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写融合”视角下的初中语文教学策略探究

2023-12-26黄丽梅广西南宁市隆安县实验中学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3年18期
关键词:读写融合语言表达写作能力

■ 黄丽梅(广西南宁市隆安县实验中学/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阅读和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将其作为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掌握写作技巧,学习语言表达方式,从而促进学生形成具有个人特点的写作风格,提高写作能力。为此,教师应该将两者联合起来,落实读写融合教学理念,从而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进行系统化培训,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

一、“读写融合”的应用意义

读写融合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和学习模式,有利于学生深入文本内容,挖掘文本知识,积累文本素材,从而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让阅读为写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显示,读写融合的应用意义如下。

1.构建课堂读写融合教学

阅读和写作是语言表达的两种不同形式,阅读重在读的过程,写作重在写的过程,但不管是读还是写都在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共性以及联系,是学生思维和语言素养的重要体现。但是,在现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习惯性地将阅读和写作看作两个完全独立的部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也就相对分离开来,这样的教学方式显然是不合理的,削弱了阅读和写作锻炼学生思维的价值。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读写融合能够构建起课堂阅读和写作之间的联系,扩大课堂容量,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写作的技巧,在写作中反思阅读的乐趣,从而双向促进,共同提升。

2.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阅读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发现阅读文本的内涵以及其中包含的情感。写作是学生思维的输出,能够让学生借助书写的过程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从而体会文字的价值。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是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因此,将两者融合在一起,能够让学生在文本的阅读和书写中更进一步对文本进行思考和探究,能够让学生认识到阅读和写作的价值,从而在读写结合中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3.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喜欢将阅读和写作分离开进行教学,导致阅读和写作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学生体验感不强。尤其是在写作教学中,很多教师不重视写作教学的重要性,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却难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而当我们将阅读和写作融合起来的时候,就为学生创建了全新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在阅读学习中写作,也可以在写作中阅读,大大提高了阅读和写作的教学价值,教师可以基于此挖掘更多创新性的教学方式,使语文教学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教学方式的创新也能够很好地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给语文教学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

二、“读写融合”视角下的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1.通读课文,明确构思方法

在对新教材版本进行研究后发现,能够选入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都具有清晰的文章思路以及特殊的文本内涵,对学生思想品质、情感发展等方面具有有效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对单元整体实施教学的时候,学生能够深刻地感受到每一个单元都围绕着一条情感主线,单元中的文章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也能够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对单元主题进行诠释。因此,在读写融合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先从文章入手,基于单元主题,引导学生通读全文,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应用的写作结构,认知单元主题视角下文章体系的书写层次,从而让语言表达更加贴合写作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通读全文的时候应该按照“了解单元主题—挖掘文本结构—列出写作提纲”的顺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写作前就对所学文章产生基础的了解,同时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重点,从而让阅读过程为写作提供参考,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例如,在学习《纪念白求恩》的时候,教师要熟悉本篇文章的行文思路。在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的结构进行分析,文章第一段简单地介绍了白求恩的生平,为后续内容做了铺垫,在读者心中树立了一个伟大的具有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的英雄形象;紧接着,文章的第二段和第三段对其身上的革命精神进行举例说明,展现出主人公的职业精神以及个人信仰;而最后一段则对文章进行总结,道出了作者对白求恩的高度评价。通读的过程,让我们看到文章的每一个段落都有其明确的中心,并且围绕着文章主旨展开解说,本文行文思路清晰,结构完整,值得学生在写作中学习。因此,在通读完课文后,教师就可以趁热打铁,基于本篇文章的结构,引导学生以“纪念 ”为主题,设计一篇文章的大纲,大纲的思路就可以模仿本篇文章的结构特点,首先确定自己想写的人物,然后以该人物的生平故事作为突出主题的例子,最后对该文章进行总结,体现出对该人物的评价。

通过读写融合的过程,在了解文章结构后立刻让学生书写写作大纲,锻炼了学生的文章架构能力,同时也让其思维在书写大纲的过程中得到发展,从而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实现读写融合的有效教学。

2.品读课文,学习语言表达

在语文写作中,不管是作者的情感抒发,还是对美景、生活故事、人物的真实描写,都离不开准确的语言表达。而这也是学生写作中遇到的问题,很多学生在写作的时候能够准确把握写作的主旨,并且选择的生活故事也能够贴合主题,但是在文字表达的时候却总是出现问题,一方面,学生用词用句不准确,导致缩写内容不伦不类,读者阅读体验感较差;另一方面,学生表达无逻辑,前后不统一,或者重复性的语言太多,导致文章整体读起来没有章法。因此,教师在读写结合教学中,就需要针对所阅读的文本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对文章中具有代表性的语言和表达方式进行评说和讲解,如抓住作者采用的修辞手法感受作者赋予文章的情感;抓住文章的细节描写,感受作者在书写中的情感变化以及人物的性格特征,等等,从而帮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提高其文字表达的灵活性和规范性,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文章表达的技巧,从而实现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的时候,这是一篇写景散文,描绘了济南冬天下雪时候的美丽景色,给读者呈现出老舍先生独特的审美视角。在文章中,作者使用了非常优美动人的语言表达,如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通过阅读这一句话,学生能够看出在老舍先生的眼中,山坡、小村庄以及雪都有了生命和情感,这里的卧字非常生动地展示出大雪中小村庄的可爱,同时和文章“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相呼应,把济南的冬天写活了,也把小村庄和雪写活了,营造出冬日里寒冷与温暖并存的场景。因此,作者在文章中赋予了对济南的冬天深深的喜爱和赞叹之情,由此可见,文章的表达或许并不需要很华丽的辞藻,一些简单的词语就可以表达出最真切的情感。因此,在对文章中的经典句子进行赏析后,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进行仿写,选择生活中常见的风景、事物、人物,并且学习课文中的书写方式,运用简单、生动的语言进行描述,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书写准确性。在学生书写后,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大声地朗读自己的仿写作品,同时讲解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写的优点是什么,从而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对写作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

通过读写融合的过程,学生能够在了解文章的同时,进行写作锻炼,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同时也让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敢于用词、创新用词,促进学生写作质量的提升,让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更上一层楼。

3.模拟范文,增加写作训练

在初中阶段,由于大多数学生的文学功底不够,加上其写作经验和生活经验都比较浅,所以在写作的时候喜欢模仿他人,或者寻找写作素材,用写作素材堆积文章,导致写作质量较低。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包含着很多有价值的文章内容,不仅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文学素养,让学生能够基于教材学习掌握更有深度的写作方式。为此,教师就要善于利用学生爱模仿的特点,在阅读中引导学生感受文学名家的写作之妙,深入思考,汲取营养,并将其化为提升自身写作能力的工具,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形成独立且个性化的写作风格。教师可以以教材范文为例,带着学生一起研究范文的写作逻辑以及表达技巧,在对文章进行深度剖析之后,鼓励学生拿起笔进行文章仿写,从而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例如,在“学写传记”写作训练的时候,我们需要让学生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掌握人物传记的书写技巧,同时将文章所学的描写手法运用到写作中,从而让学生见识到更多元的表达方式。为此,教师就可以以《藤野先生》这一课的教学为例,启发学生思考,在正式写作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再次阅读,并且划出文章中描写人物的地方,分析作者刻画人物的时候采用了什么样的顺序和什么样的角度以及方法;随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书写传记的时候通用的文章架构,找到写作灵感,进行仿写训练,从而将学生的阅读思维转化为写作思维。如“怎样描写一个人的性格特点”,让学生了解作者在《藤野先生》中是怎样描写的,而我们在写作中针对自己想要书写的人物又该怎样描写,从而将学生的阅读收获与写作训练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写作技巧,从而更加全面地促进学生写作质量的提升。

通过读写融合的过程,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文章之后,将所学内容应用到自身的写作中,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同时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写作体验。当然,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写作表现,挖掘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进行公开讲解,引导学生把握写作细节,看清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在写作训练中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4.优化评价,促进能力提升

评价也是写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有效的写作评价能够帮助学生看清自身存在的问题和漏洞,逐步提高写作水平。但是,在现阶段的写作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采用分数评价的方式,给学生一个直接的结果,然后选择优秀的作品进行讲解。殊不知,这样的教学方式直接忽略了学生身上存在的个性化问题,学生只能学到优秀的写作是什么样的,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改正的地方却不够明白。因此,在读写融合的过程中,教师既要在阅读中组织学生开展写作训练,同时还要基于学生的作品优化评价,采用更加科学、高效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集体评价的方式开展教学。在个人自评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写作完成后,首先自己阅读文章,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如错别字、不通顺的语句、需要增加的表述等,引导学生养成自我修正、自我批改的习惯,同时在发现问题后进行标注,并且在旁边附上修改意见,通过个人评价能够让学生形成清晰的自我认知,促进学生写作兴趣的提升,也为教师评价提供可参考的依据。在集体评价中,教师可以挑选其中几篇好的习作,让学生在班级前朗读,并鼓励其他学生对该习作进行评价,通过学生的评价,学生可以认识优秀作品的结构特点、语言表达等,同时鼓励学生将自己写作学习的方法分享给其他学生,营造积极活跃的学习气氛,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分享意识,树立学生的自信,从而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加入写作训练中。在小组评价中,教师就可以将班级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并且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阅读和写作的任务。在学生完成写作后,教师就可以在小组内部展开互评,指出对方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同时选择组内的优秀文章进行朗读,使学生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通过对写作评价进行优化的过程,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同时也引导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且按照评价意见进行自我调整和优化,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自信和写作能力。

综上所述,读写融合的教学方式对初中教学的发展具有非常突出的实践价值,不仅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思路的局限,构建课堂读写之间的联系,同时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在该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针对学生写作和阅读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如通读课文,掌握文章的结构,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写作架构;品读课文,学习语言表达,让学生的写作更饱满、更立体;模拟范文,增加学生的写作训练,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有效培养;优化教学评价,逐步构建高质量的语文教学体系,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从而全面落实读写融合的教学理念。另外,教师在读写融合理念下也要积极观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充分发挥读写融合的育人价值,培养学生的语言核心素养,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猜你喜欢

读写融合语言表达写作能力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基于素读的初中语文读写融合教学初探
读写融合:提升高年级学生语用能力的应然选择
多元构建,读写融合,实验操作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