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时代缘由·内涵意蕴·实践导向

2023-12-17许玉阁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意识

许玉阁

(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

自2014 年起,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发表讲话,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义重大,并对其思想内涵进行阐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其首次提出到逐步确立为民族工作之纲,影响广泛且深远,研究意义重大,这一伟大命题具有重大原创性贡献。首先,它丰富了中国民族理论。在其提出之前,理论界关于中华民族的概念、组成等方面一直存在多种争议,例如,在中华民族的组成上便存在着中华民族是各民族共同组成的“多元一体”共同体[1],还是“单一性”民族共同体[2]的争议。过去学者对于“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看法仍处于概念上的描述性讨论阶段。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使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概念后,其逐渐被党中央文件、媒体新闻稿使用,对于解决上述争议问题具有理论上的规范性和实践上的指导性意义。其次,它为新时代的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曾经,中国民族工作实践存在弱化中华民族共同性、整体性,强调差异性的现象,一些民族地区在开展民族工作时,过度强调本民族利益,弱化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将不利于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境外势力对中国民族事业发展的威胁。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论和思路,为凝聚各民族力量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深远意义。

一、国内学者有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成果

当前学界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焦点主要集中于时代原因、科学内涵、理论基础、内在逻辑、实践路径、价值意义等方面。

一是时代原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原创性理论的形成离不开时代背景,学者主要集中论述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与基本国情、新时代现实任务和边境问题这3 个方面。首先是中国历史和基本国情。有的学者认为,“大一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思想、文化之归依[3]。有的学者则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历史的继承、发展[4]。其次是新时代现实任务。陈辉认为,新时代存在各种敌对政治势力的破坏威胁,这就需要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5]。最后是国际和边境问题。有学者指出,当前国际环境复杂,给中国发展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这需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思想武器,才能从容应对纷繁复杂的发展环境[6]。

二是科学内涵。有的学者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质是构建“民族精神共同体”[7]。丹珠昂奔则将其内涵特质与“多元一体”联系在一起[8]。还有部分学者对于这一理论内涵的讨论聚焦于“认同意识”建构上,如郑旺全等人认为,从新时期多民族国家政治认同建构的视角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可以发现其核心理念与包括祖国疆域、历史、文化、政党、制度等构成要素,涵盖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3 个层面的5 个认同[9]。

三是理论基础。梳理已有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学界对于这一重大命题的理论支撑主要围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两个方面展开。秦玉莹等人认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理论所蕴含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和历史观是中华民族的国家认同导向、民族关系指导、文化发展原则和历史使命依据[10]。乌小花认为,内蒙古自治区的“乌兰牧骑”作为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其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文艺战线的经验和理论支撑[11]。

四是内在逻辑。学界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伟大命题的逻辑研究,集中于历史、理论、实践和文化逻辑4 个方面。李娟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进程可归纳为思想“两化”和实践“两个基本经验”。其中,思想“两化”指的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涵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构;实践“两个基本经验”指的是中国历代中央政权“大一统”和中国革命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12]。

五是实践路径。学界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路径研究主要集中在方法论和实践举措上。学者们从提倡传统节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以及学校教育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进行了探索[13-15]。

六是价值意义。学界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两个维度。理论上,对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识和贯彻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具有积极意义[16-17];实践上,对加强民族“三交”工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具有积极意义[18-19]。

值得一提的是,郝亚明以理论话语的解读方式向学界展示了这一理论所构建的民族团结、国族建构和共同体建设这3 种话语趋向[20];王瑞萍等人以社会人群日常“六大心态”(爱国心态、伦理心态、同情心态、社会心态、法治心态和民族群体心态)来解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1]。

综上,学界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成果颇丰,但总体上着眼于局部和具体方面,较少着眼于全局性视域。对此,笔者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与共”,从时代缘由、内涵意蕴和实践导向方面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课题进行了探讨。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的时代缘由

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化、大众化和时代化工作取得了巨大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工作在社会各界引起广泛重视并取得了很大进步。如尤权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概括指出,要从中华民族发展历程、新时代党的使命任务、民族工作短板弱项和民族领域存在的风险隐患这4 个主要方面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极端重要性、现实针对性和特殊紧迫性[22]。

(一)历史必然性:“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23]我国各民族在几千年发展过程中,不断交融发展,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上相互联系交流、相互学习和相互亲近,逐渐形成了具有共同精神的“多元一体”中华民族格局。

从先秦到近代是中华民族共同体逐步形成阶段。中华民族追求国家“大一统”,各民族交流融合成为一体,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例如,汉武帝推行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方面“大一统”,为维护汉族与少数民族团结、加强经济文化联系而设西域都护府;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曾经在中原建立政权,推动了民族融合;唐代族际通婚和各民族血脉融合现象比比皆是;元、明、清时期各边疆少数民族被纳入郡县制之下。近代,鸦片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加深,外部的侵略使中国人有了“中华民族”意识,意识到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1902 年,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在《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第一次提及“中华民族”[24]一词,自此中华各民族在概念上有了一个共同称呼。革命派领导者孙中山主张“五族共和”,呼吁各族人民凝聚融合为紧密联系的共同体。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联合各民族建立统一战线,推动了中华民族意识高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从政治文化制度、法律实践等层面确立了一系列处理民族发展问题的思想理论。从此,中华民族的整体发展有了新的目标,并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了指南。改革开放时期,各民族之间的“三交”(交往、交流、交融)日益扩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日益增强。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奋发有为、继往开来,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小康梦,步入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凝聚各民族、彰显中华民族一体性的显著标志。

(二)现实针对性:民族工作的短板弱项

中国民族事业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民族工作在理论建构和实践推进上也存在着一些短板弱项。一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建设的滞后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确立了团结少数民族、维护少数民族利益的民族政策,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民族工作的推进,民族理论与政策显现出了一定的滞后性,即中华民族认同被过度强调的族群认同给遮蔽,中华民族整体性的核心作用未被凸显[25]。换句话说,过去民族工作在理论建构上更多地关注各个民族的特性、差异性,而忽略了共同性建设。二是民族工作实践推进上也存在一定短板弱项。例如,各民族人口流动、交往频繁产生的各民族交错居住现象十分常见,但由于交错杂居的各民族居住人群在风俗、心理认同等方面有很大差异,因此需要在民族工作中构建与此相适应的行政管理措施,才能有效避免造成诸多矛盾和消极问题。因此要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构建实现“物理距离”和“心理距离”都接近的全方位嵌入的社区环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无论是在解决认识上还是实践上的民族工作短板弱项问题,都显示出不断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策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 年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首次使用“中华民族共同体”表述,在2014 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7 年党的十九大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2019 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将其确立为“新时代民族工作之主线”。在2021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确立为“新时代民族工作之纲”,在理论上日臻完善,政治定位日趋凸显。

(三)极端重要性: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26]。方位决定任务,明确民族工作历史方位,才能正确制定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百年奋斗的历史主题,也是中华各族儿女的愿望。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族地区的发展和民族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民族地区的发展。经过艰苦奋斗,各民族在党的带领下实现了全面小康。当前,党的民族工作重要历史任务便是团结各民族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推动各民族共同参与,共同进步。因此,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巩固各民族共同的情感纽带,最大限度地凝聚起各民族共同奋斗的力量,将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四)特殊紧迫性:民族领域存在的风险隐患

当前民族领域存在的风险隐患,主要有3 个方面的特征:一是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二是构建各民族共居情况下互嵌式社会结构的长期性;三是存在内外部分裂势力问题[22]。首先,关于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因为历史文化和自然地理等原因,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落后且不平衡,特别是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大力支持民族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民族地区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其次,关于构建互嵌社区问题。从人类发展史来看,互嵌居住是民族交融的必要载体,交融是互嵌居住的必然结果;从我国历史来看,各民族在几千年的交流过程中自然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格局。因此如何构建互嵌式社区结构,多方面增进各民族人民感情,缩小心理和物理距离意义重大。最后,关于内外部分裂势力因素。西方反华势力借助民族工作的短板弱项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分裂中国的企图一刻也未停止。因此,一要守住民族工作意识形态阵地;二要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破坏活动”,营造民族地区安居乐业局面。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意蕴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并以“四个关系”“五个认同”进一步阐释了这一命题的内涵意蕴。因此,只有正确理解“四个与共”“四个关系”“五个认同”,才能深入领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伟大命题的精髓。

(一)牢固树立“四个与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26]为反抗帝国主义列强入侵,我国各民族人民在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过程中同生共死、共同奋斗。如今,在实现全面脱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未来,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各民族共同拼搏、命运相依。各民族强,则中华强;中华繁荣,则各民族繁荣。

第一,“四个与共”生动诠释了百年大党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的自觉性。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民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生死与共,终于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站起来”了,过上了当家作主的日子。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各民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作为社会主义大家庭的一员休戚与共,通过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努力发展经济,摆脱了“一穷二白”的境地。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各民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荣辱与共,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富起来”了。在新时代,各民族人民命运与共,通过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全面实现小康,“强起来”了。由此,各民族人民实现了由散到聚、由分到合、由多元到一体的伟大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以持续深化和发展。

第二,“四个与共”对于破除西方民族理论话语体系,建设中国特色民族理论话语体系具有积极作用。对此可从以下3 个方面认识。一是西方民族学者研究中国民族往往运用其本国民族理论的经验总结来解读中国的民族现象,这种解读难免带有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西方中心论色彩。西方民族理论话语体系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的民族现象。“四个与共”以中华民族历史为根据,凸显了中国特色和中华民族特征。二是在对经典民族理论发展上,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理论结合的历史时期是欧洲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而列宁、斯大林的民族理论则是以俄国和苏联为背景阐述的,这些民族理论对新时代的中国民族发展现状不具有完全适用性。“四个与共”以中华民族理论实践为中心,在批判吸收经典民族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构建了中国特色民族理论话语体系。三是“四个与同”以“多元一体”的民族发展格局为实践,对不想走“同化民族理论”的国家提供了新的民族发展思路。

(二)正确把握“四个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正确把握“四个关系”,同时要明确每个关系中,哪些是主要关系,哪些是次要关系。

1.中华民族共同性和各民族差异性的关系

首先,增进中华民族的共同性是正确把握二者关系的前提。在二者关系中,共同性是主要的,是方向,是根本,具有主导地位;差异性是次要的,是特色表现,服从共同性。中华民族之所以能从分散多元逐步凝聚成一体,共同性发挥着根本的导向作用。我国古代的“华夷共祖”理念便是共同性的体现,其能被历代少数民族统治者所接受,根本原因在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强大凝聚力与向心力。

其次,要辩证看待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既要坚持共同性这一底线,不可削弱共同性的主导地位,又要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既要正视差异性的存在意义,对各民族风俗、文化等要加以保护和传承,同时对一些只强调民族差异性、弱化共同性的问题要加以引导并适时解决。因为忽略差异性则无法强调共同体,而忽略共同性则无法形成共同体。

2.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

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应注意以下3 个问题。

一要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实践上要积极引导各民族将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放在首位,正确分清中华民族利益和各民族利益的主次关系,坚决维护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在认识上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更高层次和国家层面的认同,各民族意识是各民族人民对本民族特色认同的思想。各民族只有牢固树立本民族命运与国家命运、中华民族整体命运紧密联系的思想,视本民族命运为中华民族整体命运的一部分,其安身立命才有保障。就其生成过程而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民族意识中爱国意识的集合,且深深立足于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实践中,它是对各族人民取得独立平等地位和权利的“站起来”、实现温饱和全面小康的“富起来”、物质和精神极大丰富的“强起来”理想追求的真实写照。

二要维护好各民族具体利益。各民族人民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都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一员。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不可缺少各民族人民的参与,因此要帮助各民族维护好本民族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尊重维护好各民族具体利益。当前各民族已整体上摆脱绝对贫困,但相对贫困仍然存在,社会矛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仍将会存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突出表现为不平衡不充分的特点,如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资源、社会保障与其他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异。为维护各民族具体利益,党和国家要从财政、物资、技术、社会保障等方面对发展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进行支援。在保护、传承和创新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各民族要立足自身,找到自身优势,化被动为主动,实现健康发展。

三要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历史上,中国由于长期受封建皇权统治,曾经存在民族压迫剥削和“两种民族主义”[27]等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都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26]。有学者指出,不管是“大汉族主义”还是“地方民族主义”都是民族意识的一种表现,但是和正常的民族意识不同,他们是排他性的民族中心主义。这种排他性在我族和他族之间制造了一条鸿沟,阻挡了民族之间正常的交往、交流、交融,阻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28]。当前要平稳妥善地处理二者的关系。

3.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正确把握二者关系,需要注意以下3 个方面。

一是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离不开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5 000 多年历史里,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很多神话传说是汉族与少数民族先民共有的,是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弘扬和传承的,证明了这块土地上生活的各民族具有共同的历史文化基础。

二是两者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各民族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具体体现。中华文明的发展,我国各民族都做出了自己的巨大贡献,共同缔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敦煌莫高窟中藏有多种民族语言的文献,现存洞窟近三分之一是少数民族政权时期开凿的。

三是要正确把握二者辩证统一关系。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之所以能够相辅相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源于它们之间存在的共同性。以语言为例,我国有的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有的因没有本民族语言而使用其他民族语言,但主要使用的都是汉语。各民族语言间相互借用词汇的现象也十分普遍:或是少数民族借用汉语词汇,或是汉族借用少数民族语词汇,或是少数民族语言之间互相借用词汇。在中华民族大家庭里,汉语成为中华各民族的共同交流媒介,这是多元民族文化得以彼此联系、共同发展的实例。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团结各民族积极投身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离不开中华文化的凝聚作用。因此,要毫不动摇地保护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整体性、主导性,但也不能忽视各民族文化的存在价值,要不遗余力地保护、传承和创造性转化各民族文化。

4.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不是纯精神层面和纯物质层面的问题,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双管齐下。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因此要明确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二者是相辅相成、彼此沟通和同向共进的关系,要杜绝将二者关系绝对对立或者偏重一方的错误做法。

在思想认识上,要认识到发展经济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解决不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便无从谈起。精神文明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础,发挥着凝聚国家认同的功能和凝聚民心的重要作用。要坚决反对狭隘民族意识,防止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对民族地区的思想渗透。

在社会实践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要同向共进。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反对极端民族主义错误思想,建构少数民族对于国家的整体认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国家要坚持改革促发展,向少数民族地区施以财政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加大教育投入和人才培养力度,才能不断强化其对国家和中华文化的认同,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少数民族地区也要努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激发自己的内生潜力,努力将自身独特长处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三)坚定“五个认同”

在2014 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四个认同”。2015 年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又在原有的“四个认同”基础上添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形成了“五个认同”。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五个认同”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极端重要性,这表明“五个认同”已经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

一是对伟大祖国的认同。首先,各民族要自觉认同自己是祖国的重要一员。无国不成家,在爱自己民族文化的同时,更要自觉热爱各民族共同开发创造的祖国大好河山、无垠疆域、悠久历史和多彩文化。其次,各民族人民要在情感和行为上有爱国主义的自觉。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爱国主义也是历史的。近代,爱国主义表现在反对外国侵略、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寻找实现中华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的途径上。现代以来,爱国主义有了新的内涵变化,即爱国主义将祖国的命运、党的命运和社会主义的命运三者紧密结合在一起了。

二是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在社会实践中,一要自觉认同自己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各族人民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二要反对“两种民族主义”,反对错误历史观,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

三是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中华文化是由各民族优秀文化汇聚而成,加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多元一体格局历史的研究,充分挖掘运用、创造性转化和发展各民族共同交流、抗击侵略的历史资源,同时也要保护传承好各民族优秀文化,积极弘扬中华文化。

四是加强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它需要中国共产党来指引各族人民。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历经百年风云考验的政党,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以先进性和纯洁性为至高追求。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表现在拥护党对各项工作的领导,明确党是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国梦的引路人。

五是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历史已经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已经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奋斗,共同努力,必须以高度政治自觉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方向。

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导向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一个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强化各民族的国家认同感,要做好以下5 个方面工作。

(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交通通信便利化,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日益紧密。在各民族共同聚居局面下,做好民族“三交”工作,实现各民族全方位嵌入,增进各民族共同性,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交融互鉴之载体,意义重大。

首先,要推进“嵌入发展”。“相互嵌入”就是各民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2014 年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及要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同年9 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在其基础上强调要把着力点放到社区。2021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要实现各民族多个方面的全方位嵌入,从“多方向、相互性”嵌入性社区到“多领域、多方向、相互性”嵌入性社会,从“纵向”嵌入到“横向纵向兼顾型”嵌入,从实现各民族“物理距离近”到“物理、心理、情感、价值等多方面距离近”,这都是从民族“三交”切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举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要加强对“民族互嵌理念研究”[29],也要把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落到实处。只有实现各民族全方位嵌入,才能使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习俗、生活、情感方面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和谐民族格局,使各族人民共同繁荣,实现共同富裕。

其次,要构建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26]一是培养一批懂少数民族民情、知少数民族民生的民族干部,加强其党性教育、政策理论教育和民族法律法规教育,提升其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随着基层干部的细致入微的工作深入群众心里。二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宣传渠道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中央的顶层设计向大众化话语转变。三是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学校思政教育,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尤其注意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体系要“两位一体,齐头并进”。

(二)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深入推进民族工作,要从3 个方面入手。

一是完善民族工作法律法规体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目的,充分考虑各民族共居现状和各民族传统习俗,完善法治规范、宣传教育与实施体系,不断提高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水平,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二是制定实施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在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地区特殊性,在土地、金融和市场建设等方面“给予差别化支持”[30]。如今民族地区发展存在一定障碍,因此当前要给予少数民族地区差别化的区域支持政策。要坚持公平正义原则,使少数民族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政策支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是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要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坚持人民至上,在发展中保障各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也不能少。”[31]回顾2014 年和2021 年两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少数民族发展问题上都提及少数民族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聚焦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切实目标上,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要推动中西部一体化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少数民族地区首先要发掘自身优势、激发自我发展潜力、找准自我定位,将民族地区资源、自然风景、特色文化等优势转化为自身经济优势,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融入新发展格局,从而实现本地区高质量发展。

二要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水平。要特别注重少数民族地区医疗、教育、养老等领域的社会保障能力,健全各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三要深化少数民族地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生态“双赢”。赋予改革维护统一、反对分裂、改善民生和凝聚人心的意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不可破。

四要完善沿边开发开放政策措施,做好安边、固边、兴边工作。因地理环境和历史原因,少数民族大部分居住在边疆地区,因此少数民族人民担负着维护祖国边境安全的重要责任。要采取多种政策倾斜措施改善边民生活质量,保障其发展致富,这样既巩固了祖国边防安全,又实现了边境经济繁荣、边民幸福。

(四)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

总体国家安全观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坚持正确舆论指导,坚守意识形态底线,是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的重要之策。

一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32]4。维护国家安全要坚持主线思维、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创造良好条件。

二要牢牢守住意识形态阵地。当前互联网飞速发展,网络空间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场域,因此强化网络空间安全至关重要。要不断强化监管意识,防范境外意识形态渗入,“肃清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思想流毒”[26],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造良好环境。

三要更加注意团结信教群众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舆论导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不反对宗教信仰自由,信仰宗教与热爱国家也并不矛盾。一方面要尊重少数民族地区群众虔诚的宗教信仰;另一方面也要反对民族分裂势力利用宗教信仰搞分裂国家的行为。推动宗教中国化,培养一支精通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熟悉宗教工作方针政策、善于做信教群众工作的党政干部队伍至关重要。

(五)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建设

“精神家园”指的是人们的精神世界或心灵归宿。“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喻指中华民族在文化认同基础上共同形成的精神世界、心灵归宿和文化归属感,它是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全体成员的情感寄托、心灵港湾和精神支撑,更是激励每个中华儿女奋发图强,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从而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动力。它有4 个特征:一是民族性,它属于中华民族每个儿女的共有精神家园;二是时代性,它植根于中华民族伟大社会实践并随时代发展进步;三是科学性,它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四是全体性,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全国各民族的国家认同,而非单个民族的认同。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行不悖,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色”[33],要树立文化自信与共生思想[34]。因为离开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便似空中楼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便似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二是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有文化符号,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实践。从中央到地方、从学校到基层多角度发力,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三是“加强中华民族史研究”[32]93,为全面宏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历史依据。2021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要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高度把握历史叙述权和话语权[26]。历史便是教科书,中华民族史便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史,因此要加强中华民族史研究,深入挖掘其历史底蕴,融会贯通多重意蕴,展现中华民族良好形象。

五、结语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当前民族工作的重要一环,是因党的历史使命和民族工作历史方位的变化,是因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多元一体的国家历史而在民族工作理论和实践上的一次重大突破,更是防范化解民族工作重大风险隐患挑战的一步先手棋。聚丝成线始坚韧,溪流汇海方长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要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中华文化置于第一位,以增强国家认同,强化中华民族“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增进共同性为根本目的;同时也要“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尊重各民族的多元差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强化实践导向,以促进民族地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为目标,使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守望相助、唇齿相依,续写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的历史新篇章。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