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字先生”,请走开!

2023-12-15甘肃郭财清

初中生写作 2023年9期
关键词:白字白文县官

◎甘肃 郭财清

同学们把那些经常读或写别字的人称为“白字先生”。古往今来,“白字先生”们留下了许多啼笑皆非的故事。

古时候,国子监有个生员摇头晃脑,总爱念白字。某天,他在家看《水浒传》,正好有朋友上门拜访,见他读书,便问:“老兄在看什么书?”监生答道:“木许传。”朋友听后十分吃惊,说道:“世上书籍很多,但《木许传》一书,我还从未见过。请问书里写的都是些什么人哪?”监生回答:“有个季达(李逵)。”朋友说:“这更奇了,古人的名字我倒也知道挺多,听说过季布,倒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个叫季达的。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呢?”监生答:“手持两把大爹(斧),有万夫不当之男(勇)!”朋友听罢,不由笑喷。

清朝,有位屡试不第的学子,姓席名柏之,被人起了一个绰号——“锡茶壶”。为啥被人起了这个绰号呢?原来,有一年席柏之去应试,交了八股考卷后,因卷中写了不少白字,考官看得一头雾水,只好把席柏之叫去一问究竟。考官先问了几个典故,席柏之答得要么张冠李戴,要么一顿胡诌。考官皱皱眉头,在文案上放了一把大茶壶,壶肚上竖贴一张红纸,纸上写楷书“汤茶壶”三字,让席柏之来认。席柏之看后,认真地说:“锡茶壶。”他不认识“汤”,便把“汤”认成了“锡”,望壶其质,口念其字。考官气呼呼地叫人把他请了出去。

如果县官也跟“锡茶壶”一般白字连篇,那就造“惊”一方了。某糊涂县官识字不多,却喜欢想当然、乱发挥。某天升堂断案,师爷呈上状子,只见有三个人名:原告方是郁工来,被告方是齐卞丢,证人方是新釜。县官对着“郁工来”三个字威严地喝道:“都上来!”三人慌忙跑到堂前跪倒候审。县官大怒:“我叫的是原告,你们仨为何一齐来?”接下来,县官又对着“齐卞丢”三个字喝道:“齐下去!”三人一听赶紧退出大堂。县官一看怒火中烧:“我唤被告方,为何你们全跑了?!”师爷忍俊不禁可又不敢直说,便应声打起了圆场:“原告你成何体统,竟叫作郁工来,搅乱老爷视线,实属可恶;被告也非善类,将齐卞丢混作‘齐下去’扰人视听。”县官顿觉面颊发烫,说道:“真是乱作一团!证人你倒是说说,你唤作什么?”师爷脱口而出:“那厮叫新釜。”县官拍了拍心口暗自思忖:“幸亏我没张口就来,要不然叫他‘亲爹’,岂不笑煞人也,辱没了我满腹诗文!”

有趣的是,还有一位县太爷是正面典型。这位县官喜吃枇杷。有人买了一筐上等的枇杷送去,并将帖子呈上。帖上写道:“敬奉琵琶一筐,望请笑纳。”县官看到筐里装的是枇杷时,提笔在帖上回敬一诗:“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恨当年识字差。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

唐朝文臣班首李林甫,虽深得唐玄宗倚重,在宰相高位风光了19 年,却常闹写别字的笑话。某日,他的小舅子、太常少卿姜度喜得贵子,大开宴会。宾客们赋诗题词,不亦乐乎。李林甫信手挥写“弄獐之庆”四个大字,围观者一个个面面相觑。原来他将“弄璋之庆”错写成“弄獐之庆”。璋是美玉,獐是野兽,这样一写,意思全变了。

苏东坡出任杭州知府时,常和文人雅士一起吟诗作赋。有个叫白文秀的读书人,也想凑凑热闹,他写了一篇文章,来到知府官邸,求见苏东坡。苏东坡一看标题《读〈过泰论〉》,很快就明白此人是把“秦”写成了“泰”,于是笑着说:“泰朝有灾,水淹万顷良田,难怪,难怪!”再看文章错字连篇,于是把文章还给了他。白文秀央求道:“请您美言几句。”苏东坡挥笔写了九个字:此文有高山滚鼓之妙。白文秀见了,连声说“劳骂,劳骂”,他“骂”“驾”不分,真是个该挨骂的主儿。拿了苏东坡的批语,白文秀到处炫耀不休。“高山滚鼓的声音是‘扑通’,那‘扑通’谐音‘不通’!”白文秀听人说后,羞得无地自容。

话说回来,某初中生总是写白字,文章错别字成风,把“歇”写成“喝”是家常便饭。他有篇日记写道:“我们班全体同学去支农。班长指挥我们抬氨水,大伙干得很起劲,谁都不敢喝一喝。后来,我们实在有些累,就背着班长偷偷喝了喝。还好,这个情况没被班长发现。”第二天,他写了自己和爸爸到历史博物馆参观“兵马桶”,最后说要做品学兼“忧”(优)的好学生。老师评曰:“天下有这样的‘桶’吗?是兵马俑!真让人担忧了。这样下去,你会不会成为‘白字大王’?”

“白字先生”闹的笑话真不少,这些“白字先生”总是粗心大意,要身边人狠狠敲击。清代某女婿托在邻县住的丈人买一筐杏果,书信中将“杏”字写成“否”字。却浑然不知。岳丈看罢书信十分恼火,在买来的一筐杏果里夹了一首幽默的打油诗:“听说贤婿要吃否,害得老汉满街走。买来一筐大黄杏,不知是杏还是否?”女婿读后,恨不得掴自己嘴巴。

“白字先生”,指错别字成篇累牍而淡然处之之人。他们没有对说不准的字词自查字典的习惯,更无痛改纠正的态度,对文字规范的忽视经常发生。读或写几个白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人明知错,还依然故我,对字词读音及书写缺乏敬畏。汉字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在使用汉字问题上,同学们一定要以字典、词典为师,全面、准确地诵读,掌握汉字的音、形、义。对词语进行记忆,同学们时常死记硬背,导致很多同学出现不同语境下的提笔忘字,这样“白字先生”就来了。中考有对字音字形的考查,若词语间稍有变化,同学们便乱了套,更不会联系语境,找准字词用法。消灭“白字先生”,要持之以恒,多管齐下。最根本的方法,是建立“白字纠正本”,随记、随改、随念。日日用功,不达目的不收兵,让错别字早日离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猜你喜欢

白字白文县官
缩写《聪明的县官》
县官对“员外”忌惮为哪般?
县官断案
说白字(相声)
黑白分明字里藏字
白字小先生
哈尼族“老关工”白文达二三事
十个骨灰盒
怪僻的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