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3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作文题解与佳作示例

2023-12-08姜艳红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3年28期
关键词:玉米地佳作自卑

姜艳红

【中考真题】

人的一生必然要经历许多次“告别”,每一次“告别”,既意味着前一段经历的结束,也是新征程的开始。

请你以“成长,从告别开始”为题,写一篇文章。

【文题解读】

命题材料简单明了,直击主题。“结束”“开始”“告别”“成长”本就是生活的主旋律,关注生活、关注成长也是命题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动笔之前,要想清楚几个问题:

1.告别什么?

2.成长的内容是什么?

3.告别和成长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

立意角度一:告别缺点,展现全新的自己。具体展示自己在学习、生活、思想、情操等方面的收获,表现成长的喜悦。

立意角度二:告别坏情绪,展示最好的状态。写自己的失败、自弃、自卑、畏难情绪等,然后通过一些活动、一株花草、一句话语……让你顿悟,决心与现在的状态告别,向着新的方向出发,把最好的状态展示出来,这便是成长。

立意角度三:告别一段岁月,珍惜当下时光。可以以毕业季为背景,回顾校园生活里让自己成长的人和事,表达感恩之情;可以以童年生活为底色,描绘远逝的童年,立足当下的生活,阐释责任的重要……告别是结束也是开始,新生活的开启是进步也是成长。

立意角度四:告别过去的自己,成就更好的人生。选取过去自己不够完美的一个切入点,通过某个契机,改变自己,是对过去状态的一种打破和告别,也是一次蜕变和新生,是自我成長的足迹。

【考场佳作一】

成长,从告别开始

◎包头一考生

你知道吗?雏鹰,跳下悬崖,最终翱翔于天空,这是它的成长;蝉,艰难蜕壳,展开绚丽的双翼,这是它的成长;仙人掌,战胜干旱,开出美丽花朵,这是它的成长。而我,努力蜕变,告别自卑,向阳而生,这便是我的成长。

记得小学时的我,胆小、自卑,不敢参加班里的活动,长久地坐在角落里为他人鼓掌,当一块可有可无的背景板。

升入初中后,同学们课前三分钟的精彩展示,让我很是羡慕;主题班会上发言者大方的谈吐,令我佩服不已;语文课上的课本剧表演,更是让我的心蠢蠢欲动。

那是一个秋高气爽的季节,老师说要举办一次朗诵会,招募几个主持人,班长和学习委员抢先报了名。我想报名又没了胆量,内心不断地挣扎着……机会真的难得啊,我最后缓慢地举起了手。

第一次当主持人,我站在舞台中央,非常紧张,背好的台词就是说不顺畅。看着老师信任的目光,我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看着同学们羡慕的眼神,我又增添了几分自信。最终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这场演出。那也是我从一无所知的“小白”,成长为班级“知名主持人”的第一步。

入冬了,大家都裹上了厚厚的棉衣抵御寒风。就在这个冬天,我又一次成功突破自己,战胜了自卑。

“第十二届校园自强少年”评选就要开始了,老师在班级宣读了报名通知,只有三个名额。因为是代表班级参赛,同学们都很慎重,没人举手。沉默了几分钟后,老师轻轻地说:“你们三个主持人去试试吧,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我有点懵了:“怎么是我,我能行吗?这可是全校性的选拔啊!”我心里悄悄嘀咕着。“既然老师看好我,我就要拼一拼。”心底一个声音在回荡、激励,我勇敢地走上前接下了那份报名单。

比赛在紧张的准备中如期而至。上台前,老师对我说:“不管结果怎么样,只要竭尽全力去完成,就是好样的。”当我信心满满地踏上演讲台的那一刻,我知道,我可以做到。演讲开始,我紧张的情绪慢慢地平静下来,声音也越来越大,肢体不再木讷,表情也随着我的情感收放自如。经过这一次历练,我成了班级里的“第一主持人”,后来的几次活动,无论是提前准备还是临场发挥,我都能游刃有余地应对,我终于走出自卑的阴影,成为一个自信的少年。

我们终其一生都在成长,所谓的成长,就是对过往的告别,对新征程的开启。愿我们都能眼里有光,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

【考场佳作二】

成长,从告别开始

包头一考生

“钥匙在砖头下面,回家记得自己取。”这是我童年的晨曲,每次离家上学都会听到这句叮嘱。现在我长大了,每次出门前都要叮嘱奶奶,出去别忘带手机,免得找不到家。

记忆里,我每天回家都会娴熟地搬起门前的砖头,迅速取出钥匙开门,进到屋里和童年的玩伴开开心心地玩游戏。老屋的墙与地面都是土胚制成的,我们在地上戳出几个洞,弹着各种花色的玻璃球,让它们相互撞击,然后各奔东西,我们专注地弹着,像进行一场专业的竞技。那时候,心底如天空一样澄澈,无忧无虑,让人甚是怀念。而如今,我每周放学回家,都会给奶奶带一些小玩具小礼物,让她打发无聊的时光。

当然,童年还有好多事也都和我说了再见——

那时,我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和奶奶一起去采蘑菇。背上自己的专属小篮筐,跟在奶奶身后,向远处的林子跑去。“奶奶,这有个超大的蘑菇,可以摘么?”我激动地喊着。“这个有毒不能吃的,你看它顶部的颜色……”奶奶仔细看了看说道。记忆里,我总是分不清毒蘑菇和普通蘑菇的模样,每摘一个都要问一下奶奶,奶奶也总会很耐心地给我讲解。

这些往事都已挥手与我说再见了,如今,现实已经把我和奶奶“互换”了。你看,奶奶又拿着手机向我走来,“你姑姑的电话怎么找不到了?”“这个字念啥?”“你帮我把这个照片存上。”“这个淘宝怎么买东西?”“你帮我把这个衣服给退了吧。”……只要我在家,奶奶就会这样黏着我。

穿梭在玉米地里,我思绪万千,不禁又想起了童年的一段往事。“你说这玉米能直接吃吗?咱俩要不要尝尝。”与我同行的小伙伴问道。我神秘兮兮地看了他一眼,表示自己也很好奇,他特意找了个小小的玉米将其掰下来,我也跟着摘了一个,然后就悄悄躲在仓库的角落去啃生玉米。“不好吃呀!”我们相互对视,“噗嗤”一声笑了起来,直笑得人仰马翻。

回过神来,我继续与家人一起给玉米地拔草,尽管汗流浃背,我依然加快脚步,因为,明天我又要返校了,大片的玉米地里还是杂草丛生呢。看着大伯有些弯曲的背,我不禁鼻子一酸,是呀,一个农民家庭供三个孩子读书,再赡养两位老人,是多么艰难。我不禁懂得了责任的意义。

童年的梦似一幅幅泼墨山水画,淡雅却又不失格调,但我们总要与之挥手作别,因为,我们要担当属于自己的责任:陪伴奶奶安度晚年,帮助大伯料理家务,努力完成自己的学业……

成长是缓缓流淌的溪流,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就长大了。后来我明白了,原来成长,是从告别童年开始的。

猜你喜欢

玉米地佳作自卑
《玉米地》
玉米地里长火山
让自卑成为一种前行的力量
佳作欣赏
一个自卑者的自白:“觉得做什么都不行”
战胜自卑,让生命之窗开出自信之花
佳作展示
佳作精赏
自卑的地方
玉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