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校实施财务管理一体化探讨

2023-12-09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23年10期
关键词:会计核算资产财务

马 蓓

深圳大学

引言

高校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资金规模较大、经费来源多元化、业务门类多样化的特点。高校应转变财务管理理念,由财务记录向分析决策发展,由传统财务管理向管理一体化方向转变,降低内部管理成本,切实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率,提升教育财务治理效能。

财务管理一体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管理和技术的有效整合。具体表现为财务流程与业务流程全面打通,尽量避免人为因素和重复性工作,实现信息互认共享,以业务事件触发财务管理全过程,在新时期数智化信息技术推动下,实现高校财务治理现代化。财务管理一体化具有专业化、协同化、统一化和智能化的特点,最终助力高校战略实现,为顶层决策提供支持。

一、高校财务管理一体化的必要性

(一)“双一流”建设的内在需要

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国发[2015]64 号)指出“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加快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广东省《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粤教科函[2018]119 号)明确要求“坚持深化改革,聚焦制约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提升高校治理能力”。何谓“内涵式发展”?“内涵式发展”就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是“双一流”高校建设的重要目标。高校财务管理一体化能够促进财务预算、核算和决算等纵向延伸,以及财务与业务横向整合,有效优化资源配置,降低内部管理成本,提高资金使用质量,推动财务治理决策化,高校治理内涵化。

(二)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的改革要求

为加快现代财政制度改革,近年来,财政部相继印发《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试行)》、《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和《关于推广实施中央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预算一体化”系统。“预算一体化”以预算管理为基础,大致将以前的预算编制、资金支付、资产管理、部门决算、绩效评价等业务整合为一体,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将统一的规则嵌入系统中,提高财政管理标准化和自动化水平。为更好落实财政“预算一体化”管理要求,高校应分析借鉴财政改革内涵,同时结合自身实际和业务特点,将传统财务管理向财务一体化迈进,同步推进高校财务管理转型,实现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才能进一步完成“预算管理一体化”工作要求。

二、高校财务管理一体化的现实困境

(一)预算管理不够规范

由于高校项目众多,经费管理部门不一,现实中常常出现预算项目多头管理、重复安排经费的现象,如某项目年初部门预算已有安排经费,校内其他职能部门专项经费中可能又有安排,在原有的信息技术下很难一键生成查询和提示,需要人工进行线下表单管理,预算管理的源头控制作用不显著,落实不够细致,导致高校财务管理一体化的实现基础比较薄弱。

(二)财务管理流程标准化程度不高

标准化是实施财务管理一体化的必备条件。由于项目管理滞后,储备能力不足,导致校外预算(即报财政部门预算)和校内预算项目匹配程度低,标准不够统一,形成“两套预算”的现象,导致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即账务处理和资金支付等)形成了一定的偏离度,需要对年初预算指标等要素进行人为调整,导致财务管理很难实现统一协同。

(三)财务和业务融合度不高

高校业务模块包括人事、教务、科研和学工等,业务模块和财务模块大都相互独立,割裂了信息流动,也没有形成信息共享。财务和业务融合度不高降低了内部管理效率,不利于财务一体化业务流程再造。

(四)信息化水平不够高

近年来,高校越来越重视财务信息化水平,但多为各自为政,没有打通融合,很多业务流程存在重复和遗漏的特点,不够智能和高效,无形中增加了内部管理成本。财务一体化系统势在必行,也是实现实现高校内部控制的有效途径。

三、高校实施财务管理一体化探讨

财务一体化管理目标通过事件驱动,触发业务审批和财务流程全过程,通过业务流程再造和技术智能化实现财务一体化管理。业务口和财务口可根据职责分配建立数据查询、分析、决策功能,准确完整地反映高校经济活动,合理分配有限资源。

(一)优化管理措施,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

广义上来讲,高校财务管理一体化框架分为财务业务(与经济活动直接相关)和其他业务。财务业务核心环节预算、核算和决算一般由高校计划财务部负责,采购、招标、资产等由招标处、设备处和资产处负责。其他业务包括人事、科研、教务以及行政审批等业务。高校财务一体化以财务核心环节为基础,融合对接形成统一的校内治理体系。

第一层级,落实财务核心环节内部协同统一。

一是重新清理校内项目,与财政项目库口径保持一致。一般来说,高校上报财政部门的部门预算(以下称“校外预算”),需要进一步细化为校内预算。因此,需要在原有项目管理基础上,按照财政项目库要求进行重新分类,将校内项目分为人员类项目、运转类项目和特定目标类项目等三大类。在校内预算绩效管理系统的项目管理模块,按照上述三类进行梳理、调整、归类和整合,确保后续预算申报和预算执行与财政口径保持一致。

二是做好年初预算初始化和年中项目管理工作,统一校内与校外预算。校外预算“二上”前(一般是每年11-12 月),需在校内预算绩效管理系统项目管理模块中,将校内预算(细化到经济科目)按照上级财政部门预算编制要求,转化成校外预算。具体方法为将校内预算添加校外预算相关要素:项目名称、功能科目、项目金额、经济科目。校外预算与校内预算的逻辑关系为项目名称一对多,功能科目一对一,项目金额一对一或一对多。将校内预算与校外预算按设置好的四大要素进行匹配,形成项目全覆盖的预算草案底稿,录入到财政部门智慧财政一体化系统中。校内预算初始化工作保证预算申报落实到经济科目,校内项目管理和校外预算基本保持统一,为后续会计核算和决算环节打下基础。年中追加项目一般为财政科研项目及上级转移支付项目等,所有项目全部纳入到校内预算绩效系统项目库模块进行管理,确保与决算口径一致。

三是预算指标细化至具体项目底级科目。财政部门预算指标下达后,计划财务部将批复的指标录入到内部预算绩效管理系统项目管理模块中校外预算项目经济科目,系统自动读取并抓取信息,根据初始化设置好的匹配关系,对应到校内预算项目的底级科目。预算绩效管理系统将校内预算项目数据直接推送至会计核算系统,会计核算系统根据接收到的数据,自动生成指标凭证。同时,网上报销系统也自动获取项目信息。

四是调整会计核算模块。第一加强会计科目标准化管理,有效提高预算项目与会计科目的匹配度,同时确保会计科目与实际经济业务一一对应。通过对接上一环节项目管理模块,会计核算和网上报销项目(细化到经济科目)已完成与预算项目对应。但高校个性化的经济科目如科研版面费、测试费等,外部预算口径与国库支付系统并没有与之完全对应的,那么可在预算项目经济科目基础上设置下级科目,既满足个性化需要,也保持与预算统一性。二是会计凭证记载的项目信息要完整全面,并与预算项目信息保持一致。如每张会计凭证需附上功能科目。做到与预算环节无缝衔接,确保资金支付全面完整反映高校支出情况。

五是建立支出标准体系。由于高校业务多样化,即便同一经费项目,根据实际情况也会有支出标准差异。高校可考虑行业特殊性及地区差异性等因素,针对具体预算项目、经济活动事项制订明确的支出标准,建立一套完整的适合办学特色和实际情况的支出标准体系。将统一的支出标准嵌入业务流程中,业务事项触发预算项目,从而流转至下一环节预算执行和资金支付,保证财务核心环节的业务流程顺利衔接、前后匹配,项目执行的具体内容与细化到经济科目的预算保持统一。

第二层级,完善财务核心环节与其他经济业务环节实时衔接。

高校其他经济业务环节包括政府集中采购、国有资产管理等。以国有资产管理为例,做到资产存量、资产购置、资产预算、资金支付有效衔接,完善预算核算等与资产管理一体化流程。

一是高校资产管理部门做好全校资产基础数据库。对每一条台账资产编码、资产原值、购买时间和购买型号等信息进行全面记载,确保实物与资产台账一一对应;二是实施资产分类管理。由项目管理模块推送数据至资产管理模块,使资产分类与财政资产系统分类保持一致。三是资产新增需求要与资产系统存量信息交互,根据资产购置配比规定,超出规定则无法在预算系统进行新增申报。四是梳理资产存量,闲置资产可在校内进行资产调配,盘活存量资产,提高使用效率。五是资产新增、资产报废等信息关联到会计核算系统,会计核算与资产台账信息同步更新,实现证账相符,证实相符,全面准确反映资产信息。同时会计核算计提折旧等会计信息同步返回至资产系统。

第三层级:加强财务与业务信息流动共享。

真正的业财融合才能实现事件驱动,这里的“业”包括高校治理方方面面,财务管理向横向拓展,实现真正的一体化,助推高校向现代化治理方向迈进。从高校财务治理角度出发,业务部门事权和财权要相适统一,业务规划周期与财务预算申报周期尽量保持一致,确保校内预算申报准确性,保证后续业务顺利流转。

打通部门间信息共享壁垒是实现财务管理一体化的必要途径和核心目标。业务部门信息与财务核心模块全面衔接,实现共享,优化业务触发流程。目前,多数高校业务基础数据如人事部门人事管理系统、财务部门工资数据库及会计核算系统相互独立,导致人员经费会计核算与人员经费预算和执行产生偏差,无法实现业务口事件驱动,因此需要打通信息,消除偏差,才能为财务管理一体化提供基础。以高校人员经费为例,重新梳理并整合流程如下:人事部门根据业务需求提交业务预算,财务部门按照财政要求编制年初预算,同时完成内外预算逻辑对接关系。预算执行时,人事部门触发事项(网上报销模块或工资系统模块),该事项直接关联内部项目,同时带出预算金额,内部项目同时关联外部预算中基本支出或项目支出,信息传达至核算系统,自动生成工资凭证(会计核算模块),进行人为审核后,线下从会计核算系统导出凭证。由于目前财政国库支付系统没有开放端口,手动将工资数据导入国库支付系统,形成资金支付及清算,自此该条业务完成流转。

业财融合梳理流程并共享数据后,业务部门也可一键实时查询并监控与之相关的财务数据,保证双向数据口径一致,有效解决数据源问题,避开线下沟通带来的不通畅和低效率,更为对外列报和对内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

(二)数智化系统支持,实现财务信息一体化

数智化系统是实现高校财务一体化的重要保障。财务数智化系统有两层含义:一是财务数字化,即以“大智移云物”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打破信息孤岛,搭建财务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二是财务智能化,实现计算机流程自动化人工智能。在高校财务信息化范畴中,主要表现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级:优化财务核心业务功能。

高校财务核心业务系统包含预算、财务报销、核算和决算等。比如升级优化电子发票及电子档案等数据收集基础性系统,通过对电子发票智能识别,不仅能满足最基本辨别真伪功能,保证发票唯一性,避免重复报销,还能进一步抓取图像文字信息,提取发票中涉及的经济活动基本信息,关联到财务报销系统,形成链条化和无纸化管理。会计档案影像化还包括合同等其他原始凭证,通过信息技术全程留痕,有效防范会计档案造假带来的风险。

第二层级:加强数据交互共享。

高校财务管理实际工作中,科研管理、差旅等费用报销业务量较大,是经济业务中的主要驱动事件。开发与差旅商业平台对接接口,教职员工只要触发购买机票酒店等动作,按照规定的数据流转,自动推送至经费电子审批、预算项目库模块以及财务核算模块,生成财务语言,自动生成会计凭证,最后到达支付模块,从而更好地实现事件驱动财务管理的功能。比如高校OA 系统政务审批模块,触动审批完成后,关联到预算管理模块,自动完成年中预算追加动作,再传送数据至会计核算模块,自动完成指标下达工作。打破财务信息分散现状,使得财务模块互相之间、业务与业务模块、业务与财务模块贯通,数据交互共享。同时加强财务核心业务权限设置,根据管理权限和岗位设置,确保数据安全。

第三层级:为高校各项业务提供决策与支持。

一是注重数据分类化。财务管理一体化最终是要为高校战略发展服务,一体化的智能数据库需按照高校教学、科研、学工、后勤等业务专门分类进行管理和提取,便于业务决策提供支持;二是注重数据动态化。数据全覆盖并实时更新。三是注重数据便捷化。根据数据权限,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可以一站式进入,提取各自所需信息,为发展提供支持。

高校财务治理能力对高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高校新一轮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和财政预算一体化改革要求的推动下,高校财务管理一体化是高校财务治理的必然趋势。高校要抓住改革时机,从财务管理核心环节协同统一、与其他经济业务环节有效衔接、与其他业务版块信息流动共享、财务数智化系统建设等几方面着手,由内而外,互联互通,多层次、分步骤实现财务治理一体化的管理目标,从而助推高校财务治理专业化、协同化、统一化和智能化,最终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会计核算资产财务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的难点与重点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水利财务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若干问题探讨
“营改增”后运费的会计核算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