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善孝为先

2023-12-15于佳豪

青春期健康·青少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含义品德子女

于佳豪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

百善之首,以孝为先。孝道作为“百善”首要提及的品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尊重父母、照顾家庭的基本准则,是塑造个人品格和道德操守的根本。孝道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个体的精神修养和品德培育,还在于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尊重父母和社会的传统,是实现家庭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孝道最早源于孔子的思想,《论语》中深入阐述了孝道的内容。我们可以大致从3个方面概括孔子对于孝的定义:第一层含义是要做到物质上的赡养,“今之孝者,是谓能养”。但物质上的赡养只是孝最浅薄的定义,也是最容易能达到的要求,因为孔子继而说:“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于是,孔子提出孝的第二层含义——“色难”,即对父母保持和颜悦色,也就是需要做到精神上的敬养。“孝顺”二字,不仅有“孝”,还需有一定的“顺”,更需要把孝体现在态度上,所谓“淫字论事不论心,孝字论心不论事”,孝要做到心怀敬畏,面露悦色,这是比物质上的赡养更重要的一层含义。但孝还有第三层定义,“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意即《孝经》所言“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这是孝的最后一层含义,也是“孝之终也”。

孝道于此已不仅仅作为一种行为和态度而表露,更是一种长久性的持守和传承。不仅要自己“立身”,更要积极“行道”,要通过自己的言行彰显孝道,使家族精神得以延续扬名。孝道的长久性持守意味着子女对父母的孝敬不仅在他们健在时的行为,更是他们离世后仍然尊敬和纪念的一种精神寄托,父母的教导成为子女日后行为和思想上的指引。通过长久坚持并传承这种孝,子孙后代能够链接历史,在时代重合的感悟下形成家族凝聚力和認同感。经过持守和传承,孝的意义是不断生发的、超越的,将个体纳入由家到国再到天下的体系中,产生所谓家国情怀。

如今,数字技术为孝道的践行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可能,子女能够通过视频通话、社交媒体等工具远程关心和照顾父母;还可以通过数字相册、云存储等方式记录和保存家庭影像资料,共享家庭记忆。但数字技术给老年人带来福利的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的困扰。由于老年人对数字技术的接触和使用相对较少,容易产生时代鸿沟,他们可能会因不熟悉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的使用,而感觉孤立与被边缘化。为此,子女应当帮助父母学习和适应电子产品的基本操作,并耐心传授网络使用知识。

古语有云:“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孝是诚,是天之经,地之意,德之本,人之行。在数字时代,我们还能找到传统文化所留下的根源,重新认识孝道,再次找回“家—国—天下”的安身立命之所,是孝道给我们留下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猜你喜欢

含义品德子女
Union Jack的含义和由来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虚荣的真正含义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关于“获得感”之含义
论茶的君子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