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资本观引领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策略研究

2023-12-19南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通226019

物流科技 2023年22期
关键词:物流数字经济

李 倩 (南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

0 引 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逐步成熟与持续发展,物流行业融合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科技化、数字化技术,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先导性、全局性和战略性产业,尤其在网络购物方面,其已经成为连接线下实体商品与线上购物,实现物品流通的重要支撑手段。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处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物流行业也需要加快向集约化转型、数字化转型的脚步,推进传统物流产业向高新科技产业转型,实现经济结构的深层优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进一步强调,要推进数字经济建设,紧密融合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从运行规模、运行结构、发展效率等方面来说,数字经济对于促进物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其赋予物流行业发展的数字化特点,也将物流行业推向了新的发展困境。对此,数字经济赋能物流行业发展,促使其进行体制机制改革,积极应对新型发展难题,成为推动我国整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杆。

1 数字经济的内涵与时代价值

1.1 数字经济的产生与概念

得益于20世纪40年代电子技术取得的巨大突破,计算机的数据存储和信息处理能力大幅提升,开始向市场提供信息产品和信息处理服务,“信息经济”的概念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运用发展而逐渐产生。到20世纪70年代,个人电脑产生并逐步普及,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涉及娱乐休闲、信息处理以及工业生产等方面,与各经济部门的联系也愈发紧密。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技术逐渐成熟,结合信息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商业化服务,以电子商务为典型代表的新型商业模式得到了迅速发展,与社会经济进行深度融合,“互联网经济”这一概念开始广泛传播并逐渐代替“信息经济”。至20世纪末、21世纪初,泰普斯科特指出“数字经济”比“信息经济”“互联网经济”更能准确概括出社会经济的发展新特点,由此,正式提出“数字经济”概念。随后,移动通讯技术难题取得了重大突破,信息通信技术经过同各行业相关技术的结合、衍化和升级,逐渐产生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并高度嵌合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中,海量数据本身也成为了极为重要的生产要素。2016年,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将“数字经济”界定为互联网运行的相关数字化基础设施、凭借网络平台进行交易的电子商务以及数字媒体三个领域。同年,G20杭州峰会在《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中,将数字经济定义为“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1]”。基于此,“数字经济”概念基本形成,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1.2 数字经济的时代价值

1.2.1 扩张物流行业运行规模

在数字经济背景下,物流行业的全球化和国际化是“双循环”发展格局的重要环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国内,物流行业为人们提供了庞大的就业市场和商业机会,使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转变,提高了人们对物流行业的依赖程度。在此基础上,物流行业的业务需求因电子商务不断发展和优化升级而快速提升,其依托于各级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和各大自由贸易区的设施供给,通过直接投资、兼收并购等方式打入国外市场,走向国际,实现了全球供应链和物流网络的快速扩张。据相关数据统计,2022年我国跨境电商的市场规模达15.7万亿元,较2021年同比增长10.56%,在全球贸易和跨境电商等相关领域中占据着一定的市场地位,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显而易见,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态势仍旧迅猛,在未来的发展中,必将持续扩张物流行业运行规模,以匹配可预见的发展速度,进一步推动全球化和国际化进程。

1.2.2 优化物流行业运行结构

物流是连接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的关键桥梁,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在当前数字经济的社会环境中,人们不断产生新的生活需求,物流行业的竞争也愈发激烈,无论从主观还是客观方面都要求现代物流行业紧跟时代发展脚步,借助数字技术对行业运行结构进行优化和升级。一方面,数字经济将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紧密联系起来,形成庞大的物流运行格局,并在实际运行中不断发现问题,催生优化方案,调整物流网络布局,使物流行业结构运行更为合理、科学;另一方面,数字经济全方位覆盖于物流行业的发展领域中,数字技术成为现代物流行业实现运行、管理和体系优化的关键性技术支撑,在运行中,推动物流系统进行合理分工和模块整合,优化供应链发展,搭建互惠互利的合作平台,增强物流数据共享性,实现物流运行系统的信息化、技术化转型。

1.2.3 提升物流行业运行效率

数字经济促进了物流科技创新的快速发展,不断完善基础设备和升级运作技术,提高了物流行业的数字化联动水平。物流行业依托数字技术,广泛运用信息科技,针对系统运行中在实时监控、追踪、电子商务等方面多样化的需求,自动计算物流数据、优化物流路线,建立物流供应链云服务平台,解决运输中“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提高物流运输效率;物流行业依托大数据、物联网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分析出物流程序中的人员配置、产品分拣、工具运输需求,合理安排工作人员,利用无人机、自动运输车等,极大地缩短运作周期,降低人力和物力成本;物流行业实行信息化管理,科学规划仓库物品归置,有序码放,提高仓库利用率和周转率。综合以上几个方面,物流企业得到快速发展,物流系统得到质的优化,市场占比突飞猛进,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物流行业在国内外的竞争力。

2 物流高质量发展的困境分析

2.1 物流数字技术应用不足

物流行业在数字经济格局的影响下,逐步向数字化和集约化转型,加快了智慧物流的发展趋势。物流企业不仅需要具备先进的软件技术,如智能物流系统和应用程序等,还须拥有先进的硬件技术,如构成计算机系统的外部设备等[2]。物流企业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借助数字技术加速运营,但是目前的技术水平并不能满足技术应用的实际需求,其在有效存储、管理和应用数据等方面的智能化技术应用仍旧不足,部分企业管理者对于数字技术的应用仅局限于眼前的发展,尚未形成加大智能设备和数字技术的投入意识,制约了我国物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2 物流数据分析不够全面

在数字经济时代下,以电子商务为主要模式的物流运营产生了庞大的交易数据、用户偏好数据以及区域发展数据等,对这些数据进行准确、全面的分析是物流工作顺利推进的关键。当前,我国相当一部分物流企业仍旧依靠长久以来的经验,缺乏对用户与企业自身运营的具体性、针对性分析,一方面,难以保证物流数据充分发挥作用,为用户提供精准、高效的服务,不能持续且大量吸引新客户并形成固定客户,行业规模无法扩大;另一方面,物流企业无法满足高速增长的现代化商业需求,由缺乏数据分析造成的信息不对称、流程管理差以及沟通成本高等问题,对物流行业的转型升级造成阻碍。

2.3 物流业高质量人才匮乏

为了促进中国物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物流企业必须加强科技投入,以此推动行业的跨越式进步[3]。目前物流行业面临的数字技术应用不足,物流数据难以得到有效分析等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归根结底是因为物流行业缺乏知识型、技术型人才。当下,绝大多数的物流行业工作人员学历在本科以下,主要从事简单劳动,仅仅掌握其所在岗位需要的基本知识技能,且工作的繁杂性、重复性使人囿于岗位本身,无法实现跨岗位流动,也就无法促进实践技能和知识的提高。除此之外,我国物流行业的大部分从业人员缺乏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技术的技能型人才,在理论领域缺乏运营规划、理念创新、统筹布局的专业型人才,无法在行业中增强核心竞争力。

2.4 物流数据安全问题频发

当代科学技术在物流行业的蓬勃发展与广泛运用,催生了海量物流数据,使之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然而也带来了数据在操作、储存、运输等方面的安全问题,主要可以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内部因素:员工因操作技术不成熟、不规范而造成物流数据被错改、错用、错删;安全系统技术性保障力度不够,管理者监管不力,致使物流数据被篡改或盗窃;物流行业管理者或内部员工因无法抵制诱惑,违法出售物流数据牟取利益。外部因素:物流行业之间存在恶性竞争,例如利用非法技术手段入侵物流数据管理系统,窃取物流数据;黑客制造出恶意软件和病毒,攻击企业的物流数据管理系统,造成系统瘫痪,导致物流数据大量外泄。数据安全问题频发,充分地暴露出了我国物流行业数据的安全隐患,如果物流企业缺乏严密的安全保障体系,长此以往,就会使客户丧失对企业的信任度,不利于物流企业的长远发展[4]。

3 数字经济赋能物流高质量发展的策略

3.1 推动物流业技术化发展

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物流行业必然要加强物流网络的基础建设,不断创新物流经营模式,利用数字技术对企业进行智能化、技术化转型。深入研究“商贸+互联网+物流”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提升物流协同服务能力,充分利用现有渠道资源,满足电商企业在运营中的多元化、分布式、及时性的物流需求,扩大产业服务范围,全面提升物流行业服务[5]。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构建数据共享的信息化智能平台,加强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用户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形成更为完善、更为科技化的现代物流产业链,将数字技术融入仓库存储、物流运输、财务结算以及用户服务等环节,在物流运作过程中实现货物配载技术化、账目结算智能化、装卸搬运机器化,打造物流技术化新格局,激发物流行业在市场中的竞争活力。

3.2 培养物流业高素质人才

物流行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而形成,兴起于20世纪,然而由于技术发展不成熟,在物流运输过程中需要大量人力来完成工作,继而导致我国物流行业长期以来更加重视劳动者的简单劳动。目前,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显著特点,各生产、生活领域均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物流行业的业务需求也随之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物流行业已经开始逐渐意识到企业缺乏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复合型人才,难以支撑物流行业自身行稳致远。因此,物流企业应当充分重视人才培养,设计培养目标,明确物流行业人才培养要求,积极开展职业培训工作,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此外,物流行业应当与高校开展密切合作,把关物流专业人才质量,学校培养学生关于物流行业的相关知识,如仓储运输、安全管理、商业贸易等,夯实理论基础;物流企业为学生提供锻炼平台,在实际操作中结合理论知识与数字技术,熟悉供应链流程,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此一来,既能吸引高素质人才加入物流行业,又能实现物流运营的质量化发展。

3.3 优化物流业运营体制机制

物流行业是在数字经济的裹挟下迅速发展的,要想在竞争激烈的世界市场中站稳脚跟,就必须化被动为主动,完善物流行业体制机制,强化政策保障,实现宏观效益与微观效益的统一。一方面,国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分析时下的数字经济环境,制定物流行业政策和总体规划,并采取切实措施。一要加强国家对物流行业的领导和监管,统筹物流企业的发展布局,建立统一协调部门和监督部门,保障物流行业规范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二要重视物流行业的数字技术发展研究,推动物流企业与高校、社会组织联合发展,建立专门的物流业研究机构,设立物流业发展研究课题,吸引广大相关人员对物流运营所涉及的科技、经济、管理等予以关注和学习。三要加快制定与物流行业发展相配套的政策,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打通物流企业的市场流通,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为物流企业的数字化竞争提供保障。另一方面,企业应在规则制定、技能培训和人才引进等方面采用先进的数字技术,结合多种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实现跨地域、跨行业的智能化、集成式管理,促进不同物流平台之间的信息交换与共享,推动物流行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6]。

4 结 语

各行业各领域在数字经济背景下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转,物流行业亦是如此,在面临机遇和挑战的同时,应当迅速作出反应,主动利用数字技术释放巨大价值,打造新型物流信息化平台、深入分析物流数据、吸收培养高质量人才,激发物流行业市场竞争活力,构建数字型智能物流体系,为我国经济发展建设提供强力支持。

猜你喜欢

物流数字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答数字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数字看G20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