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中华传统文化与初中英语教学融合路径

2023-12-26王海峰

科学咨询 2023年20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初中英语课文

王海峰

(泗洪县育才实验学校,江苏宿迁 223900)

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与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英语教学要重视与传统文化的渗透,丰富课程的育人价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三观、拓展学识范围、强化应用能力、厚积文化底蕴。结合教学实践经验笔者认为,教师应结合课文内容与教学过程构建教学模式,通过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技术的有效应用促进二者之间的有机融合。

一、中华传统文化与初中英语教学相融合的现实意义

(一)树立正确三观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不仅要有教授学科知识的能力,更肩负起传播人文思想的职责。分析初中生发展规律不难发现,榜样对其思想道德修养的影响力是无穷的,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亲身示范的方式强调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用这种向上的内在思想、外化行为影响学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例如,中国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发展中积淀了很多圣贤道理与应用故事,出现了很多对世界的独到见解,教师可以将其与英语阅读教学结合在一起,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传授向上的思想,帮助他们在学习英语课程过程中对世界产生正确的认知,继而学会做事、做人。不同思想与英语课文的碰撞产生独特的反应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民族责任感,找到应该为之努力的目标。

(二)拓展学识范围

探究中华传统文化与初中英语教学融合路径过程中,英语教师要积极学习传统文化,不断丰富知识内涵,增强弘扬传统文化意识,深化对英语教材和学情的研究。教师在这些方面的努力与成长,为两者融合奠定基础的同时,也会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升英语学习的趣味性,促使学生将培养语言能力与积累人文素养的过程统一起来。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播,有助于从思想层面认知母语与英语的差异性,深化对词汇拼读规则、语法的理解。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我做起”学习、运用传统文化,承担起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责,从而能够同时增加英语知识储备量与拓展学识范围。

(三)强化应用能力

随着知识范围的不断拓展,知识底蕴逐渐深厚,学生往往会在课堂上无意识地散发求知心理,继而进入主动探究语法和词汇知识、练习口语对话的自主学习状态。教师可以借助传统文化的渗透对学生求知心理进行强化,引导他们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沟通习惯,并在长期学习中实现语言应用水平、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

(四)培养学生文化底蕴

深厚文化底蕴可以促使学生性格坚定、气质优雅、充满智慧,而文化底蕴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将中华传统文化与初中英语教学进行融合,为学生创造持续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条件,对学生全面发展意义重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的营养最终将转化成他们的学识、思想、能力。教师可以借助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方式帮助学生增长见识、拓宽视野,有效提升他们通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要重视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启智效果,通过将其长期、合理渗透于日常教学培养学生文化底蕴。

二、中华传统文化与初中英语教学融合路径

(一)生活化教学,深化二者融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传统文化在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渗透,离不开先进教学方法的支持,但是当前传统文化在初中英语课堂的渗透大都停留在知识层面,生活化特征不明显,不利于学生学以致用。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以生活化教学理念为指导创新教学方法,在引导学生对英语课文展开深度学习时学习传统文化,并对英语知识、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之间建立联系[1-3]。

例如:教学《Unit 5 Good manners》时,可以将日常交际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课堂,引导学生从文化层面学习相互问好的礼貌用语。在学习本单元课文之前,初中生已经了解过一些关于交际礼仪的知识,初中英语教师要做的就是引领学生调动已有经验和知识积累,从日常交际中人们问好所用的语言、肢体动作中感知传统文化。首先,选取关于日常交际的动画片作为微课内容,借助影像与声音的刺激帮助学生感知其中蕴含的文化。微课中包含不同时代中国日常交际中所用的礼仪和西方国家日常交际中所用的礼仪,以便学生在比较过程中建立对相关传统文化与英语文化的深层次理解。其次,利用课堂前5分钟时间,考查学生对相关礼仪文化的理解。在这一环节,笔者为学生设计趣味角色扮演,要求学生分别扮演不同身份的人相互打招呼,如此既能够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层次,又可以培养学生彼此尊重文化、平等交流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二)整合不同教学方法,强化二者融合

在广大一线教师的不断探索之下,英语教学法逐渐丰富,为中华传统文化与初中英语教学的融合奠定基础。但是部分教师未能做到灵活运用这些教学方法,导致二者融合过程较为机械。教师需要了解每一种教学法的特色,然后结合教学内容和自身教学丰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并将它们进行整合之后运用于课堂教学,从而促使不同教学法协同育人,提升传统文化渗透有效性。

例如:教学《Unit 6 Birdwatching》这部分课文时,笔者尝试将信息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进行整合,引导学生将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英语课文的过程相结合。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应用、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均对学生思维产生了重要的启发作用,有助于他们积累语法,掌握课文中新词汇、新句型的应用方法。首先,笔者将学习目标设计,并投影到大屏幕上,提示学生抓住学习重点。其次,围绕“What do you know about birds?”为学生播放视频展示不同对话场景,引导学生了解生活在各地的鸟类,以及人们赋予鸟的人文文化,并模仿视频中的人物讨论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鸟类,为学生构建直观化教学情境。在制作视频资源时,要适当对课文对话内容进行拓展或者变化,将一些本地特有的鸟类融入其中,以提升教学情境对学生的吸引力。如此既能够拓展学生知识面,又能够帮助学生在生活与英语课程之间建立联系,提升他们的学习趣味性。最后,要引入新对话情境,组织学生结合该情境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学习到的英语知识进行交流,完成知识迁移。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二者融合效果

与课文对话相应的实践体验,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并掌握相关词汇、语法知识的利器。当前,教师虽然会有意识地为学生安排一些对话练习,但是练习方式相对固定,未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性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教师要基于“学生视角”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丰富学生练习对话的方式,为中华传统文化与初中英语教学的融合提供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的载体。

例如:友谊较为抽象,是比较难以描写的内容之一,而且学生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友谊,如果直接让学生学习课文、以课文为蓝本练习对话,难以激发学生兴趣。教学《Unit 1 Friends》时,借助图片与视频,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帮助他们准确把握语境,然后再安排学生为视频片段配音,促使学生将学习到的英语知识、传统文化对友谊的诠释融入实践活动,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质量。首先,教师引导学生熟悉课文,了解课文故事与新知识点。最后,将课前准备的实物图片和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境进一步理解对话内容,并适时融入关于友谊的小故事,比如高山流水、管鲍之交等。再次,为学生分享视频片段,让学生根据视频内容发挥想象,为其中人物设计对话。如此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对课文所描写的对话场景建立感性认知,而且可以促使他们深入理解传统文化中对友谊的诠释,并学会正确看待友谊。

(四)丰富教学资源,促进二者融合

在将中华传统文化与初中英语教学进行融合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教学资源的创新与丰富,为二者融合方式的创新、融合过程的优化奠定基础。针对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普遍面临的传统文化教学资源种类单一、数量不足的问题,教师要积极发掘英语课本中的传统文化教学资源和地方传统文化资源,从而促进二者的有机融合。

例如,教学译林牛津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时,教师可以在新学期开始之前整体分析课文内容,对英语课本中的传统文化教学资源进行梳理,并制作相应的图片、视频,并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课文内容将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引入课堂。课本是开展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凭借,其中蕴含丰富的英语知识与传统文化,对其中传统文化教学资源的梳理和应用,有助于学生增长见识、积累知识、发展英语思维。优秀地方是经过时间沉淀与检验的传统文化的精粹,将其与课文教学相结合对学生“三观”的树立、英语学习兴趣的激发具有重要意义。例如,精神领域传统文化中“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家国情怀、“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生命观,物质领域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古迹、风景名胜都可以作为教学资源融入英语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引入风土人情、历史人物故事、历史事件等,引导学生在学习英语课文过程中感受人文情怀、追溯历史,领略地方传统文化魅力。这些地方传统文化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学生了解本地历史、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它们与学生英语学习过程的融合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本土文化的浓厚情感,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意识。

(五)重视先进教学技术应用,推进二者融合

1.构建直观化教学情境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手段,弥补了传统初中英语教学在知识呈现方面的不足。教师要借助各类线上教学软件将文字、图像、声音等融于一体,为学生构建直观的教学情境,促使他们对课文对话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感性体验的形成,有助于学生深刻感知教学中融入的传统文化、涉及的英语知识,对相关教学内容形成具象认知。例如,教学《Unit 4 Do it yourself》,可以将自食其力、“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相关故事制作成为微课融入课堂,让学生在直观化的教学情境中感知传统文化、英语知识在具体生活场景的应用,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知识的内化与迁移,从而达到提升教学效率的目的。信息技术的介入,显著缩小了学生意识与传统文化、英语知识的时空差距,将它们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在一帧帧画面所形成的视觉冲击下,学生对课文内容与自食其力、“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等传统文化的理解逐渐深入,认知能力与语言能力自然得到提升。

2.优化英语课堂活动

教师要重视先进教学技术的应用,通过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推进中国传统文化与初中英语教学的融合。一方面,教师可以结合当地传统节日,运用VR虚拟技术构建教学情境,将节日场景与英语知识进行结合。比如,在中秋、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英语教师可以根据本册教学内容构建虚拟空间,让学生在复习英语知识的同时,感知传统节日文化。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各类线上平台构建教学情境,将更多社会资源融入英语课堂活动,丰富学生文化体验。例如,教学《Unit 6 Outdoor fun》时,可以运用线上博物馆平台展示上巳节春游图,营造传统文化氛围,让学生在了解传统文化活动形式的过程中掌握相关英语知识点,有效发挥英语课程对学生的智力开发作用和价值引领作用[4-5]。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华传统文化与初中英语教学相融合有助于丰富学生学习体验,促使他们将文化素养培养和语言能力发展过程统一起来。二者的相互融合,符合学生发展独立人格、掌握英语课程的需要,能够推进立德树人。教师要重视生活化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先进教学技术应用,丰富教学资源,整合不同教学方法,借助二者相互融合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凝聚和激励功能,通过英语课程引导学生承继中华传统文化,能够提升学生人文素质,帮助他们形成正确学习观与人生观,富有传统文化元素的英语课程更加符合教育改革需求,探索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路径,是时代赋予一线教师的重要职责。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初中英语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背课文的小偷
背课文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