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识凝聚与场域塑造:媒体生态文明报道的亮点、问题与提升路径

2023-12-10连少英付亚男

中国记者 2023年10期
关键词:议题文明受众

□ 连少英 付亚男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媒体作为对内提供必要信息、提振生态建设信心,对外传递中国生态建设声音、增强生态文明建设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主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探究媒体生态文明报道的亮点、问题与提升路径,不仅可以优化生态文明报道格局,构建绿色传播框架,也能为我国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舆论环境,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本文从生态文明报道的特点分析入手,对媒体的生态文明报道实践进行宏观分析,以客观呈现生态文明传播的亮点,归纳总结存在的不足,并尝试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对策和建议。

一、生态文明报道的特点

根据新闻内容和议题的不同,传统新闻报道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在新闻传播学界,有关自然和环境的相关报道通常被称作“环境新闻”,即“用新闻手段传播人们关心的种种环境信息,是变动着的环境事实与新闻的表达或传播方式的完美结合”。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球重点治理事务被广泛提及与推进,“环境”成为“生态”范畴下的一个子议题,“环境新闻”也更多地被称作“生态环境新闻”或“生态文明新闻”,纳入生态传播的框架中。两字之差,报道内容从单纯的环境问题延伸到了生态关系层面,成为囊括环境以及与环境有关的一切生态议题的特殊新闻报道类型。这同时也决定了生态文明报道不仅具有环境新闻报道的一般特点,也具有自身的特殊属性。

有学者把环境新闻的特点概括为:公众性、科学性、调查性和揭秘性,聚焦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及其产生的社会问题,重在将人类环境现状告知受众,引起社会关注。相对而言,生态文明报道在报道环境的基础上更集中地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导向和落脚点,将环境问题延伸到包括气候、资源等不同要素的系统性生态范畴。基于此,生态文明报道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首先,生态文明报道的涉及面较广,可延展的社会人文空间较大。单就“环境”和“生态环境”两词进行比较,“环境”指的是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事物的总和,包括温度、水质、土壤、光照等自然因素;而“生态环境”是指围绕着生物体或者群体的所有生态因子的集合,或者是指环境中对生物有影响的那部分因子的集合,其包括自然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环境质量、气候变化和气候适应能力、资源利用和循环利用、环境污染和污染物治理、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等多元话题,与社会治理、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联系更加紧密,呈现出涵盖范围大、牵扯面广、时间周期长的特点。

其次,生态文明报道的科学性和专业性较强,具有一定的接受门槛和知识背景。除了要保证新闻事件的真实性,生态文明报道还要追求科学意义上的准确和严谨,将客观、精确的信息传达给受众,并引导他们对报道对象形成正确的认识。因此,生态文明报道对记者的专业要求十分严格,一方面要具备有关生态环境的专业知识,能够深刻地认识报道对象及其特性;另一方面也要具备新闻传播的专业技能,把晦涩、艰深、抽象的专业问题转化为通俗、生动、形象的语言,提高报道的可读性,让读者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第三,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是由时代与社会赋予的,因此,生态文明报道在舆论导向上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政治性。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将其列入国家发展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自此成为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在业务实践上需要服务党和国家的事业全局,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在此背景下,生态文明报道也具有显著的党性和人民性,需要满足时代与国家的需求。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报道是集高覆盖性、强专业性和重导向性于一身的报道类型,在具体操作中需要涉及泛化的议题、处理艰深的专业科学知识,并兼顾主题宣传和舆论监督的传播职能,最终实现精细化的生态传播、通俗易懂的科学传播和导向正确的政治传播。

二、媒体生态文明报道的亮点与不足

总体来看,媒体的生态文明报道在议题挖掘、形式创新、主题宣传和舆论监督等方面涌现出众多优秀的新闻作品,备受社会瞩目;但在舆论关注的全面性、均衡性、规范性和专业性上亦有些许不足,在生态文明报道的系统化、精准化和常态化等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一)报道议题多元化,但报道视域不够宽广

对于生态文明相关议题来说,实现生态信息的传播以及生态信息系统的运行是媒体的基本任务。当前,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完成了众多突破,在生物多样性、污染防治、气候变化治理等重要议题上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与此相应,生态文明报道也广设议题,既有对宏观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宣传和介绍,又有对具体微观的特定区域的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关注。借助多议题、多视角和多形式的新闻报道,将新闻事实及时、准确地告知社会公众,并进行深度解析,强化了媒体的信息传达功能。

然而,由于生态文明范畴的牵涉面较广,若要对我国的生态环境相关情况进行有机、整体的系统报道,需要在时间、空间和议题上做到 “全面”与“均衡”。当前,生态文明报道倾向于关注生态较为脆弱的中西部地区,将目光聚焦于当下突发问题的解决,对于生态环境较为稳定的东部地区、常规性的生态环境议题关注较少,较少对未来生态环境演进的预测和展望性视角,致使当前的生态文明报道仍停留在短时的热点关注,常态化报道的视域不够宽广。比如,有的媒体在世界地球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等与生态环境相关的节日时所做的报道,单纯是借节日之势,报道内容局限于节日当天开展的宣传活动,对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和现实实践的传播缺乏系统性、整体性设计与呈现。

(二)报道样态丰富新颖,但个别内容过度娱乐化、浅薄化

随着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生态文明报道的呈现形式和内容风格都发生了深刻改变。当前,媒体已能广泛且灵活地使用图文、视频、动新闻、可视化图表、直播等多种内容呈现形式对生态环境新闻进行“包装”,在语言叙事风格上也趋向于生动化、趣味化。这一改变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生态文明报道与受众间的距离,将专业、枯燥的专业性科学知识化为通俗易懂的“故事”和形象美观的“画面”,让受众更容易理解与接受。如《人民日报》推出的“把自然讲给你听”系列报道,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对某一特定领域的信息进行科普介绍。其表达一改晦涩难懂、堆砌术语,多处引用诗词,使用文学化、故事化的语言对专业知识进行讲解,在保持科学性的同时又兼具了生动性,受到广大读者喜爱。此外,还有央视网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合作创办了ipanda频道,每天以短视频或慢直播的形式对大熊猫的生活习性、作息活动等进行介绍,吸引了广大网友沉浸式观看。这些传播形式的创新,有效提升了传播效能,对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有效落地、入心入脑起到很好的舆论助推作用。

在形式与内容不断推陈出新,报道风格不拘一格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个别媒体在进行生态文明报道时以流量为导向,设置众多博人眼球的噱头,出现个别报道的娱乐化、浅薄化现象,衍生出诸如“严肃新闻萌化”等现象,削弱了生态文明观的传播与引导效果。这些问题亟待规范与管理,媒体需从流量的热榜上冷静下来,以真实性、专业性等传统职业理念与报道原则自我约束报道行为。

(三)舆论导向正确坚定,但报道深度及专业性有待加强

媒体对大众具有重要教化与舆论引导作用。作为响应党和国家战略工作部署的传播力支撑,生态文明报道承担着主题宣传和舆论监督的重要责任。媒体生态文明报道的导向十分鲜明,坚定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激浊扬清,扶正祛邪。一方面,对先进、成功的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经验和成就进行宣介,引导受众形成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另一方面,对反面案例进行严格监督,从而约束和规范相关从业者和受众不当的生态行为。比如,新华社记者采写的《“东北黑土保护调查”系列报道》,通过明察暗访揭露“黑土”贸易的真相,报道一出,立刻引起广泛关注,最终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实实在在地以媒体的舆论监督保护了东北黑土地,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但由于生态环保意识不足及环保领域记者的专业知识储备不够,一些生态文明报道仍停留在事实表面,仅仅能完成低层次的信息告知,而不能揭露问题背后的本质。未能将对客观事实的深入报道与媒体的正面导向有效结合起来,因而传播效能有所弱化。

三、提升媒体生态文明报道效能的路径

“全面提升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建设在新发展阶段的历史任务,是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根据当前国情所制定的发展目标。“全面提升”的实现,不仅需要媒体完成常规新闻报道,更需要在议题设置、内容呈现方式和舆论导向上发力,将生态文明报道真正做到常态化与系统化,以传播助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

(一)延伸报道视域,以系统均衡的报道议题框架提升受众认识

生态环境议题要做到广、泛、全。首先,在话题内容上要做到全方位审视生态环境,多侧面关注环境问题,既关注社会现象,又重视个案监督,在不同的问题和取向中寻求不同的议题。其次,在时间和空间视角上,以“全程媒体”为发展目标,议题设置尽量覆盖生态环境保护的全历程,尽可能地涉及所有区域,从常规议题中挖掘新的视角和观点,由此形成系统、均衡的生态关怀视角,引导受众全面提升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认知框架,在全社会层面形成正确的生态文明观。

(二)诉诸多样态媒介形式,以全息场景提升叙事话语效能

随着互联网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我们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数字媒介文本在表征形式上也呈现出三大显著特征——符号呈现的视觉转向、语义修辞的情感转向和情景创设的游戏转向。主流媒体要想做好生态环境报道,也应该诉诸报道的数字化、智能化,借助技术优势,搭建有益于生态传播的适配场景,提高受众在阅读或观看报道时的沉浸感。另外,也要加强报道与受众在社交和情感上的连接,改革生态传播语态和叙事话语方式,用“共情点”和“仪式化”打破生态信息的专业壁垒,让“全息传播”“全员参与”“全员共享”成为生态文明传播的舆论场景。

(三)秉持建设性理念,以“双轮驱动”凝聚社会共识

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不仅需要思想上的深刻认识,还需要落实到强有力的行动。媒体应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报道中秉持新闻报道的建设性理念,做好主题宣传和舆论监督的“双轮驱动”,面向受众做好内容供应和需求连接,面向社会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打通各方利益交汇点,凝聚社会共识,促进社会行动。

四、结语

生态文明报道是集高覆盖性、强专业性和重导向性于一身的报道类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进入新发展阶段亦对媒体生态文明报道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弘扬生态文明观的领头羊,新闻媒体要深谙生态环境报道的属性和特点,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报道的系统性与专业性,借助多样态的媒介技术与场景,综合提升报道的落地效能,为生态环境建设扫除障碍,谱写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猜你喜欢

议题文明受众
请文明演绎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漫说文明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对不文明说“不”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