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维英治疗心肾综合征经验浅析

2023-12-13牛白璐王维英西安市中医医院西安710021

江西中医药 2023年10期
关键词:王师水肿综合征

牛白璐 王维英 (西安市中医医院 西安 710021)

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CRS)是指心脏或肾脏其中一个器官发生急慢性损害,导致另外一器官出现急性或慢性损伤或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1]。CRS 以水肿、少尿、胸闷、心慌,甚至端坐呼吸为主要临床表现,其发生与年龄、贫血、糖尿病史、心衰病史等有关[2],常合并肾脏病、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肿瘤等慢性病。根据症状,心肾综合征当属中医“水肿”“心悸”“喘证”“关格”等范畴,现代病名则为“慢性心衰”“慢性肾衰”等。中医药通过辨证论治的优势,个体化综合治疗,以减少服药数量、剂量,增加治疗的有效性,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王维英,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陕西省第二批名中医,陕西省第五、六批名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姚氏太和医学内科流派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工作35 年,对治疗心肾综合征造诣颇深,疗效较好,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王师辨证论治心肾综合征的思路与经验加以总结,报告如下。

1 少阴病,心火、肾水互济

心属手少阴,肾属足少阴,王师提出从少阴论治心肾综合征。从经络看,两者以经脉相连,肾经元气的温煦气化通过经脉上升至心,舌为心之苗,肾经之直者“循喉咙,挟舌本”,肾经经别之直者“系舌本”。从脏腑看,心主血脉,肾主藏精,精血同源,精可化血,血以养精。从阴阳五行看,心属火,居上为阳,心阳向下温煦肾水,使肾水不寒;肾属水,居下为阴,肾水向上济于心,使心火不亢。

王师结合症状、体征等分析,心肾综合征病机为本虚标实,以心肾两虚为本,以瘀血、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的蓄积为标。若肾阳不足,气化不利,水湿泛溢肌肤则发为水肿;肾主纳气,肾虚则失于摄纳,气逆于上为喘;阳虚不能推动血脉运行,血行迟缓则瘀血阻络,瘀血闭阻心脉,心神失养,则可发为心悸;瘀血痹阻肾络,水湿、浊毒不能排出,致关格。

2 重辨病,个体、整体共重

王师认为因先天禀赋、后天调养的不同,存在个体差异性,即使是同一个人,不同年龄段也有差异,即患病后的症状、对药物的反应,以及疾病的发展、预后不同,应从四诊中提炼这种差异,予以个体化治疗方案。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王师提出辨证论治要体现和应用“四结合观”,具体是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整体与局部相结合,形态与功能相结合,辨病与辨证论治相结合。

3 分期治,截断、扭转并举

心肾综合征具有多脏器受累、起病隐匿、病程迁延、易于反复、虚实错杂等特点,王师提出了分期治疗策略,“截断扭转”“持之以恒”“既病防变”的三步观点,将心肾综合征的治疗分为急性期、慢性期、慢性病急性加重期、巩固期4 个阶段。具体表现为:(1)急性期和慢性病急性加重期,重在“截断”,治法重在祛邪,治疗新疾,“截断”才能给疾病“扭转”提供机会;(2)慢性期重在“扭转”,谨守病机,以期量变到质变,治法重在扶正,或扶正祛邪并重,治疗旧病;(3)巩固期重在预防和治疗变证的产生,本质还在“扭转”。

4 专经方,时方、验方结合,西药中用

王师认为心肾综合征心阳不足重于肾阳不足时,可见心悸怔忡、乏力气短、面色少华、纳呆便溏,轻度水肿、小便少、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治以健脾养心、化气行水,选用苓桂术甘汤加减,强调温补不留邪,活血不伤正,体现了“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思想。

随着病情进展,慢性期肾阳亏虚,命门火衰,水气凌心犯肺,见胸闷气喘、形寒肢冷、水肿较甚,并出现小便不利,或伴咳喘呕逆,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滑,脉沉细。治以温肾化气、淡渗利水,方选真武汤加减,温脾肾以助阳气,利小便以祛水邪。气喘明显,甚至端坐呼吸,手足不温,小便短少,可合用葶苈大枣泻肺汤;纳食减少,食少不化,腹胀满,大便秘结者合用枳术丸;心悸怔忡者,加龙骨、牡蛎以收敛浮越之阳气。

若出现心肾衰惫,心肾阳气虚脱,阴阳不相顺接,神明欲脱的危重症,可见胸闷胸痛、乏力懒言、气喘难卧、四肢厥冷、面色黧黑、腰酸背冷,甚则神昏谵语、汗出、口干不欲饮、小便不利、大便干结,舌淡暗或有瘀斑,苔白或少苔,脉细数或弦。治以回阳救逆、益气复脉,方选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减。《删补名医方论》云:“补后天之气无如人参,补先天之气无如附子。”参类药物应隔水另炖,因其药材珍贵,应物尽其用。若胸痛、腰痛、舌紫黯或有瘀斑者,考虑络脉瘀阻,常加沉香、三七、西红花、醋鳖甲、地龙、水蛭等祛瘀散结通络。

心肾综合征迁延日久,阳损及阴,或之前治疗应用大剂利尿之品,导致气阴两虚,阴虚火旺,煎熬津液,内生瘀热,病情缠绵,需注意顾护阴液,以防变证。利水药多取平淡之味,峻烈攻逐之品应中病即止。

王师发现患者血糖升高时,常减少甘草用量,添加苍术、玄参、黄芪、地黄等药对,其认为苍术、玄参一润一燥止漏浊,泻阴火,黄芪、生地一阴一阳补脾肾,益气津,防患于未然。

鉴于接诊的患者已大量应用西药,且不能快速减量的情况,王师本着“为我所用”的理念,提倡“西药中用”,按使用后的作用与副作用,将西药赋予中药的药性,纳入中医辨证体系,如“辛温解毒”的强的松、“苦寒解毒”的环磷酰胺等。中、西药有机结合,克服了中药“短于局部,疏于祛邪”的缺点,更好地发挥了其“长于整体,强于扶正”的优势,达到起效更快、病程更短、副作用更小、疗效更佳的目标。

5 精药性,方药、治疗同施

王师临证中发现心肾综合征慢性期易受风邪侵袭急性加重[3],因“风为百病之长”“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百病皆生于气”,在处方时多加入祛风药物以预防风邪侵袭,如僵蚕、蝉蜕、荆芥、防风等[4]。

王师认为心肾综合征患者,病程较长,年龄偏大,肾功能均存在不同程度地减退,药物代谢缓慢,附子用量一般为15~30 g,根据患者身体壮实程度,首剂从15 g 或24 g 开始,随后根据患者服药后的疗效、不良反应等加减。

心肾综合征水肿患者,若小便不利,王师通过“小关不通,通大关”的方法,使水和浊物从肠道而出,以减轻机体负担,强调不能一味使用苦寒药物,以免伤脾胃阳气,根据辨证,治以行气、益气、温阳、滋阴等,还常用9~15 g 芒硝化水冲服,取其咸寒渗水于肠,润导下行[5],“芒硝穿肠过”,以原型排出,不被吸收,不加重肾脏的负担。

院内制剂降氮排毒液中药直肠滴入行结肠透析[6-7],方法简单,易操作,患者在家里也可以进行,避免往返医院,节约医疗成本,减轻经济负担。

6 益金水,防病、培本兼顾

心肾综合征巩固期要注重预防调护,平素适寒温、避风邪,肺属金,开窍于鼻,鼻咽部位疾病常引发心肾综合征急性发作,慢性鼻炎、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可在我院耳鼻喉科配合药粉喷鼻或扁桃体烙法[8-9];体虚易于外感者,服用我院自制药防感免疫片或扶正抗感胶囊,并鼓励患者适当参加体育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王师认为心肾综合征患者初患外感疾病时,若不积极控制,将出现疾病“慢加急”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王师常开具2 个处方,首先治疗外感,药物熬好后每2 h 服1 次,频服以期控制疾病进展,避免疾病加重,截断以扭转,待外感症状稳定后再服治疗本病的药物,或改善水肿,或改善气喘等症状,正所谓“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病情相对稳定的慢性期心肾综合征患者,王师辨证属肾阳不足者,口服院内制剂肾病康复丸以温补肾阳、养血填精、化瘀利水,并要求其每2~4 周查24 h 尿蛋白定量,定期复查肾功,急性期、慢性病急性加重期积极及时治疗,慢性期、巩固期也要监测相关检验指标,动态观察病情,并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7 验案举隅

患者王某,女,74 岁,2019 年5 月16 日初诊。主诉:双下肢肿胀1 月余。患者1 月余前无诱因出现双下肢肿胀,午后尤甚,晨起略减轻,伴活动后胸闷、气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眠差,尿频、尿急,夜尿5 次,大便秘结,2~3 日一行。既往有“冠心病”“2 型糖尿病”“高血压病”“慢性支气管炎”等病史。查体:血压160/88 mmHg。精神欠佳。面色晦滞,颜面浮肿。双肺呼吸低,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66 次/min,心音低,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双下肢轻-中度指压性水肿。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沉。肾功能:Urea 13.13 mmol/L,CR 118 mmol/L。凝血:PT 14.75 s,PT% 62.7%,INR 1.24。血沉:91 mmol/L。尿常规:GLU(+1)、BLD(+2)、PRO(+3)。B 型尿钠肽:586.4 pg/mL。泌尿系彩超及血常规未见异常。诊断:水肿(阳虚水泛,腑气不降)。治以温阳利水、行气降逆。方选真武汤加减,具体药物组成为:附片30 g先煎,茯苓30 g,炒白术24 g,白芍24 g,葶苈子24 g,苏子12 g,桂枝15 g,生牡蛎24 g先煎,枳实15 g,生大黄12 g后下,芒硝12 g冲服。7 剂,日1 剂,水煎400 mL,分早晚2 次温服。

2019 年5 月24 日二诊:患者下肢肿胀晨起减轻,偶有心慌,乏力减轻,食欲欠佳,稍胃胀,眠可,夜尿仍多,大便次数增多。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沉。去芒硝,加广木香12 g、厚朴12 g、泽泻15 g、车前子15 g、生姜12 g,再服7 剂。

2019 年5 月31 日三诊:患者服药后下肢浮肿晨起明显减轻,乏力改善,偶有心慌,胃胀、腹胀、打嗝,纳少,食欲欠佳,眠可,夜尿3~5 次,大便1~2 次/日。舌淡略紫,苔白,脉细沉。加大腹皮15 g、猪苓15 g、益母草15 g,再服14 剂。

2019 年6 月14 日四诊:患者下肢肿胀明显减轻,时有头晕,双下肢自觉酸困,夜间小腿抽动,脘腹胀满好转,进食不多,眠可,尿频改善,2 日未解大便。舌淡胖,苔薄白,脉细沉。炒白术用量至30 g,加用黄芪、生地、鳖甲、生白术,再服14 剂。

按语:患者久病及肾,肾阳不足,不能化气行水,水液潴留,泛溢肌肤,发为水肿。气逆上冲,胸中不畅,见胸闷、气短。气机不畅,腑气不通,见纳差、便秘。治以温阳利水、行气降逆,方选《伤寒论》真武汤加减。附子走行十二经,走而不守,温肾暖脾;茯苓、白术健脾渗湿燥湿,去旧水,生新水;白芍利小便,敛阴护阴;葶苈子泻肺;苏子降气,调整肺宣发肃降、通调水道之功能;桂枝温化脾胃,还可平冲降逆;牡蛎重镇,收敛胸腹浮越之气,生用取其收敛之中仍有开通之意。大便秘结,用大黄、枳实、芒硝合大承气汤泄腑清热之意,使水湿随大便而解,肺与大肠相表里,腑气通则肺气畅,以达到肺、脾、肾、心四脏同治,“截断扭转”“补脏通腑”“扶正祛邪”之目的。二诊大便次数增加,去芒硝;胃胀加广木香、厚朴,以宽中除满、消胀理气,符合消胀理气汤通降胃气之法[10];仍肿胀、心慌,考虑水气凌心,加泽泻、车前子利湿消肿;食欲欠佳、胃胀,加生姜温阳散寒,宣散水气。三诊加大腹皮、猪苓以增强利水湿之功,大腹皮配厚朴行气以利水。水肿日久阻滞血液运行,瘀血内生,阻碍水气输布,瘀水互结,缠绵难愈,故加用益母草活血化瘀、利水消肿。四诊时纳食不多,加大炒白术用量至30 g,以健运脾气;下肢酸困,加黄芪健脾益气;小腿抽动考虑血虚生风,加生地益阴血;鳖甲取其补阴更补气,防止大剂量利湿药伤阴耗气。白术与枳实共用,出自《内外伤辨惑论》卷下引张洁古方——枳术丸,重用白术健脾和中、助脾运化,枳实行气化滞、消痞除满。根据王师临床经验,大剂量使用生白术(30 g 以上),可通利大便,大便通利可防水湿内聚,巩固疗效。

猜你喜欢

王师水肿综合征
中秋前读余光中《乡愁》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Chandler综合征1例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考前综合征
孕晚期胎儿水肿宫内干预及预后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预防和控制
他谱写了人生最壮美的华章
——琐忆王富仁先生
做个瘦子 送走水肿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