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啤酒行业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2023-12-13贾锋JIAFeng于德琪YUDeqi张莹ZHANGYing董伟娜DONGWeina刘玉坤LIUYukun刘会杰LIUHuijie李占广LIZhanguang

价值工程 2023年33期
关键词:基准值啤酒河北省

贾锋 JIA Feng;于德琪 YU De-qi;张莹 ZHANG Ying;董伟娜 DONG Wei-na;刘玉坤 LIU Yu-kun;刘会杰 LIU Hui-jie;李占广 LI Zhan-guang

(①河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石家庄 050000;②河北海航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石家庄 050000;③河北海正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石家庄 050000)

0 引言

推行清洁生产是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重要手段,是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有效途径。为实现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参考《清洁生产标准啤酒制造业》(HJ/T 183-2006)和北京市地方标准《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啤酒制造业》(DB11/T 1519-2018)对河北省现有啤酒企业清洁生产水平进行分析,为今后啤酒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改造方向提供参考。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啤酒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啤酒工业的发展速度处于世界前列。2020年河北省啤酒累计产量为178.2万千升,全国排名第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2020年)显示,河北省啤酒企业数量共32家,其中运行企业数量共13家,企业分布较分散,主要分布在石家庄、保定、唐山、张家口、沧州、秦皇岛等(见图1)。主要为青岛啤酒、雪花啤酒、燕京啤酒、百威啤酒、珠江啤酒等啤酒厂;本次研究共选取12家啤酒企业,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本次研究选取的12家企业基本情况

图1 河北省啤酒企业分布图

1 河北省啤酒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的总体情况

河北省12家运行的啤酒企业中共6家已完成一轮清洁生产审核,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占比46%。

2 河北省啤酒企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

2.1 生产工艺与装备

生产工艺和装备是啤酒生产的重点内容,包括粉碎、麦汁过滤、麦汁冷却、煮沸、冷凝水回收、热凝固物回收、CIP清洗、CO2回收、过滤、冷凝固物/废酵母回收和灌装等,研究企业工艺和装备情况见表2。

表2 本次研究选取的12家企业生产工艺与装备情况

分析12家企业中,2家企业采用干粉碎,符合Ⅲ级基准值要求;1家企业未配备蒸汽回收系统和CO2回收装置,不符合Ⅲ级基准值要求;其余9家企业均符合清洁生产Ⅰ级基准值要求。

2.2 资源能源消耗情况

本研究比较了各企业的资源和能源消耗水平。资源和能源消耗二级指标包括单位产品取水量、单位产品耗电量、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和折标准浓度11°P啤酒耗粮量四个指标。研究企业资源能源消耗情况见表3。

表3 研究企业资源能源消耗情况

分析12家企业中:

①单位产品取水量指标,对比《清洁生产标准啤酒制造业》,100%(12家)达清洁生产一级基准值要求。对比《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啤酒制造业》,84%(10家)达Ⅰ级基准值要求,8%(1家)达Ⅱ级基准值要求,8%(1家)达Ⅲ级基准值要求。

②折标准浓度11°啤酒耗粮,对比《清洁生产标准啤酒制造业》,92%(11家)达清洁生产一级基准值要求,8%(1家)不达清洁生产三级基准值要求。对比《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啤酒制造业》,25%(3家)达Ⅰ级基准值要求,34%(4家)达Ⅱ级基准值要求,33%(4家)达Ⅲ级基准值要求,8%(1家)不达Ⅲ级基准值要求。

③单位产品耗电量,对比《清洁生产标准啤酒制造业》,92%(11家)达清洁生产一级基准值要求,8%(1家)不达清洁生产三级基准值要求。对比《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啤酒制造业》,34%(4家)达Ⅰ级基准值要求,58%(7家)达Ⅱ级基准值要求,8%(1家)不达Ⅲ级基准值要求。

④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对比《清洁生产标准啤酒制造业》,100%(12家)达清洁生产一级基准值要求。对比《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啤酒制造业》,59%(7家)达Ⅰ级基准值要求,33%(4家)达Ⅱ级基准值要求,8%(1家)达Ⅲ级基准值要求。

总体来看,在资源能源消耗指标方面,92%以上的企业达到《清洁生产标准啤酒制造业》一级基准值要求,8%企业不符合清洁生产三级基准值要求。25%以上企业符合《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啤酒制造业》清洁生产Ⅰ级基准值要求;34%企业符合清洁生产Ⅱ级基准值要求;33%企业符合清洁生产Ⅲ级基准值要求;8%企业不达Ⅲ级基准值要求。

2.3 污染物产生情况

本研究比较了各企业的污染物产生水平。污染物产生二级指标包括单位产品废水产生量、单位产品COD产生量和啤酒总损失率三个指标。研究企业污染物产生情况见表4。

表4 研究企业污染物产生情况

分析12家企业中:

①单位产品废水产生量指标,对比《清洁生产标准啤酒制造业》,92%(11家)达清洁生产一级基准值要求,8%(1家)达清洁生产二级基准值要求。

对比《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啤酒制造业》,59%(7家)达Ⅰ级基准值要求,25%(3家)达Ⅲ级基准值要求,16%(2家)不达Ⅲ级基准值要求。

②单位产品COD产生量,对比《清洁生产标准啤酒制造业》,92%(11家)达清洁生产一级基准值要求,8%(1家)达清洁生产三级基准值要求。对比《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啤酒制造业》,100%(12家)均不达Ⅲ级基准值要求。

③啤酒总损失率,对比《清洁生产标准啤酒制造业》,83%(10家)达清洁生产一级基准值要求,17%(2家)达清洁生产二级基准值要求。对比《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啤酒制造业》,58%(7家)达Ⅰ级基准值要求,8%(1家)达Ⅲ级基准值要求,34%(4家)不达Ⅲ级基准值要求。

总体来看,83%以上企业符合《清洁生产标准啤酒制造业》清洁生产一级基准值要求,8%企业符合清洁生产二级基准值要求,8%企业符合清洁生产三级基准值要求。58%以上企业符合《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啤酒制造业》清洁生产Ⅰ级基准值要求,8%企业符合清洁生产Ⅲ级基准值要求,34%企业不符合清洁生产Ⅲ级基准值要求。

2.4 资源综合利用情况

本研究比较了各企业的资源综合利用情况。资源综合利用情况主要二级指标为酒糟回收处置、废酵母回收处置、废弃硅藻土回收处置、二氧化碳回收利用、中水回用率、沼气回收利用等指标。本次研究企业的资源综合利用情况见表5。

表5 本次研究选取的12家企业资源综合利用情况

分析12家企业中,1家企业未回收利用CO2,9家企业未对沼气进行回收利用,不符合Ⅲ级基准值要求;其余企业均符合清洁生产Ⅰ级基准值要求。

2.5 清洁生产管理情况

清洁生产管理指标包括环境法律法规标准、环境审核、生产过程管理、废物处理处置、相关方环境管理等方面,其中环境法律法规标准、环境审核、生产过程管理、废物处理处置、相关方环境管理等方面12家企业均可达到Ⅰ级基准值;环境审核部分企业未进行清洁生产审核为Ⅲ级基准值,其余企业均可达到Ⅰ级基准值。

综上,本次研究的12家企业清洁生产管理指标均可达到Ⅲ级基准值及以上基准值的要求。

2.6 评价方法及评定结果

本次研究按《清洁生产标准啤酒制造业》(HJ/T 183-2006)和北京市地方标准《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啤酒制造业》(DB11/T 1519-2018)分别对河北省现有啤酒企业清洁生产水平进行了分析。

河北省啤酒行业清洁生产水平在“生产工艺与装备”方面,基本已达到清洁生产一级基准值要求,清洁生产提升空间较小。在“资源能源利用指标”方面,“取水量”基本已达到清洁生产一级基准值要求,清洁生产空间较小;“啤酒粮耗”“耗电量”“综合能耗”尚处于二级和三级基准值的企业较多,清洁生产提升空间较大。在“污染物产生指标”方面,“废水产生量”“COD”产生量“啤酒总损失率”尚处于二级和三级基准值的企业较多,清洁生产提升空间较大。在“废物回收利用指标”上,中水回用率和沼气回收利用尚存在清洁生产提升空间,应加强关注。

3 建议

根据对河北省啤酒行业企业清洁生产水平研究,啤酒行业清洁生产推进方向可从以下三方面:

3.1 生产用水问题

啤酒企业用水已基本做到能回用的均进行回用,在中水回用方面较弱,应继续加强废水深度治理,提高中水回用率。

3.2 废水排放问题

根据国家政策鼓励推进方向,2020年12月,生态环境部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了《啤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9821-2005)修改单,明确了“酒类企业废水可为污水处理厂稳定补充优质碳源,协同推进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允许酒类制造企业与下游污水处理厂通过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合同,共同约定水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并作为环境监督执法的依据。”应加快实现啤酒制造企业与污水处理厂的合作双赢。

3.3 能源消耗问题

继续推进降低能源消耗的技术方案:二次蒸汽回收技术、低压动态煮沸技术、CO2回收技术、CO2回收和CO2汽化节能模块技术改造、冷法制备脱氧水技术、空压机变频技术、洗瓶机与杀菌机热量回收技术等。

猜你喜欢

基准值啤酒河北省
上海海岸带沉积物地球化学基准值特征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河北省
哼哼猪买啤酒
把第一部iPhone 6丢进啤酒
复合材料B基准值计算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