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扎实推进品牌建设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3-12-16

上海质量 2023年9期
关键词:高质量质量建设

编者按

品牌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象征,也是质量强国的内在支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作为指导我国质量工作中长期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新时代加强品牌建设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等相关部门对此进行了解读,本刊博观约取、择其精要,以供学习参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品牌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象征,也是质量强国的内在支撑。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以专节形式深入阐述“争创国内国际知名品牌”,设立“中国品牌建设工程”专栏,对新时代加强品牌建设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我们要全面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高质量推进品牌建设,培育打造一批质量过硬、美誉度好、竞争优势明显的中国品牌,持续发挥品牌引领作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深刻认识新时代新征程品牌建设的重大意义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我们要深刻认识加快推动品牌建设的重大意义,高度重视品牌建设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作用,以品牌建设赋能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和高水平开放。

(一)品牌建设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

新发展格局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基础,经济循环畅通需要各产业有序链接、高效畅通。经过多年快速发展,我国已形成规模庞大、配套齐全的完备产业体系,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作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更加巩固。但与此同时,产业链供应链还存在诸多“断点”“堵点”,部分核心环节和关键技术受制于人,产业基础能力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品牌建设贯穿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过程,要以品牌培育促进技术创新和质量提升,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高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二)品牌建设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搞好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品牌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是产业结构升级和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方向,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居民收入快速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特征呈现个性化多样化趋势,消费者更加注重品质生活、讲究品牌消费。要加快推动品牌建设,努力培育更多优质产品和服务品牌,促进扩大品牌消费,着力激发市场潜力,以自主可控、高质量的供给满足现有需求、创造引领新的需求,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三)品牌建设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有效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优质产能和装备走向世界大舞台、国际大市场,把品牌和技术打出去”。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中国品牌在海外市场的认可度、美誉度不断提升,品牌建设不仅带动我国产业、技术、文化走向世界,更向全球传播中国声音、展示多元立体中国形象。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要以品牌建设促进贸易强国建设,结合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引导中国企业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中国产品和服务“走出去”,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维护多元稳定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构建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二、我国品牌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品牌工作先后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加快推进品牌强国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党中央、国务院出台推动品牌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并将每年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批准举办中国品牌发展国际论坛、中国品牌博览会等,全社会以饱满热情和十足干劲投身品牌建设,企业奋力创建品牌、政府积极支持品牌、消费者自觉关爱品牌的良好局面加快形成,推动我国品牌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一)品牌创建行动深入开展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认真履行品牌建设牵头部门职责,制定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品牌发展政策,引导全社会深入开展中国品牌创建行动;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出台一系列具有较强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为品牌建设提供支撑。商标、地理标志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和执法力度持续加大,品牌成长环境不断完善。质量提升行动深入开展,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体系持续完善,品牌建设质量基础不断夯实。重点领域品牌建设加快推进,农业领域深入开展品牌强农和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加强农业品牌标准建设;工业领域围绕消费品、装备制造、原材料等重点行业持续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引导企业建立完善品牌培育和质量管理体系;服务业领域聚焦重点行业,加快完善服务质量标准体系,有效支撑优质服务品牌建设。

(二)大批优秀品牌脱颖而出

近年来,我国涌现出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自主品牌企业,用质量和服务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中国名片”。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建筑工程等领域众多品牌,在全球消费者中“圈粉”无数;“中国路”“中国桥”“中国港”“中国高铁”“中国装备”等加快“出海”步伐,让世界共享中国品牌发展成果。绿色兴农、质量兴农与品牌强农相得益彰,农产品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电商零售、文化旅游等服务品牌快速成长,不断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需求。老字号品牌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塑造提升品牌形象,得到消费者广泛认可。区域品牌与区域经济、企业品牌融合发展,一批区域品牌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金字招牌”。资料显示,超过八成的消费者对自主品牌持正面评价,中国品牌在各种国际品牌评价机构发布的榜单中数量逐渐增多。中国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

(三)“中国品牌日”影响力持续扩大

自 2017 年以来,我国以“中国品牌世界共享”为主题,于每年5月10日举办“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通过召开中国品牌发展国际论坛,在更高层次传播品牌发展理念,凝聚品牌发展社会共识;举办中国品牌博览会,设置自主品牌消费品体验区,在更宽领域宣传展示国货精品魅力,激发自主品牌消费热情,释放国内消费市场巨大潜力;引导开展品牌创建特色活动,在更大范围营造品牌发展浓厚氛围,加快形成品牌发展社会自觉。在各方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下,“中国品牌日”活动作为唯一一个以宣传展示我国自主品牌发展成就为主题的国家级平台,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已成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窗口,对推动品牌强国建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高质量推动品牌建设再上新台阶

未来5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党的二十大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完善品牌培育发展机制,以品牌建设为引领,推动全社会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努力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与综合竞争力,引导品牌强国和质量强国建设互促共进,形成优质高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我国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一)提升技术创新和质量水平,夯实品牌建设基础

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历史性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全面创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品牌建设注入不竭动力。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深入实施质量强国建设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着力在做好做精和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健全覆盖研发创新、生产制造和营销服务的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鼓励企业实施质量品牌战略,建立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增强高品质产品服务供给能力。

(二)丰富品牌文化内涵,实施中国精品培育行动

《纲要》提出,“实施中国精品培育行动”。中国精品是具有高标准、高质量、高影响力的精品产品、服务、工程。中国精品在质量水平、创新能力等方面达到“国内一流、国际先进”水平,在品牌文化、品牌形象等方面能够彰显中国文化特色、体现国家品牌形象,是中国品牌中的精华。实施中国精品培育行动,要大力夯实中国精品质量基础,对标国际一流,围绕产品和服务的全生命周期,建立起精美设计、精细生产和精心服务的中国精品标准体系;要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中国品牌,依托见证社会变迁的老字号品牌、代表精湛技艺的非遗品牌、勾勒历史脉络的文旅品牌等,增强国内外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文化认同;要鼓励企业加强产品设计、文化创意、技术升级与品牌建设融合,推进品牌文化与产品服务相匹配,培育打造兼容现代潮流和民族文化特质的优秀品牌;要鼓励地方开展特色品牌创建活动,深度挖掘本地区文化资源,将地域文化元素融入区域品牌建设,不断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生命力;要加强中国精品宣传推广,挖掘能够彰显品牌个性、弘扬中国文化的中国精品故事,展示中国精品正能量,树立中国精品新形象,讲好中国品牌故事,传播中国文化。

(三)完善品牌建设标准体系,持续提升品牌建设软实力

《纲要》提出,“提升品牌建设软实力”。品牌建设软实力的提升,可以从5个方面着力。

一是加强品牌服务机构培育。推动建设品牌专业服务平台,提升品牌设计、品牌策划、品牌培育、品牌管理、品牌营销、品牌评估等领域专业服务能力,为企业提供品牌专业化服务,促进产品设计、文化创意、技术创新与品牌建设相融合,提升企业品牌发展能力。

二是加强品牌理论研究。引导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开展市场应用导向的品牌发展与传播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开发,支撑品牌创建、运营和管理。

三是加强品牌人才建设。鼓励高等学校、职业学校等加强品牌管理学科建设,开设品牌经济理论和应用管理相关课程。强化品牌从业人员教育和培训工作,建立品牌管理专业人才培训、使用、评价机制,提升企业及从业人员品牌建设素质和能力。鼓励企业设置专职品牌经理、品牌总监、首席品牌官等品牌管理专业岗位,提高品牌建设和运营能力。

四是加强品牌标准体系支撑。进一步完善品牌建设标准体系,做好标准宣贯,推动品牌评价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以标准化手段全面支撑中国品牌建设工作。持续优化品牌评价标准体系结构,根据发展需要适时调整标准制修订优先次序;加强品牌价值、品牌评价、品牌培育与管理等领域的技术及标准化研究,加强品牌培育与管理方面的标准研制;加强品牌从业人员和机构管理标准化研究,加快制定品牌从业人员技术服务规范和机构管理指南;充分发挥SAC/TC 532和ISO/TC 289的优势,统筹协调国内、国际品牌评价标准化工作,积极参与并适时主导制定品牌评价、品牌管理国际标准,提升品牌标准建设国际化水平。

五是完善质量认证制度。充分发挥质量认证“传递信任,服务发展”的本质属性,鼓励各类企业及其产品、服务通过质量认证,提升管理能力、质量水平和市场美誉度,支持引导各地方各行业运用质量认证手段培育高端质量品牌。

(四)加大品牌宣传推广,提升品牌影响力

持续高水平举办“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高质量办好中国品牌博览会、中国品牌发展国际论坛,全方位展示品牌发展最新成果,巩固拓展品牌交流互鉴平台,不断扩大“中国品牌日”活动溢出效应,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发挥行业协会、媒体、各类论坛展会等作用,广泛开展品牌宣传推广工作,推进品牌故事“走基层、入民心”,引导消费者认可、信任优质品牌。积极宣传品牌建设典型案例,全方位多角度讲好中国品牌故事、传播品牌文化,增强消费者自主品牌情感。鼓励企业在重大装备和重点工程中使用优质品牌产品。鼓励企业实施品牌国际化发展战略,探索建立品牌海外推广运营体系,积极参与中国品牌海外展示专题活动,推动中国品牌“走出去”,助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

(五)切实加强品牌保护,规范品牌竞争秩序

《纲要》提出,“支持企业加强品牌保护和维权,依法严厉打击品牌仿冒、商标侵权等违法行为,为优质品牌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开展品牌保护和维权有利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保护创新创业积极性,营造健康有序的品牌发展环境。重点做好以下3个方面工作。

一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推进《电子商务法》《商标法》《专利法实施细则》《商标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修订工作,为品牌保护和维权工作提供更坚实的法律支撑。

二是加强统筹协调。强化品牌保护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协同配合,形成跨部门、跨领域、跨区域执法合力。强化知识产权领域严重失信主体联合惩戒机制,加大跨部门间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力度。针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开展执法打假等专项行动。

三是强化商标管理与保护。充分发挥商标制度对品牌保护维权的基础保障作用,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支持企业加强商标品牌资产管理,加强商标海外布局,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能力。严厉打击商标侵权、恶意商标申请等违法行为。提升商标代理服务水平,加快推动从商标申请注册服务向品牌策划、培育、管理等多元服务转变。

(六)完善品牌发展环境,强化要素服务支撑

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快构建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把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优化完善品牌消费环境,持续开展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推动城市商圈、重点商业街区等提升服务功能。鼓励地方结合实际出台品牌建设政策举措,开展品牌理论研究,建立健全品牌发展激励和要素保障机制,激励企业加大品牌建设投入、加强品牌人才培养等,不断提高品牌全生命周期管理运营能力。

猜你喜欢

高质量质量建设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质量”知识巩固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