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戏曲表演的舞台节奏把握思考

2023-11-26朱雪瑞

戏剧之家 2023年28期
关键词:节奏戏曲舞台

朱雪瑞

(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 宁夏 银川 750001)

戏曲是一种以情节结构为主的表现艺术,充分融合了美术、表演、文学与音乐等多方面的内容。在戏曲舞台表演期间,为了保证舞台表演效果,表演人员必须对舞台节奏进行有效把握,以此增强舞台表演的情感感染力与艺术表现力。但是,舞台节奏的把握难度较高,需要表演人员综合考虑戏曲舞台表演的内容,根据表演需求科学把握戏曲舞台节奏,通过舞台节奏的有效把握提高舞台表演效果。

一、节奏与舞台节奏

节奏是在人的活动或自然中存在的一种具有韵律特性的,能够发生有规律的改变的运动现象。节奏可以借助对应、反复等多样化方式来组织各种变化因素,使它们构成有序的结构。舞台节奏则是在舞台表演中需要密切关注的要素,其不仅体现在声音层面,也体现在舞台表演中的情感运动与景物运动层面。戏曲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表演艺术,本身是一种行动性艺术,涉及非常复杂的节奏表现形式。舞台节奏发自舞台表演人员内心,根据舞台表演人物所处的环境,根据表演人物的行动逻辑与思想逻辑,不同人具有不同的节奏,不同的舞台表演情况涉及不同的表演情景。只有有效控制舞台节奏,才能保证舞台表演的整体效果。

二、戏曲表演舞台节奏把握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舞台戏曲的流畅表现

舞台节奏是戏曲表演实践中需要密切关注的因素,有效把握节奏的突出意义在于,其关系着演员能否流畅表现舞台戏曲的整个过程。基于舞台节奏变化的有效控制,才能使戏曲舞台表演越发灵活,同时,演员才可以展现自己的个性化特征与表演风格,保证舞台表演情节有序推进。通过舞台节奏的有效控制,能使表演人员塑造出生动、形象的舞台人物形象,并使这些人物形象更加贴合实际情况。对戏曲表演艺术而言,整个戏曲作品本身的审美功能与价值主要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戏曲舞台表演人员要在舞台表演中要借助有效的舞台节奏掌控将自己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以清晰、深刻、生动的形式展现出来,提高戏曲艺术舞台表演的效果。

(二)有助于舞台艺术情绪感染

戏曲舞台表演本质上是一种统一性和综合性的艺术表演方式,其中,节奏是展现及突出社会大众审美意识,引发台下观众内心情感共鸣的关键因素。戏曲舞台表演者要在舞台表演过程中采取恰当的节奏把控方式及手段增强时空处理的灵活性、自由性与弹性,借助舞台表演充分展现戏曲舞台表演作品创作人员的主观情感和中心思想,借助舞台表演中的节奏控制提高戏曲表演艺术的感染力。基于舞台节奏的有效把握,对戏曲舞蹈表演艺术中包含的各种情感要素进行深刻传达,这样一来,整体舞台表演剧情就会变得越发紧凑,有效吸引台下观众的注意力,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因此,为了强化舞台艺术情绪感染力,提高舞台表演的艺术效果,就需要科学、合理地把握舞台表演的节奏。

三、把握戏曲表演舞台节奏的主要方式

(一)情节角度下的戏曲表演节奏

戏曲舞台表演过程中相应的节奏改变同剧情矛盾之间具有显著联系,可以依据剧情矛盾的实际情况把节奏灵活地划分成慢节奏与快节奏。为了对戏曲舞台表演中的节奏进行有效把握,就需要对戏曲剧目作品本身的情节发展进行深入分析,同时,还需要立足于戏曲表演情节的改变情况灵活地对舞台节奏进行有效把控。使舞台下的观众对戏曲表演作品本身的情节内容进行更好的感知,使他们对剧情表演过程中情感的跌宕起伏有深刻感受。比如,针对《狮子楼》这一剧目的剧情而言,在舞台表演中塑造武松这一个形象过程中需要展现出强悍、勇猛的形象,并且,塑造出来的舞台角色本身要展现出正面气息,对“明”和“暗”的人物性格色彩进行塑造,对作品表现过程中的情节内容展现出来的轻重缓急进行有效展现,这样的节奏把握方式可以极大增强戏曲舞台表演中情节内容的戏剧性与冲突性。这种基于剧情矛盾的舞台节奏把握方式可以使塑造的舞台表演角色更加形象,更加生动,反过来,这也有利于对戏曲表演的内容进行更好的展现。

(二)演员角度下的戏曲表演节奏

戏曲艺术具有一套完整的艺术体系,具有非常强的综合性,但是,戏曲艺术表演效果的呈现要立足于戏曲舞台表演活动视角,对戏曲艺术表演人员而言,他们在登台表演期间必须密切关注人物行为变化,同时还要注意人物行为的改变,以此有效传达内在情感,借助该种舞台节奏把握方式更好地推动戏曲舞台表演剧情,这样有利于使塑造的舞台人物形象更加鲜活,更加生动。这就需要戏曲舞台表演人员针对戏曲表演作品中塑造的不同人物形象进行深入剖析,之后结合戏曲剧目表演的剧情走向对不同人物行为进行合理的塑造。比如,在戏曲表演中展现得意忘形的情绪的过程中,可以借助扑、翻等这些肢体动作;在塑造的人物形象展现紧张和心虚的情绪过程中,可以借助“蟒袍武生”的相应程式动作,以提高相应的人物形象塑造效果。

(三)导演角度下的戏曲表演节奏

戏曲舞台表演人员是戏曲舞台表演活动开展的关键要素,而表演人员能否有效、准确地把握这些情感,会对舞台节奏把握的实效性产生直接影响。作为戏曲舞台设计导演,要做好戏曲舞台表演中的情感表达。对戏曲舞台表演人员而言,在表现相应的情感要素的过程中,必须有一定的依据,并结合实际的戏曲舞台表演情况,合理选择情感的表现手段及方式,通过对戏曲舞台表演过程中的情感要素的有效运用提升整体戏曲舞台表演效果。比如,在戏曲舞台表演实践中,虽然送葬队列与军队行军的表演过程中会采用一样的行进速度,但是,二者的情绪与速度节奏的要点有差异,戏曲表演人员要通过对情感要素与速度节奏的有效控制,对不同情境下的表演动作进行准确区分。在展现戏曲舞台表演中的情感要素的过程中,戏曲表演人员要有高超的艺术表现力,才能保证整体的戏曲舞台表演效果。比如,在塑造一名丈夫保持静坐状态等待自己妻子回家和一名囚犯在监狱里面静坐等待法庭宣判这两种场景中,虽然二者在舞台表演动作方面不存在很大差异,但是,在这两种情境下塑造的人物形象本身包含不同的情感要素,最终使得两种情境下的戏曲舞台表演节奏有比较大的区别。为了在戏曲舞台表演过程中区别这两种人物塑造方式,就需要戏曲舞台表演人员在舞台表演过程中对自己的眼神与细微肢体动作进行合理调控,以此传达相应的情感。

(四)舞台角度下的戏曲表演节奏

戏曲舞台设计是一项综合考虑舞台布设、场景设计等多方面内容的工作。基于舞台灯光、道具等这些戏曲舞台设计要素的有效运用,可以很好地支持戏曲表演节奏的表达与呈现。戏曲舞台表演是一项表演艺术,控制表演节奏的根本出发点是给台下观众带来更加震撼的视觉刺激和听觉刺激。而舞台灯光、声音及道具等舞美设计元素无疑会对台下观众的听觉和视觉等感官产生直接刺激。因此,为了更好地控制舞台节奏,可以通过舞台灯光的设计,借助灯光颜色的改变或者亮度的变化来更好地展现戏曲表演节奏。与此同时,可以借助舞台表演过程中的音响设计,利用声音的节奏与戏曲表演节奏进行“共振”,这样也有利于提高整体戏曲表演节奏的控制效果,避免因为舞台道具、灯光、声音等设计不合理而影响戏曲表演节奏的表达效果。

三、有效把握戏曲表演舞台节奏的策略

(一)把握戏曲情节,控制舞台节奏

在戏曲舞台表演实践中,为了准确把握舞台节奏,首先需要戏曲表演人员对所表演的戏曲剧本内容进行深入的研读。在这一阶段,表演人员要高度重视戏曲剧本的剧情变化,通过对戏曲剧目作品的认真解读来了解不同舞台表演人物的行为动作以及性格特征等内容,详细了解所表演舞台作品的内容。在舞台下对照戏曲剧本开展常规训练期间,戏曲表演人员也要注意对不同表演内容之间在表演上的衔接进行深入思考,使整个戏曲舞台表演更加流畅。因此,在戏曲舞台表演过程中,戏曲表演人员必须对所要表演的戏曲剧本进行认真解读与分析。

(二)把握角色表演,控制舞台节奏

角色表演中情感的有效融入关系舞台节奏的把握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戏曲舞台表演效果,还需要高度重视表演实践中情感要素的全面融入。实际上,戏曲舞台表演的过程就是戏曲表演人员结合戏曲剧目作品进行二次创作的过程。针对同一戏曲剧目作品,不同戏曲表演人员会展现出不同的表演效果,所以,不同戏曲表演者都要对戏曲剧目作品包含的情感内容进行深层次的体会,还需要注意充分融入自身对这些情感要素的独有认知与理解,这样才能保证在后续戏曲舞台表演实践中有效融入自身独特的情感体会,进而使戏曲舞台表演活动变得更加鲜活,增强戏曲表演实践中包含的情感内容的艺术表现力以及情感感染力和影响力,提高整体戏曲表演质量。

(三)把握导演设计,控制舞台节奏

在戏曲表演期间,表演人员要注意对表演中的线性节奏进行凸显,这样才能在戏曲舞台表演实践开展过程中展现更强的感染力与艺术表现力。因为,在线性节奏的有效控制及表达下,戏曲表演人员需要对舞台表演中的内容进行有效控制,保证做到段落分明和首尾完整,这样可以使舞台表演过程中的情节内容展现出非常强的曲折性与故事性,使台下观众能够更好地接受艺术熏陶与感染。对戏曲舞台表演人员而言,他们在戏曲舞台表演实践过程中也要注意满足台下具有不同审美层次和心理需求的观众,使戏曲舞台表演活动展现出具有普遍性的审美价值。与此同时,戏曲舞台表演人员可以在自己的表演实践中充分融入寓教于乐、雅俗共赏等相关理念,使自己的戏曲表演实践充分展现戏曲艺术作品所包含的深刻内容和思想情感,使新时代背景下的戏曲舞台表演展现出比较强的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

(四)把握舞台要素,控制舞台节奏

对戏曲表演人员而言,为了保证整体舞台节奏把控效果,需要综合处理戏曲表演实践中涉及的各种要素,具体如下:其一,时间。在戏曲舞台表演实践中,戏曲表演人员要注意对时间层面的节奏进行有效把握。因为戏曲剧本每隔一段时间都有不同的内容,表演人员需要明确剧目表演过程中不同段落之间的差异,对戏曲表演内容进行合理调整,这样才能通过时间节奏的有效控制使所要表演的剧情推进得更加流畅,整体舞台节奏才能得到有效控制。其二,速度。在戏曲舞台表演中,速度是关系节奏控制与把握的关键。如果戏曲舞台表演本身速度较快,那会使整体舞台节奏变得更快。这就需要表演人员紧密结合所要表演的剧情内容以及自身表演风格等实际情况对表演速度进行合理确定,这样才能提高整体的戏曲剧目表演效果。其三,力度。力度是戏曲舞台表演中的关键指标,关系舞台表演实践中的情感感染力,主要同戏曲表演中人物塑造实践中的心理改变和情感压力等实际情况有关。因此,戏曲舞台表演人员必须对所要表演的戏曲表演剧目当中的剧情冲突与矛盾等实际情况进行有效把握,同时还需要对舞台表演中表演人员本身的情绪改变进行合理分析,这样才能正确展现相应的表演力度,最终通过表演力度的有效控制提高整体戏曲舞台表演的效果。

总之,节奏把握是提高戏曲舞台表演质量的关键,是需要戏曲舞台表演人员进行训练的关键内容。在戏曲舞台表演过程中,节奏把握体现在剧情、角色、演员和舞台四个方面,为了更好把握节奏,需要演员针对性把握戏曲情节、角色表演、导演设计与舞台元素几个方面的内容,才能不断提升戏曲表演的效果。

猜你喜欢

节奏戏曲舞台
花有自己的节奏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YOUNG·节奏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我们的舞台