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封举报信掀起舆论顶流

2023-12-22高万鹏

中国品牌 2023年7期
关键词:奥克斯长城汽车格力

高万鹏

5月25日,比亚迪被长城举报了,这是一则价值至少700亿元的举报,一次中国汽车工业史上首见的同业公开投诉。

将时间回溯到5月25日10时40分,长城汽车发布公告称,就比亚迪两款车型使用常压油箱,涉嫌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问题,已向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递交举报材料。公告一经发布,瞬间上了各大媒体的热搜,也成为国内车市最为关注的话题。

长城所指的秦PLUS DM-i与宋PLUS DM-i两款车均为比亚迪热销车型,市场在售已超60万辆,而一旦确定排放违规,将不仅触发召回程序,比亚迪也会面临货值金额起码1倍--约700亿元的巨额罚款。

5月25日12时25分,比亚迪首次回应表示,对检测结果是否合规的质疑,长城汽车所提到的测试车辆是自行购买、私自送检,并且车辆不符合送检状态,故检测报告无效。比亚迪产品及相关检测符合国家标准,欢迎有关部门随时调查取证。希望大家多做有益于行业、有益于中国品牌的事情。

随后,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引用“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回应比亚迪的声明。

李云飞大概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回应“比亚迪被长城汽车举报”一事时引用的一句话,会意外押中今年的高考题。

今年高考第一天,不少网友发现,全国乙卷语文作文的部分材料,刚好与李云飞转发比亚迪声明的微博内容一致。

随后,“比亚迪押题成功”消息登上热搜,有网友评论称,两码事看似毫不相干,但却“意外地给比亚迪带来了额外的公关效果”

搅动舆论声音

5月25日收盘,比亚迪单日收跌2.41%,长城汽车单日收跌6.17%,举报一方长城的跌幅还要大于被举报的比亚迪,被网友吐槽“伤敌200,自损800”。部分网友调侃“比亚迪的汽车质量是经过长城认证的”。“吃瓜”群众不在少数,但也不乏对此次实名举报原因分析的理性声音。

声音一:支持车企相互监督

有网友认为,车企之间互相监督是好事,前提是不带其他目的。比亚迪越做越大的情况下应该受到严格的监督,只有在严格的监督下,比亚迪还有其他中国厂商才能走得远;也有网友认为这样的事情越多越好,毕竟同行比消费者更懂产品,对我们消费者来说更有保障!

证券日报网援引业内人士观点称,这不是恶性竞争,而是竞企间的合理合规提醒,从小的方面说是净化行业环境,提升产业科学,往大了说是符合国家产业和环境发展的期待和导向。

声音二:支持比亚迪强势回应

有网友分析称长城此次的举报时机以及针对的两款比亚迪车型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此举属不正当竞争,有伤行业发展。同时,对比亚迪的回应表示认可,并要求第三方复检。

有网友认为如今比亚迪已经开拓国际汽车市场,提振中国品牌,长城此时心思不在提高自己的产品质量,想要挖空心思搞垮国内同行,格局太小了。

还有网友认为比亚迪用常压邮箱也没有问题,当碳罐饱和以后,发动机会启动工作把多余的油气烧掉,既能避免污染环境也能避免发动机常年不工作出问题,一举两得。

“排放门”背后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虽然属于新能源车,但依然流淌着燃油车的血液。长城举报比亚迪事件的焦点,就是燃油车最普通的零部件之一——油箱。

由于汽油的易挥发特性,它们在汽车油箱中会时刻蒸发油汽,溢出到空气中,污染环境。

行业对此也早有解决方案,即高压油箱+控制阀,成本能比普通常压油箱多出约600元。这在每分钱都要抠出来节省的汽车行业,不算少,但为了应对不断收紧的排放法规,这笔钱车企省不掉。

有业内人士也说,在2020年国六标准实施后,主流车企的PHEV车型基本用的高压油箱。

就在长城举报事件后,理想、岚图、零跑以及吉利银河集体表示,自家PHEV车型用的是高压油箱。以至于业内一些工程师们得知比亚迪依然采用常压油箱时,都惊呼“不可思议”。

对于长城指其采用常压油箱,比亚迪并未否认。那么,比亚迪是如何通过了国六标准下的整车蒸发排放测试?

“排放门”疑云

5月29日上午,比亚迪在投资者平台答投资者问时做出的相关回应:

比亚迪DM-i是基于电动车平台设计的双电机串并联架构,实现了发动机和车轮的解耦(脱开连接),在EV模式下发动机可以灵活启动,燃油蒸汽可以进行自由脱附(抽走炭罐内油汽)。

简单来说,比亚迪并非采用了不为人知的“黑科技”,而是在车辆的纯电动模式下会启动发动机,进入燃油车模式,来清除炭罐中的油汽。

比亚迪主要通过专利技术通过了排放检测,实现了成本控制。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上也可查询到,比亚迪在2020年6月18日就曾申请相关专利,申请名称为“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混合动力车辆”。而对于外界所质疑的“是否在内销和出口上区别对待”,比亚迪方面也明确回应:“在应用上,国内国外都一样“,并表示将对同行公开专利技术。

曾亲如兄弟

此前,长城汽车和比亚迪的行业关系相当融洽,甚至不久前,这两家同样主推刀片电池的公司,还在洽谈专利合作。

在一年之前,还在上演“民族品牌一家亲”,出现过双方互赠商标的和谐场面。2021年11月,比亚迪将“魏”商标无偿转让给长城汽车;2022年,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则将注册的“登陆舰”商标转让给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时任长城汽车魏牌CEO李瑞峰曾表示,天下车企一家亲,比亚迪转让的“魏”商標是无偿的、永久的,同时长城汽车本身也注册了很多商标,如果其他自主品牌有需要,长城汽车也会支持。

刚刚过去一年多,长城为何突然“反目成仇“,而且以公开举报这种形式让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了呢?

长城的愤怒

有媒体评论,长城选择在比亚迪新车发布会当日进行公开投诉,应是市场份额被比亚迪挤压之下的失落与反抗。

长城从2014年砍掉轿车业务、聚焦SUV之后,通过主打性价比,打开了销量局面。“一代神车”哈弗H6曾在2016年单月卖出超8万台,内部至今没再打破过记录。2021年长城年销量达128万,创历史新高。

憑借在国产SUV、皮卡的特别统治力,长城的利润更是有不错表现。尽管去年车市已经逐步萎缩,长城销量下滑,但利润还有接近83亿元,同比增长22.9%。但丰厚的利润,也成为后来长城推广新能源车的枷锁。

相比之下,2021年的比亚迪全年销量才73万,跟长城差了一大截。但转折发生在2022年,比亚迪全面押注新能源,卖出186万辆汽车,反超长城。

尤其去年2月开始,连续销量霸榜100个月的长城哈弗H6,开始被扯下销冠宝座,至今没有再登顶,取而代之的正是比亚迪宋家族车型(包括混动车型与纯电车型)与特斯拉Model Y。

整个2022年,长城举报信中指出的宋Plus DM-i与秦Plus DM-i,为比亚迪创造了38.8万与18.8万辆销量,而长城“神车”哈弗H6则从2021年的37万辆滑落至24万辆。“

再看长城今年的销量数据,1-4月,长城汽车累计销量为33.73万辆,同比下滑21.67%。而比亚迪今年1-4月累计销量为77.66万辆,同比增长约96.61%。

面对几乎无人可挡的比亚迪,长城汽车想要守住城池,不得不亮出刀锋,涉险一搏。它能成功吗?

家电圈曾开先河

长城投诉比亚迪并非是第一次同业公开投诉事件,早在四年前轰动家电圈的“举报门”事件,格力、奥克斯交锋激烈程度比如今的长城、比亚迪有过之而无不及。

2019年6月10日,格力发布举报信称经过该公司实验室检测,奥克斯部分型号空调的能效值和官方宣传、标称有较大差距。为了验证这一说法,格力还聘请了独立第三方机构进行复查,结果显示奥克斯空调的能效比、制冷消耗功率均不及格。

拿着这份监测报告,格力在举报信中痛斥奥克斯严重侵犯消费者权益,并对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市场公平竞争造成巨大破坏。奥克斯很快便发布了一系列公开信进行反击。

格力确实是有备而来,奥克斯的强硬反击并没有赢得监管部门和检测机构的认可。

2019年6月11日,宁波市市场监管局和浙江省市场监管局联合成立调查组调查“举报门”事件,随后对格力举报的多个型号奥克斯空调进行能效检测。

次年4月12日,调查结果正式出炉,格力举报一事属实,宁波市市场监管局向奥克斯处以10万元行政处罚。4月13日奥克斯发布致歉声明,承诺给予购买相关型号、批次产品的消费者赔偿,提供退货、置换新机等选项。

至此,“举报门”算是尘埃落定,但格力和奥克斯的嫌隙是越来越深了。

长城举报比亚迪事件从法规来看,如果举报信息属实,长城汽车就不存在不正当竞争。

但如果举报信息失实,则有可能根据其举报意图来判断是否为不正当竞争。但在中国汽车企业正集体出海的历史性时刻,这一举报以及引发的争议在舆论场被赋予了强烈的民族情绪。

猜你喜欢

奥克斯长城汽车格力
长城汽车半年报发布 营收超400亿元
长城汽车净利润暴跌
新四化加全球化 长城汽车领衔“破冰”开创中国品牌新航道
智擒逃犯
奥克斯集团诉奥克斯电梯侵权案胜诉
海格力斯和仇恨袋
宁波奥克斯空调有限公司
格力玩“多栖”
格力 大玩家的小确幸
奥克斯商用空调将登陆新三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