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小衔接背景下的幼儿园大班劳动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3-12-26李丽红章双蝶

科学咨询 2023年20期
关键词:幼小劳动幼儿园

李丽红,章双蝶

(文山学院,云南文山 663099)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云南省文山市三所幼儿园幼小衔接背景下劳动教育的开展情况。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

文献法主要体现在笔者在中国知网以“幼小衔接背景”“幼儿园劳动教育”以及“大班”进行检索,共有209篇硕博论文,以“幼儿园劳动教育”进行检索,共有18条结果,硕博论文仅仅有10篇。通过对文献的阅读和总结,学习借鉴并总结已有研究成果,为幼小衔接背景下幼儿园大班劳动教育开展调查及培养策略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使用自编问卷,选取公办园文山市三所幼儿园的教师幼儿教师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幼儿园幼小衔接背景下的劳动教育,了解其劳动教育的开展情况。为解决问卷中的不足,设计了访谈提纲,随机选取文山市三所幼儿园教师进行访谈。

二、幼小衔接背景下幼儿园大班劳动教育开展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劳动教育观念淡薄

在劳动教育的大潮下,教师能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但怎样教育,选择什么内容,如何开展却成为一个新的问题。在访谈中发现,教师虽然知道关于劳动教育的政策,但幼儿园教师大都只关注幼儿园方面的相关政策,教师面对这些政策时,“不了解”“没时间”成为他们的答案,部分教师甚至不了解劳动教育和幼小衔接的相关政策文件,不熟悉其具体内容,仅仅是幼儿园组织安排,教师遵从,导致教师的劳动教育理论零碎、劳动教育观念和衔接意识淡薄,以致幼小衔接背景下的劳动教育偏离原本的劳育,倾向于智育,与劳动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

(二)劳动教育的目标缺乏递进性

做好幼小衔接的前提是教师要掌握幼儿园和小学在目标上的不同,幼儿园强调劳动情感的培养和知识技能的初步感知,而小学强调技能的掌握且要求比幼儿园更具体,更高。通过实践发现教师在设计劳动教育目标时,目标笼统且侧重于劳动价值观和独立性的培养,忽略了幼儿的发展性和幼小衔接劳动教育目标的上升性,从而导致活动中目标几乎处于平行状态,无法真正做到幼小衔接[1]。

(三)劳动教育的内容缺乏发展性

幼儿园劳动教育活动内容主要是主要集中在自我服务、集体服务、生活和手工劳动方面,种植和养殖劳动较少。幼儿园缺乏系统科学的劳动教育内容,因而教师在选择教育内容时,倾向于选择自我服务、集体服务和手工劳动等内容,倾向于选择自己擅长、幼儿常见的内容,对创意性和拓展性的劳动内容选择较少。

(四)劳动教育的实施途径匮乏

由于当前幼儿园缺乏完备的劳动教育体系、劳动教育课程和劳动场地,幼儿园大班的劳动教育大多采用说教或角色扮演的方式,把劳动游戏化,幼儿难以体验到劳动的辛苦和成就感。在家园合作中也仅限于家长帮忙准备活动材料,且家园共育中存在诸多影响因素,影响家园共育的效果,如隔代抚养家庭中,祖辈对幼儿的过度保护和溺爱导致幼儿连简单的自理能力和劳动技能都无法掌握。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幼儿园、家庭以及社区之间的整合性不强,大部分劳动教育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造成资源闲置和浪费[2]。

(五)劳动教育缺乏双向联动

幼儿园和小学之间联系较少,与小学的联动仅仅停留在粗浅的参观和模仿,幼儿和小学生之间没有实质性的交流、沟通,教师之间也没有对劳动教育进行系统的对接和交流沟通,由于双方长期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导致幼儿园和小学的劳动教育各方面没有接轨,幼小衔接背景下的劳动教育出现断层。

三、促进幼小衔接背景下的幼儿园大班劳动教育有效开展的策略

(一)教师更新劳动教育观念,积极主动学习

良好的教育质量不仅需要教师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素养,还需要跟随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为创新提供不竭动力,主动学习教育领域相关的政策文件和知识[2]。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地了解关于幼儿园劳动教育的相关内容,通过进修调研、论坛研讨等方式,摒弃固有陈旧观念,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水平,做到真正地重视劳动教育。幼儿园可以定时组织教师学习,为教师订阅劳动教育方面的杂志和报纸,引导教师积极自主学习,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提升教师的积极性。

(二)制订符合幼小衔接劳动教育要求的层次性目标

幼儿园和小学要制订具有层次性的劳动教育目标,幼儿园除长期的劳动教育目标外,还需要为即将升入小学的幼儿制订劳动教育入学准备的短期目标。此外,小学除长期的劳动教育目标外,也需要为升入小学的孩子制订劳动教育入学适应的短期目标。幼儿园和小学需要加强沟通交流,制订符合幼小衔接劳动教育要求的层次性目标[3]。

(三)充分挖掘教育资源,提供具有发展性的教育内容

1.结合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开发特色劳动教育内容

文山市幼儿园坐落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可以利用文山市的民族特色,开发特色劳动教育,比如做手工绘画活动,利用扎染技术,学习制作壮族传统工艺美术编制品壮锦,收集可利用的废旧材料,制作苗族服装等;在生活区,学习制作五彩饭,感受特色美食;组织幼儿在不同季节参观三七种植基地,了解三七的种植过程,帮助三七基地除草、松土、浇水、摘除三七花等,让幼儿体验劳动的快乐,在劳动中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欣赏美的能力,初步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2.深度挖掘和利用园内资源,打造发展性劳动教育内容

(1)制订适合幼儿的劳动教育内容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制订符合幼儿生长规律的课程,分年龄段进行劳动教育,让幼儿从自我服务逐渐过渡到集体服务[4]。小班幼儿由于各方面能力发展水平较弱,因此小班劳动教育内容比较简单,如拣树叶、给植物浇水等;中班幼儿劳动教育内容以服务自己为主,逐渐过渡到简单地为集体服务,如分发餐盘、摆放口缸和毛巾、用小扫帚打扫垃圾,让幼儿进行简单的集体服务劳动。大班幼儿劳动教育的内容除了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还需要为班级服务和照顾环境。例如:小小值日生、喝水管理员、图书管理员等,并与幼小衔接主题相联系,还可以通过主题活动,培养劳动意识和尊重他人的劳动等。

(2)将劳动教育贯穿幼儿的一日生活

第一,教师可以根据幼儿自理能力发展水平设计主题劳动教育活动,如幼儿扣纽扣困难,就对应开展“看谁扣得快”的活动;幼儿分不清衣物的正反和左右,就开展“我会正确区分衣物”活动;“正确洗手”“我是小管家”等活动帮助幼儿提升自理能力,解放教师和家长的双手,体验劳动带来的成就感。

第二,可以借助植物角和种植园进行主题活动,让孩子在植物角给植物浇水、翻土、晒太阳,让幼儿在照顾植物的过程中萌发责任感和成就感,对植物感兴趣,产生劳动情感。

(四)拓宽劳动教育实施途径,加强家庭、社区和幼儿园的合作

1.加强家园合作,发挥劳动教育合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强于千百遍的教育,教师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知道家务劳动的价值,教育不单单是幼儿园的事,也是家长的事,只有双方互相配合才能做好教育。

首先,可以利用科普、宣传、家长课堂等方式让家长了解劳动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而在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时,家长需要注意以下这些方面:第一,让幼儿自由选择并制订简单的家务劳动目标。第二,教给孩子正确的方法。家长不必刻意地教会孩子什么,而是在孩子注意到的时候给予孩子“慢动作”,给孩子学习技能的时间和空间。第三,允许孩子“把事情弄糟”[4]。给其实践的机会才是最好的教育。

其次,需要家庭与幼儿园在劳动教育上的思想达成一致,这样才不会扰乱幼儿的思维,在不断的复习中练就好本领。此外,幼儿园可以组织劳动教育为主题的活动,邀请家长共同参加,或者利用家长资源为幼儿普及劳动知识,既可以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支持幼儿园的工作,又给了家长和幼儿亲密了解的机会。

2.加强社区和幼儿园之间的联系,为幼儿园劳动教育创造机会

社区资源也是教育资源的组成部分,合理利用社区资源能为幼儿园教育提供便利,能为幼儿劳动教育创造广阔的空间。在现实生活中,社区和幼儿园的合作机会较少,不仅是因为幼儿外出有安全隐患,还有社区对幼儿劳动教育的认识不够。因此幼儿园要加强与社区的联系,争取社区的支持。幼儿园最担心的问题应该是安全问题,为解决安全问题,幼儿园可以分批次进行社区劳动教育,或者请家长一起进行,这样不仅能消除安全隐患,还能加强幼儿园与社区家庭之间的联系。对社区方面而言,社区能够提供幼儿园和家庭都提供不了的大环境,幼儿园应该认识到社区的重要性,加强幼儿园和社区之间的联系,比如参与图书馆的整理、植树、拔草、清扫落叶、扫雪等劳动,促进幼儿的发展,帮助他们在真实的劳动实践中,体验劳动的乐趣并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五)幼儿园和小学进一步加强劳动教育衔接,形成合力

幼小衔接的重中之重是幼小做好衔接的相关工作,让幼儿在进入小学的第一年能顺利适应小学学习生活,无论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个衔接工作,因此要加强彼此的沟通交流,建立健全沟通方式,加强劳动教育衔接,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孩子的发展。

1.幼小衔接准备从幼儿入园开始

关于推进科学衔接的政策明确中指出,幼儿园除了要与小学进行双向衔接,还有小班为起点的长程幼小衔接也至关重要[5]。以小班为起点的长程幼小衔接不仅能让幼儿获得高质量发展,而且能为幼儿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4]。

(1)为幼儿提供后续劳动教育所需的经验

以小班为起点的长程幼小衔接,无论是在劳动教育还是其他的智育方面,都能通过此方式让幼儿在幼儿园阶段的劳动教育中养成初步的劳动意识和习惯,习得基础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增强体质、锻炼意志品质。在上小学后,他们能够随着学习环境的变化,有意识地“照顾”自己的物品,管理自己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照顾自己和他人,热爱劳动,乐于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在劳动过程中体会劳动的艰辛,获得成就感。同时,也能够更好地衔接小学劳动教育课程,通过在幼儿园中获得的劳动经验,幼儿能够较快地适应和接受小学劳动教育。

(2)把幼儿的劳动经历作为幼小衔接劳动教育的课程资源

学前阶段的幼小衔接体现出“向前看”的特点,入学准备大都是幼儿入小学后如何更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但忽略了“往后看”,即在大班下学期的幼小衔接中,引导幼儿回望三年的劳动经历[4]。

幼小衔接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帮助幼儿转变对身份的认知。教师在践行长程幼小衔接的过程中可以收集幼儿从入园开始的各种成长资源,如劳动方面的照片、视频以及作品等,比如:小班拣树叶、擦桌子;中班独立穿衣、吃饭,整理物品,值日生、自制美食、照顾植物等;大班开发小菜园、种蔬菜、管理小菜园和观看小学劳动课等,在大班下学期引领幼儿回望自己的劳动经历,通过这些材料,幼儿可以真切、直观地感受到自己身份的转变。

2.小学合理组织儿童劳动教育的入学适应活动

幼儿园升小学,孩子的适应问题是大家共同关注的重点。幼儿在开始进入小学时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环境的转变,面对陌生的教学模式,陌生的学习方式和身份的转变,幼儿会表现得焦虑,劳动教育效果往往不那么好,但如果小学重视幼儿的劳动教育适应问题,创设轻松愉快的劳动教学氛围。例如:通过让幼儿整理书包,整理抽屉等劳动教育促进幼儿动手能力的发展,通过简单的劳动服务自己、服务集体,初步感知劳动的艰辛与乐趣,并收获成就感和自豪感。

猜你喜欢

幼小劳动幼儿园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真正该做什么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
爱“上”幼儿园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