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幸福体育”何以确证?

2023-12-19于素梅王晓燕

体育学刊 2023年6期
关键词:异化马克思体育

于素梅 王晓燕

摘      要:“幸福体育”既是一个哲学命题,又是一个实践命题。体育与幸福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教育与人的本质研究的应有之义。体育是确保人的肉身身体(自然本质)充分发展、感性身体(类本质)自由发展、社会身体(社会本质)和谐发展不可或缺的手段和载体。工具性异化是现代体育异化的主要形式,包括主体的异化、过程的异化、目标的异化和关系的异化4个方面。体育异化造成人的幸福感丧失、体育与幸福关系疏离及幸福共同体的缺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幸福体育是现代体育价值复归的现实追寻。从实践路径看,构建幸福体育主要聚焦4个层面:价值层面上,坚持以人为本的体育理念;操作层面上,聚焦幸福体育的模式建构;动力层面上,打造“幸福共同体”的动力引擎;保障层面上,建立“协同共育”的外部环境。

关  键  词:幸福体育;马克思主义哲学;体育异化;价值旨归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23)06-0001-08

How can "happy physical education" be confirmed?

——The value purport and realistic pursuit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Marxism philosophy

YU Sumei,WANG Xiaoyan

(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s,Beijing 100088,China)

Abstract: "Happy physical education" is not only a philosophical proposition, but also a practical proposi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appiness is the necessary meaning of Marxism philosophy on the natural study of education and human beings. Physical education is an indispensable means and carrier to ensure the full development of human physical body (natural essence), the free development of perceptual body (class essence), and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social body (social essence). Instrumental alienation is the main form of modern alienation for physical education, including four aspects of the alienation of the subject, the alienation of the process, the alienation of the goal, and the alienation of relations. Physical education alienation causes the loss of happiness, the estrangement betwee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appiness and the loss of happiness community. Building happy physical educ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Marxism is the realistic pursuit of the return of modern sports value. From the practical path, the construction of happy physical education mainly focuses on four aspects: on the value level, adheres to the "people-oriented" happy physical education"; on the operation level, concentrate on the pattern construction of “happy physical education”; on the impetus level, to create a power engine of "happy community"; on the guarantee level,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cooperative co-breeding" should be established.

Keywords: happy physical education;Marxism philosophy;physical education alienation;value purport

收稿日期:2023-08-04

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价值指向。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次政治局集体会议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最终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人民满意的教育即增强人民对教育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设教育强国、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近年来,我国相继发布的一些体育政策文件、规划纲要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高度强调体育是促进人民幸福、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这充分反映了体育促进人的健康福祉的重要作用,并由此催生了“幸福体育”的时代命题。当前学界关于幸福体育的相关研究成果还比较少。然而,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出发探寻人、教育、幸福的关系,却是一个历久弥新的理论问题。立足于幸福中国的宏大愿景,极有必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引,深刻剖析幸福体育的内在规定,思考建构幸福体育的理论框架。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为切入点,剖析幸福体育的理论根基和内在机制。在理论层面,回应何为幸福体育、体育何以幸福等问题,为构建幸福体育提供理论与价值支撑。在实践层面,探寻构建幸福体育的现实路径,彰显幸福体育于当下及未来的重要价值。

1  何为幸福体育:马克思的本质阐述

1.1  幸福体育涵义的哲学表达

在这里,幸福体育不是一个简单的常识问题,也不是含义模糊的流行话语,而是一个严肃的哲学表达。幸福体育作为一个复合词,不仅仅是“幸福”与“体育”在词义上的简单相加,而是二者的辩证统一。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话语中,“人的全面发展”“人的解放”及“社会的全面进步”始终是教育和人的问题研究的核心议题。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以人的健康幸福和构建幸福共同体作为永恒追求。首先,体育是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和发展需求的重要手段。狭义层面看,体育能促进人的“智力和体力获得充分的自由发展”,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广义层面看,体育能促进人一切方面的充分发展,实现人的全面的解放。其次,体育能帮助人展示本质力量,使人“自己的生命活动变成自己的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赋予人新的意义,具有鲜明的价值理性。在现代体育的异化背景下,要深刻回答体育是什么,体育对人和社会应具备怎样的本质功能等根本性问题,必须超越“快乐体育”“健康体育”等对体育单纯的感性主义表达或工具理性表达,要构建一种将体育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进行辩证统一的哲学表达。从这个意义上讲,幸福体育概念的提出,本质是追寻体育从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的价值复归,强调在体育过程中,充分满足人的需要,充分彰显人的能动性,充分实现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使人的身心获得深层次的愉悦,达到人对幸福的追求和结果相一致而感到满足的状态和体验。深入探寻幸福体育的哲学含义,必须回归马克思关于体育与幸福相关论述的原始语境,考察体育与幸福之间的本质关系。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幸福体育命题中“体育”的概念范畴,更多强调的是“体育教育”,即从教育的层面特别是“体”与“育”的关系层面上,探讨“何为”幸福体育,以及幸福体育“为何”和“如何”的问题。

1.2  马克思关于体育与幸福关系的3个维度

身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是探寻体育促进人的全面而又自由发展进而促进人的幸福的重要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讨论人的本质时,肉身身体(自然本质) 、感性身体(类本质)和社会身体(社会本质) 这一身体线索始终贯穿其中。在马克思看来,人的身体存在并不仅仅只有物质属性,它还包括精神属性、社会属性等多重属性。体育是以人的身体为载体产生的实践行为。体育作为连接人的肉身身体、感性身体和社会身体的重要媒介,集中体现了人的生命的受动性、能动性和超越性,是物质性与精神性、主观性与客观性、个人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1867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4个要素:人的劳动、人的意识、人的需要、人的交往。此四者皆与体育密切相关,关系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幸福。总体而言,马克思关于体育与人的幸福的关系论述主要体现为以下3个重要维度。

首先,体育是确保人的肉身身体(自然本质)充分发展的重要手段。马克思认为,肉身身体是人从事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幸福产生的本源,“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当体育还没有从劳动中分离出来的时候,人的身体仅仅是作为自然存在物,身体活动主要表现为生存本能。如追捕打猎、攀爬采摘、投掷击打等。随着人的身体原始欲望和需求的逐步满足,人的生命受动性的逐步发展,体育逐渐从劳动中剥离出来,与人的本能和需要产生深刻的、必然的联系,成为人类特有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现象。它不仅可以帮助人满足基本的需要,而且,还能促使人以内在动力的方式确证自己的自然本质,即“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这种自然本质的外化和的内在体验使人身体的幸福成为可能。

其次,體育是促进人的感性身体(类本质)自由发展的重要载体。马克思认为,人的存在即感性活动,即“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人的身体既是感性活动的主体,又是感性活动的客体。“人对世界的任何一种人的关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情感、愿望、活动、爱,——总之,他的个体的一切器官,正像在形式上直接是社会的器官的那些器官一样,是通过自己的对象性关系,对人的现实的占有”。马克思强调将感性活动作为人存在的重要表征,认为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在于“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他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体育作为人有意识地改造自身与改造自然相统一的实践活动,是将身体的机能、素质和技能,作为实践活动的对象进行训练和改造,让人在其过程中获得安全、满足、幸福等更为丰富的感性体验和人生意义,成为自由自觉的能动主体,使人更加稳定而长久地获得人的“类特性”和人独有的文化标记。

再次,体育是促进人的社会身体(社会本质)和谐发展的重要实践。马克思认为,人的身体从根本上应该超越自然属性,呈现社会属性。“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一切社会关系,包括了人在体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个体与个体的关系、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以及个体与类的关系。只有超越人的肉身身体和感性身体的基本需求,立足于社会关系理解体育带给人的意义,才能寻得真正的幸福。因为“人的眼睛与野性的、非人的眼睛得到的享受不同,人的耳朵与野性的耳朵得到的享受不同”。体育作为人的社会实践的重要形式,帮助人获得全面的、全社会的、全人类的幸福。一方面,体育可帮助人获得更多的健康、闲暇、娱乐、游戏、交往的机会,并在一定程度上使人摆脱一些低级趣味,获得更高级的愉悦和享受,进入更加丰盈的生命状态。另一方面,体育可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进步,即借助体育建立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并在此过程中获得关于竞争、协作、契约、民主、团结等意义更为广泛的幸福。例如,体育强调对规则的敬畏和遵循,让人获得关于公平、公正和正义的幸福体验,以此促进社会的有序和谐。再如,现代奥运会提出“和平、友谊、进步”的理念,鼓励人们走向“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北京奥运会倡导“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及“一起向未来”的愿景等,体现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体育人文精神。这些都是从人的社会身体出发,强调通过人的社会身体的健康发展,促进整个人类社会的幸福文明发展。体育让人幸福,这是体育的应有之义。

2  幸福体育为何:体育异化与价值旨归

体育作为伴随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活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条件下,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功能。在原始社会,体育孕育于人类的劳动实践之中,主要是作为生存技能不断得到发展的,生存价值是体育主要的价值功能。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统治意图逐渐成为影响体育功能的重要因素,统治者为争夺利益胜利,重视在军事训练中加入体育训练,武力斗争和军事功能成为体育主要的价值取向。工业革命的爆发推动人类社会进入工业社会后,社会生产力和人的生存条件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均对体育提出新的要求,通过体育提高劳动者生产力及社会经济效益成为体育的主要功能。现代社会,体育日益发展出更为多元的价值功能。与此前社会相比,体育受更多外在力量的裹挟和影响,政治、经济、技术、科技等因素逐步渗入体育,工具主义、功利主义成为主导现代体育的主要倾向。这些外在力量在渗透体育、服务体育的同时,也成为控制人和压抑人的异己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制造了现代体育的异化。

2.1  现代体育的异化及其表现

异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的重要概念。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人是自由自觉的类的存在物。异化劳动把人的活动贬低为手段,从而也将人本身异化。……在教育领域,如果人的自由自觉的类本性得不到尊重和实现,那么同样会发生人的异化与教育的异化。马克思主要从3个方面论述异化:一是外在的异化,即物的异化,揭示人作为主体与其所对应的客体的分离。二是内在的异化,即人的自我异化,揭示人的本质异化;三是社会关系的异化,即主体间的异化,揭示人的社会关系的异化。从体育教育层面上看,现代体育的异化主要是指人与体育之间关系不协调,导致人的主体地位的丧失和体育本体功能的缺失。具體讲,就是体育失去了它在本义上追求人的身心协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初衷,反过来变成占有人、控制人和支配人的工具和手段。工具性异化是现代体育异化的主要形式,具体呈现为体育主体的异化、过程的异化、目标的异化和关系的异化4个方面。

一是体育主体的异化。体育的主体是人。“人的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在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觉、自主、能动和创造的特性”。但现代体育由于外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使人的主体性和本质属性被遮掩、被贬低。特别是随着高科技的逐步渗入,人工智能等正逐步渗入和取代人类的身体。例如,在运动装备、体育器材、场地等辅助设施上,不断加入科技、技术元素,并尝试超越人身体的极限,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超越。新技术在发挥辅助作用的同时,也破坏了人的主体性,物化了人的作用和个性特征,使人逐渐丧失本体,成为外力支配下被动的存在。在这种日益严重的趋势下,体育所呈现的已不再是人的尺度,而是技术的尺度。体育作为人类为发展自己而从劳动中剥离出来的社会实践,成为与人对立,甚至能控制人、奴役人的工具。

二是体育过程的异化。人只有在自主自愿的体育行为中才能充分满足身心需要,体验生命的美妙,享受生命的乐趣。但现代体育在训练、组织、育人过程中,采用的大多数是训练和控制的方法,导致体育过程的异化。一是现代体育以追求专业化和标准化为特征,特别强调以专业标准和量化手段对人的体育行为进行控制和强化,致使“规训”成为现代体育的一种特殊的权利技术。这种以训练、强化、控制为主导的体育方法,将人的行为限制到呆板的技术标准,强调把人的身体当作“生物性机体”,按照程式化、标准化的动作程序要求人反复操练,并以既定的标准度量人操练的结果,导致人在体育行为过程中的身心分离,无法让人在体育运动中感受到体育带给生命需要的满足感,形成自由自主的幸福感,树立通过体育追求健康幸福人生的坚定信念。也就是说,人在体育过程中只是执行外在的、异己的任务,失掉了本应有的主动性,并逐渐成为知识和技能的奴隶。

三是体育目标的异化。体育追求的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但在现实中,体育失去了它在本义上促进人身心协调发展,变成人实现外在目的的工具和手段,彻底远离了人类真实的生活世界,变成了与人对立的异己力量。体育对人而言变成了为达到一种外在目的而进行的自我折磨的过程。正如马克思在谈论劳动异化时所说的,当人的身体在遭受异化时,人“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福,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到折磨、精神遭摧残”。

四是体育社会关系的异化。体育的本质是自由,深层价值诉求是寻求人类的解放,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依照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念,体育除了要促进人的肉身身体和感性身体的发展,还应重视通过体育帮助人类构建一个幸福的共同体,成为完整的人。所谓完整的人,应该在人的社会关系、社会道德、社会理想等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但现代体育过度发展人的技术技能,使人成为“单向度的人”,成为只关心结果而遵循“比赛第一,友谊第二”的人。类似这样的社会关系异化,无论对于促进人的社会化发展,还是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都不能发挥积极正向的作用。

2.2  异化造成体育与幸福关系的疏离

马克思认为:“只要人不承认自己是人,因而不按照人的样子来组织世界,这种社会联系就以异化的形式出现。”异化的本质是丧失、疏离与孤立。现代体育在异化过程中造成体育和幸福不断疏化。

首先,主体意识缺失导致人的体育幸福感的丧失。主体意识是指人对体育及体育活动的认知状态、情感状态和意志状态。其中,认知状态是主体意识产生的前提和基础,情感状态和意志状态对主体意识具有支配和调节作用。积极的主体意识能让人形成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积极的情感,反之亦然。体育主体的异化直接导致主体意识的缺失,造成人对体育价值,对体育促进人幸福的关系认知存在局限性。首先,主体的异化影响人对体育的认知状态。在现代体育发展语境中,多数人只是把体育视为单纯的运动(身体活动)、专业的运动(体育项目)或专门的课程(体育课程)。这种认知状态始终将“人”和“体育”作为二元对立的部分分割开来,直接导致了人不愿意主动参加体育锻炼,逃避体育甚至厌恶体育的心理。其次,主体意识缺失容易引发对于体育的消极的情感状态,诱发人对体育价值的质疑。如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很多人习惯于形容从事体育的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现在很多人又认为,体育是“精英体育”“贵族体育”,没有建立“体育为人的健康幸福的一生奠基”的积极情感。马克思强调,要将“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言下之意就是,体育并非只是简单的身体训练,体育不只关乎人的体质健康,而是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最后,体育意识的丧失还导致人的意志状态。多数人对于体育能够改善人的自我认知、社会认知和心理结构的积极作用普遍缺乏认同,同时更缺乏将体育视为人的社会权利的认知,忽视体育、轻视体育、逃避体育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在各级各类学校中更是表现明显,直接导致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不佳、意志品质薄弱等。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儿童抑郁症状发生率超26%,12~16随青少年情绪和行为问题检出率高达19%。我国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达到19%,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持续低龄化,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这些健康及心理问题的根源,与人们对体育的主观认知具有直接的关联。

其次,需要与满足的矛盾导致体育与幸福关系的疏离。如前所述,幸福的本质是“需要”和“满足需要”。马克思认为:“人的生命力除了满足身体的需要之外,还必须满足道德的、精神的和社会的需要。”体育作为满足人类个体及社会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一种实践活动,在其过程中需要与满足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个体的需要与满足的矛盾。一般而言,个体的需要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具有鲜明的主观性、差异性和层次性。以学校体育为例,体育幸福感的前提是满足学生的需要。研究发现,学生对于体育的需要主要包括“渴望成功、渴望被关注、渴望受尊重、渴望享受运动过程、渴望在竞争中展示自我、渴望学习到喜欢的运动项目等”。但学校的体育课,往往忽略学生的个体需要,尤其很难从根本上转变“应试主义”“重智轻体”等对体育的影响,难以满足学生的真实需求。因而,在学校中普遍存在学生“爱体育但不爱上体育课”、偷懒、溜号、消极被动的学习状态。二是社会的需求与满足的矛盾。马克思认为,人作为社会存在的人,必须具备“他所生活的那个社会的一定性质”。社会的一定性质即社会性质和社会结构,社会主义体育是以运动为手段来不断满足人们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的广泛需要的,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全社会的发展,为了个人的才能和个性的全面发展,是为了培育具有高度文明的人,具有广泛需要的人。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建成世界教育強国战略目标。体育在促进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中发挥重要作用。据推测,我国未来教育总人力资源将会在2035年达到113.6亿人年后开始下降,2050年降至105.1亿人年。同时,健康总人力资本也将在达到2030年的1142.2亿人岁后开始下降,降至2050年的1081.8亿人岁。换言之,“人口数量红利”正在悄然退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舞台,“人力资本红利”愈加成为社会发展的依靠力量。要提升人力资本红利,使我国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亟需体育发挥其独特功能,培养更多综合的全面的人。但从目前的水平看,我国体育在解决社会发展的新矛盾、满足社会发展新需求方面还有一定差距。

最后,意义和连结的缺失导致体育与幸福共同体的缺失。马克思认为,人无法脱离社会关系而得到自我解放和自身发展。体育是赋予人生意义的形式,是实现价值的过程,也是获得幸福的过程。体育作为人与人、人与群体、人与人类生命意义连结的重要形式,时刻传递着“共生”理念,传递平等、文明、和平的价值追求。体育是促进人社会化的重要媒介。体育社会化的落脚点就是促使人通过体育树立正确的体育态度、品德、习惯和价值观,培养人遵守规则、尊重协作、和谐共生的社会品格,辅助人解决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适应社会、环境、他人,从物质的人发展成为“社会人”。但在现实中,现代体育由于过度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超越性”,追求对人类极限的挑战,追求职业化的专业发展等目标,把得高分数、好成绩、争夺胜利作为主要的目标,甚至采用一些违背体育道德的方法达到目的。这就剥夺了人在体育中发生积极连结、提升意义价值的环境和条件,难以保障每个人通过体育获得在体育中享受、在体育中创造、在体育中提升人生价值的巨大意义。

2.3  以幸福体育实现现代体育的价值回归

幸福体育作为一个实践性的理论概念,强调人之自由自觉的类本质,明确体育是人追求幸福生活的一种权利,提出体育也是人构建幸福共同体、追寻社会和谐幸福发展的途径。幸福体育本质上是价值追寻,体现在3个层次。

1)回归体育的价值主体:凸显人之自由自觉的类本质。

马克思认为:“人的类特征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这构成了价值的根本的基础。”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把人的类特征界定为“价值主体”,也叫“自由自觉的活动”,并且强调人要摆脱一切外在于人并凌驾于人之上的异己的力量,通过人的解放消除外在异己力量并复归自身的过程。价值主体的复归包括“回归自己本身”和“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两个方面。现代体育在异化背景下,回归价值主体就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有机统一。第一,回归体育的价值主体就是回归人的“合目的性”。体育要将人真正作为体育的目的来对待,并坚决摆脱外在力量对人的束缚,让人能够按照自己的目的和意愿去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第二,“合规律性”就是要求体育应遵循将人的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规律相一致。马克思认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这个就是要求任务是人的需要和选择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和要求,要与现实世界产生真实而又生动的关系。

2)回归体育的实践价值:明确体育是人追求幸福生活的一种权利。

体育应当是一项权利或者人权。在马克思看来,体育作为培养“完整的人”的组成部分,必须确保能够赋予主体多层次的权利。从权利本源看,体育的权利首先是促进和维护人的自由和尊严。马克思从身体出发论述体育的实践价值,从本体论、身体论、价值论解读体育实现人的尊严的哲学意蕴。主要包括:一是尊重人的体育选择自由权,将自由选择的权利归还给人,让每个人自己选择体育运动的时间、内容和形式,使其享受“选我所爱、乐我所选”的自由。二是尊重人的体育平等参与权,将充分享受参与体育运动的权利归还给人,不因性别、民族、年龄,特别是身体残疾等原因使人的体育参与权受到限制和制约,而是让每个人享受运动机会平等的权利。三是尊重人的体育公平比赛的竞赛权,建立公正合理的体育比赛机制,严格规定和执行体育比赛中的法律和规则,使人享受公平公正的体育竞赛。四是尊重人的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权,鼓励个人传承与发展民族体育文化,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独有的体育文化。回归体育的实践价值,就是要把这些权利归还给人,成为其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

3)回归体育的社会价值:明确构建幸福共同体是体育的价值归宿。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一切人的自由发展”即全社会的发展、全人类的发展,就是说自我发展的基础上回归相互尊重、社会包容、社会契约、社会公正等社会价值。体育的社会价值本质是追求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的幸福,主要的目的是在“我-我”“我-你”“我-社会”“我-自然”的关系维度中建立正向积极的连结和意义,使人获得更广泛更高层次的幸福。体育创造和确证幸福生活,在本质上就是在体育过程中把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有机地统一起来,达到体育的多元价值和人的多样性需求的合理满足之间的和谐统一。回归体育的社会价值,就是把丰富的社会关系归还给人,使其在体育中通过与他人进行和谐的社会交往,获得相互了解、相互支持的积极情感,个人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都得到全面的发展与综合进步。只有在全面丰富的社会关系中,个人积极参与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的交往中,才能进一步获得自身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并最终获得幸福。

3  幸福体育如何:马克思哲学视野下体育的现实路径

幸福体育是一个哲学命题,更是一个实践命题。本研究在马克思哲学视野下探讨幸福体育,不仅是要深入探寻幸福体育的哲学内涵,更重要的是寻求构建幸福体育的现实路径。如前所述,本研究“幸福体育”命题中“体育”的概念范畴,更多强调的是“体育教育”,因此在探讨现实路径时,也更多聚焦于体育教育的视角,提出构建幸福体育的4个核心要素,即价值性要素、操作性要素、动力性要素、保障性要素。从实践路径看,构建幸福体育主要聚焦4个层面,即价值层面、操作层面、动力层面、保障层面(见图1)。

3.1  价值层面:坚持以人为本的体育理念

以人为本的体育理念,就是突出人在体育中的主体地位,强调把人始终作为体育的实践主体、认识主体、价值主体。构建幸福体育,首要的就是要在价值层面上,坚持把满足“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体育的根本出发点。这里的“人”,既是个体的人、群体的人,也是作为类特征的人。从体育教育的视角看,目前我国体育的主要矛盾就是“人”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方面的体育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的体育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重点是坚持发展“以人为本”的体育理念,切实关注人的真实需求,满足人的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体育需求。为此,一是以解决“供给”与“需求”的矛盾为突破口,高度重视人对体育需求的新变化。例如在学校体育中,不仅要切实关注学生的基本需求,更要密切关注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变化,满足其从过去单一的“体育锻炼”逐步发展的更为丰富的需求,如生存需求、生活需求、传承需求、竞争需求、挑战需求等。要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兴趣爱好,以满足学生各阶段发展需求为出发点,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力,进而激发学生想学、会学、乐学,从而帮助学生享受乐趣、掌握健康知识、发展运动技能,形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最终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发展需求。二是以解决“共性”与“个性”的矛盾为突破口,关注并尊重个体差异。要尽可能提供更多、更灵活、更弹性的选择机会,使每个人能够按需所得地获取适切自己的体育资源。三是以解决“共享”与“独享”的矛盾为突破口。在体育教育构成中建立共享体育的理念,如积极推动“全民健身”“15分钟健身圈”等,提供更多的公平机会让更多的人都能体验到运动技能学习的过程和资源,同时提供机会让所有人共享体育的成果,确保每个人都能享受体育的过程和结果,获得更高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足感。

3.2  操作层面:聚焦幸福体育的模式建构

模式是理论与实践的中介。近年来,我国相关政策文件、规划纲要制定积极推动幸福体育的价值理念和战略部署,持续推进有关幸福体育的口号理念,如“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我运动,我快乐,我健康,我幸福”、“全民健身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等。幸福体育已成为国家意志和社会行动。然而,无论是政策倡导、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都需要适宜的模式作为桥梁发挥引领和导向作用。结合国内外目前与幸福体育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本研究提出主要从3个方面开展幸福体育的模式建构。一是构建幸福体育的课程模式。幸福体育课程模式是一种追求生本化、一体化的教育模式,其操作的重点是立足人的真实需求,精准化适配内容;立足核心素养,创新优化课程实施策略;立足健康幸福,实施多元化评价体系。幸福体育课程模式注重 “为学生健康而幸福的人生奠基”,是贯彻落实体育新课程标准,以及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四位一体”目标体系的重要抓手。二是构建终身体育的教育模式。建立终身体育教育模式主要是针对于我国体育教育长期缺乏衔接与连贯性,导致的受教育者“学不懂、学不乐、学不会、学不热”等问题,造成以上症结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我国缺乏一个体育功能一体化的教育模式。终身体育目的就是构建一个上下衔接、前后一致、整体协调的教育模式,帮助人将体育作为习惯、权利,达到终身健康幸福的状态。三是构建“以法促体”的法律模式。严格执行2022年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条例要求,依法保障公民平等参与体育活动的权利,督促各级体育行政部门、教育部门以及社会组织以体育法为准则,为幸福体育保驾护航。

3.3  动力层面:打造“幸福共同体”的动力引擎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中国人民愿同世界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构建幸福共同体是体育所追求的价值归宿。依照马克思对人的存在形式的研究,社会共同体存在是和个体存在相对的存在形式。马克思认为,要实现人的解放、获取人的幸福和自由发展的理想状态,必须建构“自由人的联合体”的共同体。追寻幸福共同体是构建幸福体育的动力基础。在体育教育过程中,要传播传递幸福共同体的“共生”理念,注重通过体育的对抗与协商、竞争与合作等方式,增进人与人、群体与群体、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相互理解,通过体育的教育形式推動和平共生的实践性价值。其次,让体育成为人民健康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把重点聚焦在因体育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幸福鸿沟”上。一是要加强对地区间、区域间、群体间、校际间体育发展的不平衡现状的干预与改善,使体育能够覆盖更大的范围,使体育成为扎扎实实的幸福工程、民生工程。二是通过体育加强人力资本共同体的建设。据推测,我国健康总人力资本将从2020年的1100.2亿人岁提高至2030年高峰期的1142.2亿人岁,且居世界首位。要通过体育提升人力资本红利,培养更丰富、更具竞争力的健康人力资本,让每个人公平地享有运动权利,通过体育获得幸福,形成人人参与体育、人人享受体育、人人在体育中创造的幸福共同体。

3.4  保障层面:建立协同共育的环境体系

构建幸福体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领域宽、范围广、相关利益主体多,必须加强集中统一领导,努力形成协同共育的环境体系。首先,要增強各利益主体的协同性,特别是增进政府、社会、学校、家庭之间的权利平衡和利益协调。例如,在开展青少年和学校体育过程中,就要积极协调学校、家庭、社会提供协调一致的教育力量,在场地、设施、资金、人员等方面形成交叠效应,保障青少年和学校体育有效开展。特别是在“双减”背景下,家校社协作共育为构建幸福体育提供了保障,逐步形成学校、家庭、社区协同指导学生体育锻炼的机制。其次,要促进各领域、各利益主体的共生性,特别是高度重视政治、经济、技术、科技等因素在促进体育发展的同时,警惕其对体育造成的过度控制和异化。从体育教育的角度看,就是要增强政治、经济、科技等积极服务体育的能力,全力推进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 李有强,龚正伟. 体育与人的全面发展:基于马克思主义身体哲学视角的考察[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21,38(4):395-401.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70.

[4] 马克思. 德意志意识形态[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7.

[5] 中共中央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6] 胡晓风. 人与社会决定体育的发展[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86,12(4):1-9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21.

[8] 郭湛. 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3.

[9]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8.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4-25.

[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70.

[12]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EB/OL]. (2021-07-13)[2022-06-20]. http://www.nhc.gov.cn /wjw/jiany/202307/51d3324c789f4e2981971e38a5f901cd.shtml

[13]胡晓风.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一步提高对体育的认识[J]. 体育科学,1984,4(5):22-25.

[14] 于素梅,彭庆文. 幸福体育课程模式下的幸福感追寻与实践方略[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22,34(6):602-610+648.

[1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 北京:人民出版,1995.

[16] 胡鞍钢. 从“东亚病夫”到“东方巨人”:中美健康人力资本发展趋势比较(1950—2050)[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5(1):1-10+125.

[17]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6.

[18] 于素梅,董鹏. 幸福体育课程模式的思考与建构[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22,34(5):481-490.

基金项目: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2022年度基本科研专项资金院级统筹重点项目“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发展创新研究”(GYB2022001)。

作者简介:于素梅(1969-),女,研究员,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体育课程与教学。E-mail:zkysm2004@126.com

通信作者:王晓燕

猜你喜欢

异化马克思体育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