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育视角下幼小中三阶段舞蹈教学方法的差异性探析

2023-12-06陈婷婷

教育研讨 2023年3期
关键词:舞蹈教学课程目标

陈婷婷

摘 要|舞蹈课程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以舞蹈教育实践助推学校美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是重点。根据不同学段舞蹈课程的目标要求和学生思维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幼儿教育、儿童教育和青少年教育阶段,分别采取游戏化、情境化和综合化的舞蹈教学方法,将有助于舞蹈学科素养的形成和美育功能的实现。

关键词|学校美育;课程目标;思维特点;舞蹈教学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 (s) and SciScan Publishing Limited

This article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學校美育,也称“美学教育”“审美教育”,是使学生掌握审美基础知识、形成一定审美能力、培养正确审美观点的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一项关键内容和迫切任务[1]。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校美育工作,把学校美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美育仍然是当前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强调以学校美育课程建设为突破点,分学段有侧重地规划美育课程设置,构建大中小幼相互衔接的美育课程体系[2]。

艺术课程是学校美育课程的主体,而舞蹈则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舞蹈以人体有节律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具有动态美、节奏美、情感美、意境美的特征[3]。通过系统化的舞蹈课程内容,能够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趣味、审美格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文化观,实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4]。以舞蹈课程助推学校美育,关键在于教师能够基于舞蹈学科的核心素养,深入研究不同学段的舞蹈课程标准,依据学生从幼儿到青少年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差异性特征正确选择并综合运用恰当有效的教学组织方法,分阶段推进舞蹈课程内容的实施。

1 舞蹈教学方法的定位依据

舞蹈教学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舞蹈学习,以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5]。为实现舞蹈美育目标,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遵循两方面的依据:课程目标要求和学生思维特点。

1.1 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要求

舞蹈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以学科核心素养为逻辑框架,舞蹈课程目标应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发展特点,着力提升学生在感知与体验、表达与创造、审美与评价三个方面的意识与能力。

舞蹈是3~6岁幼儿艺术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领域,这一阶段的学习目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感受与欣赏层面:幼儿喜欢观看舞蹈表演,有模仿和参与的意愿,能够用自己的动作进行描述和表达;②表现与创造层面:幼儿经常唱唱跳跳,愿意参加歌唱、律动、舞蹈、表演等活动,能用律动或简单的舞蹈动作表现自己的情绪或自然界的情景[6]。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版)》[7]正式将舞蹈课程纳入义务教育阶段,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明确了小学阶段舞蹈课程的阶段性目标。其中,1~2年级主要依托唱游·音乐及体育与健康实施,学习任务为“形象捕捉与表演”,即通过观察、模仿来了解身体部位,塑造健康体态,具备塑造形象、扮演角色的能力。3~7年级主要依托音乐及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基本元素、舞蹈片段、主题即兴等,体验多种舞蹈风格,积累舞蹈动作语汇。

中学阶段的舞蹈课程目标着力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和提高审美能力。其中8~9年级的学习任务[7]包括“经典作品欣赏与体验”“风格舞蹈表演”“舞蹈小品创编”,旨在引导学生在舞蹈改编或创编实践活动中,逐步提高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10~12年级的舞蹈课程内容更具综合性,学生在舞蹈与生活、文化、科学相关联的情境中,参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培养艺术感知、创意表达、审美情趣和文化理解的综合能力[8]。

1.2 学生思维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舞蹈美育目标的达成,最终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来实现。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把握学生思维发展的阶段性特点,选择最佳路径,实现素养发展。

根据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理论观点,不同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存在显著差异[9]:①前运算阶段对应3~6岁幼儿期,这一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体现在能够将感知动作内化为表象,建立了符号功能,可凭借心理符号(主要是表象)进行思维;②具体运算阶段对应7~12岁儿童期,思维具有守恒性、去自我中心性和可逆性,心理操作着眼于抽象概念,但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③形式运算阶段大概从12岁开始发展,儿童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推理水平,能够摆脱思维内容,能够进行假设-演绎推理。因此,舞蹈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考虑学生所处的认知发展阶段。

2 舞蹈教学方法的差异性分析

素养导向下的舞蹈课程目标存在进阶性,舞蹈课程的学习对象在思维方式和学习特点等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因此,不同学段舞蹈教学的方法也应尊重差异、满足需求、加强衔接。

2.1 幼儿舞蹈教学游戏化

游戏是幼儿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也是幼儿舞蹈教学的最佳模式[10,11]。幼儿舞蹈教学游戏化,并不是在传统舞蹈教学中加入一些游戏元素,而是使用游戏化的活动组织形式,贯穿整个舞蹈教学活动,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关联幼儿生活,启发舞蹈思维。幼儿的学习以直接经验为基础,游戏化教学要结合幼儿生活经验,提供与幼儿生活相关的舞蹈内容和素材,与幼儿共同确定舞蹈学习主题,引导幼儿围绕主题展开想象,进行艺术表现和情感表达。同时,保护幼儿好奇心和兴趣,鼓励自主模仿或创作,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直接感知和亲身体验的需求。

其次,引入角色扮演,增强审美体验。在设计舞蹈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为幼儿设计不同角色的舞蹈动作。例如教授波浪手动作时,可以设置蝴蝶妈妈(老师)教蝴蝶宝宝(学生)学习飞舞的比赛环节以及学生分组舞动的游戏环节,增添角色扮演的趣味性和真实性。

最后,渗透即兴编创,提升舞蹈想象。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舞蹈律动和提炼动作素材,鼓励幼儿在欣赏艺术作品时的手舞足蹈、即兴模仿等自发行为,尊重幼儿的自主表达和即兴创作。同时,教师还可以选择旋律欢快的歌曲,引导幼儿展开想象和动作编创。

舞蹈教学是提高幼儿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从幼儿的实际生活經验出发,引入角色扮演、组织游戏活动,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促进幼儿身体协调发展,达到美育启蒙的目的。

2.2 儿童舞蹈教学情境化

小学舞蹈课程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通过创设一种或多种真实的、富有想象的、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的生活环境,或以形象为主体的具象场景,从而达到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主动体验的目的[12]。这种情境化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把握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3]:

一是以情境化的舞蹈训练塑造优美形态。情境化的身体训练可以避免动作重复的枯燥乏味,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例如,在进行前压腿、旁压腿的训练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选择用各种姿态的划船动作,想象在大海中钓鱼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性。

二是以情境化的即兴舞蹈提升编创能力。引导学生在音乐、空间、节奏、舞蹈元素和语言提示的作用下,围绕主题展开想象,有意识、有目的地运用身体和动作造型。例如,开展《猫鼠之夜》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聆听音乐,用语言启发学生用身体展现猫鼠互动的各种场景。

三是以情境化的综合表演提升审美认知。学生通过欣赏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舞蹈形象和经典作品,了解舞蹈文化多样性,提升艺术素养和审美认知。例如,教师可以选取摘葡萄、吃蜜瓜等场景,结合经典的舞蹈片段体验,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维吾尔族舞蹈的风格特征。

2.3 青少年舞蹈教学综合化

青少年学习舞蹈有助于更好地认识自我、认知生活、感悟艺术,同时塑造良好的身体形态,培养审美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与小学阶段的舞蹈课程内容相比,初高中阶段的课程内容更加强调整体性和关联性。相应地,舞蹈教学组织的方式方法应凸显兼容性和综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变革教学方式,探索学科融合。探索舞蹈与文化、生活和科学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引导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以整体观念认识艺术、建构知识,培养综合能力。例如,受功能主义设计思想影响创作出来的包豪斯风格舞蹈,融入了几何、美术、建筑、设计等不同学科的理念。教师以此为载体开展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舞蹈的艺术性、实用性和功能性。

其次,强调文化理解,增强人文底蕴。引导学生参与舞蹈鉴赏等实践活动,明确作品要传达的思想情感,立足于舞蹈作品创作背景,了解舞蹈文化的多样性。例如,傣族舞蹈《金孔雀轻轻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身体模拟孔雀“梳理羽毛”“孔雀开屏”“抖翅点水”等动作,并结合相关的视频资料,了解傣族舞蹈的风格特点,拓展对民族文化的感知。

最后,提炼美学信息,提升艺术涵养。引领青少年探究、感受舞蹈作品和舞蹈技能展示中的艺术审美信息。同时,教授青少年发现美、认知美的技巧,增强他们的艺术感悟能力、赏析能力、思考能力,助力他们综合素养的提升。

3 结语

舞蹈教育是学校美育的重要内容和实现途径。以舞蹈学科的核心素养为导向,深入研究不同学段的课程目标要求,依据学生从幼儿、儿童到青少年时期思维发展的阶段性差异,正确选择和综合运用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将有助于推进舞蹈课程内容的实施,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审美鉴别和审美创造能力,塑造学生正确的观念、健康的人格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参考文献

[1]周庆元,胡绪阳.走向美育的完整[J].教育研究,2006(3):39-43,4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EB/OL].[2020-10-15].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010/t20201015_494794.html.

[3]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海淀区义务教育学业标准与教学指导(舞蹈1~9年级)[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4]吴小俐.论舞蹈教育之于美育的意义[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2(4):21-24.

[5]徐秦法,赖远妮.以教育逻辑为遵循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方法[J].中国大学教学,2021(12):40-47.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EB/OL].[2012-10-09].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7/201210/t20121009_143254.html.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版)[EB/OL].[2022-04-20].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8001/202204/t20220420_619921.html.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艺术课程标准(2017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9]刘长城,张向东.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2003(1):45-46.

[10]焦艳.重新认识幼儿游戏的综合性特征[J].学前教育研究,2021(8):87-90.

[11]樊姝樂,李敬民.论舞蹈的游戏性[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7(6):82-86.

[12]史渊萍.情境舞蹈教学在中小学舞蹈课堂中的运用研究[J].艺术教育,2017(14):112-113.

[13]史渊萍.对小学舞蹈情境教学的探索[J].舞蹈,2016(6):72-74.

Analysis on the Difference of Dance Teaching Methods between Kindergarte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esthetic Education

Chen Tingting

School of Education, Beijing Dance Academy, Beijing

Abstract: Dance curriculum is an important way of aesthetic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esthetic education, the key points are the choice and applic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objectives of dance curriculum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thinking development, it is reasonable to apply the gamified teaching in kindergarten, contextualized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and integrated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respectively. It will contribute to the realization of dance discipline core literacy and aesthetic education function.

Key words: Aesthetic education; Curriculum objectives; Thinking characteristic; Dance teaching

猜你喜欢

舞蹈教学课程目标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国内外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比较与启示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
浅议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的戏剧传播方式
浅谈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
浅谈舞蹈演员良好个人修养的养成
浅谈舞蹈演员的舞台表现能力培养
民办应用型本科音乐表演专业舞蹈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
历史课程目标及其分类的探索
浅谈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