生态草坡和雨水花园。疏林草坡,考虑市民露营、日光浴、飞盘等活动的需要。雨水花园,以低势绿地的形式,收集周围场地的雨水,自然下渗,同时,在广场排水管的末端,设置蓄水模块,净化、储存雨水,用于广场绿化的浇灌和路面冲洗等,遵循海绵城市的生态理念。同时,在凤凰木树下、雨水花园旁,设置了供人休息的圆形座椅和长条坐凳,让人们停留下来感知自然。整个北区,融合了城市生态和市民活动需求,成为联系东西向城市绿轴的生态节点,同时为市民提供生态型的活动场所,感受轻松惬意的氛围[3]。

图2 世纪广场北区

5.2 满足形象与市民活动需求

世纪广场中轴(图3)要兼顾龙华区城市形象和市民活动的需求。具体设计上,中轴的西侧设置多功能旱喷广场,有镜面水景、音乐喷泉、互动喷泉、铺装等不同的形式,既能满足政府升旗、紧急避难、重大活动举办等需要,也能让市民参与进来,与水互动,开展广场舞、广场书法、健身运动、传统文化盛会等活动,同时,旱喷水景也能够降低广场的炎热程度,改善广场小气候。中轴的南北两侧设置长条整石坐凳,为市民提供休息、观赏的空间,同时,种植常绿树香樟,全年提供遮阳。整个中轴,融合了政府的诉求、城市发展的形象要求,同时兼顾市民使用的舒适度,成为广场的活力中轴[4]。

图3 世纪广场中轴

5.3 满足全龄活动场地的需求

世纪广场的南区,为不同年龄、不同兴趣、不同文化阶层的市民提供多样的活动场所。广场的南侧是居住区、商业、幼儿园,东侧城中村的市民也通过南区进入广场,因此,在南区设置了全龄活动场地,包括儿童活动场地、儿童科普场地、老年健身场地、老年下棋场所,结合配套建筑打造青年健身场地和室外表演剧场。同时,在南区设置了配套服务建筑,功能包括书吧、咖啡、室内健身、厕所、管理用房等,建筑的布局采用分散型的设计手法,目的是削弱它的体量,和景观更好地融合,对于景观建筑的设计手法,崔愷[5]对景观建筑的设计要点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整个南区,考虑南方炎热的气候,采用的是林荫式广场的手法,种植了100 棵乔木用来遮阳,活动场地和配套建筑融入其中。

6 项目亮点

6.1 智慧化管理系统

在公厕、绿化浇灌、管养维护方面,融入了科技的手段,实现了广场的智慧化管理。

6.2 保留场地记忆

保留原有场地的十二生肖灯罩,置于广场的东侧,做成灯柱;保留原有的十二星座,置于广场的南区,以跳格子的方式,打造儿童科普场地,寓教于乐;延续原有场地的百家姓记忆,结合儿童活动设施,打造百家姓互动墙,科普传统文化;广场的圆形建筑设计灵感来源于客家围龙屋的演绎,同周围的区政府大楼和龙华美术馆的弧形相呼应[6]。

6.3 创意的板根解决

利用连续的架空木平台,预留出小叶榕根系的生长空间,解决小叶榕板根难题,同时成为老年人下棋和儿童攀爬嬉戏的场所,化不利为亮点。

6.4 简洁的路网设计

通过简单直接的路网,连接广场和周围场地,通过弧形路连接广场的北区、中轴和南区,形成一个整体,市民可以快速到达广场的任一角落。

6.5 多彩的绿化种植

整个广场保留了原有的小叶榕、凤凰木等大型乔木,同时,补植凤凰木,每年夏天是一条非常壮观的“红飘带”,和观澜河相呼应;种植紫花风铃木,保证秋冬季节有花可赏;种植麻楝等常绿乔木,结合活动场地布置,保证遮阳。整体的绿化种植,形成一年常绿、四季有花的效果。

6.6 丰富的广场活动

广场中轴的多功能旱喷,成为元宵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活动的举办地和市民健身运动的场所;利用建筑设计预留出的室外剧场,成为年轻人小型音乐会的举办地;利用广场树阵预留的弹性空间,成为夜市经济打卡点;保留现状大树打造的疏林草地,成为市民露营的场所,等等。世纪广场开园后,热闹的人气超乎大家的想象,不同的人群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场所[7]。图4 为改造后的世纪广场全貌。

图4 改造后的世纪广场全貌

7 结语

景观的价值和使命在于连接,通过巧妙的手法,连接人与场所、城市和自然。在国土空间规划多规合一和“公园城市”建设背景下,广场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更加系统、更加整体,以更高视角介入设计。在此背景下,景观不再只是一个专业,更是一种解决方案,解决复杂的城市和环境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在满足生态、形象、功能以及后续运营等多元需求的解决途径上,世纪广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猜你喜欢

龙华区中轴世纪
一线中轴,承古通今
深圳市龙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
Talking about Seasons
湾区枢纽,四心汇聚! 广州中轴之上,发现全新城市中心!
城市中轴之上,“双TOD”超级综合体塑造全新城市中心!
世纪赞歌
What Are These People Doing?
数字经济+中轴力量,广州未来十年发展大动脉在这!
20世纪50年代的春节都忙啥
1999,世纪大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