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省政协专题协商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2023-12-24严锦

协商论坛 2023年10期
关键词:科学院产学研科技成果

□ 严锦

一个产品从科研机构的实验室到市场的距离有多远?这段路程常被产业界称为“死亡之谷”。如何跨越鸿沟,实现涅槃重生?8 月30 日,省政协围绕“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开展专题协商,相关职能部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齐聚一堂,为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开出良方。

当今,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是大势所趋,也是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近年来,我省重建重振省科学院、省医学科学院,建设14 家省级实验室、36 家省级中试基地、7 家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推动科研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在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产业需求中找准坐标。”省科学院副院长罗春祥表示,重建重振以来,省科学院着力打造集聚研发机构、科创企业、科技成果、科创资本、创新人才、中介机构的环科学院创新生态圈,探索形成“政府出题、科学院答题、地方政府支持”的新兴科研组织方式。“然而,作为科研实体,省科学院引进的39名高层次人才中,全职的仅有15人。”罗春祥也道出了对人才的渴求,他表示,将创设更有比较优势的人才引进机制,对战略科学家和高层次人才“一人一策”给予量身定制、上不封顶的特殊支持,持续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加快打造一流人才团队。

作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主阵地,高校一直是科技创新领域的中坚力量。河南科技大学是国家为配合实施“一五计划”建立的首批工科院校之一,建校70 多年来,学校突出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的办学特色,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地方产业布局和经济发展,开展长期的校地企合作,产学研项目入选全国高效特色办学100 案例。“高校和科研院所缺乏中试、投产和市场应用能力,尚未实现‘基础研究—科技攻关—科技应用—成果产业化’全过程无缝衔接。”省政协常委、河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王洪彬表示,建议政府出台科技与产业、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激励政策,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应用场景是比产品更靠近前端的‘最后一公里’。”省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主任胡广坤介绍,通过专题调研了解到,截至2022 年年底,全国已有20 多个城市启动各具特色的场景创新工作,以应用场景为牵引,实践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对此,他建议,围绕我省七大产业集群、28 条产业链,聚焦产业共性关键技术、企业核心技术研发中的应用需求,支持国家高新区等产业园区挖掘和构建多元化应用场景,发布重大应用场景需求清单,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场景驱动”行动。

迈出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这既是科研人员的夙愿,更是产业振兴的需求。与会的企业代表纷纷表示,目前社会上既懂市场、又懂技术,能高效整合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三方创新资源,专业从事“产学研用”研究的机构、人员较为稀缺,导致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好技术、好产品、好成果被“束之高阁”,缺乏落地转化、产业化应用的路径和渠道。

“建议由政府部门牵头,围绕全省重大战略发展需求,以行业骨干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成立若干创新联合体,形成多方联合、协同攻关的新模式。”中国平煤神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建国说道。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增利认为,对于企业来讲,要积极主动参与产学研用结合,推动先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同时也希望政府积极推动建立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全链条平台,引导各创新主体间信息、技术、人才等要素的高度汇集与高效流动。

省工信厅厅长李建涛介绍,将全力抓好各项安排部署,加强与相关部门的系统合作,持续优化政策措施,加快推动企业成为科技创新决策的主体、研发投入的主体、创新活动的主体、成果应用的主体,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制度链“五链”深度耦合,全面打造制造业创新发展新格局。

副省长刘尚进在会上表示,要认真研究吸纳大家提出的意见建议,落实中办、国办相关文件要求,紧盯科技创新发展趋势,出台更加精准实用的政策措施,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

省政协主席孔昌生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观大势、谋全局、抓根本,把创新放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为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要深化认识、提升站位,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准确把握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企业在创新创造中的关键作用,深刻认识科技创新中存在的“卡脖子”问题等短板弱项,进一步增强做好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要坚定信心、加压奋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更加精准有效地围绕企业配置创新资源、强化制度供给、营造创新生态,夯实我省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基础支撑。要积极履职、高效服务,更好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在建言资政、凝聚共识上持续发力,把协商成果转化为推动科技创新的实际成效,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作出更多政协贡献。

猜你喜欢

科学院产学研科技成果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咸宁市农业科学院情况简介
咸宁市农业科学院农机所简介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稿约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一位科学院院士的文学人生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纺织摘奖项目产学研居多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