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联

2023-12-18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祝枝山蔡锷唐伯虎

对联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它与书法巧妙结合,成为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艺术独创。对对联可是大有学问的,我们一起看看吧!

蔡锷买笔

蔡锷1882年出生于湖南省邵阳蒋河桥乡,6岁启蒙读书,11岁师从当地名人樊锥,12岁中秀才。1895年春,湖南省学政江标到宝庆(今邵阳)举行岁试。蔡锷随父亲来到宝庆城应考。

一天,蔡锷到宝元文具店买笔。当老板听说这小孩是前来应试的,心里非常高兴,拿着一支笔说:“我出个上联,你若能对出下联,这支笔就送你。”老板的上联是:“小学生三元及第。”蔡锷晃晃小脑瓜,对曰:“大老板四季发财。”说完,蔡锷拱手作揖,接过笔乐滋滋地离开了文具店。

林则徐应考林则徐幼年时参加科举考试,由于路途遥远,父亲便让他骑在自己的肩上,送他到考场。

主考官见到这一情景,便有意跟他开玩笑,要他对出一句下联方准进入考场。主考官即景出上联:“以父作马。”林则徐的父亲一听,羞得面红耳赤,但又无可奈何。但林则徐眼珠一转,立刻应对说:“望子成龙。”

主考官听后大吃一惊,这对句不仅为其父解了嘲,而且把原来的贬抑戏弄化为褒扬赞美。主考官很满意,便高兴地让他进了考场。

对句赢玉佩

唐伯虎小时候,有几位客人到家中做客,父亲拿炒豆招待。其中一人对唐伯虎说:“我出个对子,你敢对吗?”

唐伯虎道:“我对上了要你腰间的玉佩为奖品。”那人顺手捻开一粒炒豆说:“炒豆捻开,抛下一双金龟甲。”唐伯虎手举甜瓜说:“甜瓜切破,分成两片玉玻璃。”众人一听,皆吃惊,想不到唐伯虎对得又快又工整。那人笑道:“好孩子,果然了不起。”说完便解下腰间的玉佩赠给唐伯虎。

鲁迅对业师

鲁迅年少时就读于绍兴东昌场口的三味书屋。有一天,寿镜吾先生出了个三字对:“独角兽。”

有的学生对“两头蛇”,有的学生对“九头鸟”,还有的对“八角虫”等等。先生问鲁迅时,鲁迅记起《尔雅》中的“比目鱼”,便站起来对道:“比目鱼。”

寿镜吾先生连连称好。独角兽的“独”不是数量词,但有单、一的意思;比目鱼的“比”也不是数量词,但有双的意思。这两个字对得很准。同时,独角兽是麒麟,乃天上之祥物,而比目鱼是海中之珍品,意义相对应,词性平仄工整,是副好对联。

黄庭坚对舅父

北宋诗人黄庭坚自幼聪颖,他的舅父李常是京城大官。一年,李常因公事路过家乡,黄庭坚和父母到访。李常早闻黄庭坚聪明好学,决意考考他。

傍晚时分,大家在院中纳凉,一阵风吹得院子里的桑树枝叶摇曳,李常随口道:“桑养蚕,蚕结茧,茧抽丝,丝织锦绣。”黄庭坚听罢,见表哥正在院子里练字,于是说:“草养兔,兔生毫,毫扎笔,笔写文章。”

舅父见外甥对得工整,不禁颔首赞许。

祝枝山妙对徐子建

一天,祝枝山闲游西湖,与举人徐子建相遇。徐子建说:“久仰祝兄大名,今有一联请教,可否?”

祝枝山说:“岂敢!马儿伸腿——出题(蹄)吧!”

徐子建心想:你这是骂我呀,好,我就以“蹄”为题,于是出上联:“马过木桥,蹄擂鼓,咚咚咚。”说着,举手连打了祝枝山三拳。祝枝山想:你这是借对联打我呀,我只有投桃報李了。于是,就随口吟道:“鸡啄铜盆,嘴敲锣,哐哐哐。”

随手打了徐子建三记耳光。此时,徐子建不但不恼,还佩服祝枝山的才思敏捷,连说:“佩服!佩服!”

猜你喜欢

祝枝山蔡锷唐伯虎
关于击椎生是否蔡锷问题的补证
祝枝山写春联
祝枝山评文章
唐伯虎装傻避灾祸
唐伯虎赞画
唐伯虎送画
抬不动
蔡锷与樊锥
蔡锷与《五省边防计画》
浅谈蔡锷的治军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