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持续恢复向好,5%左右全年增长目标有望达成

2023-12-18中国报道张利娟

中国报道 2023年11期
关键词:出口消费目标

文 | 《中国报道》记者 张利娟

10月18日,今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成绩单”出炉——国内生产总值(GDP)913027 亿元,同比增长5.2%;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398 元,同比名义增长6.3%;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比上半年加快0.2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2107 亿元,同比增长6.8%……

从“前三季度数据运行情况来看,国民经济顶住了来自国外的风险挑战和国内多重因素交织叠加带来的下行压力,总体上持续恢复向好。尤其是从三季度的情况来看,经济恢复向好总体回升的态势更趋明显,多个领域、多项指标都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说。

增长持续恢复向好

“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做到了稳中求进、稳中有进,方方面面的指标都说明中国经济克服了诸多困难、挑战,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成果。”10月18日,在“国是论坛:2023年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中国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兼新闻发言人姚景源说,“从‘三驾马车’的角度分析,消费是拉动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力量。”

随着一系列促消费政策举措落地见效,消费潜力不断释放,住宿餐饮、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明显回暖,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更加稳固。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拉动经济增长4.4 个百分点。其中,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拉动经济增长4.6个百分点。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决策咨询部形势室主任郭丽岩表示,前三季度消费支出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最大。目前来看,消费是支撑整个宏观经济回升向好的主要拉动力。

拉动经济增长的“另一驾马车”——出口,表现也可圈可点。前三季度,货物进出口总额308021 亿元。其中,出口176025 亿元,增长0.6%;进口131996亿元,下降1.2%。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44029 亿元。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6.1%,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3.1%。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3.1%,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6.5%。机电产品出口增长3.3%,占出口总额比重为58.3%,比上年同期提高1.5 个百分点。

“在全球经济下行背景下,今年中国出口总体表现不错。”中国银行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周景彤表示,中国出口的产品结构比较完整,总体比较优势突出,出口商品的种类繁多,既有传统产业也有高新技术产业。尽管面向传统目的地的出口下行压力加大,但面向包括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内的新目的地出口增长较快。

就业是经济的“晴雨表”,也是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就业“成绩单”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活力和韧性。前三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3%。9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比上月下降0.2 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下降。

对此,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副院长金维刚认为,根据最新统计结果,目前整体就业形势较为平稳,城镇调查失业率在下降,这反映出在中国经济恢复的过程中,就业形势亦开始稳定和转好。

全年5%左右的预期目标有望达成

此前,多家机构预测我国三季度GDP 增速在4.4%至4.7%区间,此次公布的数据明显好于市场预期。

当地时间10月18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亚太区域经济展望报告。报告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5%。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为完成全年5%左右的预期目标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谈及全年5%左右的预期目标是否有望达成时,盛来运表示,初步测算,如果要完成全年预期目标,四季度只要增长4.4%以上,就可以保障完成全年5%左右的预期目标。“从这个角度来讲,对完成全年预期目标是非常有信心的。”

盛来运指出,第一,从四季度经济走势来讲,经济运行将延续恢复向好的态势。从前三季度情况来看,无论是生产还是需求,无论从实体经济预期,还是从实体经济经营状况来看,都在恢复向好,经济运行是有惯性的,我们相信四季度还会继续保持企稳回升态势。第二,前期出台的一系列稳增长的政策措施效果将继续显现。随着政策逐步落实到位,积极效应将进一步释放。

“基于以上判断,四季度经济将会继续恢复向好,总体保持回升态势,我们对实现全年5%的预期目标很有信心。”盛来运说。

周景彤预判,四季度中国出口增速将回升。他分析,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出口新动能优势持续加强,机电产品出口占比提升;二是近日开幕的第134 届广交会境外采购人数明显增加,广交会是中国出口的“晴雨表”,现在基本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三是近期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升,将对外贸提供支持。

郭丽岩表示,根据目前大类消费的表现、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的恢复情况,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有望在7%左右。从全年和未来走势看,综合目前一些重点市场的表现和最新公布的数据,可以给出其研究判断,物价已经触底企稳,可以基本上确认后期将呈现逐步回升的态势,预计四季度CPI同比涨幅将有平稳的小幅回升。

招商证券研究发展中心副总监谢亚轩表示,从今年前三季度的金融数据来看,金融在助力实体经济稳步回升的态势上有突出表现。展望四季度,政府债券的增发将会进一步支撑社融增速,预计全年的社融增量能够达到35 万亿元左右,以社融为代表的金融数据无疑将继续发挥对实体经济回升强有力的支持作用。

在朱光耀看来,2024年中国经济应该继续实施5%的经济增长预测目标。因为随着经济的恢复和产业升级的进程,中国经济潜力大,活力足,周旋余地广,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中证金融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潘宏胜指出,前三季度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为实现全年发展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展望四季度,前期出台的一系列稳经济政策仍将继续显效,根据形势变化有针对性的储备性政策有望及时出台,将进一步强化内生增长动力,推动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一是持续抓好已出台政策的落地落实,加大政策力度,大力促进各类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恢复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稳定经营主体信心和预期,为扩大内需提供更加扎实的基础。二是持续推动创新发展,增强新动能。通过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等强化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持续推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和发展。

下行压力不容忽视

亮眼的“成绩单”背后,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经济还在恢复过程,出现的这些积极变化有些还是初步的,有些积极变化的可持续性还需要继续观察。“经济运行中外部环境和内部需求不足的矛盾还没有根本缓解,经济稳定回升的基础还需要继续巩固。”盛来运指出。

朱光耀认为,中国经济现在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国内主要体现在经济结构需要进一步合理完善,包括很多具体问题,如房地产问题、地方债务问题等。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主要成员陈彦斌撰文指出,我国经济还存在一定下行压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出缺口与潜在增速缺口依然双双为负,表明经济运行仍处于总需求与总供给不足相叠加的格局之中。二是价格总水平持续偏低,反映出总需求不足对经济运行的制约更为突出。三是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偏弱。

“下一阶段宏观政策仍需进一步发力,夯实经济企稳回升态势。尤其是对于总需求与总供给不足相叠加的运行格局,不仅要依靠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稳定政策扩大总需求,还需要加强结构政策、增长政策与稳定政策的配合,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能,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从而推动经济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更高水平的动态均衡。”陈彦斌分析指出。

猜你喜欢

出口消费目标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40年消费流变
一只鹰,卡在春天的出口
新消费ABC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