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辛格走了,一个时代落幕了

2023-12-08

世纪人物 2023年12期
关键词:基辛格外交政策伟人

11月29日,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康涅狄格州的家中去世,享年100岁。

在外国友人中能称得上中国人的老朋友的人不多,基辛格觉得是大家最熟悉的一个。

我们熟悉基辛格,首先是因为他在半个世纪前中美关系“破冰”阶段的开拓性贡献。1971年7月9日,基辛格作为尼克松总统特使在凌晨四点半秘密乘坐巴基斯坦民航707飞机直飞北京,开始了打开中美两国关系大门的一次秘密访问。著名的“乒乓外交”,自此拉开历史序幕。1972年2月,陪同尼克松总统访华。这一段传奇历史,中国人耳熟能详。

1969年到1977年之间,基辛格在美国外交政策中发挥了中心作用,并在中美建交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2011年基辛格出书《论中国》,记录了四十年来基辛格与中国几代领导人的对话实录,记录了包括中美建交中的互动、三次台海危机、改革开放和邓小平访美等历史节点上的重要细节。

基辛格留下来了一些重要思想值得深思:

思考一,基辛格外交思想的核心点“国家利益为先”和“均势理论”

基辛格认为,国家利益是外交政策的首要考虑因素。国家外交政策的制定应该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而不是道义、伦理或意识形态。

基辛格认为在处理国际关系时,通过维持力量平衡来达到和平的目的。

基辛格认为,各国之间应该通过协商和合作来解决分歧和问题,而不是通过武力冲突。他主张建立互信和合作共赢的关系,以推动国际关系的和平发展。

基辛格幻想的21世纪的世界新秩序,是建立在势力均衡基础上的多极世界,是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世界。这点似乎和我国的政治理想不谋而合。

思考二,基辛格“痴迷中国文化”一生都没看明白

中华文明的一个特点是,它似乎没有起点。中华文明不是作为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而是作为一种永恒的自然现象在历史上出现。

中国挟其独特的传统和千年养成的优越感步入近代。

这个独特的帝国声称它的文化和体制适用于四海,却不屑于去改变异族的宗教信仰;它是世界上最富饶的国家,却对与外国通商和技术革新漠不关心;它文化发达,却受制于一个对西方探险时代的来临一无所知的政治统治集团;它在辽阔的疆土上建立了一套政治體系,却对即将威胁其生存的技术文化大潮茫然无知。

思考三,基辛格崇拜伟人,他对“伟人”有自己的定义

基辛格崇拜伟人主张伟人可以创造历史。

在1975年12月对记者的一次谈话中,他表示:"戴高乐是伟人,罗斯福是伟人,毛泽东是伟人。"

他认为,伟人就是那样的"一个人使他的人民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而如果没有他,就很难设想他的人民的历史会一模一样。"

基辛格对伟人的定义是:具有超凡的能力和智慧,能够为人类做出卓越的贡献,并得到广泛认可和尊重的人。他认为伟人应该具备非凡的洞察力、理解力和领导力,能够超越个人利益和偏见,为整个社会和人类做出贡献。基辛格将这种定义扩展到政治家、外交家、哲学家、科学家等各个领域的人物。

猜你喜欢

基辛格外交政策伟人
百岁基辛格
亨利·基辛格谈美国为何在阿富汗失败
和伟人一样爱上图书馆
英国“脱欧”后的外交政策:失去欧盟后的英国能找到自己的角色吗?
伟人也曾经是公认的“坏孩子”
卑微的伟人
伟人出东方
浅论美国外交政策中孤立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永续性
践行新保守主义的美国新智库:外交政策创议
基辛格的“政治遗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