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新时代国有企业执纪审查高质量发展的方法策略

2023-12-15李文俊

南方论刊 2023年10期
关键词:纪法执纪腐败

李文俊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国有企业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和柱石。党的十九大以来,反腐败工作持续向纵深发展,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更加具体化、标准化、规范化。新时代国有企业执纪审查人员要保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巨大动力,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驰而不息开展执纪审查工作;要熟练掌握党风廉政建设的途径方法,灵活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强纪律教育,强化纪律执行,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为国有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一、新时代国有企业执纪审查的内涵及意义

(一)新时代国有企业的定位作用

新时代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和政治基础,是国民经济的稳定器、压舱石,积极推进共同富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民生改善作出历史性贡献。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是壮大我国综合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在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历史宏愿的进程中要承担新的使命和任务。

(二)新时代国有企业执纪审查的内涵

新时代国有企业执纪审查负责对党组织和党员涉嫌严重违反党的纪律或者职务违法问题线索进行初步核实和立案审查,是纪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执纪审查本质上是党内审查,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促使被审查人深刻反省、认识错误、交代问题,也是对被审查人进行党性教育的过程。

(三)新时代国有企业执纪审查的意义

执纪审查是一项政治性极强的工作,为了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维护党纪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新时代国有企业执纪审查要适应新时代新变化、领会新要求,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监督执纪全过程,精准有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注重教育转化,持之以恒正风肃纪,规范权力运行,净化国有企业政治生态、经营环境,筑牢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发展根基,对做强做优国有企业有着重要意义。

二、新时代腐败与反腐败斗争新形势和新挑战

(一)新时代腐败与反腐败斗争新形势

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腐败和反腐败较量还在激烈进行,区域性腐败和领域性腐败交织,用人腐败和用权腐败交织,腐败问题与政治问题交织,窝案、串案、区域性系统性腐败滋生蔓延,权力寻租、设租领域不断扩散,腐败问题已经威胁到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十九大以来“四风”问题由明转暗、隐形变异,有的现象表面看似“四风”问题,实则暗藏腐败,体现出“风腐一体”的特点,就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四风”问题与腐败问题互为表里、相互交织。“四风”是诱发腐败的直接动因,不正之风滋生腐败并催生新的作风问题。

十九大以来反腐败形势呈现出四个新的阶段性特征,即防范形形色色的利益集团成伙作势、“围猎”腐蚀还任重道远;有效应对腐败手段隐形变异、翻新升级还任重道远;彻底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实现海晏河清还任重道远;清理系统性腐败、化解风险隐患还任重道远。“四个任重道远”强调反腐败永远在路上,同时也符合人类历史实践发展规律的科学判断,对引领反腐败方向和推进清廉中国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政治和实践意义,为进一步有效反腐败提供了科学指南。

(二)新时代主动应对腐败与反腐败斗争新挑战

新时代执纪审查人员要准确把握腐败与反腐败阶段性特征和变化趋势,主动应对腐败与反腐败斗争新形势新挑战,找准重点领域、易发环节,加强日常管理监督,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把反腐败斗争同党的建设贯通协同起来,发挥政治监督、思想教育、组织管理、作风整治、纪律执行、制度完善在防治腐败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取得新成效。

紧盯资源集中的重点领域、资金密集的工程项目、重点采办招投标和关键环节,持续推进重点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有效提升反腐败整体效能,把深化专项治理作为消除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的有效抓手。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紧盯民生痛点、堵点,纠正一切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和不正之风。要强化系统观念,加深对由风及腐、风腐一体规律性的认识把握,健全风腐同查的工作机制,对风腐问题统筹来抓、一体纠治,注重甄别纠治作风问题背后的利益输送、权钱交易等腐败问题。

三、当前制约国有企业执纪审查高质量发展的问题

(一)问题线索初核的时效性有待提高

在开展问题线索核查过程中,对问题线索全面分析研判重视不够,认为线索的采办流程已经核查得非常细致,未能找到所反映的违规情况就掉以轻心。问题线索分析不到位、研判欠精准,缺少整体把控能力,对潜藏的违规行为的分析不全面,对发现管理中存在的违规漏洞还有局限性,导致针对单一情况开展核查。

(二)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执纪审查始终有待提高

执纪审查工作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未做实做透,没有将“三不”一体的理念贯穿执纪审查工作全过程。对谈话对象“六必知”内容了解不够,对待审查对象的方式方法上思考不够深入,“帮助式”“同志式”审查谈话有差距,教育转化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纪言纪语、党纪法规条款的使用有待提高

执纪审查人员对纪言纪语、党纪法规的理解不够深入。在问题线索研判、撰写初核报告、立案审查报告时存在对党纪法规等条款适用不够精准、违纪违法行为认定不够准确、表述不够规范等问题。有的案件笔录内容表述不完整、在纪言纪语、法言法语表述使用上存在不规范现象。

(四)系统性思维、纪法贯通意识有待提高

执纪审查人员系统性思维、纪法贯通意识还不够,重执纪审查,轻管理剖析,没有做到由点及面、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进行系统性剖析研判,未能从一个案件的查办,扩展到系统分析总结一个领域的问题,从而促进管理提升。

四、推动新时代国有企业执纪审查高质量发展的方法策略

(一)提高“政治三力”,准确把握执纪审查的政治属性和政治要求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找准职责定位,以实际行动忠诚履职尽责,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用党章党规党纪对照党员干部的行为,切实维护纪律的严肃性。要深刻认识各类违纪行为和作风问题的政治本质、政治危害,深入分析政治成因,精准进行政治画像,严肃谨慎、精准运用政策策略,及时辨别、坚决清除同党和人民离心离德的腐败分子。

(二)注重问题线索拓源,精准规范高效处置问题线索

问题线索是执纪审查的源头和基础,对问题线索的分析研判是执纪工作的“第一道关口”。加强问题线索的采集、梳理,提高对问题线索分析客观性和研判精准度,找准执纪审查的关键“切入点”。严格按照谈话函询、初步核实、暂存待查、予以了结四类方式进行处置。加强问题线索管理,规范科学地处置问题线索是执纪审查工作顺利推进的基础和保障。将传统从信访举报入手由“人”及“事”为主的查办思路,逐步转变为由“事”及“人”再及“事”。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系统思维,把执纪审查重点放在党的十八大以后不收敛、不收手,群众反映集中、强烈的问题线索上,查找关键人、关键岗位廉洁风险点,分解廉洁风险清单,制定廉洁风险防控措施,科学预判风险隐患,防范化解腐败风险。

(三)增强纪法思维,准确树牢依规依纪依法意识

增强纪法思维,坚持纪在法前、纪严于法,实现纪法分开,提升执纪质效。执纪审查要以保障和提高案件质量为核心,严格落实“二十四字”基本要求,坚持实事求是,依规依纪依法,严把事实证据关、定性处理关和程序手续关。科学把握反腐败斗争客观规律,既要查清违纪问题,又要查清职务犯罪问题,既要固定问题的要件、情节和数额,又要有确实充分的证据印证,形成完整证据链条,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处理问题要整体统筹把握,综合考虑事实证据、思想态度和量纪标准。定性和适用纪法规定要准确,紧紧围绕党纪处分条例,加强论证、排除其他可能性,不模糊问题性质和纪法界限。严格按照法定权限、规则、程序履行职责,严格贯彻落实监督执纪规则,严格审批权限,严格程序规范,严格证据标准,增强办案威慑,确保办案安全,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四)探索联动协作机制,有效提升执纪审查效果

建立执纪审查人才库,加强企业部门协作及与属地纪检监察机关工作对接,深入探索建立协调联动机制。推动破除协作部门之间的贯通协作壁垒、信息交流障碍、力量整合阻力问题;根据案件性质、大小等,主动与地方纪委监委联系沟通衔接,推动案件联查联办。健全完善“室组地”联动监督、联合办案等多方协同高效、系统集成的工作“一盘棋”体系,发挥系统优势,完善监督格局,凝聚监督合力,提升国有企业执纪监督质效不断增强。

(五)牢固树立系统观念,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

新时代国有企业执纪审查人员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体推进“三不腐”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国之大者”找准工作的切入点着力点,聚焦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正风肃纪反腐,积极化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风险隐患,以一体推进“三不腐”为经济社会发展清障护航,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成效。

紧盯工程建设、采办招投标、销售贸易、境外腐败等资源集中、资金密集的关键领域不放松,严肃查处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以查办案件贯通一体推进“三不腐”,从源头清理腐败问题,有力遏制腐败和不正之风的滋生蔓延,推动企业治理水平稳步提升。

建立执纪执法案例指导制度,围绕精准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精准整治新形势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及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等方面的问题,持续编写发布指导性案例,加大业务指导力度,切实有效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深化运用“案件分析总结”工作成果,从查办案件开始就贯通做好“后半篇文章”。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贯彻落实“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落实好“三个区分开来”,既要坚持纪法规定的原则性,又要体现政策策略的灵活性,贯通融合纪法情理,激励广大干部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凝聚奋进新时代、夺取新胜利的强大力量。

(六)扎实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贯通融合执纪审查高质量发展全过程

执纪审查人员要深入细致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把情、理、法融入执纪审查全过程。在核查中真诚恳谈,要深度了解核查对象成长背景、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社会关系、家庭情况等,通过全面掌握情况,做到知己知彼,为做实做细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撑和取得实效的坚强保障。

在立案后唤醒初心,立案后初次谈话时,采用易于接受的方式为前提,讲明道理、讲清利弊得失,让其明白讲比不讲好、早讲比晚讲好、全讲比藏着掖着好的道理,使其端正态度、正确面对。通过唤醒初心,被审查对象深刻认识到组织在给自己出路,不是把自己推出去,而是在拉自己一把,是在给自己开药方“治病”。同时,要将党性教育与亲情教育结合起来,做好引导和缓压工作,唤醒其党性和良知,教育其反思错误,深挖思想根源,增强其自责感和愧疚感,从而使其理清是非曲直,恢复党性觉悟,做到迷途知返。同时结合人文关怀和亲情感化工作,引导其撰写反思材料,真正知错认错悔错改错。

在谈话突破中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戒之以法结合起来,把政策法规讲清楚、讲透彻,综合正反两方面案例做好引导,灵活运用已有证据,打消其侥幸、畏惧、悲观心理,做到既有力度又有温度,让审查调查对象充分认识到态度是首要的,对组织忠诚老实、主动交代问题才是唯一出路。

在处分后回访教育,秉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原则,做好处分人员的跟踪回访。受处分党员干部在组织使用上有影响期,但不能让其在思想情绪、推动工作上有“影响期”。把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贯穿其中,帮其深挖根源,汲取教训,促其立行立改,举一反三;帮其消除顾虑,轻装上阵,促其提振信心,积极向上;帮其认真履职,促其勤政廉政,遵规守纪。对彻底改正错误、思想转好、得到员工认可的受处分人员及时反馈。

(七)加强队伍建设,打造堪当建设高素质的执纪审查铁军

执纪审查队伍建设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自觉赓续忠诚基因和斗争精神,拧紧思想“总开关”,练就真本领,始终保持谦虚谨慎、兢兢业业的态度。增强“四个意识”,提高政治站位,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敢于斗争。要积极适应新时代国有企业案件执纪审查高质量发展需求,通过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提升专业化能力。要主动开展自我监督、自觉接受外部监督,对执纪违纪、执法违法者“零容忍”,坚决防止“灯下黑”,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时刻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打造执纪审查专业铁军。

五、结语

新时代国有企业要准确把握我国全面从严治党要求,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成效,逐渐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变化和要求,更好地将“四种形态”理念贯彻始终。严格依规依纪依法规范相关工作流程和衔接界面,以高度严谨的姿态正风肃纪。以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作为目标和导向,推进执纪审查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提升高质量执纪审查,筑牢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发展根基,为企业科学和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纪法执纪腐败
监察体制改革“纪法衔接”的法理阐释及实现路径
基于Vue+JEECG纪法在线学习考试系统的实现
监督执纪问责如何“备豫不虞”
纪检监察干部应当具备纪法思维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纪检监察干部应当具备纪法思维
执纪不因事小而“散光”——不“大小统管”的执纪,就是对企图违纪者的纵容
执纪监督蒲城破解熟人圈
腐败,往往由细微处开始……
国外警察腐败控制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