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春季节黄杨黄叶原因及对策分析

2023-11-26王文辉

花卉 2023年20期
关键词:融雪剂黄杨融雪

王文辉

(石家庄市园林绿化管护中心,河北 石家庄 050000)

0 引言

黄杨作为园林绿化中较为常见的木本植物,在装饰和提升园林观赏价值、营造良好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早春季节种植的黄杨黄叶情况进行分析,对提升早春黄杨的存活率,促进园林养护工作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

1 早春黄杨生长特点

黄杨属常绿灌木类的木本植物,喜温暖湿润环境,较耐阴、耐旱,但不耐积水,室内或室外均可种植。黄杨叶色光亮,嫩叶鲜绿,金心黄杨、金边黄杨等主要能够作为理想的绿篱和盆景材料,常见于门庭和中心花坛中,也能够作为盆栽观赏。早春黄杨以绿篱大叶黄杨最具有代表性,其是一种典型的街道绿化植物品种,北方地区街道常以该类黄杨作为街道的植物品种[1]。在受到自然环境、气候、土壤、养护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会导致黄杨缺失生长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有机物,进而导致叶片黄化,降低黄杨的抵抗力,导致落叶,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黄杨死亡。

2 早春黄杨干黄叶原因

2.1 冻伤

早春季节气温仍较低,在土壤环境本身受到寒冷气温影响的情况下,新种植的黄杨植株根部细胞容易坏死。尽管细胞坏死初期并不会在黄杨茎叶上呈现明显的特征,但是黄杨会逐渐出现叶片干枯发黄的情况。叶片干枯发黄会直接影响黄杨的正常生长状态,相关人员未能及时发现黄杨冻伤情况,基于此,如果在早春前的冬季未对黄杨进行防寒处理,就会导致黄杨受到冻伤的影响,降低黄杨的成活率,严重时还会导致黄杨死亡[2]。

2.2 低温阴雨与灌溉

部分地区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在早春季节容易出现连续低温阴雨的天气,受到这种天气的影响,土壤中的镁、铁、硼、磷等极易淋失,导致黄杨产生缺素症,引起黄杨的干黄叶。由于冬季冻水浇灌不到位、未浇灌冻水等情况,导致黄杨在冬季难以获得生长所需的水分,就会造成冬季干旱,导致黄杨出现干黄叶[3]。在冬季未及时浇灌充足的情况下,即便于早春季节进行弥补,也难以缓解这一问题对黄杨生长造成的损伤,在影响黄杨整体生长发育的同时,也会降低黄杨的观赏性。

2.3 融雪

冬季降雪是困扰道路绿化植物种植生长的一个主要因素。在冬季降雪量较大的情况下,下雪堆积,多数北方地区都应用融雪剂来达到融雪和保证交通通行的目的。融雪剂属于化学药剂,应用其必然会对土壤环境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但由于养护人员并未意识到其对土壤的影响,没有及时做好防护措施,就会导致黄杨叶片出现干枯发黄的情况[4]。在这一过程中,由于融雪处理人员与绿化部门之间并未及时沟通,在喷洒融雪剂时并未安装挡盐板来保护黄叶,含有融雪剂的雪水溅到黄杨叶面及生长土壤,也会造成黄杨干黄叶的情况。

2.4 冬季寒冷与病虫害威胁

由于大气污染导致空气中聚集较多的粉尘,粉尘聚集在叶片上,会影响园林绿化的整体景观呈现效果。为了保证叶片的整洁性,同时也为了能够达到降低环境污染的目的,各级大气办要求降尘治理,对植物进行冲洗降尘,但是由于早春阶段夜间温度较低,在对植物进行冲洗除尘后,很容易受到夜间温度变化的影响而导致叶面冻伤,从而导致黄杨出现黄叶。同时,新种植的黄杨品种本身耐寒能力较弱,在未做好御寒保暖措施的情况下,极易出现叶片干黄的情况。

对种植于街道两旁的黄杨而言,受到过往车辆的影响,很容易提升黄杨病虫害感染的概率,而且有助于病菌以及昆虫的传播和繁殖[5]。褐斑病、白粉病、黄杨绢叶螟、刺蛾等是造成早春黄杨病虫害的主要类型,在未做好防护和处理措施的情况下,黄杨生长的病虫害影响防治不到位,就会导致黄杨植株生长衰弱,冬季抗寒能力弱,就会出现干黄叶的情况。

3 早春黄杨干黄叶应对措施

干黄叶是导致早春黄杨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结合早春季节特点的基础上,基于早春黄杨干黄叶的原因来采取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对提升黄杨的成活率具有积极的作用。基于此,结合园林绿化的经验,对早春黄杨干黄叶的处理措施进行分析,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入手。

3.1 防寒措施

尽管黄杨本身具有一定的耐寒特性,但由于早春季节持续时间较为漫长,且温度回升趋势和速度也比较慢,需要在新种植黄杨前和种植中做好防寒措施,加强对黄杨的养护管理。黄杨正常发育的温度需要保持在15~20℃,以覆盖薄膜或者进行填土等物理御寒措施,为黄杨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有利于提升整体黄杨质量。

冬季应提前做好早春黄杨的防寒措施,对冬季新移栽的黄杨,应考虑以树叶、秸秆等在树盘位置进行覆盖保温。下雪后及时将黄叶覆盖的积雪打掉,防止积雪过重压弯、压断枝条。将积雪堆在树苗的基部,能够维持一定的低温环境,避免过冷大风侵袭给黄杨枝干产生的影响。进入早春季节后,也可以增湿保墒,适当降低土温,在必要的情况下也可以采取移栽抗寒的方式,避免因黄杨出芽萌动过早而遭受倒春寒的危害。

3.2 加强灌溉管理

3.2.1 优化灌溉作业环节

注意黄杨为浅根系植物,浇灌过程中要秉持及时、适量的基本原则,生长期要保证土表面略微潮湿,春秋季节通常每5d 浇灌一次即可,夏季要结合温度情况提高浇水频率,通常每天一浇防止干旱。冬季气温偏低,水分蒸发速度较慢,每7~10d 浇灌一次即可,若早春气候较为干燥,也可以对叶片进行喷雾湿润,保证叶片水嫩有光泽,降低黄叶问题出现概率。在实际进行灌溉的过程中,通常会使用洒水车,但是其经济效率相对来说较低,因此可以在进行灌溉的过程中利用灌水强度和频次可控性较高的固定式灌水方式,进而提升灌水的有效性。

浇水应结合施肥进行,肥料浓度要适中,生长期可以追5kg 尿素、3~5kg 磷酸二氢钾等,9 月之后尽量不采用大水浇灌方式,避免后期贪青徒长。早春发芽前,则要一次性浇足发芽水,促进春稍抽生。

若早春气候较为干旱,还可以覆盖麦秸残渣、锯末等材料,厚度控制在15~20cm 为佳,以延缓水分蒸发同时培肥地力。

3.2.2 加强灌溉行为管理

首先,应加强对黄杨生长环境的监测管理,从土壤温度、气温、雨雪天气等方面来分析黄杨的生长状态。其次,还应健全完善更科学的浇灌作业制度和管理规范,黄杨在冬季通常处于“休眠”的情况,即使需要进行灌溉,但是一定要保证合理的灌溉量,避免水资源浇灌量过大。基于此,可以利用先进技术计算土壤容重、土壤含水率上限和下限以及土壤灌水利用系数,明确计算不同种类黄杨的灌水定额,将其作为进行灌溉作业的主要依据。合理的浇灌制度可以避免出现土壤积水的情况,保证植株根部正常呼吸,进而避免黄杨出现烂根的情况。同时,也应依据早春黄杨的具体类型和生长特点差异,观察新种植黄杨是否已经存在干黄叶的情况,基于不同的标准来确定进行灌溉作业的具体周期。

冻水浇灌后,土壤表面就会形成一层冰面,不仅可以提升土壤的湿润度,为黄杨提供充足的水分支持,形成的冻土层还可以有效保护黄杨的根系,避免黄杨幼苗根部出现损伤或病虫害侵蚀。为保证灌溉作业的实际效果,应在实际作业前,重点加强工作人员冬季养护意识,并进行冬季黄杨的灌水培训,让工作人员能够掌握规范的冻水浇灌周期,提升浇灌作业的有效性,降低黄杨出现干黄叶的概率。

3.3 融雪处理措施

3.3.1 加强部门联动管理

基于融雪处理对绿篱大叶黄杨产生的影响,在对绿篱大叶黄杨进行种植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冬季降雪天气的变化,注重加强城市道路管理与绿化部门之间的联动,以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和沟通机制的方式,综合探讨在应用各类融雪处理措施的情况下,是否会对道路两旁的绿化植物生长产生影响。而种植人员自身也需要明确融雪剂喷洒对于绿篱大叶黄杨生长产生的影响,及时基于降雪天气与道路管理部门的相关人员取得联系。绿化管理以及种植人员也需要参与融雪处理的工作中,基于包括黄杨在内的各类绿化植物的专业知识,为融雪处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更为科学的指导。

3.3.2 隔离或冲洗融雪剂

为了保证乘车安全,相关工作人员会应用融雪剂清理降雪,由于融雪剂的化学特性,雪水融化后依然存在,如果喷溅到黄杨叶片或者是土壤之中,会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针对此情况,养护人员可以通过安装挡盐板的方式,实现融雪剂与黄杨的有效隔离,避免融雪剂被喷洒到叶片上,从而加强对黄杨的护理。

挡盐板安装时,应当先在板材背部安装斜支撑,然后用短销钉固定在地面上,最后安装扣板、长销钉以及固定螺栓,保证挡盐效果的提升。在融雪处理后,需要及时将挡盐板去除,保证黄杨能够享受到充足的光照。

对于融雪剂飞溅到黄杨表面导致叶片发黄的情况,也可以采用雪后喷施木醡液的方式进行冲洗。木醡液是烧制木炭过程中,木材热解后的冷凝回收液,其中包含200 多种小分子有机组分,类别包括有机酸、酚类、酮类等,可以有效络合融雪剂中的盐分,冲洗融雪剂、保护黄杨植株的同时,做到环保无污染。

3.4 冬季养护与病虫害防治

3.4.1 冬季养护管理措施

考虑早春黄杨的实际应用场景,通常将早春黄杨作为街道以及公路隔离带的主要植物种类,在营造良好街道绿化环境的同时,也能够为为司乘人员提供良好的乘车环境。

针对冬季需要对黄杨进行定期冲洗,提升黄杨美观性的情况,养护人员需要加强保养和护理,在实际进行冲洗之前需要关注气温变化情况,选择温度较高的天气进行,在完成冲洗之后,在夜晚来临之际可以采用覆膜的方式保证其温度,降低冷空气对叶片造成的损伤,进而避免黄杨出现黄叶的情况。新种植的黄杨树木,一般育龄较小,且由于移栽时间较短,并未完全适应生长环境,相关人员可以在新种植黄杨后,进入冬季前利用石灰加石硫合剂涂白黄杨树干,为其休眠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治病虫害的作用。

3.4.2 加强移栽种植管理

考虑不同地区早春季节多变的天气,为应对早春黄杨出现黄叶的情况,在应用移栽管理方法的过程中,应采取合理的措施来保障黄杨移栽的成活率。例如,在栽苗后24h 内灌次水,隔3~5d 灌第二次水,再隔5~7d灌第三次水,灌完三次水之后,可根据天气和苗木情况再决定是否灌水。栽植苗经灌水或较多的降雨后,苗木易倒伏、倾斜或露根,如发生此类现象,应立即扶直、培土、踩实,否则由于苗木正在发芽生长,几天之内苗干就会变弯。扶苗时,可先将苗根附近的土挖开,将苗木扶正,找直行间和株间方向,然后还土踏实。栽苗后经连续三次灌溉,苗床土下陷且出现坑洼时,应及时进行平整、填土。也可结合中耕将地面耧平,以使苗木受水量一致,防止旱涝不均。黄杨树比较喜水,在浇水上应掌握“宁湿勿干”的原则。在幼苗时期,根系较浅,对水分敏感,一般以保持表层土壤湿润为度,应少量多次的灌溉。在苗木速生时期,生长迅速,需水量大,应大水灌溉,使之有湿有干,浇足灌透。但在生长后期,为防止苗木徒长,促进木质化,则应停止灌溉。

3.4.3 病虫害防治方法

(1)病害防治。对于易发叶斑病的黄杨植株,可以喷洒1%的波尔多液,或者是25%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粉剂需要加水稀释至300~600 倍使用。对于易发白粉病的黄杨植株,则要定期修剪以提升透气性,发病初期可以喷洒25%的粉锈宁溶液,或者是70%的甲基托布津溶液进行治理,防止病害的大规模蔓延,同时减轻叶片发黄症状。

(2)虫害防治。虫害同样是造成黄杨黄叶的重要原因之一,实践中要加强防护和治理。对于易发桃粉蚜的黄杨植株,可以喷洒吡虫啉粉剂,加水稀释至2000~3000 倍使用。易发日本龟蜡蚧植株,则可以喷施苦楝油乳剂进行防治,乳剂稀释到150~200 倍即可。易发越冬成虫的情况,可以喷施1.8%阿维菌素6000~8000 倍液或30%克螨特可湿性颗粒500 倍液进行防治。

4 结语

综上所述,造成早春黄杨黄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为应对黄叶对早春黄杨成活率和生长状态的影响,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在早春黄杨的种植和养护管理工作中,应基于更健全完善的养护管理制度规范,保障整个养护过程的规范性,提高黄杨的抵抗力,及时明确黄杨出现黄叶的原因,在对原因有针对性地了解之后,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猜你喜欢

融雪剂黄杨融雪
黄杨盆景欣赏(一)
Graphene-tuned threshold gain to achieve optical pulling force on microparticle∗
2022年冬奥会融雪剂需求分析及建议
我国融雪剂标准研究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自融雪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及融雪能力试验研究
道岔融雪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浅谈道路融雪剂
网传“打雪仗融雪剂伤眼”不可信
黄杨盆景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