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装配式施工技术在住宅工程应用中的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

2023-12-18苏黎文黄勇刚

技术与市场 2023年10期
关键词:预制构件预埋吊装

苏黎文,黄勇刚,代 江,石 森

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91

0 引言

随着装配式技术被越来越多地使用在住宅工程施工中,为促进建筑业发展以及装配式技术更加广泛的应用,降低施工过程中产生质量问题的概率,提升装配式施工质量成为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1]。目前,装配式施工技术虽然已经可以在一定水平程度上满足规范标准化要求,但由于施工过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装配式施工技术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亟须深入了解其存在的问题,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最大程度保证施工质量。

1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技术优势

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具有节约资源成本、缩短工期等优势。传统的建筑施工模式要求在施工现场进行钢筋绑扎、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等工序[2],此过程由于人为操作的因素,容易出现材料浪费的情况。而装配式施工所用的结构构件采用工厂机械化生产方式,保证了结构尺寸的精准性,最大程度避免了材料浪费,模板节约率达到了40%左右,混凝土养护所用水资源节约率达到30%左右。

传统现浇外立面墙体施工工序繁琐,且其中一个工序施工质量不达标将会影响整个工期。装配式施工技术采用预制结构构件方法,在生产结构构件的同时就完成了外墙保温层及饰面层的施工,构件运至现场直接进行拼装作业即可,不用再进行拌制砂浆、抹灰等作业,受气候条件制约较小,效率更高,大大缩短了工期[3]。

2 装配式施工技术工艺流程

装配式施工技术的工艺流程为:装配式构件工厂化生产—构件吊装、运输、存储—构件安装、连接—板缝防水处理—钢筋绑扎—内模板支设—吊装楼梯梯段—预埋管线—混凝土浇筑。

3 存在的问题

3.1 预制构件质量不达标

合格的构件是装配式施工质量保证的前提,在市场中承接预制构件的制造工厂较多,其中不乏一些不具备生产资质的小厂,生产出的构件不能满足施工质量要求。部分工厂虽然具备资质,但在生产过程中未严格按建筑企业提供的设计图纸及相关标准进行生产,导致尺寸、开孔等指标不精确、不统一,使得构件不达标,影响整个装配式工程质量。

3.2 预制构件的吊装、运输及储存过程操作不规范

在吊装运输预制构件过程中,吊装的注意事项往往容易被人忽视,吊装位置选择随意,吊点受力情况未经计算。在吊装时,吊具、构件中心与吊车主钩位置不在同一竖直方向,吊索夹角超过允许范围,在吊装构件时容易导致构件脱落。构件吊装至运输车上时没有按要求使用专用托架,也没有将构件进行合理的放置与固定,更没有做好成品保护措施,在运输途中容易产生碰撞,导致破损、变形、裂缝等,对施工造成潜在的质量隐患风险。

构件运输至现场后,现场没有规划存放地点,存放简单随意,没有材料标识,堆放时未按堆放标准执行,未采用垫块等有效保护措施。

3.3 预制构件安装与连接质量不达标

在安装过程中,预制构件吊装至指定位置后,因为固定不到位,导致整体平整度差。另外,在每一层施工后没有及时校核标高、尺寸位置等数据,导致后续安装过程中构件之间的距离偏差越来越大,无法紧密贴合。

构件连接技术对连接钢筋的定位要求极高,对伸入套筒(或预埋波纹管)内的钢筋锚固长度也有严格要求,由于预埋时钢筋定位出现了偏差,导致后续钢筋锚固时长度不满足要求。钢筋锚有搭接及套筒灌浆2种施工方法,其连接原理都是通过注入的浆料硬化后将钢筋及套筒(或预埋波纹管)结合成整体以达到连接效果,所以浆料的强度与灌注的饱满度极其重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由于成本或者节约时间的原因,选择质量较差的浆料,并且在没有将浆料灌注饱满密实的情况下就结束灌浆,导致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

3.4 构件拼缝防水处理不到位

采用材料防水的方式时,在密封胶施工前,未对墙板接缝进行检查,接缝周边残留物未进行清理,错台位置未打磨平整,造成密封胶与构件不能紧密粘结。密封胶施工时,往往由于打胶厚度不足、填充不饱满,导致缝隙封堵不密实,达不到防水效果。上下构件接缝位置不规整,同样影响橡胶条上下不能贴合压紧,降低防水效果。

采用结构防水的方式时,施工前未将空腔清理干净,造成堵塞;施工时没有按要求每隔3层设置空腔排水管,上下未用密封胶隔断,外墙接缝企口内外高差过小,不能起到阻隔雨水的作用。

3.5 管线堵塞、脱落

施工过程中由于振捣过程控制不当,部分混凝土会进入到预埋管线内,导致管线堵塞,如果没有将管线固定牢固,在振捣时,还可能出现脱落、位置偏差等情况。

4 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4.1 构件生产标准化

选择构件制造厂前,首先要开展调研工作,选择的构件生产制造工厂一定要具备相应资质。在生产构件产品之前,工厂须根据建筑企业提供的施工设计图纸及其他资料制定生产方案[4],方案需要通过建筑企业的审核,操作人员严格按方案中相关标准进行生产制造。构件产品出厂前应对其进行全面检测,并出具相关质量证明文件。

4.2 预制构件的吊装、运输及储存注意事项

在吊装构件前,应对吊装的位置距离等数据进行详细计算,在确定好吊点后再进行吊装,在构件起吊时,吊具和构件中心应与设备主钩位置保持在一条垂直线上,同时吊索夹角应符合要求。

吊运装车时,采用专用托架,根据不同类型的材料构件还需要确定是采用立式运输还是水平运输的方式。确定好运输方式后,将构件合理放置后严格进行固定,同时在构件边角处采取添加垫块、泡沫等防护措施,避免运输途中发生磕碰。

构件运至施工现场后,应放置在提前规划好的场地上,场地应平整、坚实、排水良好。同类型构件放置在一起,并且摆放时预埋吊件向上摆放,方便后续吊装施工。构件如果需要叠放的,如楼板及叠合板的叠放数量不得超过6层,若长时间放置,为避免雨水侵蚀,需要覆盖好防水布。

4.3 预制构件安装与连接严格按规范作业

构件应按规范要求进行固定,借助精度控制工具,保证构件整体平整度,同时每层施工后及时进行位置、标高、尺寸校核,保证后续安装过程中偏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不影响整体施工质量[5]。

在进行建筑构件的钢筋连接施工时,根据相关规范要求,钢筋锚固长度不宜小于钢筋公称直径的8倍;插入钢筋后,施工人员严格测量钢筋插入长度是否满足要求。灌浆所需的原材料必须进行进场验收,检查其外观情况、出厂证明材料、质量合格证明文件等资料,并取样品进行试验检测,灌浆时为保证浆料的强度及饱满密实度,灌浆时间应充足,随时观察出口,以出浆口出浆为宜。

4.4 构件拼缝防水处理措施

由于装配式建筑外墙是由多块构件拼接而成,通常会遇到接缝处防水处理的问题。为保证外墙拼装后,拼缝处不会出现渗水的情况,预制外墙接缝处应设计为外低内高的企口缝,且保证企口内外高差不小于5 cm。各构件之间的连接部位和接缝处采用防水密封胶进行填充,同时内设排水空腔,安装排水管,将渗入到空腔的水自然排出,最后按规范要求做淋水试验。

4.5 管线预埋注意事项

为保证管线位置正确且能顺利在线管内穿线,在振捣前,将线盒焊接在相应部位,牢牢固定住线盒,也可采用铁丝绑扎固定线盒,防止线盒脱落、位移,同时注意线管转角处,不可角度过大,不能超过90°,管线交叉不能超过2根,保证穿线正常。

5 结束语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因为其施工成本的降低、施工工期的缩短,以及节能环保等优良特性[6],目前已被广泛应用在住宅工程施工中。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施工形式,为了保证施工质量的提升,针对装配式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应进一步加强研究,严格按相关规范流程进行施工,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使装配式施工技术进一步获得市场的认可。

猜你喜欢

预制构件预埋吊装
混凝土预制构件外观质量提升探讨
对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施工技术研究
民用建筑给排水预埋套管施工
轨顶风道预制构件力学性能加载试验研究
梁侧幕墙预埋板定位筋精准预埋施工
再谈液压吊装
大面积混凝土梁预埋套管巧安装
立式设备吊装抬尾吊车的选择
BIM技术在PC预制构件工厂建设和运营中的应用
争分夺秒的吊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