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化静配中心管理系统的开发设计探析

2023-12-09陈卓明

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 2023年9期
关键词:医嘱管理系统药品

陈卓明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厦门医院,福建厦门,363006

0 引言

随着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化静配中心在医院药品管理和配送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传统的医院药房管理往往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人工操作烦琐、药品存储不规范、配药过程易出错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效率。因此,开发智能化静配中心管理系统成为当今医疗领域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智能化静配中心管理系统的开发设计旨在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药品配送管理相结合,通过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式优化医院药房的运作流程。该系统的研发不仅需要考虑医院内部的药品配送需求,还需要充分考虑到医院与供应商之间的协作与信息交流,以确保药品的及时供应和准确配送[1]。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发设计智能化静配中心管理系统成为必要和迫切的需求。该系统结合了信息技术和自动化设备,旨在提高药品配送和管理的效率、准确性和安全性。通过引入智能化设备和自动化流程,可以实现药品配送的自动化和数字化,减少人工操作的错误风险,并提供全程追溯和监控的功能,确保药品配送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1 智能化静配中心管理系统的开发前提

1.1 系统应用场景

智能化静配中心管理系统是一种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手段的医药物资管理系统,旨在提高医院药品配送和管理的效率、准确性和安全性。该系统将传统的手工操作和人工管理转变为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过程,有效地优化医院的药品配送和管理流程,提升医院药房的整体管理水平。该系统的应用场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药品配送与储存管理,智能化静配中心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医院药品的自动配送和储存管理。通过条码识别、RFID技术等手段,系统可以准确地记录和跟踪药品的入库、出库和存储情况,避免了传统药房管理中可能存在的人工错误和信息遗漏。二是药品配方与分装,系统可以根据医嘱和处方信息,自动完成药品的分装和配方工作。通过智能化算法和自动化设备,确保药品的准确分配和配送,提高配药的效率和准确性。三是药品追溯与监管,系统具备药品追溯功能,可以对药品的流向进行全程跟踪和监管,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在药品召回和异常事件处理方面,系统能够迅速定位问题,提供有效的处置措施。

在现代医疗环境中,智能化静配中心管理系统已经成为医院药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医院的药品管理提供了更加智能化和科学化的解决方案[2]。

1.2 系统开发基本原则

一是安全性原则,这是智能化静配中心管理系统开发的首要原则。系统必须具备严格的安全措施,保护患者隐私和药品数据的安全,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操作。采用加密技术、权限管理和安全认证等措施,确保系统在数据传输和存储过程中不受恶意攻击和数据泄露的威胁。二是稳定性原则,智能化静配中心管理系统需要保持稳定运行,以确保药品配送和管理的准确性和高效性。系统设计应避免单点故障,采用高可用性的架构,保证系统的24/7稳定运行。三是可扩展性原则,医院的业务需求和规模会不断增加,智能化静配中心管理系统必须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够随时根据需要进行扩展和升级。采用模块化的设计和分布式架构,以便快速扩展系统的功能和容量,适应医院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四是标准化原则,智能化静配中心管理系统应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确保系统的互操作性和兼容性。采用行业内通用的数据格式和协议,方便与其他医院系统进行对接和数据交换。五是开放性原则,智能化静配中心管理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开放性,支持与第三方系统的集成和合作。通过开放API接口和云平台,实现与药品供应商、药企、第三方平台等的对接,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提高医院药品供应链的效率和效益[3]。

2 智能化静配中心管理系统构成

智能化静配中心管理系统整合了信息技术和管理理念,采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通过数据采集和大数据挖掘,实现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人员、物流及信息流智能化管理[4]。系统构成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构成

2.1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审方系统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审方系统应以患者合理、安全使用药品为前提,可将患者用药信息整合到系统中,设置合理的药品使用规则,对药物与药物、药物与食物、配伍禁忌等进行智能化提醒,医生为患者开具医嘱/处方时,系统能根据不同个体差异推荐剂量[5]。系统可将医生开具的医嘱/处方进行分级,根据处方用药信息与规则的差异性与安全性进行分级,对于可能导致患者用药危险的医嘱/处方进行回退处理。医生开具静脉用药医嘱/处方,应选择合适的溶媒、滴速才可生成有效医嘱/处方。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审方系统具体功能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HIS医嘱合理性审查,通过审方软件,对全院所有医嘱、处方统一审方,可对患者院前用药结构化维护,并结合患者入院后所有检查结果与用药医嘱,进行系统审方。对于不合理的医嘱反馈至医生进行重新处理。系统具有危机值自动干预功能,疾病及生化指标运算、肠外营养个性审核功能。二是院前用药,记录患者入院前的用药情况,登记药品名称、次剂量、频次、用药方法、起始时间、累计天数等。审方系统支持班内时间和班外时间的审核。班外时间根据医院确认,可以设置临床端确认后高风险处方放行通过。三是审方互动功能,及时有效且方便快捷地让药师与医生之间对需干预的处方进行沟通,此过程记录保存,对问题处方能够做到追溯管理[6]。

2.2 自动批次管理系统

对于静脉药物配置批次的划分,传统管理模式下很难定位,造成配置的药品批次不清,发放混乱,先配的药品并没有做到先应用于临床,时间界定不够明确。为保证患者能够及时快速用药,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设置自动批次系统,确保有静脉用药的病人,人人有第1批,同时考虑连续输液的不间断、不积压,合理安排。

自动批次管理系统具体功能包括两方面。一是静脉输液药物自动批次划分,针对长期、临时和术中医嘱,按照医嘱下达时间灵活设置批次配液工作时间段,根据频次、给药优先顺序、用量、科室输注上限、医嘱用法、临床用药习惯、药物稳定性等因素实现自动批次划分。对已排批数据,可实现手工修改用药批次。二是自动检测患者输液量,批次排定时,智能检测患者各批次输液总量,确保患者用药连续。

2.3 自动追溯管理系统

自动追溯管理系统的引入可以大幅提升药品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降低药品错误使用和管理问题的发生率。通过对药品全程的监控和记录,能够有效防范不良药品事件和药品质量问题,保障患者用药安全。自动追溯管理系统具体功能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输液瓶签应用管理。按医院实际需求,实现不同的打印方式,如先按批次、再按药品品种连续打印,或者先按科室、再按批次与药品品种打印等,根据药品分类,把相同批次的相同种类注射剂连续打印,方便相同种类药品的排药、核对及配置;标签内容应突出显示各种关键信息,如非整只用量、不同药物配置类别属性、高危/危险药品标识、避光、冷藏、是否冲管等药物属性提示。二是条码计算技术,对患者输液形成唯一身份标识,应用于整体业务管理模式,反映输液状态,并记录相应操作记录,做到每一份输液的实时管理与任意时刻的逆向追溯。三是静配全过程节点信息摆药、半成品核对、冲配、成品核对、装箱、配送、接收等全流程,完善流程节点,当扫描患者标签时,系统自动核对医嘱信息,根据医嘱状态自动判断是否继续用药。四是出库复核,系统提示该输液单所在病区、批次,并对本批次的药品数量进行统计显示,执行时程序会自动判断该病区、本批次药品总数量,出库复核具备补充配置扫描功能,防止在配置扫描时遗漏或人为疏忽而引起的配置扫描不成功,患者出现转科、转床时,系统进行提示。五是成品交接单,根据已配置的药品,生成科室交接单,并附交接单条形码,以方便科室扫描接收;对于打包不配置的批次必须自动打印药品汇总清单,便于科室核对。

2.4 药品配送管理系统

在药品接收时,护士通过扫描条码进行审核。当扫描到其他科室的药品时,系统在串科记录中会添加一条其他科室的药品信息,并发音提示。串科药品的所属科室也可通过系统查询出药品当前所在的科室,并通知工人转送,从而避免药品丢失。在装箱环节会生成一张汇总单,包含本批次送出的药品明细,病区接收时,扫描成品交接单条码,获取该条码内所有药品信息,再扫描输液袋标签确认收到的药品数量以及成品是否正确。

2.5 成品效期管理系统

根据药品有效成分稳定性设置效期管理,品种包括但不限于静脉用药品种,对于配置后存储效期比较短的药品系统自动提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启动应急运送管理机制,并通知临床及时应用,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性。系统可记录操作护士、操作时间、完成输液时间、成品输液效期维护。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物实行批次管理、集中配置、集中输送,综合性医疗机构科室分散,配置好的药物不便于及时送达临床使用,在此基础上设计实施配置成品效期管理系统,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应用系统自维护、自管理功能,根据药品有效成分稳定性数据设置效期管理参数,对于配置后存储效期比较短的药品,系统给予自动提示。

2.6 静配药库管理系统

基于条码和自动识别技术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药品仓库进行信息化管理,有效监督仓库进出流程,实现批次管理、快速出入库和动态盘点,保证药品库存的真实性。系统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药品流通、使用环节要求执行GSP管理,严格执行药品接收、储存管理标准,对药品库、药房实现货位管理,自动盘点,设置最低库存量报警,自动提醒管理人员及时补充药品,保证临床用药,使仓库药品实现不积压浪费。

3 智能化静配中心管理系统的经济价值

3.1 保证药品配置的质量,提高静脉用药安全

智能化静配中心管理系统能够实现自动化药品配置,通过条码、RFID等技术手段对药品进行全程追溯和监控,确保药品的准确配送和用药安全。系统能够自动检测药品的生产日期、生产厂家、有效期等重要信息,避免过期或不合格药品进入患者体内,从而降低患者用药风险,提高医疗质量。这样的药品配置模式还能减少人工操作,避免人为错误,进一步保障药品配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2 减少药品浪费,降低医疗成本

传统的药品配送往往存在浪费现象,比如在手工配药过程中可能因为误配或配多而导致药品浪费。而智能化静配中心管理系统采用自动化配药方式,能够精准计量和配送,避免了药品浪费。此外,系统可以实时监控药品库存和使用情况,及时补充药品,避免因缺货而影响患者治疗,进一步提高医院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医疗成本。

3.3 加强职业防护,提高护理质量

在传统的手工配药过程中,护士可能接触到多种药品和有毒物质,存在一定的职业健康风险。而智能化静配中心管理系统通过自动化配药,减少了护士的直接接触,降低了职业健康风险。同时,系统可以对护士的操作进行实时监控和记录,确保操作规范和正确,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用药安全。

4 结论

综上,智能化静配中心管理系统的开发设计为医疗行业提供了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案,以应对传统静配中心管理方式存在的问题。通过引入自动化设备和信息技术,系统实现了静脉用药调配、药品追溯、批次管理、配送管理等多个环节的智能化和数字化,提高了药品配送的准确性、安全性和效率。未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智能化静配中心管理系统将持续发展和完善。系统可以进一步与其他医疗信息系统进行集成,实现数据共享和流程优化。

猜你喜欢

医嘱管理系统药品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基于LED联动显示的违停管理系统
海盾压载水管理系统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医嘱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
药品集中采购将走向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