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材料作文“内因与外因”导写

2023-12-08沈友林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3年30期
关键词:内因外因作文题

沈友林

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鱼乘于水,鸟乘于风,草木乘于时,万物皆有所依。——《说苑·建本》

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陶行知《自立歌》

请结合以上材料,以“内因与外因”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规定主题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共两则,都是以引文或名句的形式出现:第一则引文先分写(前三句)后总写(末句),主要意思落在末句,说明万物都有所依靠,即任何事物都要依靠外因;第二则引文说明一个人要成为好汉,主要的是靠自己,强调的是内因。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第一则引文强调依靠外因,但并没有否定可以依靠内因;第二则引文强调依靠内因,也并没有否定外因。

“内因与外因”是一个关系型主题,要求立意、布局、行文都要紧扣这个主题进行,尤其要紧扣连词“与”,写这个作文题,既要根据材料写出要不要依靠内因、外因的问题,又要写出内因和外因辩证统一的关系,这才是最切合题意的写法。

本次作文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只扣住一则材料立意、行文,全文只写要依靠内因或外因,有的甚至还割裂两者的关系;2.标题、中心论点、分论点没有用上主题中的两个核心词“内因”“外因”,显得扣主题欠紧。

例文

内因外因兼顾,彼此相辅相成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中学  张兆然

《说苑·建本》中说,鱼要依靠水,鸟要依靠风,草木要依靠时令,万物都有依靠的外界对象。陶行知则认为,要想成为好汉,必须主要依靠自己。前者强调要依靠外因,后者强调要依靠内因,两种观点各有侧重,但都不够完美。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得出最中肯的答案:内因外因兼顾,彼此相辅相成。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和首要因素。充分利用内因的作用,往往可以获得成功。越王勾践在山河破碎、领土被夺后,忍辱负重多年,最终成功夺回王座。他的成功,源于他那卧薪尝胆的坚韧,源于他那积极面对仇敌的勇气,源于他本身的内在因素。如果不是他的内因在起主要作用,那么“三千越甲可吞吴”就不会成为一段佳话,卧薪尝胆这一典故也不会流传至今。由此可见,内因使用得法,可以助人成功。

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它有时能够加速或延缓事物变化发展的进程,充分利用外因的作用,可以助力成功。荀子在《劝学》中言道:“假與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是善于依靠外因而助力成功的千古名句。君子都需要借助外因,更何况是众多的凡夫俗子呢?由此可见,外因使用得当,可以助力成功。

内因与外因看似对立,实则辩证统一,共同作用于事物的发展变化。新中国成立不久,我国的重工业既依靠苏联的帮助,又依靠自己的努力,因而能在短时间内发展迅速,为之后的军事、航天领域奠定坚实的基础。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后,既大量引进、依靠国外的人才和资金,又依靠自己大力改革创新和努力奋斗的精神,因而才能在40年后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极大增强,国际地位迅速攀升。由此可见,内因外因兼顾,彼此相辅相成,共同作用,方可获得巨大成功。

《说苑·建本》和陶行知都没说错,但历史的发展告诉我们,只有将内因和外因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作为新青年的我们,正处在大有可为的新时代,既要依靠新时代给我们提供的良好机遇,又要努力依靠自己,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奋力拼搏,如此,才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册上谱写出自己光辉灿烂的新篇章。

評点

文章首先在引述、分析材料的基础上提出中心论点“内因外因兼顾,彼此相辅相成”。接着从三个方面论证中心论点。最后总结收束全文,重申中心论点,并联系新时代,给“作为新青年的我们”指出做法,预示希望。全文框架结构稳健牢靠,一目了然。例证和引证虽然较少,但是非常典型而富有说服力,起到了以一当十的作用。

(编辑:关晓星)

猜你喜欢

内因外因作文题
2021年《路》刊高考作文题全覆盖
书面表达中从内因角度分析的写作方法
浅析如何使普通高中学困生爱上英语
2016高考作文题:在复杂要求中寻求平衡
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探析
煤峪口矿内因火灾隐患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避实就虚,理重于情——感受2014年高考作文题
高考作文题“撞衫”说明了什么?
侵华日军失败内因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